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1)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国内外地理“田野”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厘清其发展历史与理论脉络、已有研究基础,为本书建构我国地理“田野”教育框架提供理论基础。
2)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我国地理“田野”教育的障碍与困难,为本研究找到现状起点。
3)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对地理“田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立足我国实际,为我国开展“田野”教育提供启示,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教科书、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提供建议。
4)地理“田野”教育的价值研究:研究地理教育走向“田野”的价值,尤其是地理“田野”教育对地理空间素养的形成、地理概念的学习、环境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的价值。
5)地理“田野”教育的学习心理研究:对地理“田野”教育的学习心理进行研究。
6)地理“田野”教育的主题开发研究:归纳总结主题类型及特征,并设计与开发出初中、高中地理“田野”教育主题的可行性方案。
7)地理“田野”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研究地理“田野”教育的典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8)地理“田野”教育的学习评价研究:从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9)地理“田野”教育的保障研究:从地理田野教学的校内外资源开发、教师职业能力两个方面构建地理“田野”教育的保障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
国内对地理户外教学的研究十分稀缺,因此,本研究采取立足本土,借鉴国外,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思路,在对我国地理户外教学的现状、障碍等展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做法,在中学进行较长时间的合作行动研究,与中学教师一起设计开发地理户外教学主题、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方案的设计,并不断进行反思、评价和修改,以期为我国地理教育走向“田野”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具体做法。
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在浙江师范大学附中、回浦中学、平湖中学等试验学校,与合作教师一并设计户外教学方案,通过问卷、访谈、观察及自制评价量表等方式,调查方案的实施效果,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进一步实施,最后做出总结归纳。
(二)研究思路
具体研究思路见图0-4-1。

图0-4-1 研究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