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服用降压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而且,患者在服药的同时,需要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随意停药,否则血压易反弹至治疗前的水平,引起“停药综合征”或诱发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待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降压药种类及减小剂量,并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患者仍需长期服药。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应从小剂量开始,预防首剂反应 首剂反应是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第一次使用某种降压药时,由于机体一时不能适应,因此可能出现心慌、晕厥等不良反应,甚至感觉服药后症状反而加重,又称首剂综合征。服药1周后,如血压仍较高或下降不明显,则需考虑迭加用药。对于大多数患者,同时服用两种降压药,一般血压可以降到正常水平。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后,应维持用药1~2个月,若血压一直保持稳定,则可逐渐减第2种药,直至用“最小剂量”的降压药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这个“最小剂量”称为维持量。应坚持长期按维持量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停用,否则血压又会升高。
(2)给药时间不容忽视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有长有短,长效降压药每天服用1次即可,短效降压药应视情况服用。人体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通常白天血压偏高,夜晚血压偏低。因此,降压药一般在白天服用,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的药物在清晨醒后服用即可,每天服用2次的药物在8:00和16:00服用,每天服用3次的药物在7:00、12:30和18:00服用。在特殊情况下,服用时间应视患者血压变化而定。
(3)注意季节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冬季人体的血压偏高,夏季血压偏低。如血压在季节变化中出现过大波动,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