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集团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出版集团竞争力及其相关概念

出版集团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和多层次含义的概念,在运用这一概念时,不仅要结合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对其含义的多元性进行揭示,还要对其内涵与外延作较为明确的限定。这种多元化审视能使后续的出版集团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具有科学的指标选择依据,有助于出版集团竞争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还能为出版集团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策略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

1.1.1 出版集团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是当下社会语境中常被使用的一个词,它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两种解读。广义的竞争是生物学的关系之一,指的是个人或者团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从而努力争取其所需求的对象。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的竞争,即经济学领域的竞争,“它是组织经济活动以达到某个目标的手段”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M].王永钦,薛锋,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并将在此基础上进行竞争力的界定。

影响出版集团竞争力的因素众多,因此学术界对其作的界定也各有不同,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后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对竞争主体、竞争对象、竞争环境与竞争结果进行比较,并基于资源、效率、动态、能力等角度对竞争力做出不同定义。但由于竞争力的含义没有一种公认的界定,有的研究者将竞争力直接指代核心竞争力,有的则是包括表层竞争力,还有的将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独特能力相等同,容易导致阅读者理解出现偏差。因此,本书认为对出版集团竞争力应该进行明确的理论界定,使其具备高度概括性与普遍适用性。

借鉴经管学界和传播学界对竞争力的界定,我们可以将出版集团竞争力界定为:出版集团在有效的“可竞争性市场”中表现出对现有资源的最佳利用,能持续地向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并能引导集团向其目标迈进的整体能力与综合素质。该定义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出版集团竞争力建立在有效的“可竞争性市场”上,因此,对出版集团竞争力的讨论离不开对出版产业的深入研究,如果出版产业中的企业受到严重的壁垒限制或政策保护,竞争力的比较会失去效用。由此可见,培育开放且公平竞争的出版市场,是出版集团竞争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前提。“可竞争性市场”不仅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因而对出版集团竞争力的考察既要着眼于中国国情,也要具备国际性的视野,避免出现“坐井观天”的错误。

第二,出版集团竞争力的核心本质是对现有资源的最佳利用,即内外部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出版集团要能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借助“先前的组织与战略惯例”,合理调整与配置自身所掌握的静态与动态资源,通过“获取与分流资源、整合资源、重组资源等以实现价值创造”杰伊·B.巴尼,德文·N.克拉克.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M].张书军,苏晓华,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6.

第三,出版集团竞争力是受众价值需求与集团自身目标(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出版集团向购买者提供更多感知收益(即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与经济成本之间存在的差额)的产品与服务,是为了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张和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市场地位较高的出版集团具备更强大的实力,能更好和更持续地为受众提供优良的服务与产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两者具有很大程度的统一性。

第四,出版集团竞争力包含所有运用资源为集团带来持续性盈利与提升自身市场地位的企业能力与素质,具体包括运用生产资料、土地等物质资源与依靠技术、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不可辨认资源等。因此,能运用资源的独特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之一。

第五,出版集团竞争力是出版集团所具有的整体能力与综合素质。“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不仅仅决定于企业拥有优势因素的多寡,而是企业所有的资源、能力与环境因素中优势、劣势和中间水平的整体反映。”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5.决定和影响出版集团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交织成整体并对出版集团的存在与发展产生长期作用。因此,在界定出版集团竞争力时,要明确其集团特性,如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等集团专有属性,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出版企业。

1.1.2 出版集团竞争力的特征

多数研究者认为出版集团竞争力的特征大致与一般集团的竞争力特征相同,但由于我国出版业具有自身特殊的文化与社会责任属性,其竞争力特征与出版业特性联系较为紧密,与普通集团还是存在着一定区别,结合出版业的特性,我们可将出版集团竞争力特征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参见图1-1。

图1-1 出版集团竞争力特征

第一,共生性。出版集团竞争力既不完全是集团拥有的资源多寡,也不仅仅是某种独特能力,而是由资源、能力、环境等诸多不同权重的影响因素共同产生并复合形成。边际竞争力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证明出版集团竞争力必须要靠各要素的和谐发展来提升,管理学木桶理论也可以说明出版集团即使拥有诸多明显优势要素,也可能因为在某方面存在较大劣势从而失去整体的竞争力;相反,一个没有明显优势要素的出版集团,也可能因为实力较为平衡而体现出超过其他出版集团的竞争力,这就是出版集团竞争力共生性的体现。作为战略管理领域权威的分析框架之一,SWOT分析框架一直是企业集团识别利用优势要素,避免其弱项的重要工具。

第二,特异性。出版集团竞争力的特异性可从两个层面来解读,其一是资源的特异性。并非集团的所有资源都能成为竞争力的来源,普通资源有助于集团在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均势,但只有有价值和稀缺的资源才能成为集团的竞争力来源。“只要拥有某项或某类有价值资源的企业整体数量少于使该产业变成完全竞争状态时的企业数量”杰伊·B.巴尼,德文·N.克拉克.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M].张书军,苏晓华,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6.,那么这类资源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拥有此类资源的出版集团能成为行业内的战略革新先动者,因为它们能构建和从事其他集团由于缺乏相应资源而无法实施的战略。其二是组织使用资源能力的特异性。资源基础理论的代表学者格兰特认为,能力是指“一组资源协同运作来完成某项任务与活动的可能性”。竞争力强的出版集团具备对异质资源价值和稀缺性的判断、占有和围绕资源进行组织协同的独特能力。因为这些特异的异质资源只有在集团能有组织地利用它们潜力的时候,才可能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这种特异的组织协同能力能帮助集团完整地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动态性。管理学家罗宾斯在“环境不确定矩阵”概念中提出,环境的不确定性可分解为变化程度与复杂程度两个不同维度。环境按变化程度可分为动态环境与静态环境,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环境与复杂环境,从而进一步将环境不确定性区分为简单稳态环境、复杂稳态环境、简单动态环境、复杂动态环境等四种环境类型。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出版企业面临的基本上是稳定、可预测的行业环境,即简单稳态的环境。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控制等因素影响作用趋于弱化,出版集团的竞争环境转向复杂动态,出版集团继承的各项资源,即便它们有价值、有不可替代性或具有其他类似特征,都不能维持其竞争力。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加速了竞争力动态化的步伐,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全新的函数,即把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来。”约瑟夫·熊彼特.何晨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74.熊彼特式创新渗透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使得竞争力的要素不断地被革新,企业需要在现有竞争力丧失之前,建立新领域的竞争力优势。因此,出版集团必须在环境与自身竞争力要素之间谋求动态的均衡性,不断寻求新的竞争力来源,制定能应对复杂动态环境的战略,而管理者如何安排公司的各种生产要素将影响这种动态均衡。丹尼尔·A.雷恩等.管理思想史[M].孙健敏等,译.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22.

第四,相对性。出版集团竞争力既是一种比较优势,也是一种“相对力”,它的相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体现是根据参照物的不同,竞争力存在相对性。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自身作为参照物,比如某出版集团2012年竞争力强于2010年;A区域竞争力强于B区域竞争力;A区域财务竞争力强于A区域客户竞争力。二是将竞争对手作为参照物,如2012年A出版集团竞争力强于B出版集团竞争力;A出版集团A区域竞争力强于B出版集团A区域竞争力;A出版集团A区域财务竞争力强于B出版集团A区域财务竞争力。出版集团竞争力相对性的第二个体现是竞争力指标对比与实际对比可能会存在某种差异,因此指标对比只具备相对的意义,在市场竞争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这种差异会更为明显。

第五,层次性。出版集团竞争力可以根据层次的不同进行细分,比如从竞争力在整体结构系统中所处位置的层面,可将竞争力分为表层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前者主要是指具有可交易性(可模仿性)的要素,其要素可以量化,且竞争对手较容易通过购买或模仿的方式获得,表层竞争力不能为出版集团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普拉哈拉德与哈默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集团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多元化生产的技能与整合多重技术流的能力”,它是集团竞争力的源泉,主要表现为优质资源和“出版集团独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适应出版物市场机会的、能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朱静雯.论出版集团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培育[J].出版发行研究,2001(11):10.。表层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对出版集团的发展而言是同样必要的,但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影响较大的一方,它可以维护出版集团的长期竞争优势。此外,从竞争力主体涉及范围的角度,还可从微观到宏观将其分为产品竞争力、部门竞争力、公司竞争力和集团竞争力。

第六,协同性。出版集团是指以某个实力雄厚的大型出版企业为主体,用产权联结作为主要纽带,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辅要纽带将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联结,从而形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王国顺.企业理论:契约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9-110.由于出版集团是一种依靠群体优势创造更大生产力并实现规模经济的经济联合体,集团的成员单位往往在两个以上,因此协同性的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