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国学读书笔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7章 庄子 外篇 田子方(三)

续第四章

老聃讲述游心万物之初的体悟,及自然运行的规律,道出天地大全之理。

提出可贵在于自身,而不迷失在万物变化中。

8.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孔子说:请问游心万物之初的境界。老聃说:得以神游于此,至美至乐。感受至美,游于至乐,可称至人。

9.孔子曰:愿闻其方。曰: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孔子说:愿听闻什么方法能达此境。老聃说:食草兽类,不担忧更换沼泽;水生虫类,不担忧改换水域。实行小的变化而不失去常规的生活,喜怒哀乐不会入心。

10.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

天下,是万物所形成的一个整体。了解是一个整体而能同等看待,则四肢百体都将成尘垢,

11.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死生终始将如昼夜更迭,谁也不能脱离这一规律,又何必介怀得失祸福这些小事!

12.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

舍弃隶属于自己之物(身外之物)如同舍弃泥土,知自身贵于隶属之物。可贵在于自我,而不迷失在变化中。

13.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

且千变万化没有终极,又何必为此忧心!得道之人了解此理。

14.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

孔子说:先生之德与天地匹配,还借助至道之言以修心。古之君子,谁能免于修行!

15.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

老聃说:不是这样。水润泽万物,无为而为,本质如此;至人之德行,不着意修养,万物本不能离开自然规律(道)。

16.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就像天自然高,地自然厚,日月自然明,又何须修养!

17.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孔子出去,将这些告诉颜回,说:我对于道的认知,如同瓮中飞虫般渺小!没有先生揭开我的蒙蔽,我不知天地大全之理。

第五章

此章展现庄子实事求是的态度,揭示虚有其表者多,赞美真才实能者。

1.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

庄子拜见鲁哀公,哀公说:鲁国多懦学之士,少有从事先生之道术者。庄子说:鲁国儒学之士少。

2.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

哀公问:全鲁国人都穿儒服,怎能说少?庄子说:我听闻,儒者中戴圆帽者,知天时,

3.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穿方鞋者,知地形,戴玉佩者,遇事有决断。君子有某种道术,未必穿戴那一服饰;穿戴某种服饰者,未必知那一道术。

4.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

哀公以为不是如此,何不号令国中说:不懂此道术,而穿戴此服饰者,处以死罪!

5.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

于是哀公发布这项号令,五天后鲁国没人敢穿儒服。独一男子,穿儒服立于哀公门外。

6.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哀公即刻召见他,以国事相问,千转万变发问,而不能难住他。庄子说:以鲁国之大只有一位儒者,怎可说多?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三年八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