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立论依据及全书基本框架
本书的主要研究思路就是在介绍巴丢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以其“非美学”思想为核心,探索巴丢“非美学”文艺思想及其当代视野和当代意义,进而管窥巴丢的文艺思想大厦。
(一)选题意义
其一,本书旨在对巴丢文艺思想进行系统研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对巴丢的研究如火如荼,已经出现了几部研究巴丢哲学思想的专著,还出现了几部导读性专著和介绍性专著。但是尚且没有研究其文艺思想方面的专著,更没有对其“非美学”文艺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从国内情况来看,目前只有几部译著,蓝江译《世纪》和邓刚译《爱的多重奏》,陈永国教授翻译的《激进哲学:阿兰·巴丢读本》和一些短篇的译文,国内学者对巴丢的研究论文只有二十余篇。希望本书能对国内阿兰·巴丢文艺思想研究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二,分析了巴丢哲学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终结”之后历史性出场的原因及理论和现实意义。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潮宣告了“哲学的终结”、“理论的终结”、“人的终结”,巴丢哲学的出现,旨在终结“哲学的终结”,为哲学的未来指引一条可能的通道。这也是学术界热烈关注巴丢哲学思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本人试图对巴丢在“后学之后”的历史性出场的必然性及深层学理原因进行分析,以此突显巴丢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及其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
其三,梳理了巴丢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及其理论意义。在哲学史上,巴丢首次提出了“数学即本体论”的哲学命题,具体而言,他将数学中的集合理论作为其哲学本体论,在哲学史上有开创性意义。他关于科学、政治、艺术、爱是哲学得以实现的四个真理程序的命题也具有理论开拓性。他对真理、存在、事件、主体等范畴进行了独特的解释,形成了巴丢特有的哲学范畴,这些术语的新解形成了其独特的事件哲学思想。本书试图运用关键词的方式,对巴丢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范畴进行初步把握,分析其哲学思想与其文艺思想之间形成的新的“非寄生性”关系,突显其文艺思想的独特性。
其四,首次对巴丢独特的“非美学”文艺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研究。国外个别论文谈到了巴丢的诗学思想、非美学概念、电影理论及巴丢对贝克特、马拉美等人的解读,但目前尚没有对其“非美学”文艺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本书以巴丢的文艺思想的核心概念“非美学”一词作为切入点,分析“非美学”与传统美学及“反美学”的关系,梳理巴丢对贝克特、马拉美等人的“非美学”式解读的要点,归纳总结巴丢“非美学”文艺思想的核心内涵及具体内容。相信巴丢独特的“非美学”文艺思想,必将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理论话语资源。
其五,分析了巴丢“介入式”的哲学立场及其对当代艺术批判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巴丢近期的哲学思想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当下现实的“介入”立场,他将自己早期的“纯理论”建构的思想放在了“当代世界的逻辑”中,从“现象学”的角度展开了对“事件”、“真理”、“身体”、“真理—主体”等范畴的研究,并对当代艺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分析了当代艺术可能的出路问题。这些思想无疑对于我们思考当下文艺理论问题及文艺现实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书试图解决下面一些具体问题:
其一,阿兰·巴丢思想的历史性出场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学术界对巴丢的热烈关注主要集中在最近十年以来。这一现象背后存在怎样的历史必然性?他对当代三大哲学思潮的批判其合理性和矛盾性何在?其思想有何积极影响,又有哪些局限?
其二,阿兰·巴丢哲学思想的基本把握问题。巴丢关于“数学=本体论”的命题,关于“回到柏拉图”的哲学姿态,是哲学的一种螺旋式上升呢,还是哲学的“倒退”?是保守,抑或是激进?巴丢哲学是回归了哲学的“现代性”?抑或标志着后现代之后哲学的“新生”?巴丢的事件哲学、真理哲学、主体思想的渊源何在?其哲学思想的独特性何在?
其三,巴丢文艺思想的系统梳理问题。巴丢的文艺思想、现代诗学思想与其哲学思想的内在关系如何?其“非美学”思想究竟应该如何理解?“非美学”是一种“美学”思想吗?抑或是一种“反美学”、“超美学”思想?为什么说“非美学”是诗与哲学关系的一种全新构想?巴丢如何分析解读贝克特、马拉美等人的文艺作品或诗学思想?从中体现了巴丢怎样的诗学思想?他们在巴丢哲学思想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其四,巴丢思想的当代视野问题。巴丢哲学思想如何介入当下?他对当代“世界逻辑”持怎样的观点?他如何评价当代艺术?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有何现实意义?
总之,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巴丢已有研究中很少涉及或根本不涉及的,笔者的目标就是通过自己对巴丢原著的研读,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试图对以上一系列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些问题中的核心是关于巴丢“非美学”文艺思想的问题。巴丢所谓的“非美学”是一个极具独创性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概而言之,“非美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涵:
其一,“非美学”是指艺术与哲学的关系的一种全新构想。
巴丢认为,“非美学”首先是指艺术与哲学的一种全新的关系:艺术并非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哲学的条件。艺术与科学、政治、爱共同构成了哲学得以存在的四个真理程序。关于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自前苏格拉底时代以来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古老话题。西方哲学思想史上对这一问题有过各种各样的观点。巴丢将历史上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高度概括为三种图式。20世纪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仍然延续了古典时代的三种图式,因此,巴丢试图找到关于艺术哲学关系的“第四种”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种“非美学”的关系图式。
其二,“非美学”还指特定艺术“内在哲学效果”。
这里巴丢所谓的“特定艺术”有明确的所指。从艺术类型来看,“特定艺术”指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电影、舞蹈、音乐等。当然又并非指这些类型中的全部,而是在每种艺术类型中,巴丢都有他所推崇的代表艺术家和代表作品。例如诗歌中的“特定艺术”主要指马拉美、兰波、策兰、佩索亚等人的诗作;小说、戏剧主要指的是贝克特的作品;电影、舞蹈、音乐等艺术样式中,巴丢也经常引用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而所谓的“内在哲学效果”主要指上面列举的这些“特定艺术”中包含了巴丢的某些哲学思想。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巴丢并非将这些艺术家、艺术品作为他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象和注脚,恰恰相反,他认为这些艺术作品本身存在这些“内在的”哲学效果,因为在巴丢看来,“非美学”的首要的含义就是:艺术并非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哲学得以存在和展开的条件。
其三,“非美学”既是巴丢解读诗歌、小说、电影、戏剧等艺术的新方法、新角度,也是一种独特的文艺思想。
正是由于“非美学”是哲学与艺术关系的一种新的构想,因此,巴丢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解读,而是一种“非美学”的解读。这种解读的方法就是将艺术作为哲学的条件而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来进行解读,同时,通过“非美学”式的解读,试图发掘出这些特定的艺术类型和艺术作品中的“内在哲学效果”。所谓的“内在哲学效果”,在巴丢看来,就是指这些特定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真理的生产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这种“非美学”式解读,形成了巴丢独特的“非美学”文艺思想。
(三)全书框架
本书在介绍巴丢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以其“非美学”(inaesthetics)思想为核心,探索巴丢“非美学”文艺思想、诗学思想及其当代视野,管窥巴丢整个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大厦及其当代意义。
除了“导论”,全书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阿兰·巴丢思想的历史性出场”。介绍巴丢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发展线索,他的哲学思想之所以在最近十年成为世界学术界的焦点之一,有其历史性出场的必然性。他对当代“后”学持激进的批判态度。不仅如此,他的哲学思想别具特色,具有极强的原创性,他提出的“数学即本体论”哲学观点,他的“回到柏拉图”的哲学立场,他关于真理、主体、事件等哲学范畴的独特解释等,都使巴丢哲学独树一帜。其雄心就是要“开创哲学的未来”,要让哲学“站起来,走!”,“向前迈进一步”。而不是与“后”学研究者一起哀悼“哲学的终结”。
第二章,“艺术是哲学的四个真理程序之一”。要理解巴丢的这一观点,首先要对其哲学思想有基本的了解。为此本章前半部分对其哲学基本命题,如“数学即本体论”、“艺术是哲学的四个类属真理程序之一”等,进行介绍研究;然后对其哲学关键词,如事件、真理、主体、事件点、情势、情势状态、表现与再现、集合论、包含与属于等进行分析介绍,在此基础上,把握其哲学基本思想。在巴丢看来,艺术不再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哲学得以实现的条件,是哲学的四个真理程序之一。因此,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是一种全新的“非美学”的关系。
第三章,“文艺思想核心:‘非美学’”。巴丢在《非美学手册》一书中,解释了“非美学”这一核心概念的两个基本内涵:其一,“非美学”是哲学与艺术的一种新的关系,即艺术不是哲学的对象,而是哲学得以实现的条件;其二,“非美学”是对特定艺术的“内在哲学效果”的研究。“非美学”与传统美学及“反美学”有区别也有联系。“非美学”既是一种“反美学”,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反美学”,而是一种新的艺术与哲学关系的视角,是一种研究解读艺术的新的方法论,更是巴丢独创的文艺思想。
第四章,“‘非美学’的文艺解读”。本章分析介绍了巴丢对贝克特小说、戏剧等作品的“非美学”解读,总结了巴丢对贝克特作品解读的“非美学”方法论内涵:“非美学”解读方法是一种“反传统式”解读,一种介入式的“强力阅读”,一种“哲学式”解读。然后对巴丢的电影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巴丢在几篇文章中,提出了“电影是第七种艺术”,“电影是一种‘加一’的艺术”,电影是一种“不纯”的艺术,“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等观点。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更加复杂。巴丢提出,不仅电影需要哲学地解读,更为重要的是,哲学也需要电影,哲学也要像电影这种“大众艺术”一样,成为一种“大众哲学”,哲学需要成为一种介入现实生活的“介入式”“大众哲学”。
第五章,“‘非美学’的诗学思想”。巴丢并没有从传统文学批评的角度,运用象征主义的理论对马拉美诗歌进行解读,而是从其独创的“非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挖掘其中包含的“内在哲学效果”——“非美学”文艺思想。巴丢的哲学思想、“非美学”文艺思想,与马拉美的诗作及其诗学思想有许多契合点,马拉美主要诗学思想是一种“否定”的诗学理论,这与巴丢的“减法”数学本体论不谋而合。马拉美认为现实除了虚空什么也没有,与巴丢的“存在=空”的思想一致;马拉美的“沉默的、纯化的”语言观,诗人应该在诗中消失隐退等观点,与巴丢的事件、真理、主体思想极为相近。这也是巴丢极其推崇马拉美的主要原因。本章最后分析了巴丢解读马拉美的独特方式,总结出巴丢独特的“非美学”的诗学思想。
第六章,“巴丢文艺思想的当代视野”。巴丢哲学新著《世界的逻辑》是其思想的又一次重大转折,他开始由《存在与事件》中的抽象“存在”、“事件”、“真理”的思考,转向“存在”在“世界”逻辑中的表象的“现象学”研究。因此,他的哲学思想由抽象转向具体,由理论建构走向现实“介入”。他主张用“唯物辩证法”的真理形式来反对当下世界“民主唯物主义”的逻辑——“语言”与“身体”的统治。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如“大逻辑”、“新身体”、“主体—真理”、“真理—身体”等。巴丢从这种“介入的”哲学立场出发,展开对当代艺术的批判。他认为当代艺术处于“语言”与“身体”的世界逻辑的统治之下,主张艺术家不要做一个“浪漫主义的形式主义者”;当代艺术的主要任务是创造艺术主体的“第三种范式”,是创造一种新的艺术普遍性——艺术真理;当代艺术的真正功能是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新形式的创造,更是一种“艺术政治”、“艺术伦理”。
[1]摩洛哥是非洲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15世纪开始受到西方一些国家的入侵。1904年10月,法国与西班牙签订了瓜分摩洛哥的协定。1912年3月30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11月,法国与西班牙重新签订了瓜分摩洛哥的《马德里条约》。1956年3月2日,摩洛哥获得独立,首都拉巴特。
[2]Alain Badiou,Philosophy as Biography,http://www.lacan.com/symptom9_articles/badiou19.html.
[3]Ibid.
[4]Ibid.
[5]Alain Badiou,Philosophy as Biography,http://www.lacan.com/symptom9_articles/badiou19.html.
[6]参见齐泽克为彼德·霍尔沃德Badiou:A Subject to Truth(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3,pp.4—8)一书写的序言。
[7]参考了Alan D.Schrift,Twentieth Century French Philosophy:Key Themes and Thinkers,(Blackwell Publishing,2006,p.91)中的部分相关内容。
[8]Alain Badiou,Philosophy as Biography,http://www.lacan.com/symptom9_articles/badiou19.html.
[9]Alain Badiou,Philosophy as Biography,http://www.lacan.com/symptom9_articles/badiou19.html.
[10]由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现在很难统计出准确数字。以上这一系列数字仅仅是笔者查阅若干重要外文数据库和相关研究资料所作的粗略的统计,实际数量要远大于这个数字,而且这里只是统计了巴丢的专论性文章,不包括主要涉及巴丢思想或一般性访谈等其他方面的文章。
[11]Peter Hallward,Badiou:A Subject to Truth,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3.Peter Hallward,Think Again:Alain Badiou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London:Continuum,2004.Jason Barker,Alain Badiou: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Pluto Press,2002.
[12]《存在与事件》法文原版1988年出版:L’être et l’événment,Paris:Seuil,1988.英译本2005年出版:Bing and Event,trans.Oliver Feltham,London:Continuum,2005.《世界的逻辑》法文原版2006年出版:Logiques des mondes,Paris:Seuil,2006.英译本2009年出版:Logics of Worlds:Bing and Event,2,trans.Alberto Toscano,London:Continuum,2009.其他比较重要的哲学专著还有《主体理论》、《哲学宣言》、《第二哲学宣言》、《模式的概念》等。
[13]Alain Badiou,Infinite Thought:Truth and the Return to Philosophy,trans.and ed.Oliver Feltham and Justin Clemens,New York:Continuum,2004,p.56.
[14]见齐泽克为本书写的序。Foreword:Hallward’s Fidelity to the Badiou Event。
[15]Peter Hallward,Think Again:Alain Badiou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London:Continuum,2004.
[16]这些文章均见:Peter Hallward,Think Again:Alain Badiou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London:Continuum,2004。
[17]Jason Barker,Alain Badiou: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Pluto Press,2002.
[18]Gabriel Riera,Alain Badiou:Philosophy and Its Condition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
[19]Sam Gillespie,The Mathematics of Novelty:Badiou’s Minimalist Metaphysics,Melbourne,Australia:re.press,2008.
[20]Christopher Norri,Badiou’s Being and Event:A Reader’s Guide,London:Continuum,2009.
[21]Fabien Tarby,La Philosophie d’Alain Badiou,Paris:éditions L’Harmattan,2005.此外,Fabien Tarby还著有“Matérialismes d’aujourd’hui:de DeleuzeBadiou”(Paris,éditions L’Harmattan,2005)一书。另外,Charles Ramond和Bruno Besana(与Oliver Feltham一起)还主编了巴丢研究论文集,等等。
[22]Antonio Calcagno,Badiou and Derrida:Politics,Events and their Time,London:Continuum,2007.
[23]Antonio Calcagno,“Jacques Derrida and Alain Badiou:Is There a Rela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Time?”Philosophy &Social Criticism,Vol.30,No.7,2004,pp.799—815.
[24]Bruno Bosteels,Badiou and Politics,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9.
[25]Bruno Bosteels,“Post-Maoism:Badiou and Potitics”,Positions: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Vol.13,2005,pp.575—634.
[26]Andrew Gibson,Beckett and Badiou:The Pathos of Intermitten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7]巴丢著有评论贝克特的专著:Alain Badiou,Beckett:L’increvable désir,Paris:Hachette,1995(On Beckett,trans.A.Toscano,ed.Nina Power,London:Clinamen Press,2003)。
[28]如:Jean-Jacques Lecercle,“Badiou’s Poetics”,in Peter Hallward(ed.),Think Again:Alain Badiou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London,Continuum Books,2004,pp.208—217。
[29]Gabriel Riera,“For an‘Ethics of Mystery’:Philosophy and the Poem”,in Gabriel Riera (ed.),Alain Badiou:Philosophy and Its Condiotion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pp.61—86.
[30]Pierre Macherey,“The Mallarme of Alain Badiou”,in Gabriel Riera(ed.),Alain Badiou:Philosophy and Its Condiotion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pp.109—116.
[31]Alex Ling,“Can Cinema Be Thought:Alain Badiou and the Artistic Condition”,Cosmos and History,Vol.1,No.1—2,2006,pp.263—276.
[32]Jacques Ranciere,“Aesthetics,Inaesthetics,Anti Aesthetics”,in Peter Hallward (ed.),Think Again:Alain Badiou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London:Continuum Books,2004,pp.218—231.
[33]如齐泽克的文章:“Psychoanalysis in Post Marxism:The Case of Alain Badiou”,The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Vol.97,No.2,1998,pp.235—261。
[34]http://www.washington.edu/students/icd/S/chid/498hias.html.
[35]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onlinecourse/LacanBadiou/index.html.
[36]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Peter Hallward,Badiou:A Subject to Truth,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3.
[38]陈永国主编:《激进哲学:阿兰·巴丢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目前关于Alain Badiou名字的翻译最主要的有三种:巴丢、巴迪欧和巴迪乌,还有少数人译为巴迪尤、巴蒂乌、巴狄乌、巴迪厄等。本书一律使用“巴丢”这一译名。
[40]参见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英文部分”。
[41]如:Jean-Jacques Lecercle,“Badiou’s Poetics”,in Peter Hallward(ed.),Think Again:Alain Badiou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London,Continuum Books,2004,pp.208—217。
[42]Gabriel Riera,“For an‘Ethics of Mystery’:Philosophy and the Poem”,in Gabriel Riera (ed.),Alain Badiou:Philosophy and Its Condiotion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pp.61—86.
[43]Pierre Macherey,“The Mallarme of Alain Badiou”,in Gabriel Riera(ed.),Alain Badiou:Philosophy and Its Condiotion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pp.109—116.
[44]Alex Ling,“Can Cinema Be Thought?Alain Badiou and the Artistic Condition”,Cosmos and History,Vol.1,No.1—2,2006,pp.263—276.
[45]Jacques Ranciere,“Aesthetics,Inaesthetics,Anti-Aesthetics”,in Peter Hallward (ed.),Think Again:Alain Badiou and the Future of Philosophy,London,Continuum Books,2004,pp.21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