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一)研究新趋势: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研究的区域化和深入性
1.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是政府和学界一直关注的议题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具体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联动的城市区域,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1]。就城市化动力而言,一般来说工业化被认为是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城市化推动力。因为自18世纪产业革命在欧洲爆发以来,英国、德国、法国及美国等欧美国家相继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并以城市为工业集聚发展的场所和平台,推动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城市化动力具有日趋复杂性特点,即城市化多元动力逐渐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且多元化动力还不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议题(宁越敏,1997)。
2.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研究的区域化和深入化是学界的趋势
近年来,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空间形态扩张的研究重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较早的城市化和城市空间演化的研究成果中,研究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一般将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和演变作为研究背景或对象(武进,1990)。也有一些研究集中于城市实体空间演变,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动力的空间规律和特征(段进,1999)。这些时空跨度大、内容涉及广的全景式研究为学界及后来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范例,但难以对某一时期、某一区域的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进行解释。再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总体不断拉大,区域经济特色日益彰显,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城市化历程和城市化动力机制(赵新正、宁越敏,2009)。总结国内学界的研究,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的研究可能出现以下趋势:(1)研究时间跨度缩短,主要侧重于新型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张庭伟,2001);(2)研究空间范围缩小,主要侧重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城市化和城市动力机制(郐艳丽,2004);(3)研究时空缩短,主要侧重于特定区域并在一定背景下的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栾峰,2004)。所以,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的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是当前及今后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3.浙江省城市化道路是长三角城市群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发改地区[2010]1243号文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年)》指出,要围绕以上海为中心努力提升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无锡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加快现代化、一体化进程,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规划明确指出,长三角城市区域或城市群的发展不仅在于中心城市的职能发挥,还在于与城市群中城市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的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功能互补、产业互动、空间整合与集聚的城市群。浙江省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化及其动力研究能更好地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的协调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目标的顺利实现。
此外,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彼得·霍尔(2002)也证实,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居住和就业将分布于区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以外,同时其他非中心城市和城镇将变得日益国际化和网络化,甚至绕开中心城市而直接交换信息,从而使得这些区域表现为更为明显的多中心职能和竞争力。彼得·霍尔也指出Friedman(1986)对世界城市等级体系、Sassen(1991、2001)对全球城市的研究贡献巨大,但其不足之处就是对于低于这个层级的城市化或城市职能研究不是非常清楚。如此看来,中心城市的外围城市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变关乎城市群或城市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整体效用的发挥和在全球城市体系的地位,其发展动力和路径亟须研究总结。
(二)研究新焦点:新国际劳动分工下的城市区域重构
新国际劳动分工是战后出现的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的国际表现形式(宁越敏,1991)。宁越敏(1991)指出新国际劳动分工产生的影响有:(1)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急剧衰落,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2)在拉美,尤其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国际劳动分工给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区域或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一些邻近中心城市的城市区域成长迅速,如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周边浙江省的杭州和宁波、江苏省的苏州和无锡,当然也包括一些中小城市。这主要归功于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新国际劳动分工下的产品内分工和工序分工的深化,中心城市以外的城市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新国际劳动分工,使得城市产业结构、生产和集聚的规模都发生了相应变化,促使原有的城市区域空间格局发生改变,城市区域中原有的城市等级和职能体系发生重构。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心城市周边一部分城市不断演化升级,而另一些城市却发展缓慢?这些城市或城市区域的发展动力具有哪些特征,与大都市演化路径有何不同?经济学家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家负有阐释其内在机制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研究新视角: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和城市化作用力
“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简称HME)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1980)提出,是指本地的超常需求引起规模生产和效率提升,使得产品在满足本地需求之外还能进一步满足国内和国外需求。该理论恰好可以解释当前中国的一些城市在初始阶段制造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产生了生产的报酬递增,在规模效益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国内需求增加和出口增加反过来又带动城市制造业规模再扩大和相关企业的空间再集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集聚经济产生的交易成本降低以及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又为国内需求和出口扩大提供支持,加之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价值链嵌入使得中国一些城市演化升级更为加速。从本地市场效应的深层内涵上看,其隐含的思想强调本地市场(可指当地城市、区域或国家)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场”,只有占领了自己的“主场”,再拓展外部市场才是城市发展演化的持续路径,即在保证稳定内需的基础上再扩大外需才是城市经济稳定发展的道路。这一观点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和学者才意识到内需的重要性意义完全一致。现实中中国一些城市是依托本地市场效应并承接国际劳动分工实现了城市的发展,然而这些城市发展的共有特征是出口依赖性高,即逐渐忘却或降低内需而急功近利地扩大外需。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越高其抵御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城市经济社会的稳定性就越差。如果新增外部市场的部分是削弱自己的本地市场,即便是领先者现有的规模很大,这种主导优势迟早也会易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崛起对于美国来讲是一场噩梦,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潜力超过美国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本地市场。所以,深入研究“本地市场效应”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科学价值、指导价值和实用价值。
(四)研究新典型:浙江省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城市化路径
浙江省城市发展演化有着不同于广东省、江苏省和国内其他城市发展的路径,浙江省城市发展具有从本地市场到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路径的典型性,如浙江的义乌市、绍兴市和温州市都是通过本地市场占领到新国际劳动分工参与并发展起来的城市。这些城市成长迅速,成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经济、金融、信息、贸易、人才、流通的外围节点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等战略目标的重要梯队力量。例如,义乌市是早先依托内生的集贸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并带动相关产业互动发展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随着当地市场规模比较优势和国际劳动分工的纵深发展,义乌商品交易市场和相关支撑产业成长迅速,在空间上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不断加强,形成从区域、国家到国外的市场拓展网络,城市发展演化升级较快。继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之后国内学术界又提出义乌模式,“义乌经验”广受重视。2010年3月和2011年3月,义乌市分别被浙江省列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两项重大试验区。浙江省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城市发展演化路径亟须从理论上进行梳理,其成功发展的内外机理和外部网络模式更需总结研究。
二 研究目的
本书选择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浙江省城市化动力为研究主题,来源于浙江省总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典型性及代表性,加之国内学界对浙江省城市化关注较少,尤其是未见有将新国际贸易理论或新经济地理学的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在实际领域的研究运用到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上。在国际上,有关本地市场效应或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单方面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本地市场效应主要是在新国际贸易理论或新经济地理学方面用来解释生产的规模优势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和企业选址等问题,对其在城市化及城市扩张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在国内城市地理学界,虽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多,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这些因素往往独立性强、相互联系性弱。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是从国家等大尺度层面来讨论,动力机制的多元性也相对较弱,同时还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撑。中国的东、中、西部城市化差异明显,从区域的视角尤其是对东部沿海的城市化或城市发展演化的特有动力机制研究较少。在国内的国际贸易学界,仅是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引入并做适当的理论阐述和制造业及出口贸易的验证,缺少在中国区域空间的实证检验和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实际运用。因此,将新国际贸易理论或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结合研究有望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
本研究首要进行的是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的引入和在中国的实证检验,不但是在中国制造业整体的检验,更是在制造业大类和制造业行业等方面的检验。既然该理论又是国际贸易方面的新理论,那么还有必要检验中国制造业在出口贸易中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只有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本书的后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关于本地市场效应的检验,国外已经有了不少的实证例子,如OCED的31个国家的部分制造业产业都显示有本地市场效应,这也是本书大胆设想和验证的信心所在。经典经济学的研究涉及的是“点”上的经济活动规律(吴玉鸣,2007),但是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空间载体。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效应的制造业及出口贸易的检验往往会忽视经济行为的空间特性,忽视了空间性的研究充其量只是一个空中楼阁的点,那么本地市场效应就无法对城市化有所作用力了。因此本书将在中国制造业及出口贸易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的基础上继续在省域层面进行检验,即本地市场效应必须以“地理空间”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本地市场效应在中国制造业及出口贸易方面的检验和在“地理空间”的体现,可以大大弥补目前国内仅对该理论的引入和介绍等不足。
此外,对于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城市化动力的研究,在国内还仍是盲点,尚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如,本地市场效应在影响企业的选址、影响企业的空间集聚、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和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等特殊的作用力,这些作用力是如何作用在城市发展演化中的,本地市场效应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较好地与国际劳动分工形成对接,这些作用力为何发生在特定的城市而没有发生在所有的城市等。本书通过研究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浙江省城市化规律,试图为城市化或城市演化的动力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最后,本书的选题主要还源自于导师宁越敏教授长期对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研究。宁越敏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已关注和研究新国际劳动分工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关系,发现新国际劳动分工对促进区域中心城市人才、技术、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很大,是城市扩张的动力之一。本书在导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变量和视角对新国际劳动分工与城市扩张继续深入研究。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探索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化的关系。本地市场效应理论是新国际贸易缘起和持续发展的理论之一,将该理论在中国的介绍和运用将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鉴于国内外并未直接将该理论运用在城市发展演化中,加之现实中浙江省一些城市起步发展兼有本地市场效应带动的城市国际贸易发展模式,所以探索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化的意义重大。
研究新国际劳动分工与非中心城市化的关系。国内有关新国际劳动分工对城市空间组织或城市发展演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或大都市等方面,对区域非中心城市受新国际劳动分工影响的研究相对很少,研究新国际劳动分工对非中心城市的作用力和产业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理论完善价值。
通过研究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对城市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试图将这两者的作用力进行连接,提出本地市场推动型城市的国际劳动分工嵌入理论可进一步完善国内城市发展演化理论。
(二)实践意义
验证本地市场效应的中国存在性。从中国制造业整体、大类、行业和地理空间四个层面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可以改变目前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观点,认识到企业区位选择的本地市场效应解释的重要价值,明确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已经形成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并对城市经济、城市扩张和出口贸易发挥的作用。这对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在产业规划和布局、扩大内需和稳定经济、指导产业发展和升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将本地市场推动型城市的国际劳动分工嵌入理论在浙江省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是对已有现象的合理解释,另一方面可对中国其他城市化路径及动力提供依据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