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定贫困县下的村庄:云南白邑村国情调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国定贫困县下的县情

经济发展不是可以从经济方面加以解释的现象,而经济在其本身中是没有发展——是被周围世界中变化在拖着走;为此,发展的原因,从而它的解释,必须在经济理论所描述的一类事实之外去寻找[1]

——约瑟夫·熊彼特

白邑村隶属于武定县,由狮山镇所辖。从武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发展程度,总体上可以判断出白邑村的基本状况、基础条件和发展程度。因此,本章的任务正是要分析和判断白邑村所处“区域”的整体条件、资源环境和发展速度——武定县作为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其经济发展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差异性。

武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武定县与其他国家扶贫重点县相比,有其共性和普遍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其共性和普遍性——寓于国家级贫困县这一“特殊历史存在”的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及其发展阶段中——如经济财力不强和发展后劲不足,扶贫性增长特性典型等。武定县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集中反映在“山区、民族、宗教、贫困”集于一体的主要方面,如资源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民族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贫困性特点突出等。

少数民族多、贫困程度深、水资源匮乏是武定县的基本情况。据《武定年鉴》(2010)数据显示:全县总人口272752人(按照户籍人口计),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6699人、占53.8%。其中:狮山镇25138人占31.43%;高桥镇22080人占60.2%;猫街镇18967人占70.93%;插甸乡13734人占57.93%;白路乡10286人占70.77%;环州乡8618人占74.89%;东坡乡11702人占80.79%;田心乡9247人占49.04%;发窝乡10590人占72.55%;万德乡8253人占51.30%;己衣乡8079人占51.87%。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80%的41个行政村、占总行政村(130个)的31.54%;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90%的19个行政村、占总行政村14.62%。

全年平均降雨量988.9毫米,径流深306.8毫米,总降雨量28.52亿立方米,全年地表总径流量9.24亿立方米,其中2.5亿立方米转化为地下水,人均占有2858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水平的42.1%。全县缺水3933万立方米,尚有7.86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6万人长期存在饮水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