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学术史回顾

鉴于陕甘宁边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重要作用,陕甘宁边区史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关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目前学术界尚没有专门性的研究著作,只是在某些相关著作和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

(一)研究陕甘宁边区的著作中带有劳模运动部分的

主要有房成祥、黄兆安主编的《陕甘宁边区革命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宋金寿主编的《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黄正林的《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宋金寿、李忠全主编的《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写组编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李智勇的《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些著作对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着墨不多,主要是强调劳模的带头作用、桥梁作用和骨干作用,使边区以生产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改变了边区的社会风气等,多为一般性的介绍,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二)研究延安精神、延安道路方面的著作中,也有涉及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

如朱鸿召的《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选择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延安时期的某些历史关键问题或趣味敏感话题展开讨论。其中《工人有什么才来劲》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劳模运动。作者指出,模范工人劳动观念的背后,是将工人放置在军事化和政治化的历史语境下进行人生改造和重新塑造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带来三个难题:一是工厂里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行政权力的泛滥和腐化倾向;二是政治化的工人劳动英雄和生产模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失去了一个政治符号的历史功能,逐渐凸显出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怎样才能得到保障;三是用组织开展群众运动的方式,将工人改造成为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和政治标兵的单面人,将所有社会资源都收拢在政治的掌握中,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

美国作者马克·赛尔登在其撰写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中认为:以前在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运动中已涌现出一批民众领袖,现在又涌现出一批劳动英雄,因而形成对传统乡村上层人物的又一次有力冲击。劳动英雄和其他积极分子,以及下乡的干部一起,领导村民们去改造和发展农村的社会与经济。

(三)研究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论文

可以分为几个层面:首先,集中研究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情况的论文,主要有刘艳萍、杨延虎的《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该文介绍了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发展概况,阐明了劳模运动的作用和意义,并指出劳模运动积累的经验教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该文着力于劳模运动的作用和意义及对当今时代的启示,主要是从劳模运动的积极性的正面角度来分析,没有对劳模运动中的一些缺陷做明确交代,同时,在对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上,主要是强调了劳模运动中的群众路线,没有分析现代社会发生的变化。陈舜卿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提出的一些观点,如劳模运动是中共中央在领导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建设特别是生产建设中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生产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等,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其对劳模运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教训的分析,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该文主要集中于劳模运动是发展生产和建设工作的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上,没有提及劳模运动中的模范工作者,也没有对劳模运动的运作机制、影响机制、改造和塑造这些社会作用进行分析。杨忠虎、张用建的《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述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高玉娇的《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研究》(《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是研究劳模运动整体情况的较新论文。

其次,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观察劳模运动的论文。王建华的《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是近年来在劳动英雄运动方面探讨较为深入的学术论文。该文指出:“由于资料或关注问题的视角所限,学者们还难以理清这一过程的内在逻辑。有鉴于此,论文从梳理边区政府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的材料入手,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及其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影响。”该文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劳模运动。王明生、董颖鑫的《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学海》2010年第5期),就劳模运动的基本目的、必要条件、发展方向和政治追求等从政治学的视角进行了政治分析。

再次,从新闻传播学、文学等视角看劳模运动的论文,主要有李晓灵的《延安〈解放日报〉典型化传播之反思》(《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该文以延安《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同时牵涉劳模运动。该文指出,在《解放日报》的传播历程中,正面典型化传播主要表现为新闻中的典型报道,1942年开始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事迹的宣传与传播即是其主流。而这两种典型化传播方式都是在劳动领域和政治领域展开的。延安《解放日报》典型化传播无论是其强大的传播效力,还是其无法掩饰的缺陷,都是延安时代战争传播形态的产物。

韩国学者安荣银的《对旧秧歌的改造与利用——新秧歌形态探讨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一文,主要从文学史的角度探讨了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该文通过对《兄妹开荒》、《刘二起家》等秧歌剧的分析,认为通过秧歌剧形式的演出和宣传,形象的塑造和升华,使得本来很普通的日常生活、学习经过相互“比赛”、“比较”、“超过”、“挑战”、“竞赛”,而迅速地英雄化。该文以秧歌的“调情”和“丑角”因素作为中心来专门讨论延安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下秧歌剧内容和形式的政治意识形态变化,颇有新意。

(四)一些硕士学位论文尤其是西北大学、延安大学等以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为研究对象,出现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

汪文庆的《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劳动英雄运动——以延安为中心所作的历史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2年),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主要从党的经济建设路线的角度和社会动员、基层政权建设的角度,在分析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缘经济和政治文化状况的基础上,对陕甘宁边区以延安为中心的地区的农村劳动英雄运动所作的历史考察。该文的特色之处在于注意到了陕甘宁边区的生态环境、地缘经济和政治文化状况,而这几点以往通常被忽略。不过该论文没有对推动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发展的报纸以及民间文艺的宣传等做深入研究。张彬鹏的《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社会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9年),分析和论述了劳模运动的背景、缘起、相关政策及社会影响,它的特色在于把劳模看成一个群体,对劳模的类型及其角色特征特点做了一些归纳。黄玲的《1942—1945年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年),考察了边区模范村建设的缘由和发展状况,对模范村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了模范村的建设特色以及意义;不过,对模范村在当时即已表现出来的明显缺陷和不足,论文并没有涉及。韩昀的《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大学,2012年),专门研究了特等劳动英雄这个群体的分布、特点,观察角度有新意。

(五)关于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个案研究

主要集中于对吴满有、赵占魁等当时最出名的劳模的评述。如《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述论》(樊明方、胡雅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主要介绍了赵占魁运动的背景,认为它是大生产和工会改革的产物,是在先进工人与后进工人的斗争中开展起来的。依据运动开展的深度、广度和运动内容、形式的变化,赵占魁运动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作者认为,陕甘宁边区持续几年的赵占魁运动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边区工业生产乃至整个边区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张静的《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述论》(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07年),对赵占魁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概况以及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探讨,总结了在指导运动过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高娜的《陕甘宁边区吴满有运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大学,2010年)、艾亮的《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大学,2011年),分别研究了吴满有运动和赵占魁运动的发起背景、开展阶段,并分析了其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