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劳模运动的运作机制

边区政府主要通过四项措施推动劳模运动:一是制定奖励劳模的政策,以此激励普通人成为劳模,并激励已当选的劳模继续保持;二是通过评选,推出政府和群众接受的榜样;三是举办各级劳模大会,使劳模得到集中的现实展示,并造成声势,形成影响;四是通过各种辅助方法,使劳模运动普遍开展,深入群众。

一 奖励劳模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1939年之前,边区政府对生产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也有奖励,不过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政策文件。1939年之后,边区政府陆续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奖励条例。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颁发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及《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对参加和督导生产的个人、政府、团体、机关等人员及单位的奖励,做出了种种相应规定。关于当选条件,个人对于生产运动有特殊成绩者就给予奖励。对督导生产和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的奖励分别与生产和完成的任务挂钩。关于奖励办法,对个人的奖励分四种:劳动英雄奖章或奖状;农具或耕牛;日常用品;奖金。对督导民众生产运动的奖励分三种:奖状或奖旗;文化用品;现金。对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的奖励中,团体奖励分三种:奖旗;公共用品;奖金。个人奖励分三种:奖章;日常用品;衣着。可以看出,此时的奖励,一般为奖章、日用品和文化用品、奖金。关于奖励程序:各种人员和团体的奖励基本上都是由乡政府呈报区政府,区政府呈报县政府,县政府呈报边区政府,按级审核合格后,由边区政府奖励。

1941年的五一节,边区各工厂模范劳动者在延安开会,制定工厂中奖励模范劳动者办法,给予精神与物质的奖励。模范劳动者当选条件:(1)工作上能遵守劳动纪律,节省原料,爱护工具; (2)技术优良、超过个人生产计划; (3)出品质量精美; (4)在技术上有特别的发明与贡献者。程序:经全厂大会民主选出。由厂竞赛委员会送到总工会。奖励办法:凡被选为模范劳动者,得享受如下的优待:(1)参加“五一”大会时受总工会之招待,在“五一”晚会上坐在最前排; (2)给予物质之奖励; (3)参加模范劳动者大会; (4)参观延安各工厂; (5)在新中华报及“五一”大会上公布其姓名。[29]

1943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调查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予以奖励的命令》,要求调查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予以奖励。关于当选条件,该奖励命令规定,必须给奖的最优良者应具有《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条例》第三条(一) (二) (三)项条件之一以上,并须热爱边区,在抗战负担上起模范作用者为合格。这里,比1939年奖励条例加上了“热爱边区,在抗战负担上起模范作用者”的规定,不再是单纯的以生产成绩论英雄了。关于奖品形式,该奖励命令规定,以农具为限。关于奖励程序,该奖励命令规定,奖励前要予以调查,给奖时应召集附近之居民开群众大会举行,并将受奖者的姓名、略历及受奖诸条件,在全县利用各种会议上或民众组织中作宣传,以扩大其影响。此时注意到了要利用各种形式对劳动英雄予以宣传的重要性。规定了奖励的时间:可先择最优良者于春耕期间即给奖,其余如暂时来不及普遍奖励时,得经调查登记后于本年各分区应举行之农展会时给奖。

1943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继续发布《为奖励劳动英雄的命令》,要求各县政府可将发现的特殊好的劳动英雄的相关材料报送,以呈请政府奖励。需要报送的材料为:历年来发展生产专业的详细情况,值得为群众学习的优良成绩和特点;为附近乡村群众中所拥护爱戴的具体事实;对各种抗战负担的态度;在拥军拥政工作上(不仅限于今年的)模范行为。这几条其实亦为“特殊好的劳动英雄”应该当选的条件。

1943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草案》。该条例草案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一次正式公布对政府干部的奖惩条例。它明确规定:“关于当选条件:一、正确了解广泛宣传并具体实现边区施政纲领及政府其他政策法令(如人权、财权保障条例,土地租佃条例等)成绩优异者。二、对抗战动员、拥护军队、保境安民、增强边区内外各抗日党派阶层之团结,成绩优异者。三、对执行边区之生产教育两大任务集中力量,在发展边区经济,厉行精简节约,推行干部教育,改进国民教育,注重调查研究等方面成绩优异者。四、在执行上级政府指示之重要任务及同级参议会重要决议时:(甲)能先期完成或超过计划,而不妨害工作质量者; (乙)工作方法特别完善,或有切合实际之创造发明者; (丙)环境困难复杂,善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者。五、在工作作风上对上级一贯服从,对同级及有关部门和衷共济,对下级及广大群众密切关心,克己奉公,实事求是,积极负责,埋头苦干,足资表率者。六、遵行政纪总则,政务人员规约,堪称模范者。七、在为民族与人民奋斗时,由于各种不可避免之原因,而致病负伤及殉职者。八、有其他功绩为上级政府或人民所承认者。”[30]关于奖励办法:“分为以下各类:一、提升;二、记功(记大功或记功)并公布;三、给予奖章奖状等;四、书面奖励(传令嘉奖,通令嘉奖,登报嘉奖) ;五、物质奖励;六、口头奖励(当众宣扬等) ;七、其他办法。”

1943年10月,边区政府公布的《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及其代表的选举办法》共14条,主要事项有:“关于当选条件:劳动英雄代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甲、从事农业、工业、运输、打盐及纺织等生产之一而积极生产,成绩突出;乙、推动他人生产,并获有成绩;丙、恪守法令政策,拥护政府和军队,热爱边区。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必须是直接领导或管理生产事业干部,并具备下列条件:甲、对领导管理生产负责,又有办法,因而获有优良成绩;乙、积极参加生产、学习,并有创造;丙、恪守法令政策,并能反对违法舞弊行为。”规定了会期:分区级3—5天。边区级5—7天。规定名额150—200名,按分区进行了分配。边府建设厅对有关问题发出六条详细指示。第一条强调了选举程序的必要性。“凡是符合政府规定标准的不论已被发现或未被发现,均应在这次选举中选举出来,但如果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即使已经受过奖励,也不应选举,借以提高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的质量。”第二条强调以农业为主,同时兼顾各地实际情况。“均应着重选举农业上的劳动英雄,但又应兼顾各分区的特殊经济,如三边应注意打盐,运盐和畜牧,及水漫地;陇东应注意运盐和畜牧;延属应注意运输合作,移民与东二县之植棉;绥德分区应注意改良耕作方法与妇纺;关中分区应注意修堰地,畔地与移民等。……名额上人民中劳动英雄应占半数以上,公家生产中的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不能超过半数,其中军队又占第一位,军队应占半数。”第三条强调大会需要注意将各项生产中的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的创造和经验系统地组织起来,并由他们在大会上报告或发言,再加以讨论充实形成议案,作为今后指导生产的办法。第四条强调人民劳动英雄中应选举比较有创造和经验的,在成分上应多注意选举贫农和中农,富农应注意选举在革命后发展起来的。第五条强调广大群众的参与以达到扩大教育和宣传的目的。“例如利用集市以及自卫军集训等机会来进行选举,被选出的劳动英雄,应将其名单及对生产贡献的功绩,用口头的,或书报壁报等方式加以公布与表扬。”劳动英雄分为乡、区、县、分区、边区共五级。第六条规定了大会的报到期限与费用问题。

各分区也立刻对各县做了具体指示。如绥德专署发出的指示中,细化了劳动英雄的标准:(一)能勤苦,生产品量多质好。(二)生产方法好,有创造性。(三)负担热心,遵守法令。(四)帮助别人,影响别人。模范生产工作者的标准是:(一)对生产有正确的认识,并正确的执行生产任务。(二)积极负责,有显著工作成绩。(三)生产有计划,有创造。(四)与群众有密切联系。并对各个县区的名额和行业做了具体规定。

1944年9月,边区政府颁布了《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选举与奖励办法》,共计37条,比1943年的多了23条,更新和增加了很多规定。主要事项有:当选为劳动英雄的条件:(一)积极从事建设事业之一(包括农业、工业、文教、军事、合作、运输、财政、金融、贸易、卫生保育、行政、保安、司法建设)成效卓著,或有新的创造者。(二)在建设事业中,能推动帮助别人著有成绩者。(三)遵守政策法令,拥护政府军队,团结群众热爱边区足称模范者。当选为模范工作者的条件:(一)参加或领导任何一项工作部门,在工作中有新的创造成效卓著者。(二)团结群众,团结干部,得到周围群众和干部的拥护者。(三)执行政策法令,并能纠正别人违反政策法令的行为者。它规定了选举人及被选举人的资格:凡边区居民皆得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之选举及被选举人,无阶级、党派、职业、宗教、信仰、文化程度、性别、民族、国籍的限制。此次特等模范中,就有外国国籍的人员当选。规定了按级选举。群众中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按村(行政村)、乡、县、边区四级选举之。部队中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依连、团、旅、边区四级选举之。中直、联司、边区三个系统机关的选举,一般按下列三级进行之:(一)机关; (二)系统;(三)边区。并详细规定了群众、部队、机关中的选举程序、办法和推选名额与比例。[31]

关于奖励办法,它详细规定了各级劳模应有的奖励。村、乡、县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由各级政府酌量予以物质的奖励,如农具、用品、衣物、奖金等。此外,并予以以下名誉奖励:村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由乡村政府将其事迹在全村宣扬之。乡的,由乡政府送给奖状,张贴门首,并将其事迹在全乡宣扬之。县的,由县政府送给奖状奖章,并将其事迹在全县宣扬之。部队、机关各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由各级领导机关分级奖励之。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除由边区政府酌量发给耕牛、衣服、用品或奖金等物质奖励外,并发给奖匾、奖状,将其事迹在全边区宣扬之。[32]

1946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以区为单位召开劳动英雄大会》命令,规定当选劳动英雄的条件:(1)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对农作法或农村副业有创造改进或专长。(2)品行端正,遵守法令,能帮助别人,能起带头作用。选举程序:由行政村(区域过大时,自然村亦可),村民与村主任共同酝酿,推出候选人,由乡政府将各村之候选人制成候选名单,交由全乡人民直接选举之。奖励办法:选择劳动英雄中最优秀者一人至三人,在大会上予以边币5万元至20万元之奖励。选举范围:不是普遍开,而是由县府择定一个区或数个区举办,在此区中何乡具备条件,何乡即选出英雄。选举程序:大会发奖时,县长必须亲去或指派专人参加主持。对区内领导生产好的干部,及起作用之劳力组织,亦可予以指出,以资鼓励。

1946年,边区政府将奖励劳模写入边区宪法。《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自治宪法草案(修正稿)》第六十二条规定: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改造二流子使之参加生产,厉行节约,禁止浪费,奖励储蓄。机关部队人员在公私兼顾原则下,进行合作生产,以培养劳动观念,减轻人民负担,改善本身生活。[33]

从上述以陕甘宁边区政府名义正式发布的影响较大的相关奖励条例可以看出,边区奖励劳模的政策经过了一个标准由简到繁、范围由窄到宽、规定更加详细的过程。

首先,选拔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标准越来越明确和严格。1939年的奖励条例中当选条件只是生产有特殊成绩就可以,没有提及政治方面的要求,以后制定的选举劳动英雄的条例都规定了要热爱边区、保卫军队、推动他人生产。

其次,选拔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范围面逐步扩大。1943年边区劳模大会时选举的是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都是直接从事生产或领导管理生产的人员。1944年边区劳模大会时选举的是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少了“生产”二字,当选范围从生产事业扩展到建设事业,从“领导管理生产”扩展到“参加或领导任何一项工作部门”,范畴扩大。不过,遵守法令、拥护边区和军队仍然是当选的必备条件之一。

再次,关于选举程序、名额、办法、奖品等方面的规定也越来越详细。选举程序上,一般遵循按级审核的原则。边区级劳模大会对劳模所属地区、行业的选举比例和名额做了规定。奖励形式多种多样,有生产工具、衣物、现金等物质奖励,有奖章、奖状、领导题字等精神奖励。在边区级劳模大会上,劳模还得到共产党领袖的宴请、招待等,有十几位劳模的画像和领袖的画像同时布置在会场内。

最后,对劳模的奖励政策还与其他专项奖励政策互相配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诸多如森林保护、植树造林、税务、战时动员、推广食盐、征收救国公粮等方面的奖励条例,表现优秀者可获得荣誉和奖励。这样奖励优秀的政策涵盖了全边区绝大部分行业和领域,推动边区经济向前发展。

奖励劳模政策经过了标准由简到繁,范围由窄到宽的过程,这和边区政府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生产运动没有成熟经验,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备有关。不过,更主要的还是由边区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及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决定的。在边区面临巨大的财政经济压力、内忧外患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老百姓和部队的穿衣吃饭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生产热忱的问题。所以,最初关注的是和生产直接相关的行业与领域。当吃穿问题基本解决,为了发展边区,需要各方面的建设力量,此时也开始同样关注其他建设事业和政府干部。到了1946年,边区正在备战,故劳动英雄大会没有在全边区范围内统一举行,而是择地择时举行,规模较小,但仍予以了很大关注。

二 劳模评选方式的转变

劳模运动的开展对于共产党来说是第一次,劳模的评选方式、范围、任期等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即使是干部,最初也认为“奖励不过是为了刺激一下生产而已”,因之反映在选拔劳动英雄的标准上面,“只注意生产好,打粮多”,为奖励而发现英雄,而不懂得是为了推动生产运动,所以就只知发现和奖励,而不知去培养和提高;在群众方面,不仅不懂得奖励劳模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反而引起一些疑问和误解(如认为是要加征公粮或当公家人等)。比方去年(指1943年——笔者注)春天,庆阳奖励张振财一条牛,他不敢要,“不知公家日什么鬼”。群众也说,“张振财倒了霉了,公家奖给他一条牛,是为了要他两条”。[34]这说明奖励劳模的政策在干部和群众中间的宣传解释还不够,因此他们对这项政策的认识也是盲目的。基于干部和群众这种认识,在劳模产生的方式上,就是自上而下的选拔,甚至还有摊派的现象,新宁县出现了冒牌的移民英雄张希望。由于这种选拔方式没有通过群众,也就没有发扬民主,因而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1943年边区第一届劳模大会后,劳模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劳模的作用为干部所认识,群众也深切体会了当劳模的光荣。就劳模产生的方式来看,已经由以前自上而下的选拔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各地按照边区政府的指示,进行了无阶级、党派、职业、宗教、文化程度、性别、民族、国籍限制的四级无记名投票。

在工厂中,以陕甘宁边区建设厅给工厂指示的具体选举办法为例:“采用新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式,此项讨论应在各工作、生产小组中广泛展开讨论,并指定专人召集大会进行报告解释,使所有的人在思想上有了认识与准备,然后在小组中进行普遍介绍(人人介绍),采用相互介绍,自我介绍的方法从而发现某个人的优点或缺点,经此介绍讨论,即由小组选定对象,提出候选名单,再召集大会将各小组提出之名单,进行比较后,即进入正式选举,发动选举运动,在此时期,对于候选人应掌握以够标准为原则,宁缺毋滥,尤其不要滥竽充数,但好的应尽量发扬使其被选出,数目可以不加限制,有多少就选多少。”[35]

在农村,很多区县实行了试选。为指导选举和推广经验,《解放日报》等对劳模的评选进行了相关报道。

陇东专署、地委在庆阳市五乡举行了一次带有试验性的选举,地委段德彰及马专员亲临指导。程序如下:(一)帮助选举的同志,决定先帮助群众生产,待和群众关系融洽后,再从询问该村生产谁好谁坏着手,然后寻找好的生产者谈话。(二)一方面宣传劳动英雄的光荣,使群众重视;另一方面解释这些人的被选条件。根据各自然村的具体情况,由群众推出了自己村的劳动英雄,并在其中进行选举。同时也投票选举二流子,使好坏对照更加明显。(三)经过自然村的选举,群众对于选举劳动英雄愈益重视,所以到行政村选举时,形成竞选。有的村民主张大家把各人纺的线都拿出来对比一下再选举,由于这种要求,行政村、乡两级选举会上,同时举行生产展览会。乡选举会上向劳动英雄送捷报,要二流子找保人。会上选出六个乡劳动英雄,两个模范干部,其中两人为赴县代表。被选出的劳动英雄,由大会逐一送捷报,张贴于各劳动英雄村内。大会检讨出来的六个二流子,则在大会上当众宣誓转变,并具结找保而返。[36]

安塞县委书记李望淮介绍,安塞四区召开乡长、支书、文书会议,布置选举工作。由于干部缺少经验,决定集中区乡干部(乡长、文书、区级全体干部),先试行真武洞市的选举,取得经验,再普遍各乡村进行选举。10月8日,真武洞市由市府召开一揽子会,解释与研究选举的意义、劳英的标准、选举办法等,并初步提出各村的劳英候选名单。当晚所有干部分别到各村开村民会及党的小组会,宣传和讨论发动群众提出本村的候选人,又介绍市府所提出的候选人。9日各村召开群众大会选举村劳英,10日全市选举劳英代表。四个行政村所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徐家沟村将群众原通过的六个候选人中,只限定选三个人,而白家坪等村及商会,则是将所有通过的候选人并列起来,由群众尽量选举,得票过半数者当选。又集合各村劳英,选出三分之一的人为市劳动英雄,并从中选出出席全县劳英代表二人。均用不记名投票方式。结果,市府提出的十五个人,十一人上了候选名单,十人当选;群众提出二十九人,十一人上了候选名单,六人当选。总共各村选出十六人,包括农业八人、铁匠一人、商会干部一人、识字二人、纺线一人、家庭卫生一人、民间调解一人,其中有妇女二人。他们得出的经验为:第一,必须慎重提出候选人。第二,一定要群众明了英雄的标准和候选人的事迹。第三,两种选举方式,不限人数的选举方式的好处是更能发挥广泛的民主,但容易发生两个偏向,一个是有多少候选人就选多少英雄,另一个是连一个也选不上。限定人数的好处是比较稳当,不至于发生太悬殊或意外的现象,但如果限定稍有不慎重也容易发生两个偏向:一是因人数限定而把数额之外真正好的英雄选不上,二是为了凑够数目而降格当选。这两种方式的采用,关键是干部一定要对候选人的事迹有深刻了解与把握标准。第四,造成群众运动——选举要搞好,同样必须广泛地宣传与发动群众,使大家酝酿,形成运动。在试选中,由自然村到行政村到市,前后三天,时间短促,宣传不够,有的村到会人数仅达半数妨碍真正的民主。[37]

延长县首先由县长亲自领导十多个干部在三区三乡进行了十天的试选,取得经验后,将参加试选的干部分至各区乡指导全面选举,从村级开始逐级选举。县选举得出的经验为:“(一)要先在农民中酝酿,然后选出劳动英雄……(二)先酝酿再由群众中提出些不正式的候选人,再由乡政府派人到农村中宣传这些人的事迹,再酝酿后再正式选……(三)还是票选好,才能选出真正的劳动英雄。”[38]

由于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在选举办法上还产生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挥。如关中新宁县按农村生产组织(纺织组、唐将班子)进行宣传酝酿候选人;延市西区和南区分别按当地情况制定更适合的选举标准;延川三区三乡宣传酝酿过程与检查农户计划配合;庆阳市五乡、清涧、绥德等地召开村乡选举会的同时举行小型生产展览会;子长县、庆阳市用吹手向当选人送捷报;还有的地方用投豆子的办法保证不记名投票。

在实践过程中,边区政府也意识到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关于劳模的任期。有的地区领导上认为旧英雄是当然英雄,选举时不再算旧英雄,而出现表现一贯优秀的旧英雄落选的事情。边区政府考虑:“在选举办法上尚未明文规定,今后应明确规定任期,普选一次为一任是否恰当,尚待研究。”[39]第二,关于奖励的标准。各级或同级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对劳模奖励标准没有统一规定,往往影响奖励政策的效果。如靖边县英雄从报上知安塞县奖杨朝臣一条牛,而感到靖边县英雄没有安塞县英雄吃得开,又如纺织英雄刘桂英,在县上的奖是两匹布,到分区开会只奖给了两丈多布,她就感到分区英雄还没有县英雄值钱。边区政府认为:“发奖章、奖状、送匾、奖给物品等不统一情况,似有划一的必要。”[40]第三,关于劳模会的召开时间和频率问题。各级劳模会过多过频,对政府来说,增加开支;对群众来说,影响生产。边区政府考虑:“此次村乡选举,正值农忙,多少影响运动的深入开展,今后进行选举时期最好能放在农事较闲时期。……今后各级群英会的举行,究应几年几月一次,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41]

三 劳模形象集中展示的舞台——劳模大会

边区政府通过召开劳模大会的形式,对劳模大加表彰,在全边区范围内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模的氛围,劳模的形象得到集中展示,在短时期内即由于政府的推动获得了较高的声望和地位。按照劳模大会的组织、召开级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延安召开的边区级劳模大会,另一种是在当地举行的各地劳模大会。

(一)第一届边区劳模大会及各地劳模大会

由于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劳模运动,“1943年边区增加十六万石细粮,生产了一百万斤棉花,六十万驮盐”[42],政府决定召开边区一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以此集中展示以劳模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第一届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农业生产展览会召开。此次会期20天,参加会议的劳模代表185人。开会内容主要为:各劳模代表总结与交换生产经验;制定下一年生产的方针和办法;发动竞赛。“劳动英雄特等奖金每人三万元,甲等奖金每人两万元,乙等奖金每人一万元。其他出席代表大会的劳动英雄与生产模范工作者,均由大会分赠边区工厂新制的毛巾、丝毛巾、袜子、肥皂、火柴、籽种(光华农场送,每人一包)。而最受劳动英雄们珍视的是边府奖给的奖状及毛主席、朱总司令、高司令、贺师长、林主席、李副主席分赠的亲笔题字。”[43]这次大会提出的号召为:发展变工、扎工,即劳动互助;实行移民政策,增加劳动力;改造二流子;发动妇女生产;开荒、修水利、发展副业;发展植棉和妇女纺线;办好合作社;运盐;节约粮食;共计九条。每一条中都有可供个人学习劳模代表或供集体学习的模范村庄代表。边区总的任务是备战备荒,争取“耕三余一”两年完成(即种两年庄稼,要长余下一年吃的粮食)。

第一届边区劳模大会后,边区政府秘书长曹力如在《解放日报》刊登《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之后各县应做的工作》,要求“把大会的精神贯彻到每一个农村与每一个农民中去,要发动广大的农民将‘耕三余一’做到三年完成,要立即召开县的劳动英雄大会,请参加延安大会的英雄参加”[44]。之后,各分区即按照指示部署了下一步召开县级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工作。各分区、县都举行了不同规模的劳动英雄代表大会。

绥德地委根据西北局的决定,发给各县委指示信,要点如下:(1)由各英雄代表传达延安会议的内容和精神。(2)应把毛主席《组织起来》的讲演,及高岗同志的讲演、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宣言等,在会议上详细讨论,并由各劳动英雄推广建立生产模范村及模范乡。(3)要总结经验,讨论明年生产计划,并为响应高岗同志的号召“由耕三余一做到耕二余一”;积极进行自卫备荒;在总结生产中,必须和减租、防奸、自卫工作联系起来。(4)要深入检查减租。进行按户的彻底检查,发动并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贯彻减租政策。(5)到会的人除各劳动英雄外,各地好的变工队长、农会减租会主任、合作社主任、妇纺领导人、群众团体负责人以及生产战线上的模范工作者、群众中的领袖均可参加。(6)在这次会议上,应民主地产生新的县抗联会,选出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群众领袖来担任领导。(7)县上的会议开完后,即在各乡召开生产动员大会,传达延安及县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精神,并布置明年各乡生产工作和深入减租运动。[45]

分区级劳动英雄大会:三边分区劳动英雄集会,有86位劳动英雄,共6000余人参加。关中分区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会议于1943年10 月29日开幕,会期五日。[46]参加者除民众外,有各县农民劳动英雄24名,机关部队劳动英雄9名,模范生产工作者3名。会议前三天由劳动英雄叙述各自的英雄模范事迹,并初步选出出席延安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代表14名。第四日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安置移难民、劳动力组织、运盐、植棉等经验。第五日举行群众给奖大会,由专署奖冯云鹏、张清益、田云贵、张芝兰四人为特等移民与生产劳动英雄。前三名奖品为耕牛一条、锦旗一面,纺织英雄张芝兰受奖织布机一架、棉花五斤、锦旗一面,淳耀县白塬村主任石明德受奖锦旗一面及农具四件。各县群众劳动英雄获得专署头等奖的有11名,奖品为农具四件、口袋两条、棉衣一套。二等奖劳动英雄19名,各奖农具三件、棉花四斤。张清益在会上表示:“我们要把大会的各种生产新经验带回去,我们要更努力的发展生产,更积极的帮助推动群众立刻进行开秋荒,翻秋地,组织运盐帮,推动妇女纺织。”[47]张清益的发言也反映了劳动英雄大会在鼓励生产、传播信息、推动工作方面所起的作用。

县级劳动英雄大会:延安市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于1943 年12月28日召开,布置自卫备荒拥军生产工作,号召明年每乡都要创造一个劳动英雄。延安县劳动英雄代表暨生产动员大会于1944年1月7日起召开,为期六天,秧歌队表演《刘生海与吴满有比赛》、《兄妹开荒》、《张丕谟锄奸》、《刘主任》等秧歌剧。白天大会发言,晚间小组讨论,并广泛发动竞赛。大会决定全县要创造12个模范村乡,组织拥军慰问团春节劳军。大会选出县级劳动英雄共16人,甲等6人,乙等4人,丙等6人。另选出5名模范干部及若干团体奖。奖品有锦旗、衣料、农具等制品。绥德县劳动英雄大会于1944年1月10日开幕,会期六天,到会各区乡劳动英雄代表180余人。刘玉厚讲了在延安开会的情形,并宣布了创造模范乡的计划。大会推选劳动英雄刘玉厚为县抗联会主任,有4个模范村和18位劳动英雄得奖。固临开会到会140余人,并有两个二流子列席旁听。淳耀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为期四天,出席者共17名。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田云贵、石明德传达延安大会详情,并各宣布其本年生产计划。大会闭幕前,由全县劳动英雄代表改选县抗联会,田云贵、石明德等13人当选。新正代表大会历三日结束。到会28人,每日有附近村庄群众前来列席旁听。新宁代表大会历时三天,到会57人。李俊发等宣布要扩大变工班,共发奖金39100元。吴堡县1944年1月30日召开劳动英雄大会,有33人出席。李家沟区有李全时、李庆华、郭秉仁等;刘家沟区有李振有、白文贵、尚老婆等;辛家沟区有尚振林、王贤等;岔上区有薛如祥等;合作社有宋大德、李丕烈等;学校有李庆春等。[48]

部队、机关、学校等也召开了劳模会议。中直军直劳动英雄会议共开了11天。“亚洲”部到会劳动英雄近200人。

边区劳模大会和各地广泛召开的劳模代表会议激发了劳模的积极性,参加大会的劳模迅速将大会精神宣扬给当地群众,如“环县生产劳动英雄回到环县城,拿上旗子满街道巷跑的给人宣传他参加劳动英雄大会的光荣,展览会的展品丰富,生产是公事情。有人说他疯了”[49]。劳模本人到各分区、机关进行宣传动员,在所在村、乡具体地组织实施变工和生产。如“华池张振财比以前更积极了,鸡叫起担粪,背柴,把行政村的劳动力都组织起来,选他为变工队大队长,他还把他村的妇女组织起来纺线子,大家都说他要挣死”[50]

(二)第二届边区劳模大会及各地劳模大会

在边区第二届劳模大会召开之前,各县召开了当地劳模会,表彰县级劳动英雄,并选出边区级劳动英雄。这一点与第一届有所不同。第一届边区劳模大会召开在前,然后各地举行了地方上的劳模会。之后由于实行民主推选而非指定的评选方式,各地先举行了劳模大会,然后推选汇集到延安召开了边区第二届劳模大会。

1944年9月7日,靖边县召开的全县英模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奖励了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51]1944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延川县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到会的各业代表78名(1943年11 名)。“这些劳动英雄都是各区由自然村而行政村而乡而县或各机关直接选出的,其成分有农民、学生、大师傅、运输、战士、纺织、文教等各种代表。”大会选出出席边区劳模大会代表八名,并确定郝福为本县特等劳动英雄。[52]1944年11月9日,甘泉县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评选出县级劳模15人,其中出席边区劳模大会代表6人;评出模范乡村5个。[53]1944年11月24日至12月2日,子长县二届二次参议会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县城召开。会议选出出席边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代表38人。[54]

除了生产方面,边区还掀起了群众性的文化运动和卫生运动,同时,司法、行政、金融、贸易、税务等各方面也有新的创造和进展。职工代表大会、卫生动员大会、合作社主任联席会、仓库主任联席会以及边区文教大会等相继召开,大力表彰劳模。在这种全面性建设运动的背景下,1944 年12月26日至1945年1月14日,边区召开了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参会的劳模代表400余人,报纸上通常简称群英大会。主席台正中大书“开展劳模运动,全面建设边区”,两壁横悬着标语:“劳动英雄们,劳动好,学习好,又能公私兼顾、不自高、不夸大,永不脱离群众”;“模范工作者,忠于革命,精于业务,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团结干部,联系群众”。大会主席团有28人,其中吴满有、赵占魁、刘建章、张治国、沈鸿、刘桂英、张子良等七位均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林伯渠致开幕词,号召劳模们抑制自满,力求进步。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为:劳模代表以组为单位做自我介绍、互相交换经验、自我批评、检讨缺点、初选、典型报告、互相学习、商讨明年工作、给奖典礼等。与第一届劳模大会相比,主要增加了“英雄比英雄”、批评和检讨环节。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贾拓夫还着重说明:“‘英雄比英雄’不是为了个人的目的,相反,是全边区英雄和民众所选的四百五十位英雄代表、集体地互相做主考又做考生的‘考试’,是集体学习和集体创作的学校,目的是为了选出全边区学习的最好榜样,为了推动所有英雄更加努力进步,因而必须站在群众立场上仔细研究各人各部门的工作经验和好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同时将来带回各县市区乡,进一步改进工作,建设边区。这是每一个英雄都要自觉并且负起责任的。”贾拓夫还对英雄们提出了希望:“成绩不夸大;缺点要指出;当选应谦虚,落选更努力;英雄惜英雄,互相要团结;英雄一条心,互相要学习。”[55]会议专门安排了时间让英雄们做讨论和检讨。吴满有检讨思想认识:“今年5月,他的兄弟从队伍上回来,他以兄弟媳妇身体不好为理由,不曾督促他归队。”鄜县陈长安说:“今年8月,狼把我一个八岁的娃娃吃了。我得到乡长同意,把我住着的两件庙房(在村外)拆掉,想另在村子里盖房居住。但我不曾得到群众的同意,房子就没有盖起。这是我的群众观点不够。此次回去,我要把房子盖成一座小学。我一定多为群众着想。”党校黄立德坦白承认:“我在初选落选后还曾有一点灰心,对选上的人也表示不满。”除了检讨自己的工作、思想、认识外,劳模们还提出对政府的批评。移民英雄汪丕应说:“延长有一个乡政府,原答应借粮一石六斗给移难民,但后来只拿出四斗,使该乡的二十余户移难民遭受困难。延安金盆区有一个乡文书不愿让移难民领粮,却问移难民:为什么不给人家揽工?川口区有一个乡长,不积极安置移难民,当移难民找到他家门上时,他闭门不出。”[56]

毛泽东在此次大会上作《两三年内完全学会经济工作》(后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改为《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标题的变动也反映了共产党对经济建设认识和理解的逐步加深)的讲演,指出劳模的三种作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大会评定特等奖74人、每人奖金8万元,甲等奖200人、每人奖金5万元,乙等奖189人、每人奖金3万元。在闭幕典礼上,除共产党和边区领导讲话外,劳模代表吴满有和石明德还致答谢词,感谢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关心和指导,勉励劳模回去后努力工作。

四 劳模运动开展的辅助方法

为了使劳模运动开展得更普遍,有更多群众参加,使更多群众受到教育,同时完成更多的任务,劳模运动过程中还采取了相应的辅助方法。

首先,大量举办展览会,通常与劳模大会同时召开。从1937年至1947年,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陕甘宁边区举办展览会共74个。[57]边区第一届农工业展览会举行于1940年2月,第二届举行于1941年1月。1943年后,很多展览会都是和各级劳模大会同时举行的,有的在展览会上评出劳动英雄。两次边区劳模大会都与生产展览大会同时召开,二者互相补充和配合,融为一体。

《解放日报》1943年7月5日报道:“今年全边区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公私生产运动,其成绩将在秋收后举行的第三届农工展览会上表演,并将获得优劣之评判与总结。该会之任务与内容已在昨日举行的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出初步决定,届时将有一百五十名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干部获得奖励,并由他们总结过去生产经验与讨论今后的生产办法。展览会的内容,决定先由杨家岭机关、留司、边区一级、绥德分区、陇东分区、关中分区、三边分区先期征集产品,就地分别举行展览,然后再将其主要产品筹集延安,合并展览,筹委会现已开始推动上述各单位立即进行筹备,同时并会同延属分区,搜集其所属各县之公私产品,并以此为展览会之中心。各种展览品将按其性质,分别以产品、图表、照片、漫画、模型、文字等方法表现出来,并将分别地区公私对照展览,使阅览者一目了然各项生产成绩的优劣。展览时间暂定一周,同时并举行盛大的骡马大会,各种名剧将同时上演。……展览会的会址亦已开始筹备修建。据建设厅长高自立同志称:该会之任务,在于总结过去,推进将来,宣传群众,教育自己。总结生产的办法,则注重具体切实,扼要简明,抓住中心,而以今年为主,其总的目的,则在总结过去经验,推动往后的生产运动,以增强抗战力量,改善军民生活,丰衣足食。他特别号召各地军政机关及群众团体,在展览之前积极推动生产,成绩优良者更进一步,成绩差劣者尤应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皆以胜利的生产成绩,出现于此届空前盛大的农工业展览会。”1943年的“两大盛会”共有3万多群众参加。召开1943年劳模大会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配合生产展览会,扩大生产教育,可见展览会在当时的重要地位。陈列的展览品分为十大部门,有各分区的、各系统的,还有八路军的胜利品和遗留下来的边区古物。“有从几十里外带饭来参观的老百姓,他们来看看劳动英雄的庄稼为什么长得特别的好,看看他们拥护的八路军怎样一面打仗一面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也看看边区在工业上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创造。展览会是今年生产成绩的有力说明者。”[58]展览会由贺龙等九人组成评判委员会。从总展到分展,共6596件展品,1987张表现生产过程的劳动照片及图表。

在此次边区生产展览会召开之前,各分区和部分县已召开了当地的生产展览会。

关中分区首届生产展览会:关中分区1943年10月29日召开首届生产展览会,会期五日,展品有农产、植棉、畜牧、木料、工艺、陶器、煤炭、铁矿和关中特产的60多种药材。“展览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劳动英雄的优异产品,如淳耀移民劳动英雄胡文贵的一个大南瓜,重达廿八斤半;该县何老的一株玉米结实五个;赤水纺织英雄孙葱娃、刘钮如用木机所织的极精致的白布,都被誉为英雄们的杰作。”[59]关中展览会还大力宣传奖励植棉群众,引起农民对植棉的重视。

陇东分区首届生产展览会及劳动英雄大会,于1943年11月1日举行开幕典礼,到会劳动英雄56人。展会有农展品1100种,工展品200余种,牲畜10余种,艺术品400余种,共分四室陈列。由于展品很多都是由劳动英雄创造出来的成绩,“到底是劳动英雄美的很”一语,已成为一般人的赞词。在意见簿上,有人写道:“我看了展览品和生产的标语,真是感动了我,从此以后,我定向生产方面努力,也争取当个劳动英雄,因为这是无上光荣的。”[60]11月5日,在骡马大会场举行闭幕及授奖典礼,到会军民万余人。马文瑞专员在闭幕词中说:“我们的大会开了五天,收获极为圆满,劳动英雄们所提有关生产的意见尤为宝贵,今后更大的生产任务,有赖于劳动英雄们推动大家来完成。”会上选举出54位劳动英雄,并选举华池张振财为全分区劳动英雄。张振财的奖品为大彩色木匾一块,上有地委马文瑞的题词“劳动英雄”四字,另有水红毛呢布一匹、花毛毯一床、毡鞋一双等。其余劳动英雄除普遍各奖毛毯一床、毛巾一条、线袜一双外,尚分别给奖,计甲等五名,群众甲等二名为孙万福、安兆甲,部队三名,前者各奖蓝布二匹、毡鞋一双,后者各奖呢制服一套、皮鞋一双。乙等奖18名,群众劳动英雄使命,各奖铧一页,部队劳动英雄八名,各奖鞋一双。丙等奖31名,群众劳动英雄20名,部队11名,各奖奖状一张(上有毛主席像及高岗同志及其本人画像各一)以作纪念。[61]

绥德分区首届生产展览会:绥德分区第一届生产展览会于1943年11 月4日上午开幕。典礼前《向劳动英雄看齐》、《兄妹开荒》等歌声不绝于耳。生产展览会通过习仲勋、袁专员、刘玉厚以及各县男女劳动英雄代表、机关生产劳动英雄杨生玉(地委)、工人劳动英雄王福禄、部队劳动英雄冯振僧、二流子转变的劳动英雄马顺等12人为主席团。生产展览会开幕典礼上介绍了边区一年来的生产情况。[62]展览会上展出了不少劳动英雄的产品以及宣传图画。刘培润每钵谷子(一钵即一高,普通的一钵只长几个穗子)长了14个穗子,一钵洋芋结了15颗。刘玉厚的全部作物、农具,三斤重的一双鞋,以及刘玉厚和郝家桥的连环画,明确而具体地给了参观者以深刻的印象。展览会开幕三天观众已达8000人。[63]当时估计将有全分区50万人口的1/20参加。

1944年1月,葭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在县城举办大规模的工农业产品展览会。其中,农产品展室将劳动英雄的产品和二流子的产品陈列在一起,优劣一目了然,组织机关工作人员、驻军和社会各界群众参观,引起了积极反响。[64]

中直军直第二届生产展览会:中直军直第二届生产展览会于1943年11月13日召开,并延期至17日晚结束。之前在《解放日报》刊登启事,欢迎社会各界参观。展览会分四间展览室,分别以丰衣足食、农产品、工业品等区分,展览室的墙壁上挂着图表照片和部队劳动英雄黄立德生产等连环画。

第五届建设展览会:1944年底1945年初与劳模大会同时召开的是第五届建设展览会。边区政府成立了以陈云、李富春、贾拓夫等23人为委员的劳动英雄大会和展览会的筹备委员会。7月29日上午筹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划分为两个小组,一为劳动英雄大会组,刘景范、马文瑞、甘泗淇三人参加,刘景范负责。一为展览会组,高自立、高长久、赵伯平、贺连城、周扬五人参加,高自立负责。由此可见劳动英雄大会和展览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此次展览会以生产为第一位的内容,但并不是单纯的生产展览,而是边区全面建设工作的展览,包括生产、财贸、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边区政府还专门指出“鉴于去年生产展览会计划与组织性之不足,展览品缺乏中心,缺乏条理,场面过大,及竞尚珍奇等缺点”[65],此次展览会事先布置各分区及党政军系统组织筹备会,要求“此项展览会是对边区各项建设事业中的政策实施作检讨和评判的一种场所,要有明确的中心,每件展品均须以表现政策及其实施结果为目的”,分部分类展览。并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明确中心,布置要精干、明确、朴素、实际。展品形式丰富,除实物外,还有图表、连环画等。像“家庭纺织模范何其华”连环画,描述了何其华如何纺线织布,通俗易懂。展览会由教育厅厅长柳湜、建设厅副厅长高长久等17人为评判委员会委员。此次建设展览会吸引了众多群众和单位,有的给展览会筹备处写信表示参观时间不足,建设展览会专门在《解放日报》发表启事:“在自由参观时间内(四日至十日),各部门仍可组织参观……如有超过三百人者,请预先用电话通知本会,以便调整。”建设展览会的保安部分也应各方要求延展四天,结束后即下乡巡回展览。还有人写信给《解放日报》,建议各机关行政负责同志发动炊事员看卫生展览,也有建议将展览会中实际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印成小册子广为宣传学习。同时还有在八路军大礼堂举办的部队建设展览会,也延期了几天。可见展览会是深受群众和部门喜爱和重视的。

分区、各县甚至各乡、村纷纷举行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展览会。1944 年8月31日延安市南区政府举行小型纺织展览会,把半年来南区的纺织和识字的进度,用实物、表格等形式展览,供南区群众参观学习。这个展览会也包括文教部分,生产与学习结合。“它首先按南区所属各乡逐一陈列群众纺织的产品——线子、土布、鞋、灯芯等,各项产品均有生产人的名字,并选出标准布一匹,在布上用大字注明:谁经常织出这样的布,奖给他毛毯一条。……除图表外,又有南区所有纺织模范、识字模范的画像。”劳模王德彪所在的乡于1944年10月21日召开劳动英雄大会和小展览会。模范村王家桥于10月23日举办小展览会,把二流子种的庄稼和劳动英雄种的庄稼摆出来对比,并给劳动英雄发奖。[66]这种小型展览会,在本区本乡范围内举行,各种产品、人物、活动事迹等,群众自己非常熟悉,看起来亲切,便于启发和引导。同时,由于规模和范围比较小,展品也容易收集,而且路途较近,群众看起来方便。

林伯渠指出:“边区生产展览会是一年来生产斗争的缩影,同时又应起着批评、指导、教育的作用,巩固生产热情与成绩,纠正缺点与偏向,提高生产技术,并指出继续发展的正确方针。……边区生产展览会应当宣传吴满有的方向就是边区农民的方向,依靠群众的路线就是生产运动的路线。”[67]展览会展出的展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对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群众来讲,这活生生的物品比大会报告接受起来更容易、更直观,也更受教育。边区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征集展览品必须与选举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会议最密切配合起来,在这些选举中,会议中进行生产展览会的宣传,征集展览会的材料。并作为推进各项建设的重要办法。”[68]展览会的形式比较多样,图表、实物都有,专门成立展品评判委员会,评定展品等级,给予奖励。展览会与劳模大会同时召开,加强了劳模大会的气势,吸引更多的群众参观,通过实物,群众对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生产与建设有更切实的感受,增强了群众对共产党政权的信心。

其次,奖励劳模的同时批判二流子。改造二流子,是边区的政策之一。在举行劳模大会时,政府适时地把二流子找来旁听,进行劝说。举行边区劳动英雄大会时,延安市政府曾找了五个二流子旁听,劳动英雄参加的活动,二流子也一起参加,起先这五个二流子以为政府要骗他们去生产,但经过了会议,看到了劳动英雄们的荣耀,受到了劳动英雄们的教育,他们感动了,在劳动英雄们面前,他们也制订了自己的生产计划,在大会上,他们自动宣布:“如果再不改正,就不算是个活人了。”[69]其间,延安市又召集了63个没有转变的二流子,开了五天大会,党政干部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又请了由二流子转变过来的著名劳动英雄刘生海去讲话。五个参加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二流子也做了报告,如王万春就曾说:“人家是耕二余一丰衣足食,人人尊敬的劳动英雄,咱们是一天吃不上一顿人人讨厌的二流子。我们是有志气的人,我们要用劳动赎回我们的名誉,不能作到耕二余一也要作到耕三余一。现在我们头上有太阳啦,毛主席替我们想办法,过好日子,这是穷人的福气,共产党把我们扶起来,就不要自己再倒下去。”[70]在地方民歌中,也有规劝二流子转变的曲子。如绥德民歌《十劝》中唱道:“七劝劝(的个)人儿男女‘二流子’听,新政府要费心费力改造你们。叫你们改邪归正当个好人,当上个劳动英雄多么光荣,改了邪归了正人人赞称。”[71]有的地方在开劳模大会时对二流子采取“羞耻”教育,即在奖励劳动英雄大会上,让劳模戴红花,接受奖品;让二流子挂白条,接受群众的质问和羞辱。这种强烈的对比也刺激和感化了一部分二流子。同时,劳模本人也主动帮助二流子转变。

再次,在劳模大会召开的相近时间举办骡马大会等市场交易活动。因陕甘宁边区的农业和工业得到了发展,传统的一年一度骡马交流大会逐渐恢复。在骡马大会上,主要交易马、牛、骡等,还有布匹、糖、茶等日用品和锄头等手工业产品。1943年农历十月初一(10月29日)延安市骡马大会举行,为期一月。其间,边区正逢举行第一届劳模大会,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去参观。劳模大会、展览会、骡马大会召开的时间相互交叉重叠,吸引了更多的群众。据《解放日报》的报道,1943年9月定边的骡马大会每日参加人数在15000人左右。1944年庆阳县的骡马大会每日有近万人参加。陇东分区首届生产展览会及劳模大会,于1943年11 月1日开幕;同时,马王庙新建立的骡马大会也于旧历九月二十九日开始,时间与劳模大会相仿,被称为陇东分区的“三大盛会”。绥德分区召开生产展览会,用连环画、实物陈列对比了革命前的破棉衣和革命后的肉饺、羊皮袄等。这种形式让不识字的群众也明白了革命对人民的好处。而且展览会期间恰逢骡马大会。两个在骡马大会上卖炸油糕的河南老太婆,当他们知道了这个对比的意义后,不由得非常惊奇:“啥时候把咱们河南也革革命,叫咱们穷人家也换换吃喝。”[72]骡马大会是市场交易活动场所,各地群众来源广泛,互相传播信息,陕甘宁边区的模范实例通过这个场所扩展出去。如1943年11月23日,安塞县的劳动英雄欢送仪式就是在本县骡马大会的戏台上进行的。另外,乡村的一些小型奖励劳模会通常在集市上举行,同样起到传播快和影响大的效果。

复次,配合当前局势和任务,举行包括劳模会在内的“一揽子”会议。基于劳模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边区各级政府按照当前局势,赋予劳模多项工作和任务。

1943年7月1日,马栏各机关部队千余人,召开纪念“七一”大会。在会上,地委奖励了关中的模范党员、义仓倡导者张清益,驻军政治部也奖励了连队模范党员三位同志。张清益受奖的锦幛题字为“创设义仓,团结群众”,此外还有镢、镰、锄等农具奖品。地委书记张德生阐述了“七一”的中心任务是领导群众发动生产和深入干部的整风学习,特别号召全关中党员学习张清益及其他几位模范党员的团结群众、为群众谋福利的精神。

7月7日为抗日战争开战纪念日。延安各界纪念抗战六周年及追悼阵亡将士大会筹备会,拟定了十七条标语,分发各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张贴。第六条为:干农业的同志们,努力锄草,多锄、细锄,增加收成,向劳动英雄吴满有看齐!第七条为:干工业的同志们,开展赵占魁运动,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数量![73]

1944年10月23日至29日,靖边举行群英大会——参议会、劳动英雄会、模范工作者会,到会参议员59人,劳动英雄代表53人,模范工作者18人,连参加旁听者在内,共约200余人。大会计提出政治、经济、文化、民政、司法等提案67件,除2件外其余全部通过。大会讨论与通过了靖边县委、县府提出的长期建设计划,决定1945年普遍组织牛犋变工(靖边以往没有牛犋变工习惯,在农民眼中以为牛犋变工是不可能的事)。大会还讨论和批评了政府工作。此次大会上,有很多英雄得奖,甲等奖者有11人,乙等奖者27人,其余为三等奖,同时选出县劳动英雄13人,出席分区代表25人。11月12日,延安市同时召开参议会、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代表会及展览会。鄜县召开劳动英雄大会暨基干自卫检阅大会。延县召开劳动英雄大会暨生产动员大会。劳模大会通常与参议会等同时召开,当时俗称的群英大会,多为“一揽子”会议。劳模同时参加参议会等,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参政议政水平,帮助他们了解边区形势,及时将党的政策传达给群众。当然,这种“一揽子”的形式也有其弊端,第四章里将详细介绍。

最后,依地区、时间、任务不同,奖励相应有所变化。对劳模实行奖励的政策遵循“爱劳动、爱边区”的原则,但何种劳动成绩何时可以获得何种奖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毛泽东专门指出:“我们指导农业,要依各种不同地区而采取不同方法,一种地区以深耕为主,另一种地区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在时间上也要有分别:在有荒可开时,以奖励开荒为主;在荒地开尽时,就要转为以奖励深耕为主了。不但在大的区域之间要有分别,就是在一县、一区有时甚至在一乡之内,也要有这种分别。”[74]有些地区如绥德分区地少人多,劳动力充裕,而且土地已连续耕种多年,地力耗尽,所以要想提高产量,保证丰收,注重农作法已经成为唯一出路,需要特别重视。而在另一部分地区如延属分区的多数县份,过去因荒地较多,劳动力不足,垦新弃旧常常成为保证地肥与保持产量的主要方法,对农作法不太注重,而且贪多粗种,在遭遇1944年的虫灾害时,发现不仅浪费劳动力,顾此失彼,影响收成,反而不如精耕细作好。讲求农作法成为边区1945年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在较早奖励农村中的劳模时,开荒成绩突出是其中重要的一点,这是因为边区当时急需农民开垦荒地以做到粮食增产。当时闻名的秧歌剧《兄妹开荒》也即在这种背景下而作。而当荒地快开尽时,边区又以宣传深耕等农作法为主。《解放日报》对劳动英雄和普通农户的农作法好坏做收获量对比来宣传精耕细作。工业上也是如此。最初强调的重点是劳动态度和劳动热情,有干劲、肯吃苦的工人首先被树立为劳模;当大部分工人转变了劳动态度、增长了劳动热情后,提高技术、节约原料成为宣传和奖励的重点。奖励劳模的政策虽然没变,但根据形势的需要,奖励的条件和主题可能有所变化。

大生产运动、劳模运动、劳动互助合作运动、文教运动、卫生运动等交织进行,成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大生产运动派生了劳模运动,在大生产运动、文教运动、卫生运动等系列群众运动中,又产生了各行各业的劳模,并通过劳模运动的开展促进其他各项运动的发展。劳模运动和其他运动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共同推动着延安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2010年1月公布《表彰奖励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其内容包括四点:确立了表彰奖励工作的原则;明确了给予表彰奖励的条件;规范了表彰奖励工作的程序;规定了对骗取表彰奖励行为的处理措施。[75]陕甘宁边区奖励劳模的制度,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这几方面的要素,也能做到经常化和定期化,而且还写入了边区自治宪法,有了法律保证。奖励政策使劳模运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评选方式展现民主;劳模大会及各种辅助方法使劳模运动顺利开展。所以,陕甘宁边区奖励劳模的制度可以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表彰制度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