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微观的产品质量驱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本年度宏观质量观测的背景

一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质量面临重大理论挑战

2013年是我国在增长阶段转换背景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我国经济领域的GDP崇拜开始被解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较去年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2013年的经济形势从外部看,我国面临增长放缓及全球金融状况收紧的双重挑战,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整体来说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中下移过程之中,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主要表现在:一是内生增长动力疲弱,工业企业利润只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PMI的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在50分界线下方;二是产能过剩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调整进程缓慢,企业设备利用率仅为72% (比2012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三是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继续延续自2011年起我国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低于GDP占全球比重的态势。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既要实现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环境,经济政策的平衡点确实很难选取。由于经济禀赋和创新能力的不足,目前许多地方政府仍然不得不依靠要素投入这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真正做到“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拒绝“有水分的增长”,仍然缺乏明确的操作路径。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中,都一再强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发展观。在效率提高的源泉正在枯竭和消失的现实背景下,单靠结构调整的改变来提高效率是有尽头的(吴敬琏,2013)。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在改革的大背景下,驱动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经济发展质量不是一个单纯的宏观问题,它是微观主体具体运行状况的加总。这就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基于来自于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的质量观测数据,找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原因,进而提炼出驱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要素。

二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亟须建立起相应的微观基础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直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这种政策在短期内取得了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就业的政策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结构调整本身对于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低,整个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风险就是“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如何找到新的驱动经济增长的点,实现高质量的增长是目前国家一直强调但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现实问题。从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目前能够保持经济稳定性增长的国家,如德国、瑞士,其成功的主要经验就在于能够将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建立在微观的质量基础之上,所有的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行为都是建立在提升微观的产品质量基础之上。德国之所以在整个欧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还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其“稳定器”就是德国在电子、汽车、机械、化学等传统领域,拥有1130个“隐形冠军”。这些企业以其积累上百年的质量信誉占领全球市场,无论经济怎么波动,都能够拥有强劲的需求,使得这些产业保持了持续的竞争能力和高价格。同样地,瑞士多少年来除金融业外,一直都专注于食品、纺织面料、机械加工、手表、精密仪器制造等这些所谓的传统产业,进而支撑该国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德国和瑞士的经验一再证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传统产业,只有质量落后的产业,即使是最传统的食品产业,只要质量好、质量安全能得到保障,都会有好的发展。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产品的过剩是一种必然。在买方市场的约束下,企业的需求能够得到实现的根本原因,除了技术创新这些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其在同行业中质量水平的高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在同质化的产品中,质量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苹果公司所进入的手机领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领域,供应也大大的过剩,但就因为苹果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卓越品质,尤其是坚持质量的创新,创造了iPhone手机的惊人业绩。说到底,技术、人才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最终表现,都是具体的微观产品质量。要促进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要激发微观质量(具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的提高。因而,依托质量观测的实证数据,验证微观质量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于切实发挥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质量治理需要来自于消费者的连续性数据积累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2年,首次在全国进行了宏观质量观测调查,并向社会发布了宏观质量观测的调查成果。通过调查,得出了我国质量发展稳中有进、质量安全状况总体平稳、质量软环境问题突出等现状,以及首次基于调查数据提出了我国“大国质量”、“转型质量”和“二元质量”的总体特征,这些基于消费者调查而得出的结论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被大量媒体引用和报道,认为基于消费者的质量观测调查是科学和客观的。该调查结果,还纠正了此前对于我国质量状况,尤其是食品、药品等敏感领域的不客观、不理性的看法,人们只是对于这些领域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价较高,但实际满意度都在及格线以上。同时,以质量观测调查数据进行的相关研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包括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多位专家均认为,基于消费者的宏观质量观测是质量评价方法的重要创新。这些事实表明,我国的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我国缺乏理性的消费者,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我国迫切地需要在一个科学的框架内基于消费者来获得质量评价数据。基于消费者调查的方式获得质量评价数据,符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在科学性上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依靠质量观测调查数据进行质量现状的挖掘、宏观质量决策的研究,成为质量研究实证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为我国质量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因而,坚持并不断发展基于消费者的宏观质量观测调查,建立我国质量发展历史进程的“数据库”,可以定量地得出我国质量的进步状况,为政府和企业的质量决策提供支撑。

四 数据的可比性要求调查问题和调查区域进一步优化

2012年全国宏观质量观测调查虽然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但由于本次调查是第一次实地开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管是调查问卷的设计,还是调查样本的选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使宏观质量观测调查更具科学性以及更加贴近实际,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比2012年,2013年质量观测重点改进的地方,有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为了年度的可比较和总体质量指数的需要,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修改。对于2012年的调查问卷来说,仅有“质量满意”这一维度下面的调查问题是可以量化的,而其他三个维度(质量安全、质量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主要是以百分比形式呈现,无法得出具体的分值,从而无法得到一个地区的总体质量指数。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2012年的调查数据无法形成对一个地区的宏观质量状况进行结构化分析,也难以在整体上对区域之间的质量状况进行比较。因此,为了能够通过加总得出区域总体质量指数,以及实现调查问题的年度可比较,2013年的质量观测进一步优化了问卷的结构,在保持原有的四大维度的前提下,简化了观测问题的设置,最终在质量安全、质量满意、质量公共服务、公民质量素质四个维度内,一共设置了100个调查问题,并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四个板块进行了权重设置。将所有的调查问题实行1—10分的打分制,程度最低指数为1分,依次增长,程度最高的指数为10分,这样不同的维度之间就具有可比性。同时也简化了区域指数的计算过程,所有的项目、板块以及总得分均可转化为百分制得分,拓展了宏观质量观测数据的适用范围。这样就实现了基于100个调查问题的数据,就可以形成各个维度和总体质量指数,便于进行年度的比较分析。

第二,为了区域的可比较,对调查区域进行了优化。2012年的质量观测是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统计对象,其调查区域覆盖48个地区,总体上符合了全国抽样的样本要求,但所调查的省或自治区并不是完整的统计对象。也就是说,2012年的观测可以得出全国的总体状况,却无法实现省域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域对比。为了弥补这个短板,在地区的抽样方案上,2013年的质量观测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设计:在保持2012年重要观测区域的前提下,首先是对全国各省(含自治区)按其人口规模进行了统一的抽样设计,使其下面的抽样城市能够反映出该省(含自治区)的总体情况,进而得出该省(含自治区)的区域质量指数;其次,将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纳入到调查范围,并将他们作为具有统计意义的对象,也就是同样地按其人口规模对这些城市进行统一的抽样设计,进而可以得出该城市的区域质量指数。基于以上的抽样设计,就可以得出不同省(含自治区)、不同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的总体质量状况,实现对同一类型的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