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意义
本书力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匹配及平衡的问题。本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构建一个以农民文化需求为导向,多元供给主体充满活力,供给内容丰富健康,供给方式多元协同,供给运行机制协调高效的供给格局,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满意度,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围绕核心问题和研究目的,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分析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历史演变、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意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障碍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对策。这些都是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本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看,本书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本书有利于把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点和增强供给的针对性。本书构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分析框架,从现实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出发,立足于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分析框架归结为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机制和供需影响因素,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方面,避免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于宽泛的理解,有利于较好地把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重点,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针对性。
第二,本书有利于把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及供给满意度状况。本书结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析框架,从农民基本文化需求出发,对供需现状、供需契合状况、供需区域差异性和供给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和满意度状况,有利于深入把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现状及供给满意度状况。
第三,本书能够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提供政策咨询和理论指导。本书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中存在的障碍出发,主要从突破需求障碍、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以及供给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对策探讨,对策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调动多元供给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品质,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以及健全供给运行机制,都具有较强的政策参考价值,能够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政策咨询和理论指导。
从实践上看,本书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本书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困境及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供给满意度的优化对策,将会使农村文体设施更加完备,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更加健康向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有保障,将会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科学的农村公共文化氛围,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第二,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本书提出了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各项对策,有利于分清各个供给主体职责和角色,有助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方式,形成一个供给畅通、运行协调和相互监督的供给运行机制,这些优化对策必然会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品质和供给效率,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本书提出了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各项对策,能够高效地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整合和渗透功能,调动多方文化资源,丰富农村公共文化生活,有利于形成良好文明乡风村风,培育和造就一批新型农民,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第四,有助于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本书对农村公共文化服供给进行了优化设计,不仅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