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更新
北京自清代中期以来,直至解放,本不算是一个移民城市,居民多为居住了几代的老住户。但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定都北京,庞大的中央政府的重建与发展,使得北京开始变成一个移民城市,因为党政军、教科文,所需的大量干部和知识分子皆从外地进入北京。50年代进入北京的外来人口,综合素质较好,改善了北京住民的结构。他们中多数人所居住的新式楼房小区,也成为后来北京居民住宅建设的主导模式和方向。由于新区宿舍的干部、知识分子大多由外地而来,所以外来移民引发的改造北京文化的进程可以说从50年代就已经开始,直至今天。(至于大学校园,其文化有独立性和自足性,对城市居民的文化少有直接的影响,不在此论列。)当然50—60年代外来进入北京生活的人都是按照正式户口迁入手续入住北京的。北京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与发展前景较好,随着北京现代化的展开,90年代以来外来移民越来越多,无户口而有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移民的文化对当代的北京文化也发生多方面的影响。
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城区居民迁往城外的新型住宅楼。可以说,50年代开始的宿舍新区的建设,拉开了北京城市现代化的序幕,北京城市现代化基本上是按照50年代宿舍楼小区的模式发展的。从而,老城区的四合院民居,与新区楼房小区,实际上,分别代表了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具有这样的意义。近几十年来,新的居住环境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新区居民又以移民为多,使新的北京文化处在不断形成之中,也冲击着老的生活方式。
于是,随着8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的现代化,老城区的四合院及其生活文化明显衰落,渐趋消亡。必须承认的是,旧的胡同民居建筑在百年后大多已经衰败,其中的居民大都向往着搬迁到楼房小区,求得居住条件与环境的更新,这使得持守胡同生活文化对大部分原住居民变得既不可欲也不可能。北京在“文化大革命”后的现代化进程,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不仅加速了旧城的改造,更扩大了三环以外新区的建设,从而推动了老城区居民向城外迁移,也吸引并容纳了大量流入的外来人口。今天,旧城区的人口仅约160万,整个城市三代以上或新中国成立前即已居住北京的家庭应当不会超过50%。这使得几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北京文化在新的城市总体中的分量已大大降低,加上现代北京人的职业结构大大变化,北京人的教育程度已大大提高,北京人传统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及交往方式也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但从另一方面看,虽然新北京文化由于大量移民的进入而呈现拼盘式文化的格局,也不断出现新的生成和组合,但对于任何城市的文化而言,本地的传统终究是最有影响力的。回顾以往,环视现在,暴烈的革命化对市民行为的影响已经过去,而户籍人口居住空间的大大改善,这就使得70年代以来因居住空间拥挤而扭曲的人的心态、行为和邻里关系,有可能恢复到传统的城市文化,毕竟老北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仍然占据着北京人内心的某个部分。北京的文化传承,决不应是在语言文化上去回归北京土话,而是传承北京文化历来被推崇的价值观、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融合新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城市经过了革命化和现代化,在外观上,北京已经成为气象壮丽的现代大都市。今天,北京已有常住人口1755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509万,占常住人口的29%。市区人口1000万。(据中国日报网2010年2月5日消息)面对忙碌的、拥挤的、现代的新北京,我们也许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新的北京文化还要不要延续老北京的“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文化?新北京的精神文明还要不要恢复老北京的“客气好礼”的交往态度?新北京的韵律节奏中是否还需要一种“悠然乐天”的生活情怀?已经在过去40年被切断的城市人文传统还能不能复活?
如果传统的连接、承继、发扬是可能的,那么,这种复兴首先需要一种文化的自觉。不仅如此,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它的文化传承不仅要面对地方性的城市文化的继承,还必然与整个国家共同负荷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这涉及一个更大的问题了。
(作者简介: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