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青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四)

为了广度众生,为了续佛慧命,佛教青年应该先从充实自身、改变气质做起,发慈悲心,立坚固愿,相信未来的佛教,即能如丽日中天,光灿寰宇。

本篇提出最后六点意见,分述如下:

一、从威仪中训练自然

对于佛门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卧,身心的语默动静是否与威仪相应?有的人,小心努力地学习威仪,走路的时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态,毫不随便;坐着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就像入禅定一般。但是,威仪并不只是做一个样子,也不是要装模作样。重要的是自然地流露,不做作,毫不勉强。譬如讲话的时候,自然低声轻语,不口沫横飞,旁若无人;笑的时候,牙齿虽不露出来,内心也自能感到欢喜。平日就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即使独处没有外人时,也一样具足威仪,那么在众人面前也不必特意做作。

有的佛教青年发心学习威仪,可是又学得不像,有的则根本不愿学习,还是不能免除一般人的习气,与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没有什么两样。

以下提出三点,说明威仪的重要。

(一)威仪代表教养

从一个人的威仪中,可以看出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教养的人,风度翩翩,举止动作,毫不矫揉造作,自然流露平静纯真的气质,行为表现具有真善美的行止风范。但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的外在言语行为,粗鲁莽撞,心思不定,缺乏自动自发的进取心。

佛教青年,应该把平日的学养修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二)威仪可以说教

俗语说“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身形仪容能使人肃然起敬,威德仪态能使人效法者都叫身教。过去佛光山举行大专佛学夏令营时,我向学员说:“希望你们在佛光山能从花草砂石内,认识三千大千世界;从佛像僧容中,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从座椅拜垫上,体会自己的无限生命;从僧团袈裟一角中,紧紧握住人生真善美的一面。”庄严的威仪,是能不透过语言而说教的。

几年来,前来佛光山的信徒游客日益增多,山上的法师,无法一一去为他们说法,因此,即以庄严的仪表、慈祥的面容,向信徒游客们作无言的说教。有的游客看到出家人长衫飘动,步伐轻盈,被其庄严的气氛感动不已,因而进入佛门,这也是一种“现身说法”。

(三)威仪可以获得尊敬

有些学佛人,虽不要名利,却想受到别人的尊敬。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不但须具备学问和道德,更重要的是要具足威仪。佛教中有一项规矩:出家后,五年学戒,然后才允许听教参禅。一个出家人,必须先学习律仪,净化自己的身心,养成高尚的气质,接下来才可以研究教理或参究话头。

时下有些僧青年,最易犯的重大毛病就是尚未学习基本的威仪,即躐等去听教参禅。因此,学到最后,往往有如空中楼阁,浮而不实。佛教青年们除了学问的追求,必须特别重视威仪的训练,举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间,都要随时注意是否合乎威仪。只要具足威仪,又有学问、道德,自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

二、从淡泊中体验乐趣

追求快乐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乐,有的人则在物质之外,从淡泊中获得快乐。而学道的人,在物欲泛滥的世界中,如何选择或追求快乐呢?自然是从淡泊的生活中体会乐趣。因为物质的快乐,不能绝对长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淡泊的好处可由下列三点来说明:

(一)淡泊可以启发良知

翻开报纸,常看到一些杀人抢劫的事情,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昧着良知去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观其缘由,大都是对于物质不能满足。不甘于淡泊的人,为物欲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没有良知。

我们不妨时时自我反省,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我是否产生过损人利己的心思?如果我们对粗茶淡饭能够知足,则物质条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够优游自适,自然不会产生有害社会的念头。如果内心的念头纯正,则“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良知也会自然显露出来。

(二)淡泊可以招致高贵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受人尊敬,并非由于拥有良田千顷或华屋万间,而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不贪安逸及不务奢华;在淡泊之中,能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

净土宗慧远大师,虽有朝中王公大臣想请求供养礼拜,但他不为所动,甘愿粗衣菲食,在小关房茅棚中修行,30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辉照耀于万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虽然没有华衣来庄严,没有美食来饱暖,但是由于甘于淡泊,无所需求,人格自然就会高贵。因此,佛教青年不能太重视物质的追求,如对现实的物质要求太高,流弊必定也大,应该从淡泊苦行中陶冶自己,磨炼自己,这样,不但能启发我们的良知,更能使我们的人格高贵。

(三)淡泊可以带来快乐

有的人认为有钱就能快乐,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烦恼;有的人认为锦衣玉食能使人快乐,其实未必尽然;有些人认为名位权利可以使人快乐,事实上,名位权利所招致的烦恼,更令人难以忍受。

一个人追求繁华容易,返璞归真困难。如果能把世俗功名富贵的欲望淡薄一分,那么道念就能增加一分。举例来说:在一杯水里加上一些酸甜苦辣的东西,这杯水立刻就会变质。即便是一杯茶,放个两三天,也会产生怪味。可是,如果仅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没有任何杂味参杂其中,这杯水永远是一杯清水。就如人的思想、欲望愈多,则愈容易变质;如果能甘于淡泊,如同清净无味的水,则烦恼的怪味便不会产生。所以,淡泊的快乐,是最可靠、最长久的。

许多人相处时喜欢标榜感情浓厚,你来我往,隆情高谊,结果总是不能持久。我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中要淡泊,在人情往来之间也同样要淡泊。一个人唯有心地纯洁,甘于淡泊,无贪无求,不为名利,自然能安身立命;反之,如果贪图生活上的富裕,过分计较人我间的得失,定难获得永恒究竟的安乐。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物质的过分享受,是历史上大哲人所极力反对的。一个人若过度热衷于物质的享受,将为物欲所牵引,本具的灵性也会被物欲所蒙蔽。

学佛人,在生活上必须恬淡,心灵才会清净明彻,不易为客尘烦恼所染。唯有如此,才能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

三、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没有钱,也并非身染疾病,而是身心无所安置。有人说,上了讲台,手没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最大的悲哀,是没有一个皈依的所在。的确,身心无处安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身心应该安放在哪里?诵经礼佛,可以安顿我们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义理大海,以及大众的事务,都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除此之外,“宁静”也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除了淡泊,宁静也自有一番意境,能让我们体会到更宽广的世界。

所谓“宁静”,不是指外在的一切运作停止,如飞机不飞、车子不跑、人们不讲话等等,主要是内心自然没有声音,而不是抹杀外在的一切声音。就如“禁语”,不仅是嘴上不讲话、手接触东西无声音或走路时脚下无声等,更要做到心里没有声音,即使在热闹场所,心灵仍然澄澈灵明,丝毫不为外境所动。此时,就是心灵的宁静,心灵的庄严;道德可以完成,人格也可以升华。

以下说明在宁静中如何能安放身心:

(一)宁静中有宽广

内心的宁静,可以扩大一个人的精神领域及心灵世界。当我们把心静下来时,平时所想不到的问题,往往就可以想到,记不起来的事情也可以记起来。

当然,使内心宁静或参禅,并不是为了想起旧日的事情,宁静中的世界很宽、很大。我们不必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转,因为在烦恼喧哗的外在世界里是无法解脱的,好像钻牛角尖一样,越钻越小,我们应该把心胸扩大,从宁静中体会三千大千世界的宽广。

(二)宁静中有富庶

俗语有云“沉默是金”,这句话的意思是宁静里含着富庶。一个人熙熙攘攘地忙碌过一生,拥有功名权势,拥有家财万贯,出门汽车,入门洋房,甚至拥有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这样就是富庶吗?其实,人生真正的富庶含藏在宁静中。

当一个人静静独处时,可以仰望蔚蓝的长空、飘动的白云,宇宙是那么广阔;或是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与我对话,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切尽在我心里,可以任意畅游在太虚之中,能说不富有吗?生而为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外在的财富,而是拥有心灵的智慧及宁静的生活。

一个人一天当中,如果缺乏30分钟乃至10分钟的宁静,那么精神生活一定非常贫乏。学院为什么规定每周放假一天?这是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体会宁静的乐趣。在一年当中,至少要有一个月的宁静生活,因为没有宁静生活的人生,会迷失方向、忘记自己,只有懵懵懂懂,任人牵着鼻子走。唯有在宁静中,才能面对问题,与自己交谈,才能达到“身心安泰”的境界。

(三)宁静中有平安

人若是每天生活在浮躁动荡之中,会处处埋伏着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把自己安住在宁静之中,就会感到平安。印度圣雄甘地,虽然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牢狱里,但是,由于他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处处感到安稳,不会心有不平。

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觉得像在天堂一般。有了宁静的人生,到处都可获得平安。当我们或坐或站都觉得不称心遂意,是因为内心浮躁不安,不能平衡。内心如果能宁静,即是所谓的“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宁静能使人心安,并使瞋恨心调伏;内心平静,则待人处事永远祥和,争执的弊端就永远不起。所以,宁静中有平安。

四、从信仰中发掘能源

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会带给世人不安与骚动。因为能源缺乏,汽油涨价,汽车不能常出去跑,电灯不能随便开用,冷气必须尽量节省,一切物质都供应不足。在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居然还有能源缺乏的危机,可见科学与物质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们心里的能源,则没有缺乏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限的宝藏,人人都可以去自由开采。

我们如何开采自己内心的能源呢?应以“信仰”来开采。《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有信仰的人,内心充实,他看这个世界,到处一片祥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同了,由于没有心灵的皈依处,会感到这个世界很贫乏,甚至觉得人生很空虚。有信仰的人生才是美满的。

信仰与能源的关系可用下面三点来说明:

(一)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如大海般深邃广阔的智慧宝藏。此内心的智慧能源,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佛法四句偈的功德不也是胜过三千大千世界吗?由此可知,智慧不是物质上的财宝所能比拟的,而这个智慧的大海,必须用“信仰”来发掘。所以说“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二)信仰可以发掘慧山的能源

能源在哪里?在深邃的海底,也在高耸的山上。有人说,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一般人只以为台湾“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其实,台湾的可贵处并不仅在于此。台湾的山脉连绵,那儿有无限的宝藏;台湾的山林苍翠,那是台湾的生命线。如果将台湾山脉里所蕴藏的资源,全部开采出来,能让人民生活丰富,精神愉快。但又何妨留一些给后代的子孙,让他们还能看到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之美呢?

山上有能源,海底也有能源。所谓智如海,慧如山,我们除了入智海去发掘能源,还要登山去开采慧山上的能源。登山固然艰难、危险,但是却能从中得到很多益处。为什么许多高僧大德要到山里潜修?为什么不到交通方便、物质丰富的都市去?因为山里面所拥有的物质比都市更丰富。

喜欢登山的张培耕先生曾说:“登山的人与久住城市的人,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不一样。登山者,他拥有广大的天地,心胸开阔,对人间的是非更能坦然视之。”

往圣先贤与高僧大德们,入山隐居修行,一住就是几十年,佛教青年来到佛门,也要立下志愿:“多少年不下山,多少年不出山门,等到有朝一日学有所成时,再深入社会去弘法度众。”唯有如此,才能觅得丰富的宝藏。

(三)信仰可以开采佛性的能源

信仰有什么用处?信仰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除此之外,信仰还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是成佛的“能”。这个“能”比原子能更可贵,原子能固然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它也可以用来残杀斗争,毁灭人类,可见世间上的东西是有利必有弊的。唯有佛性的能源,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那么,佛性要如何去发掘?俗语有云:“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性能源的开采,别人不能替代,唯有靠自己用心去开采发掘。要使佛性显发出来,则读书求佛法要认真,诵经礼佛要虔诚,如同开山一样,要一铲一铲地挖,一锄一锄地掘,经过一番血汗辛劳,成功的果实自然能展现在眼前。

每个人必须立志做发掘自己佛性能源的工程师,只是这种工程比一般的修桥铺路、建造房屋更不容易,需要付出长年累月的恒心与毅力。

五、从合群中广结人缘

在团体中生活,如果没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体会团体的乐趣。有些人虽然处在团体里,却很孤独,不论什么人,都不关心,不论什么好事,都不中意。这种冷漠的人,在团体里面,可说是残忍的根苗。学校教育有所谓的“德、智、体、群、美”五育,其中的“群育”,在现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身为一个佛教徒,在团体里不能没有合群的习惯与德行。

下面举出三点加以分析。

(一)人不能离群索居

《维摩经》上说:“佛法在众生身上求。”没有众生就没有佛道,尤其对于思想、意志、立场不一样的人,也要容忍,并要有殊途同归、并肩合作的气度。

英国有工党与保守党两大主要政党,工党因执政太久,保守党就慢慢衰微,此时最担心的不是保守党而是工党,因为如果保守党衰微了,工党在没有敌对党的情势下,就无法再进步。这件事很有启示的意义,对于与我们立场、意见不一样的人,应该心生感谢,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我们一样。而世界既然是千万众生共同的世界,我们怎能离群索居,单独生存呢?

有个故事说:有一天,世界发生了战争,不断地打来打去,战到最后,世界只剩下两个人,由于彼此立场不同,继续再打,结果其中一人死了,只剩下另外一人。当这个人高喊“我胜利了!”的呼声,可是旁边没有任何人可以听到,也没有人分享他的喜悦。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没有水可喝;肚子饿了,可是没有人做面包,这时他才觉醒到世界上应该多留一些人,毕竟自己单独一个人是无法生存的,需要有别人、有团体的存在。所以,一个人离开了团体,是不能单独生活的。

我在高雄创办寿山佛学院时,听说台北有太虚佛学院,由很多人经营合办,而且办得很好。我知道了以后,内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欢喜。我高兴佛教教育日渐兴隆,也高兴有竞争的对手,可以互相观摩,为了不输别人,自己必须更求进步。所以,有人比我们好不是障碍,反而是促成我们进步的增上缘。

现在的基督教除了办医院、学校外,还从事监狱布教及电视宣传。对此,我不但不讨厌,反而从心里感谢他们。近几十年来,佛教界像一头睡狮般慢慢地醒过来,开始从事电台广播、冬令救济、创办医院、筹设学院及宣传布教等社会事业,这都是基督教的功劳,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还在老僧入定,没有人想到应该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呢。

(二)人要靠因缘生存

人所以能存在,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佛教界常有一些现象,如这个宗派容不下那个宗派,男众看不起女众,出家人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实这都是错误的,佛教人士是彼此相互需要的。

很早以前,演培法师曾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某人在某处建庙、起精舍。”

我说:“这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说:“我们从此又多了一个地方可以弘法,又多了一个地方可以挂单吃饭。多了一间寺院,就多了一个使佛法振兴的助缘啊!”

的确,佛教要靠众多的因缘才能发展,彼此都是息息相关,大家应该互相提携,彼此合作。

(三)人要靠众缘成就

世界上许多成功立业的人,所以能够成功,并非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际上,部属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因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属塑造起来的。譬如打胜仗而成名的将军,他的伟大,不知是多少部属的血汗付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佛教界受人崇敬的印光大师,是因为有很多在家信徒,敬仰印光大师而拥护他成为一个楷模;太虚大师所以成为当时佛教界的偶像,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佛教青年了解大师的抱负,而以他作为效法的对象。

《成佛之道》书中有一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广结人缘,所谓“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很多有学问有势力的人,为什么做起事来,却处处不顺利?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人缘不够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众缘和合;独木难撑大厦,广结人缘是非常重要的。

六、从悲愿中奋勉学习

学习佛法的目的为何?为什么要学佛法?学了佛法可以赚钱吗?学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吗?学了佛法就有饭吃吗?学佛法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求做一个自了汉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佛是为了净化自己,是为了发大悲愿广度众生,是为了复兴佛教。

以下分三点说明学佛的目的:

(一)为净化自己而来学佛

一个人想要学习佛法,如果不从慈悲中去学习,或者不从发愿中去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力量。我们是为了求道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更不是为自己的安逸而来。佛法无量义,以净为本。佛法再多,如果不能净化自己的身心,就不能与之相应。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化,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化,唯有身心都净化,才能与佛法契合。

(二)为广度众生而来学佛

学佛,不是为求名利而来,也不是为逃避社会责任而来,应是为广度众生而来。一切的佛法,皆是为对治众生的贪瞋痴等病,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即是为了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学佛,是为了广度众生,因此,学佛的态度,不能像一般的哲学家,只在文字、理论上分析,口头上空谈,或像一般的历史家,只在历史事项或典籍史料上去考据求证;如此皆脱离了佛法的本义。佛法重视的是众生的实际生活及解决众生的痛苦。所以,学佛必须发大悲心,以广度众生为前提。

(三)为复兴佛教而来学佛

《成佛之道》一书说:“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学佛,除了为净化自己的身心、广度众生,还要有复兴佛教的悲愿。譬如为了宣扬教法,可以忍苦耐劳;为了维护教团,可以自我牺牲;为了服务众生,可以献其所有;为了信仰佛陀,可以舍身舍命;为了复兴佛教,人人都须发坚固愿,立恒常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佛弟子也应该有“佛教兴亡,佛子有责”的雄心与悲愿,只要圣教兴,个人存亡在所不惜。如果每位佛子都能有这种悲愿,则衰微的中国佛教,一定能重振昔日的光辉。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分成四篇,每篇各以六点来说明,希望今日的佛教青年,能够实时觉醒,因为时代的重任已经落在青年的肩膀上。为了广度众生,为了续佛慧命,佛教青年应该先从充实自身、改变气质做起,发慈悲心,立坚固愿,相信未来的佛教,即能如丽日中天,光灿寰宇。

1976年6月讲于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