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与催眠术:在迷睡状态中产生幻觉
催眠、冥想都是运用暗示和想象的心理治疗方法,也都能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及其他身心疾病。
控制意识的催眠术
催眠术源自西方,和产生于东方文化体系中的冥想有很大不同,但它和冥想一样都是运用暗示和想象等手段使被催眠或冥想者在幻觉中作出反应,以进行精神治疗。具体而言,催眠以诱导为主,它主要是由专业催眠师采用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法,使之进入半睡半醒的状态,如处在一种梦幻、恍惚的精神幻觉中。由于被催眠的人的大脑皮层不完全受抑制,且其思想、精力往往集中在某一点上,思维难以发散,因而容易接受特别的暗示,意识便“主动”向它靠拢。
运用暗示和想象的力量
暗示是指个体受到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发出的某种信息,并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以至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这种暗示的成功源于主观肯定这些“假设”的存在,心理上就竭力向它靠近。催眠就是暗示被催眠者想象这些假设的内容,使他们自愿接受“假设”所给的信息,在不清醒状态下完全服从它的指示。冥想更接近自我催眠,即不需要他人的强迫性暗示或刺激,冥想者就能在大脑清醒时,充分调动自我意识和构造意象的能力进行心理强化,也能使自己接受那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努力用积极暗示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感觉,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精神上的无形压力,甚至解除很多难以治愈的病痛。
冥想追求更高精神层次
催眠和冥想都能让人产生幻觉,并借此诱发人的潜在意识,不同的是催眠追求的是让人在迷睡状态中接受指示吐露“真相”,或唤起对意识中消失了的事物的记忆;而冥想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谐”,一是通过灵魂的修炼超越肉体上的局限,到达个人与宇宙自然的结合,如瑜伽冥想;二是通过对呼吸、意识及身体的控制,使人的内在心情稳定、平静,如静坐冥想。冥想也是身、心、灵合一后进入的状态,它能让大脑安静下来,变得更加自觉和自制,此时思绪宁静,也是非常清醒敏锐,和催眠时的迷睡状态完全不一样。
冥想和催眠之异同
催眠术
催眠后进入冥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