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有:三界有情的果体
佛教的“有”具有数种解释,一般来说,“有”是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等,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
二十五有
所谓二十五有,是指三界有情众生的25种果法。三界是指众生所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梵文作Sattva,音“萨埵”,又作“众生”,即指一切有情识的动物,与“非情”(无情识的草木土石)相对。三界众生由于各自的业因不同,从而将拥有25种果报,它们分别是:
(1)以四洲为四有:谓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也。
(2)以四恶趣为四有:谓六道中,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四者,皆由愚痴贪欲造诸恶业,故感斯趣也。
(3)以六欲天为六有:谓欲界六天也。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
(4)梵天为一有:谓初禅中大梵王天,乃三千世界之主也。
(5)无想天为一有:谓四禅中之无想天,此天以无心想为果故也。
(6)五那含天为一有:那含,梵语具云阿那含,华言不还。谓四禅中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亦名五净居天,此之五天,名位虽别,皆第三果圣人所居,故通为一有也。
(7)以四禅天为四有:谓色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
(8)以四空处天为四有:谓无色界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也。
总计欲界14种,色界七种,无色界四种。三界之内,所有的天人神鬼,都逃不脱这二十五有。
“人生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佛教将一切有情的生命分为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合称“四有”。死有是有情于前世临终之一刹那;中有,是死有与生有中间所受之身,又叫做中阴身;生有,是有情生缘成熟,脱离中有而托生于母胎之初的一刹那;而本有则是现世中有情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由于有情在本有之时又会造业,其业力又将招感未来世,复展开新一轮的由死有、中有、生有返至本有,如此循环往复、轮回无穷。
生命的周期:四有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爱恨悲喜”,其实这是个很大误解。人的一生早在呱呱坠地之前就开始了,在入胎的一刹那,我们的新一轮人生就正式揭开了帷幕。同样的,当我们的生理机能停止时,我们的生命其实也还未走到尽头,正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以待新生。
“有”是存而不亡的意思,“四有”作为生命的一个周期,其时间并非平均划分,本有是占了生命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而生、死二有都仅仅是一刹那,所以世有“死生一霎”之说;而中有这一段阶段通常只有49天,之后中有身便会进入下一个生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