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凭什么跑赢你的竞争对手
一、有拿手的绝活
从企业战略角度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的中心主题。北大光华院长张维迎教授曾说:“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对手学不来的能力。”我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拿手的绝活,十八般武艺,只要精通一样,那就是行业高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境界。
核心竞争力从哪里来?企业可以从研发、营销、资本、品牌、文化等方面入手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行业中有很多标杆企业值得学习,恒瑞、正大天晴的产品研发,以岭、天士力的处方药营销,修正、仁和的OTC营销,扬子江、济民可信的队伍建设,华海、海正的海外拓展,复星、远大的资本运作等。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能力的来源。企业要赶超竞争对手,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先做强再做大
企业发展常常面临一种选择,先做大还是先做强。我认为企业应当先做强,后做大。强而不大是精壮,大而不强是虚胖。规模大不等于实力强,中国有太多迅速膨胀,然后又迅速崩塌的企业,曾经百亿规模的三株药业还不是一夜之间轰然倒下。现在有一批看似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其实根基非常薄弱,尤其还在盲目扩张,总想着“东边不亮西边亮”。一味求大的企业非常危险,也容易被赶超。
竞争力强的公司不一定大。有的企业规模不大,但能在细分市场领域做到NO.1,这样的企业很有实力。再鼎医药管理团队不足20人,在新药研发领域却频频与跨国巨头达成战略合作,手上产品个个都是潜在的重磅炸弹,企业还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
做强是根本,做大只是个结果。企业要想后来居上、赶超对手,还得老老实实先做强。
三、成功是成功者的墓志铭
过去的成功不代表将来的成功。每个成功者心中都有一套理念与方法,但过往的成功经验反而会成为限制创新的枷锁。尤其是当政策出台的速度比我们阅读还要快,竞争对手的反应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的时候,墨守成规就意味着淘汰。我曾服务过一家企业,企业老板做OTC起家,单品销售额过亿,每每谈起过去都会洋洋自得。后来企业转型做处方药,但企业老板无法甩掉过去的成功模式,坚持拿做OTC思维做处方药,结果可想而知,何况处方药的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别人的成功也无法轻易复制,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成功史,成功往往是因为企业特殊的模式和特别的风格,企业光靠模仿过往的成功经验是不可能复制成功的。
四、成事在人
得人才者得天下,21世纪最缺的还是人才。我一直认为,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人才贵在于精。我为国内企业做战略咨询服务时发现,企业战略常常受制于关键人才的瓶颈,尤其是领军人才,一将难求。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关键还是看领军人才,一个领军人才的价值敌得过一群普通人。现在的医药企业最缺乏三种领军人才: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新产品的人才,即研发领军人才;第二种,能为企业开疆拓土的人才,即资本领军人才;第三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对医药行业有深刻认识的产业管理人才。解决了人才的问题,什么问题都容易解决。
五、机制很重要
好的机制是成功的一半,机制创新是企业保持旺盛竞争力的关键。中国有70%的医药企业还处在业务带组织的发展阶段,企业机制相对固化,25%的企业处在业务组织双轮驱动,仅有不到5%的企业能通过管理机制驱动企业成长。
江西济民可信如何在不到十年时间内,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赶超无数竞争对手,一跃成为中国TOP10本土企业。济民可信在营销上不断进行机制创新,“毛利保底+增量分成”“推荐人连坐”“梯度激励+车毛”“利润考核”“虚拟股权”等,这些都是医药行业难得一见的创新激励机制。机制创新完全激发了员工的活力与信心,员工有血性,敢闯敢拼,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企业想不成功都难。
六、活用资本
国内绝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实业阶段,能实现“实业+资本”双轮驱动的企业为数不多。模式决定成长,资本决定速度,看一看这些企业为何能够做到领先的,复星医药的成功是资本驱动模式,药明康德的成功是VIC模式,天士力开启创新资本合作模式,浙江贝达“平台+基金”孵化模式有声有色,这些企业都在借助资本的手段整合优质资源,撬动整个产业链。
当前的医药行业已经过了埋头苦干的阶段,在这个资本活跃的时代,医药企业家如果不学会活用资本,会吃大亏。如何以产业为基础吸引资本、以资本为手段放大产业,让实业与资本完美融合助推企业发展,是当前优秀企业必须思考的战略命题。
七、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企业的发展,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战略决定方向,企业制定三至五年的战略规划非常重要,战略规划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设置好发展方向,让企业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更好地发展。我曾服务过深圳一家集团公司,覆盖房地产、医药、新材料、金属板材等多个产业。我很敬佩该集团老总,他十分注重借助行业智囊来帮助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方向,每一个产业板块都有咨询公司在量身制定战略规划。在项目期间,出现过十多家咨询公司同时为该集团服务的场景。有的企业发展只图快,看上哪个行业前景好、发展快、利润大就转型做哪个。生物药利润高就做生物药,大健康热了就做大健康,“互联网+”火了就做互联网,毫无战略规划可言。
八、坚持、坚持,再坚持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迫使医药企业必须进行自我变革。医药企业要在发展模式、组织模式、运营模式、研发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等方面都进行创新突破,积极适应行业新生态。弱肉强食,剩者为王,在正确发展轨道上的医药企业家们请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