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国文化通识教育丛书》序言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数码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多种文化和谐相处或者激烈冲突的时代。
我们的时代,技术进步神速。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数码信息”,包括电子邮件和网页,也包括大量的可供下载的数码产品,例如电子书、音乐、电影等。在上世纪70年代,互联网才刚刚出现;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就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到了21世纪初,全世界已经有3亿6000万人使用互联网,约占全球人口的6%。据推测,到2010年,全球人口的一半将会用上互联网。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受益于这种进步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有的国家和人群获益良多,有的则受益甚少。人们发明了“数码鸿沟”(digital divide)这一术语来形容这一将贫与富、优势与弱势分隔开来的巨大差别。
我们的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对于适当信息的有效掌握就意味着效率和竞争力。互联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信息来源,大量的一般性的教育、科技、政治、社会信息都可以从互联网获取。但是,互联网上的资料大部分都是英文的;同时,全世界的纸质出版物也大部分都是英文的。英文已经成为一门国际语言;同时,英文似乎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能力,即接触到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那一部分信息的能力。
在我们这个高度国际化的“地球村”里,只要能够通过计算机上网(只要有网络信号覆盖,无线上网也已经易如反掌),就可以了解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我们既可以通过官方的网站得到官方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博客、聊天室之类的手段,得到非常个人化的信息。在数码信息的世界里,似乎已经没有国界,大家都是世界的居民。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世界”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也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走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
中国最早的大学是为了应对世界的挑战而建立的。1862年,在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的36年之前,清政府建立了后来亦并入京师大学堂的“京师同文馆”。恭亲王奕等人在建立京师同文馆的奏折上说:“臣等伏思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学习他国语言文字,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当时所开设的语言仅有英、法、俄三门,后来又增加了德、日两门,皆是有可能危及自身身份的语言。而在北京大学最初建系时,14个系中就有4个外语系,即英、法、德、俄,可见外语在当时的地位。
今天,中国的大学同样面临着世界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某些产品成为全球品牌,某些价值观念也迅速普及。“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教育不仅应该使学生了解强势的英语文化以及其他的西方文化,也应该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多元文化的通识教育应该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相对地位,并且理解、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为胸襟开阔,能够化解“文明的冲突”,努力促进文化和谐的世界公民。
就大学这一较小的环境而言,“全球化”的评价标准也使我们必须了解强势文化、多元文化和自身文化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西方大学,而我们评价自己的教育质量也往往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中国的大学教育要想了解这一等级森严的评价体系对于自身的价值,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国大学文化,首先就必须了解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背后的各种文化。这种了解有助于中国大学教育的自身定位。
本套《大学外国文化通识教育丛书》的编审者都是大学的管理者、外国语言文化方面的专家;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目的是从当今大学教育的结构着眼,为学生的文化养成提供一个重要方面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当然,丛书的读者也不限于在校学生,希望也能为社会上具有大学或者大学以上水平的读者,提供一些了解外国文化的读本。丛书的体例不拘一格,既可以做大学通识课的教材,也可以做课外读物。丛书不求达到直接的实用目的,但求给人以文化上的些微滋润和启迪。
2007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