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礼仪的特性、功能与原则
一、礼仪的特性
礼仪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来,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演变、发展,经过一番脱胎换骨之后,逐渐成为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现代礼仪。现代礼仪具有以下特性:
(一)文明性
这是礼仪本身固有的属性,因为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一个愈是文明进步的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愈是更多地受到礼仪规范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和谐。文明的体现宗旨是对人的价值的认可,对人本身的尊重,礼仪的实质就是律己敬人,体现了文明的本质需求。讲究礼仪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自尊的表现,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如待人接物热情周到、彬彬有礼;人们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体现出生活的美好等。礼仪是人类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行为规范,它的存在反映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传承性
任何国家的礼仪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任何国家的当代礼仪都是在本国古代礼仪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离开了对本国、本民族既往礼仪成果的传承和扬弃,就失去了礼仪文化的根基,就不可能形成现代礼仪,这就是礼仪传承性的特定含义。例如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积累,礼仪将人们在交往中的习惯做法固定下来,流传下去,并逐渐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不是一种短暂的社会现象,也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替而消失。对于以往的民族礼仪,应该珍视这份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有扬弃,有继承,有发展。例如体现在传统礼仪中的、区分等级尊卑的三跪九叩之礼,早应该、也已经被抛弃。而那些体现温良恭俭让、尊老爱幼的行为规范则得到了弘扬。以往老人寿辰,晚辈要行祝寿礼仪,置办寿辰酒宴以祝老人福寿无疆,万事如意,而如今的年轻人除了摆寿酒外,还要点歌、点节目以祝老人生日快乐,寿长福远。这种变迁不仅反映了人类礼仪的一脉相承,也反映了礼仪在继承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发展,更突出了人类对那些代表礼仪本质东西的倾心向往。可见,礼仪变化的继承性必将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而发展。
(三)差异性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孕育出不同的礼仪,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着礼仪的内容和形式。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文化各有千秋。例如见面问候致意的形式就大不一样,有脱帽点头致意的,有拥抱的,有双手合十的,有手抚胸口的,有嘴碰脸颊的,更多的还是握手致意。这些礼仪形式的差异均源于各地风俗之差异,具有约定俗成的影响力。
礼仪的差异性更多地体现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尤其是不同的语言、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礼仪也是绚烂多姿的,有的地方的礼仪甚至千奇百怪。同样的手势,在不同国家中所表达的含义有可能完全相反。
(四)规范性
礼仪的规范性,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时,对礼仪的表达方式必须规范、合度。这是自律与待人的标准化、正规化做法,它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有礼仪的一种尺度。礼仪虽然有地域性、文化性差异,那仅仅是在表现形式上,礼的律己敬人的实质是一致的。随着人与人交流范围的日益扩大,各国礼仪的相互渗透,许多礼仪规范及其表现形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如:握手、微笑、正规场合中的着装等。因此,任何人要想在交际场所表现得合乎礼仪、彬彬有礼,就必须对礼仪无条件地遵守。再者,从礼仪的概念上也可以看出,礼仪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另起炉灶,自搞一套,或是只遵守个人适应的部分,而不遵守不适应自己的部分,都难以为交往对象所接受和理解。
(五)发展性
我们说,时代总在不断地前进。礼仪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一方面,礼仪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时刻地发生着变化。如现代人利用手机短信、E-mail来表达节日的问候与祝福等礼仪形式,就是时代进步带来的新生事物。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种因素的互相渗透与融合,我国的传统礼仪自然也被赋予了许多新鲜的内容。礼仪规范更加国际化,礼仪变革向符合国际惯例的方面发展。如何形成一整套既富有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特色、同时又符合国际惯例的礼仪规范已成为必需。这种礼仪文化的培养和形成有助于我们的国家走向世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成为地球村中一个真正的礼仪之邦。
二、礼仪的功能
礼仪传承了几千年,并且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其原因就在于礼仪本身有多重社会功能。
(一)德育功能
道德与礼仪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礼仪作为人际交往中调节人际关系的卓有成效的工具,原因在于礼仪的核心是建立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的。英国的哲学家约翰·洛克曾有过精彩的论述:“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凡是一个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人,他的动作不但要具有力量,而且要优美……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美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悦。”不难看出道德与礼仪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里表、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二者应该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的言行之中,所以礼仪训练离不开道德修养。
显然,礼仪的德育功能在于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而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这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由此可见,学习、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
(二)交际沟通功能
礼仪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之中。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卡耐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程度基于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今天尽管我们无法测定卡耐基的量化数值的精确程度,但是几乎没有人否定人际交往对人生、家庭、事业的重要性。作为组织同样也离不开交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内的协作与交流,国内、国外的交往空前增多,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礼仪。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只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礼仪。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之外,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有自尊的需求,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而礼仪的实质是表达对他人的敬重,交往中他人对自己周到的礼仪则能够很好地满足自尊的需要,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营造出良好的交往氛围,架起沟通的桥梁。所以从该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反之,如果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粗鲁无礼,就是对他人的不敬,就会产生否定的情感,阻塞人际沟通的心理通道,严重的还会酿成事端。
(三)维护协调功能
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决定着礼仪的发展水平,同时,反过来礼仪也对社会的风尚产生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礼仪也会重塑民族的性格。一个社会讲礼仪的人越多,人际关系就会越和谐。礼仪讲究的是自我约束、尊重他人,在这个前提下,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合作,自觉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创造和谐温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熏陶、感染等教育形式来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来行事,从而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转。两千多年前,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遵守礼仪,应用礼仪,有助于净化社会的空气,提升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品位。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这些内容,与礼仪要求是完全吻合的。
(四)形象塑造功能
礼仪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而且礼仪还是人的“第二张脸”。不过这张脸展示的不是五官,而是修养、气质和风度,也即个人整体形象。塑造形象是现代社交礼仪的又一重要职能,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方面。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如“正仪容,齐颜色,修辞令”(《礼记》),因此学习礼仪和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这种礼仪美化自身的功能,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当个人重视了美化自身,大家个个以礼待人时,人际关系将会更和睦,生活将变得更加温馨。这时,美化自身便会发展为美化生活、美化社会,这也是礼仪的运用所发挥的作用。
另外礼仪还有塑造组织形象的功能。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所以,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特别重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塑造企业形象一方面有赖于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企业的员工。我们说,人总是社会的人,大部分的人总隶属于一个部门、一个组织,即人是组织化的个人。人在工作中,总是代表着自己为之工作的组织,工作中的个人形象也就代表着组织的形象。例如:统一的着装,规范的举止,优雅的谈吐,整洁的仪容……往往让人联想到正规、严谨、高效、优质等词语,于是良好的组织形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再比如,作为一个秘书,他的职业角色决定了他的工作性质,自然也决定了他应有的形象。“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前几年人们心目中的机关形象,就是源自员工、秘书等人的礼仪缺失。作为个人,工作时你更多的是属于组织的,故你的待人接物必须注重组织规定的礼仪要求。与个人交往时,你若不喜欢交往的对象,那么你就可以不必与之交往。但在工作中,你没权选择,工作的需要、组织的形象,是首要的条件。所以,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均特别强调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心和责任心。这种忠诚心和责任心在个人的工作中应体现良好的礼仪,如得不到充分体现,那么你个人所代表的组织形象是不佳的,由此会给你所服务的组织带来损害。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企业服务部门接线员的声音就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如果声音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自然留给客人的印象是组织形象优秀;相反,则差矣。故从组织形象塑造的角度出发,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应有良好的礼仪修养。
三、现代礼仪的原则
礼仪的原则是指在礼仪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探讨这些原则有助于礼仪运用的规范化,增强人们对礼仪的认识。
(一)真诚
礼的实质是敬,只有内心真诚,才能从容镇定地将礼仪表达到位。礼仪虽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绝不是一件文明的外衣,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诚自然。交际礼仪的运用基于交际主体对他人的态度,如果能抱着诚意与对方交往,那么交际主体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便显示出对对方的关切与爱心。因为无论用何种语言表达,行为则是最好的证明。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用假话来掩饰自己的企图,但却无法用行为来掩饰自己的虚伪,因为体态语是无法掩饰虚假的。因此,唯有真诚,才能使你的行为举止自然得体。与此相反,倘若仅把运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或是当面一个样,背后一个样,将礼仪等同于“厚黑学”,是违背礼仪的基本原则的。有一句话对礼仪的阐释更能说明该原则的重要性:“礼仪不仅仅是礼节,它源自你的内心,当你真正关心别人、并在意他的自尊与感受时,发自内心且表现于外的待人处事方式就是礼仪”。
(二)遵守
礼仪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要求。社会上的每个成员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都要以礼仪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违背了礼仪规范,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自然交际就难以成功。例如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这方面就有前车之鉴,他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为了让人们安静下来,竟然脱下鞋子,并用鞋子敲打会议桌子。他的不雅举止显然违背了礼仪规范,更有损他本人的形象,在这次会议上联合国做出决定:对苏联代表团罚款一万美元,可见违背交际礼仪的规范原则是不行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关键是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处变不惊,恪守礼仪。
(三)适度
适度原则要求在交往中要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不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要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虽然说“礼多人不怪”,人们讲究礼仪是基于对对方的尊重,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人际交往要因人而异,要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如果施礼过度或不足,都是失礼的表现。比如见面时握手时间过长,或是见谁都主动伸手,不讲究主次、长幼、性别;告别时一次次地握手,或是不住地感谢,让人觉得厌烦。礼仪的施行只是内心情感的表露,只要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就完成了礼仪的使命。如果反复重复,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四)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仪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互尊互敬,友好相待。俗话讲“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表达的是敬,尊敬应该是相互的,唯有如此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尊敬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闻名于世的日本东芝电器公司,曾一度陷入困境,员工士气低落。当士光敏夫出任董事长时,他经常不带秘书,一个人深入各工厂与工人聊天,听工人的意见。更有意思的是,士光敏夫还经常提着一瓶酒去慰劳员工,和他们共饮,最终赢得了公司上下的支持,员工的士气也高涨了起来。在三年内,士光敏夫终于重振了末日穷途的东芝公司。士光敏夫的诀窍就是关心、重视、尊重每一个员工,“敬人者,人恒敬之”,他同时也赢得了员工的信服与支持。
有时,我们在交往中,或是在对外交往中,经常会遇到他人的挑衅,这时就要主动捍卫自尊。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先生在美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双星产品,首先遇到了意大利记者的提问:“鞋的品牌为何叫‘双星’?是不是代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汪海笑着说:“也可以这样理解,一颗星代表东半球,另一颗星代表西半球,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对此豪言壮语一位美国记者却不以为然,他以挑衅的口吻问:“先生自己穿什么鞋呢?”“在这种场合下脱鞋似乎是不礼貌的,但是这位先生既然问了,我就破例了。”汪海脱下鞋并高高举起,指着商标大声说:“Double Star!”全场鼓掌,很多记者抓拍下了这一镜头。第二天,纽约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这幅照片,其中《纽约时报》这样评论:在美国脱鞋的共产党人有两个,一个是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他脱鞋敲桌子,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大国首领的傲慢无礼;另一个就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双星集团的总裁汪海,他脱鞋是表明中国品牌征服美国市场的雄心。
(五)入乡随俗
礼俗是现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地区、民族、国家由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不同,都会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礼仪规范。入乡随俗,客随主便是对他人的尊重。要做到入乡随俗就要先了解当地的礼俗,否则会贻笑他人,或者导致不愉快。传说晚清重臣李鸿章有一次出使美国,受到热情款待,于是便设宴回请美国官员,地点选在一家豪华酒店,菜肴十分丰盛。被邀请的宾客不住赞叹,李鸿章则在开宴前按照国人的习惯谦虚了一番:“粗茶淡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多多包涵”。来宾对他的话大惑不解:明明是美酒佳肴,饭粗在哪儿,酒又淡在何处?酒店就更不高兴了,扬言要向使馆提出抗议。由此可见,入乡随俗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一,不可轻视。
思考题
1.礼仪有何特性?
2.礼仪有何功能?
3.礼仪的原则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