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文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翻译文学的特点与贡献

首先,重视欧洲现实主义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翻译介绍,是文学研究会在翻译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与贡献。自从晚清以来,欧洲文学包括俄国文学在内,已开始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但那时并没有把重点放在现实主义尤其是俄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上面。1915年《新青年》创刊以后,注意到了这一方面,但也仅仅是个开始。到了“五四”以后,在文学革命运动的推动下,文学研究会翻译介绍欧洲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文学才可以说是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根据《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的“翻译总目”的统计,“五四”以后八年之内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印成单行本的共有187部作品,其中俄国有65部,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法国的31部,德国的24部,英国的21部,印度的14部,日本的12部。这个“总目”并不很全,而刊载在报纸杂志上未收集成单行本的还多得多。但这187部作品中,现实主义和俄国作家占绝大多数。以俄国65部作品为例,其中以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为最多。托尔斯泰12部,契诃夫10部,屠格涅夫9部,这些作品的主要译者又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如沈雁冰、耿济之、郑振铎、曹靖华等。再以《小说月报》为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俄国、法国文学可以说是从《小说月报》开始的。以法国文学而言,在《小说月报》上除翻译介绍了大量的长短篇小说、戏剧、诗歌外,还出过“法国文学专号”,系统介绍法国文学,翻译了莫泊桑、巴比塞、巴尔扎克、乔治·桑、缪塞、法朗士等作家的作品。莫泊桑的作品翻译到我国来,在中国广大读者中受到了欢迎。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对当时我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作家有意识地向莫泊桑学习,使我国短篇小说的形式更臻于完美。

其次,重视被压迫民族文学的翻译介绍是文学研究会在翻译上的又一特点与贡献。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鲁迅是最早重视翻译介绍被压迫民族文学的开拓者,但他那时只是和周作人合作,力量既单薄,又没有阵地。文学研究会成立以后,在鲁迅、沈雁冰思想的启迪下,特别重视被压迫民族文学的翻译介绍,既以《小说月报》为阵地,出版了“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号,又扩大了这方面的翻译力量,系统地翻译介绍了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并为以后进一步的翻译介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重视新思潮和著名作家作品的研究和选择是文学研究会在翻译上的第三个特点与贡献。文学研究会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有两个目的,一是介绍外国的新文学为中国新文学运动服务;一是介绍外国新思潮为中国社会革命服务。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文学研究会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方面,非常注意选择。可以说:“选择”是文学研究会翻译的一个共同原则。他们要求在翻译外国作品时,既要顾及它的艺术性,更要顾及它的思想性。要从它被介绍翻译到我国以后的文学影响、思潮影响着眼。因此,他们翻译介绍的大多是“为人生”的艺术,如契诃夫、莫泊桑、莫里哀、泰戈尔、安徒生等人的作品。对于“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他们认为若是介绍过来,对于成就新文学运动的目的是不经济的。

第四,重视联络各方面的翻译力量,培养翻译人才是文学研究会翻译上的第四个特点与贡献。文学研究会联合了数以百计的翻译工作者,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力量。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著名的翻译家多和文学研究会有关系。除了沈雁冰、周作人、郑振铎等著名翻译家外,像瞿世英、耿济之、谢六逸、傅东华、潘家洵,陈望道、赵景深、梁宗岱、樊仲云、谢冰心、李青崖、刘半农、夏丏尊、王鲁彦、丰子恺、顾均正、金满城、黎烈文、李健吾等也都是文学研究会成员,同时又是有影响的翻译家。至于鲁迅和文学研究会的关系自不待言。

最后,重视翻译介绍对文学的影响和推动是文学研究会翻译上的第五个特点与贡献。文学研究会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对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外国文学思潮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不断输入,给新文学以新的文学思想和观念;一方面由于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给新文学作家以范例、启迪和推动。“五四”以后新文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和当时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以对文学的看法而论,新文学观念和旧文学观念就完全不同。茅盾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说:“中国人向来以为,文学不是一般人所需要的,闲暇自得、风流自赏的人,才去讲文学。……西洋研究文学者,有一句普通的标语是‘文学是人生的反映’,人们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把那种种反映出来。”这种文学观念,被文学研究会所接受并广泛地传播。“为人生而艺术”就是“文学是人生的反映”的具体体现。当时,它不但被视为文学研究会创作上的倾向,而且被认为是“文学研究会集团名下有关系的人们的共通的基本的态度”。许多作家,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以文学作为反映人生,表现人生,为人生服务的工具。一时间,各种文学社团纷纷建立,在创作上,什么“问题小说”、“问题戏剧”等等,应运而生。诗歌、小说、戏剧等各种文艺创作,都莫不模仿外国文学作品。泰戈尔的诗,契诃夫、莫泊桑的小说,易卜生的剧本……对新文学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兹就新诗与小说两方面作一说明。

文学研究会成立以后,很重视外国诗歌的翻译、介绍工作,从它所主办的几个刊物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译诗。有泰戈尔的《园丁集》、《飞鸟集》、《新月集》和《吉檀迦利》;有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但丁的《神曲》;有惠特曼的《我自己的歌》;有拜伦、雪莱、济慈、白郎宁、波德莱尔和曼苏斐尔等的抒情诗;也有日本的俳句。还有一些小国和被损害民族的诗人的诗作,以及民歌。随着这些译诗的出现,中国新诗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较前有了显著的变化。就新诗的思想和内容而言,更趋向于反映社会的现状和生活的真实;从艺术形式而言,各种形式的诗,特别是小诗、散文体诗、无韵体、十四行诗(商籁体)风行一时,这都和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以后,努力翻译介绍外国诗作分不开。文学研究会的一批诗人如周作人、俞平伯、刘半农、叶绍钧、谢冰心、朱自清、郑振铎、王统照、落华生、郭绍虞、刘延陵、徐玉诺、赵景深、梁宗岱、刘廷芳、王廷叔、滕固、朱湘、李之常、徐蔚南、徐志摩、李金发等,几乎没有一个不曾受过外国诗歌的滋养和启迪。他们从外国诗歌那里引进形式,或从外国诗歌那里吸收思想。像朱自清、冰心等诗人的作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吸收了外国诗歌的营养。1922年成立的“湖畔诗社”的诗人们,受外国文学思潮的诗作的影响更甚。美与爱的内容,天真欢快的格调,短小活泼的形式,使新诗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在小说方面,当时有志于新文学小说创作的人大多致力于“社会小说”的创作,描写青年思想与老年思想的冲突,描写社会的黑暗,把哲学上、科学上发现的原理应用到小说创作上来。这种倾向,就是受了外国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如许地山、王统照、谢冰心、庐隐、利民、王思玷、鲁彦、郑振铎等,他们的创作,大多关切着现实的人生,为人生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