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分归晋
古战场上,邓艾面对姜维的八卦阵,踌躇不前。姜维言激邓艾入阵,阵中突然烟尘翻滚,伏兵四起,邓艾惨败,身中四箭而逃,祁山九寨尽为蜀军所占。邓艾采纳司马望的反间计,买通蜀宦官黄皓,散布谣言,令蜀主生疑,召回姜维。
蜀主刘禅果然中计,下诏召回姜维。姜维只有仰天长叹,撤兵还都,半途而废。
司马昭因见魏主曹髦的《潜龙诗》中流露出怨愤之意,起了废立之心,又挟逼曹髦封其为晋公、加九锡。年轻气盛的魏主不甘屈辱,率身边数百兵士驾车讨贼。结果是驱羔羊入虎口,被司马昭部将成济一戟刺死。
司马昭佯装大惊,扶尸哭喊,处死成济并诛其三族以泄众恨,又纵容贾充等人恭请他受禅称帝。他拒而不受,意欲将帝位留给其子,故又拥立一个十三岁半的小皇帝曹奂,改元景元元年。
西蜀姜维闻知司马昭杀了魏主曹髦,另立曹奂为帝,于是联络东吴,兴兵问罪。祁山一战,大败邓艾,不想粮草受损,栈道遭毁,只得退回汉中。蜀汉景耀五年冬,姜维整顿军马,再次上表后主,奏请九伐中原。
姜维又一次面对邓艾的祁山九寨,与张翼共设一计,准备一举全歼邓艾之军,尔后驱兵直取长安。结果大胜魏军,邓艾父子徒步逃入荒山,魏军的祁山九寨又被蜀军团团围住,败局已定。正当姜维乘胜调军夜袭魏营之际,突接后主刘禅诏书,命其班师回朝。姜维及众将士眼见即将到手的胜利化为泡影,无不愤慨、泪下。姜维在进军鼓和得胜令的伴奏下,缓缓撤兵,人似乎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刘禅在蜀宫只顾饮酒作乐,几乎已忘了令姜维班师之事,姜维几次求见不得。郤正告之:此乃宦官黄皓所为。姜维大怒,欲杀黄皓,又被刘禅所阻。姜维无可奈何,求计于郤正。郤正劝姜维效武侯屯田之事,领兵八万赴沓中屯田,以避杀身之祸。姜维从之。
司马昭闻讯,调兵遣将,命邓艾为征西将军、钟会为镇西将军,分兵各进,直趋蜀都。
姜维在沓中闻讯,上表刘禅,请降诏遣张翼领兵守护阳安关、廖化领兵守阴平桥,自起沓中之兵拒敌。
刘禅听信黄皓之言,在宫内跪拜师婆,乞求神灵保佑太平,不备战事;黄皓又屡将告急战表扣押不报。魏军铺天盖地而来,邓艾困姜维于沓中;钟会夺南郑、下汉城、拔乐城,轻取阳安关。邓艾又取甘松,得强川口,据阴平桥。姜维苦战才杀出重围,用计调开守桥魏将诸葛绪,率兵过了阴平桥,将钟会阻在剑阁。
钟会因诸葛绪不从军令,擅自进兵取败,欲斩其首。监军卫瓘劝钟会三思,因诸葛绪乃邓艾部下,若正军法,恐伤和气。钟会从其言,免诸葛绪一死,将其打入囚车,押赴洛阳请晋公裁处,并收编所领之兵。邓艾路遇囚车,见状大怒,骂钟会欺人太甚,意欲兴兵问罪,被其子邓忠拦阻。
钟会、邓艾在钟会大营会面,二人言语间互斗心计,最后商定:钟会破剑阁,走大道入蜀都;邓艾走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以奇兵直取成都。哪知姜维率兵死守剑阁,钟会苦攻不下,邓艾率轻兵翻山越岭,先一步直逼蜀宫成都。
刘禅闻讯,方寸顿乱,郤正献策:速召武侯之子诸葛瞻领绵竹之兵御敌。怎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寡不敌众,诸葛尚英勇战死,诸葛瞻愤然自刎。邓艾见状,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默祷一门忠烈,魏军将士亦依次跪倒。
刘禅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急召文武商议。探马又报魏兵将近城下,众议纷然,刘禅最后听从谯周之言,正欲出降,其五子北地王刘谌怒骂谯周是偷生腐儒,阻其父降魏。刘禅斥之并将其逐出宫外,令谯周速作降书。
刘谌闻讯,杀三子、割妻头,至昭烈庙哭诉先帝:“刘谌无德,不能保住祖上基业,唯有一死,以谢祖上。先帝有灵,知孙儿一片愚忠!”言讫,自刎而死。
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大军直逼成都,蜀主刘禅闻讯惊慌失措,召集百官商议对策,群臣主战主降,争论不休,刘禅为保自身,听从谯周之策欲降魏国。其子北地王刘谌苦谏拒降,见蜀主不从,悲愤难抑,一家五口自杀殉国。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刘禅率太子、诸王、群臣六十余人自缚降魏。蜀汉灭亡,自先主刘备建国以来,共历四十三年,传二帝。
正在剑阁苦战的姜维及众将闻知此讯,捶身痛哭,众将校士卒扯裂大旗、摔折武器,哭声十里可闻。值此危难时刻,姜维定下假降钟会,离间邓、钟之计,以求恢复汉室。钟会果然中计,重用姜维并与其结为兄弟,又在姜维指使下,拦截传递邓艾上书之人,按邓艾笔迹改写书信,借以激怒司马昭。司马昭果然大怒,陪同御驾亲征,并派人去钟会军前,令其收捕邓艾。邓艾父子于懵懂中被卫瓘拿下、收监。钟会令全军将士痛饮三天,重加犒赏。姜维怂恿钟会诈称奉太后遗诏讨伐司马昭弑君之罪,以夺天下。钟会大喜,以元宵饮宴为名召集百官入宫,命他们画押盟誓,共讨国贼;并命人在宫中掘一大坑,拟将不从者打死、坑埋。不想事泄,胡渊、卫瓘率军杀入蜀宫大殿,钟会中箭身死;姜维孤身奋战,终是无力回天,饮恨自尽。卫瓘惧怕邓艾报收捕之仇,命田续去绵竹将邓艾父子杀死。
姜维、钟会、邓艾已死,西川平定。刘禅被解送洛阳,封为安乐公。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兴奋异常,正为刘禅“乐不思蜀”之语开怀大笑之时,突然二目呆滞,不能作声,以手指其子而亡。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继承王位,贾充、裴秀等逼迫魏主曹奂禅让退位,魏国灭亡。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登基,是为晋武帝,国号大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进兵吴国,吴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自此结束了魏、蜀、吴三国之间七十二年混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