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的力量
近几年有一个特别火的名词,叫“IP”,在我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它的价值可谓无处不在。那么,到底什么是IP, IP的作用到底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利用IP呢?
IP的价值无处不在
我们都知道,热门的书籍、游戏和影视剧作品,这些都是IP,但如果对IP的理解仅限于此,就有些狭义了。我认为IP是指“热点内容”,或者说是“热点内容的品牌符号”,这里所说的“内容”可以是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如文学、影视剧作品或商品、品牌,甚至是行业、财经、社会新闻……其中的热点话题,就是IP。
IP的本质是天然占据着话语权头部资源的那些内容,它具有品牌公信力,能够降低人们认知和理解它的成本,并且自带流量,这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一个人、一件事、一所大学、一个行业,还是一座城市,你只要讨论和它有关的内容,便具有天然的话题吸引力,能够吸引人来参与和讨论,这就是IP的力量。
IP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靠IP吃饭的。你考入名校,毕业后在简历上体现出来,凭借名校的背景进入更好的公司,用的就是名校的IP。进入知名公司后,当你出来创业或者跳槽的时候,利用这段工作经历向投资人或下一家公司介绍自己时,利用的就是知名公司的IP价值。
当然,IP是分大小的,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个IP。正所谓“人往高处走”,其内涵就是将IP更大化。你刚从名校毕业,名校是你的IP;等你大有作为时,你就成了名校的IP,这就是从一个小IP走向更大的IP的过程。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用自己当时那个阶段所拥有的最大IP在为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地位进行背书的。
一个普通人卖猪肉,不会有人关注,因为卖猪肉的人太多了,但如果是知名网站创始人或是名校毕业生卖猪肉,就可以凭借IP的力量获得更大的关注,更容易进行市场推广,这就是IP带来的资源。
表1-1 2017年大学薪酬排行榜
数据来源:由iPIN公司根据高校毕业生毕业五年薪酬数据计算。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样是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排到前10位的都是各领域的名校,而“名校”本身就是IP。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IP莫过于自己的名字,比如明星和知名企业家。当一个人还是普通人时,他向别人介绍自己,可能会介绍自己是哪个大学的、哪个公司的、哪个协会的,而当他自己成为IP时,他只需要提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成功就是个人IP化的努力。
IP对于企业的价值则更为直观,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上的所有投入,都是为了建立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价值,也就是企业和产品IP化的努力。新浪微博、知乎、今日头条,这类内容平台所争夺的网红、知名博主或明星资源,实际就是IP红人;京东、淘宝,这类电商平台所抢夺的热门品类的热门品牌资源,实际就是IP商品;房地产开发商所争夺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实际就是IP地段。对于企业来说,缺少IP资源或IP资源的大量流失,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走向失败。
IP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看得见的资源作用,还有更为隐秘、更容易被忽略,但同时也更为根本的资源力量,这就是IP的话语权优势,这种优势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某种劣势,从而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与其他人讨论热点IP时,不管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款爆红游戏,如果你所表达的观点是有见解和深度的,你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优势,同时你也能快速加入社群的讨论,融入集体,获得更大程度的社会参与感。
需要注意的是,IP本身就是一种选择,有时候你说了同样多的话,做了同样多的功课,付出了同样多的努力,收获却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在网络上不断发表关于小城镇的看法,可能没有人关注,但你不断发表关于一线城市的看法,往往会有很多人关注,因为一线城市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本身就是个大IP,自带流量。
IP还有个隐秘的特性,就是要亲自占据IP,你要努力去IP城市,从事IP行业,进入IP公司,从而成为热门IP的亲历者。
假如你是个穷小子,你在小城镇对一个姑娘讲大城市的互联网前景有多好,她很可能不会理你,甚至会认为你有病,因为大家都在小城镇,大城市的好坏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同样是穷小子,如果你来到大城市,进入互联网行业,当你和身边的人讲同样的东西,就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和欣赏。为什么?因为你自己就身处于这个IP中,还有其他无数人也因为相信这个IP而来,这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IP本身也有目标筛选的作用。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在一期电视节目里说,马云是中国目前最成功的企业家,他从马云身上学到的最大优点就是顺势而为,也就是跟着时代走。当互联网火的时候,你就做互联网;当手机开始火起来时,你就做手机。这也是IP的作用和价值,IP就是大势所趋,IP就是潮流,IP就是风口。对个人来说,IP可以溢价;对企业来说,热门IP行业可以提升估值。
IP的陷阱
IP的价值无处不在,能够成为你提升自身价值的利器,但凡事都有两面性,IP也不例外,它也可能成为蒙蔽你的陷阱。当你利用它时,也可能因为不能有效识别IP的价值而做出错误的预估,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在某些虚假医药广告中,往往会请来一些所谓的“专家”,在他们的名字后面会被标上一长串或真或假的社会身份,这时商家卖的就不是商品了,而是“专家”的这些社会身份,商品只是这些社会身份的IP价值的承载物。
有趣的是,社交媒体上时常曝光同一个专家出现在不同的广告中,但是他的名字后面备注的身份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利用身份背书抬高自己和所代言的商品价值的方法,也是营销业界常用的推广手段。
需要社会身份备注获得IP背书的人,往往并没有那么有名,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需要依靠员工人数、营业额、投资额等信息获得IP背书,往往也都是创业公司或还没走上正轨的企业,至少不会是具有社会知名度的热门企业。
公司已经上市是非著名热门企业特别喜欢标榜自己的一个IP。有时不得不承认,在同一个行业内,上市公司要比非上市公司好的概率更大一些。但是,对于求职者来说,把公司是否上市作为一个IP,除了可能让其潜意识里认可这家公司是正规公司以外,公司能够带给求职者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都相当可疑,尤其是在上市准入制门槛相对降低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这个IP在职场的含金量越来越值得关注。
同理,创业公司所获得的投资人背景的IP含金量也比较可疑。在同行业内,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创业公司,能够获得更大投资人IP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更容易获得巨头的资源倾斜。但这并不意味着拥有投资人IP的背书,一家创业公司就可以走向想象中的成功。
营业额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可疑的IP背书。虽然在同行业内,更大的营业额意味着更大的企业规模和更大的业务量,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净利润率和人效(平均每个员工所创造的净利润)。同样的营业额,在不同的行业内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净利润率及完全不同的人效。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热门行业,就是可以创造更高人效的行业;所谓的热门公司,就是可以创造更高人效的公司,行业人效和公司人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家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员工的发展空间等。
IP的存在是人类根本认知方式的一个体现,即人类需要观察事物,然后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标签化是人类最根本的一种认知方式,而所谓的IP其实就是热门标签。尤其是当你对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了解不足时,标签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电商平台在系统后台为消费者打上地域、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常浏览的品类等标签;又比如你在相亲时,因为不了解对方,所以会通过第一印象为对方打上美丽、个儿矮、穿着得体等标签。其实所谓的好印象,就是想让对方形成一个你拥有某类热门IP的标签,所以你会在和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表现得温文尔雅,穿着非常得体,还可能借辆豪车。
IP对个人来说,是身份标签;对企业来说,是品牌和商业信誉。我们在关注IP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前面所讲过的,IP有可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