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城市的职场生态
虽然一个生活在沿海城市的年轻人和一个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年轻人都处于同一国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财富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是一样的,甚至他们面对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情感环境,都因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而有质的不同。
产业生态导致的职场机会
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首要表现就是产业分布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人所面临的就业机会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人生境遇和职场机遇,也将因此不同。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到,各省市在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有着巨大的悬殊。
当我们把数据从省份再聚焦到城市,就会发现产业分布不平衡变得更加明显。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在沪深两市中的上市公司数量遥遥领先,上市公司市值占据了A股总市值的51%。
图1-1 各省市的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17年。
经常会听人说“越小的地方越靠关系”,按照产业分布的原理,这句话几乎是对的。因为越小的城市、越偏远的地区,其支柱产业越少,经济资源越少,商品贸易和市场经济越不发达,那么靠市场空间赚钱的可能性就越低,难度也越大。所以,基本上在中小城市的赚钱生态相对大城市来说会更加残酷,因为资源太少,个人能力就显得无足轻重,资源会向权力集中。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听同学和朋友说,一线城市是“有关系的人”去的。其实他们完全说反了,小地方才是“有关系的人”去的。
图1-2 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及其在中国十大城市的总值
数据来源:财富号网站。左侧纵坐标体现的是不同城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而右侧纵坐标体现的是对应城市上市公司占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
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更低等级的城镇,由于人口较少且分散,商业效率低下,本地产业很难发展为大型民营企业,而外来企业一般也是以制造业和销售业为主。在旅游区可能投资更多的是酒店、景区和房地产,适合招聘大量服务业从业者,那么其他专业的人才呢?总不可能读了国际注册会计师去做酒店服务员,读了法律硕士去工厂里做质检吧?
当然,在三、四线城市,也不是说没有本地大型企业,只是在相当多的地区,这种大型企业可能更多的是依托当地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所建立起来的国有或私营企业,或依附于政治资源所成立的企事业单位,比如城投公司。总之,这类公司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强烈的“资源属性”。在三、四线城市,即使可能存在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利润高的大都也是和资源有关的生意。比如承包市政的花花草草、节假日的城市装扮,给某大型国企单位印刷物料、广告,给矿业、石油等垄断国企做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等,从获得业务到获得贷款支持,甚至到成本控制,如水电费、税费优惠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关系资源属性。一线城市当然也有大量关系生意、审批生意和资源型国企,但这只是一线城市经济组成和行业构成的一部分,因为市场的发达和人口的集中,已经足以支撑大量市场性行业产生出大型的、实力强劲的民营公司。
美的、格力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也都是民营企业,总部基地在珠海、佛山这样的地级市里,但和其他地级市相比,珠海、佛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们都处于珠三角经济圈,拥有良好的周边市场优势,拥有外贸型海外市场优势,还占据了产业先发优势。
超大型民营经济体,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并不少见,但在其他内陆地区就较为少见,并且在我看来这个趋势将是长久的。
互联网产业在不同城市的生态
“互联网填补了信息鸿沟,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可以学到在一线城市互联网企业里学到的东西。”时常听到朋友表达出和上面这句话类似的观点,但很遗憾,这是错误的观点。
互联网一直都是全世界、全社会范围内平权化的有力工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互联网确实是以填补信息鸿沟为己任的,但互联网不是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尤其是一线互联网公司从业者为己任的。事实上,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不仅没有填补三、四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的产业鸿沟,甚至一直都是充当着拉大城市之间产业鸿沟的角色。
互联网已经证明了其本身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具有诸多全新特性的伟大行业,其中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这是一个行业集中度远超于传统行业和线下实体行业的行业,甚至说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都不过分。
此特性意味着这个行业的资源是高度集中于几家头部公司的,而这些头部公司,无一例外都在北、上、广、深和杭州,这导致如果身在其他城市,想要进入到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学习和工作的概率非常低,即使有幸进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某些二、三线城市设置的分公司或工作室,你就会发现,它们要么是销售性质的分公司,要么是人数很少的一个小型工作室,完全无法承载一个城市专业人才的工作需求。
身处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行业,你只有进入互联网头部公司学习和工作,才能够接触到头部的商业资源、头部的人才配置和头部的商业模式,才能有机会学到领先的东西,有机会做出领先的成绩,甚至当你决定自己创业的时候,也只有拥有头部背景的背书,才能更容易拿到头部的投资资源和创业团队的支持。
而这些资源,由于互联网头部公司高度集中于北、上、广、深和杭州,使得其他城市的人虽然每天都在用互联网,但却只是作为产品的应用者和消费者的身份去使用的,既不是产业的建设者,也很难分享产业的发展红利。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其他大多数地方的人,事实上成了“互联网产业无关者”。
图1-3 2017年中国新晋独角兽公司地点分布
数据来源:itjuzi.com, IT桔子;数据截至2017年12月1日。
不同城市的职场生态
由于产业格局的不同,一线城市的职场生态和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中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承接了绝大部分行业中绝大部分领先公司的总部职能,这包括了绝大部分央企总部、外企中国区总部和绝大部分热门行业的强势民营企业总部。虽然部分二线城市也有部分总部功能,但大都是行业内区域性而不是全国性的公司,或者是全国性公司的区域性总部而不是全国性总部。
总部职能分布的格局,造成了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普遍是分公司职场生态或区域型公司的职场生态,这意味着职场的纵深空间比较小,也就是天花板比较低。毕竟在任何一个行业,当全国性大企业CEO的难度肯定远高于当一个区域型小公司的老板或分公司总经理。
这种总部职能的格局和职场纵深空间的区别,直接决定了工作本身的纵深度和你在职场上的价值。比如同样是做营销,在同一家公司,总部的营销人员会从更高的视角审视和把控集团整体的营销费用及创意思路,分公司的人则往往是以总部意志的承接者和落地者的身份来参与工作的,而做决策的人和执行决策的人在职场上的价值肯定是不同的,这就好比大脑和四肢。
除了总部职能的格局之外,影响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职场生态区别的更深刻的原因,其实是社会原因——陌生人生态和熟人生态之间的区别。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一线城市,就在于人口的增长方式主要来自外来人口迁入的机械增长。外地人或非户籍人口比例等于甚至超过本地人口,这使得一线城市的整体人际生态和职场生态处于陌生人生态之中,加之不论是城市本身还是在职场中,流动性很大,大家会更关注职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的提升,当然也更关注现实的收益,整体风格都会更加透明、务实和高效。
二、三、四线城市则不是这样,虽然个别二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在加速流入,但还是以熟人生态为主。在这种人情社会中,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更多的是作为本地人对本地生活的补充,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少有开疆拓土、引领行业和改变世界等诸如此类颇具鸡血感的上进心态。
当然,无论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的产业格局有什么不同,职场的生态有什么不同,或者互联网行业生态有什么不同,聚焦到个人的话,我并不建议人们都从二、三、四线城市拥到一线城市去,我也不认为每个去一线城市的人都会获得预期的收益。事实上,个体命运本身是不能用概率论的思维模式去判断的,即使是百分之一的概率,聚焦到一个个体的身上,对这个人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命运。
但一个人确实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个人性格和职业的发展目标,并同时对产业格局和城市优势综合考虑,匹配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