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骨骼、肌肉发育特点
骨骼和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健康发育对宝宝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篇,我要向爸爸妈妈们讲解一下幼儿骨骼、肌肉发育的特点。
幼儿骨骼的发育特点
幼儿的骨骼由骨和软骨组成。软骨不断骨化成长,钙盐沉积,一般在10~13岁完成骨化过程。幼儿的骨骼成分与成人不同,有机盐含量多,无机盐含量少,所以幼儿的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容易变形。此外,幼儿骨膜较厚,血管较多,血液供给丰富,所以幼儿骨骼受伤后的愈合比成人快。
3~6岁的幼儿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稍减慢,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8厘米。此年龄段的宝宝身体各部位比例变化明显,头、躯干、四肢生长速度不同,下肢的发育较快。
5岁以下的幼儿骨骼含有能造血的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在5~7岁时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细胞代替,形成黄骨髓。6岁以前,幼儿脊柱的颈前曲、腰后曲、胸前曲尚未固定,因此异常姿势可能会引起脊柱变形。
幼儿的关节结构特征也与成人不同,表现为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因此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同时,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关节牢固性差,骨关节囊很浅且较脆弱,韧带固定的能力差,所以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脱位,易受伤害!
幼儿肌肉的发育特点
宝宝的肌肉发育具有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的特点,其动作发展也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从上到下 先是头,其次是躯干,最后是脚。
由近及远 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由粗到细 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大动作,后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如何使幼儿的骨骼、肌肉更健康地发展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给骨骼的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骨骼的充分发育。
此外,有研究发现,孩子的户外活动质量与其动作发展呈正相关。因此,建议增加户外活动的种类,如骑车、接抛球、丢沙包等;保障孩子户外活动的机会和时间;通过亲子互动或与玩伴共同玩耍等方法丰富户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但由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善,爸爸妈妈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除了合理的运动外,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都能为宝宝长高“添砖加瓦”。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从牛奶、蛋等食品中摄取。
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运动和合理的营养是缺一不可的,并且运动锻炼可以大大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想让孩子拥有健康骨骼,除了要运动外,一定要补充营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