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比特币金融
一、交易所
随着区块链技术越发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区块链的生态系统越发完善,基于代币的发行和交易需求也会越发旺盛,交易所应运而生。交易平台既把源源不断的资源输送给技术创新的一方,同时也让资金的提供方适当地分享技术进步的成果,这样一种资源的配置机制,才能确保区块链技术持续良性地发展下去。
中心化交易所目标明显,频频被攻击,损失巨大,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又有诸多技术硬伤。中心化交易平台运营方式类似,即持有用户的数字资产,在自己的交易平台进行记账,只有用户完成提币操作后才发生链上资产划拨。中心化交易平台在技术实现上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一般都提供账户体系、KYC、资产充值、资产托管、撮合交易、资产清算及资产兑换等业务模块,庞大的用户量和交易量也带来了足够的交易深度和充分的流动性。并且,交易所托管的大量数字货币可供其拓展衍生金融业务。
然而,中心化交易平台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心化背书带来的风险,而正是这种缺陷导致一些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崛起,具有代表性的有Etherdelta, Bitshares和0x。从业务视角来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相对简单,它只需要承担资产托管、撮合交易及资产清算。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期望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手段消除交易对手的风险,为用户带来较高的安全保障,但受限于交易深度和流动性等问题,这些项目能否达到预期仍旧是未知数。可以预见,这些项目也会趋于同质化竞争,更多地关注非交易功能、服务质量、用户体验以及市场推广。
二、点对点支付(钱包)
钱包是为用户提供存储和提取数字货币的功能而存在的,我们在第二章里介绍过钱包操作指南。钱包服务商通过收取充值、提现的手续费来赢利。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的构建,基于链上代币种类的增加,用户对多币种钱包的需求尤为迫切。
三、ICO融资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是指首次代币发行,源自证券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概念,筹集的并非法币而是比特币等数字货币。ICO在技术可信的条件下为创业项目、技术团队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且免去了传统融资模式的烦琐程序,但同时也因其过于便捷而催生了低门槛的诈骗、圈钱陷阱。
根据普华永道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ICO融资总额达到46亿美元,而2016年的数字仅为2亿美元。2013年出现了最早一批ICO, Mastercoin、银鱼等项目曾众筹过比特币。2016年5月The DAO成为ICO史上最大的众筹项目,融资额高达1.6亿美元。DAO全称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可理解为完全由计算机代码控制运作的类似公司的实体,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但是作为万众瞩目的ICO项目,最终因受到黑客攻击,再到争论软硬分叉,最后以解散、退回以太币而告终。
国内对境内ICO持禁止态度。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同时,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做出清退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