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职业习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管理者的职业习惯

在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管理学者的研究都认为有效的管理者是天生的,并试图从管理者的素质角度出发,寻找有效管理者所具有的不同于常人的个性和特质。而德鲁克则从自己的研究和咨询经历出发认为,世上并无所谓的“有效的个性”,有效的管理者与不称职的管理者在类型、性格及才智方面,很难加以区别,有效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本书以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世上并无所谓的“有效的个性”,有效是“后天的习惯”,德鲁克的这两个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然而,有效的管理者显然要有“不同于常人的个性和特质”。这些个性和特质,具体来说,就是管理者的思维习惯。天性和习惯不是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过: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西塞罗也曾如此讲过: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其实,天性就是先天的习惯;习惯就是后天的天性。德鲁克有力地批评了类型、性格及才智等先天观点,但是,他的观点显然没有达到思维习惯的高度。他所说的“有效”的管理习惯离开了习惯养成的环境后未见得会继续有效,由于养成这些习惯而变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离开了所在环境未见得会继续“卓有成效”。

他们都以为,后天的不如先天的,习惯不如天性。这是两方共有的偏见。习惯固然是后天养成的,但是上升为第二天性的它,其作用和影响绝非先天的所谓“不同于常人的个性和特质”可比。前面曾国藩和李开复的例子就是力证。

与其他管理书籍或习惯书籍不同,本书特别强调管理者的思维习惯,有意凸显思维习惯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承认,任何天性的人都可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但是,不具备管理者思维习惯的人,肯定不能成为真正的“有效的管理者”。因为,他们的“有效”禁不起环境改变的考验。

本书的初心是解析管理者的职业习惯。对于一个工作习惯,我们不但关心它是不是职业习惯,更加关心它是不是管理者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展开全面解析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管理者”?什么是“管理者的职业习惯”?“管理者的职业习惯”都包含哪些内容?

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我们常用的一个名词。最初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主要指的是企业高管。随着对管理和管理者认识的深入,人们对管理和管理的价值有了极大的认同,“管理者”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既然我们要讲“管理者的习惯”,首先要把“什么是管理者”确定下来。

众所周知,企业是有目标的集体。企业为企业整体目标负责,企业内部各个集体为各自的部分目标负责。


※无论整体目标还是部分目标,都可称为集体目标。


董事会要为企业成败负责,销售部要为销售数字负责,项目组要为项目成败负责……这一切无可厚非。然而,只要存在集体目标,就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 在内部工作分配、沟通交流过程中,人们免不了发生争执,这时由谁来做仲裁呢?

● 集体的工作和运营流程需要不断改善、精益求精,谁来协调各方统筹安排呢?

● 集体间的沟通当然越有效越好,这方面的工作应该由谁来负责呢?

● 凝聚集体成员的智慧十分重要,以谁为中心来凝聚呢?

● 人才招聘,谁是人才,录用哪位人才,谁来决定?

● 各种奖惩,由谁来主持?


显而易见,这些工作是实现集体目标必不可少的工作。这些工作由谁来做?相应责任由谁来承担?答案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管理行为过程的主体。他们一般由拥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并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他们主要通过管理其他人的工作来完成组织活动中的目标。这里的“管理”,即管理工作,通常包含7项基本管理职能:决策、计划、组织、管理、领导、控制和创新。管理者及其管理技能在组织管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不同于其他管理书籍,本书中的“管理者”有两大突出特征。

(1)他们不是存在于真空。他们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受到环境的严重束缚和影响。这里的“环境”,通常是指他们工作的企业、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环境的影响,他们就不是真正的管理者。一个人,如果没有在企业的管理岗位上从事过管理性质的工作,即便他是管理博士、EMBA、管理学大师,也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管理者。总之,管理者不是管理学者,和管理知识的多少没有关系,管理者是管理环境、管理实践和管理习惯三位一体的综合。

(2)管理身份不是他们的原始身份。他们不是凭空出来的。他们都是从被管理者开始其职业生涯,而不是直接从管理者开始干起。他们都是由于工作出色而走上管理岗位,而不是由于工作不称职,而被调剂到管理岗位上。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关心管理者今世的同时,必须要知晓管理者的前身。


本书以为,管理者最原始的身份就是——技术人员,也称专业技术人员,又称专业工作者。技术人员,我们通常理解为拥有特定的专业技术,以其专业技术从事专业工作,并因此获得相应利益的人。


※即便是管理系的高材生,在他成为管理者之前,他也是“管理”专业工作者,而不是管理者。


孔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中夫子唠唠叨叨说了许多话,真正千古传诵,世代都被奉为箴言规训的也不多,这句话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好在哪儿?它通过清晰的“路标”,比如“志于学”、“而立”、“不惑”,明确地勾画出孔子超凡入圣的人生历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参考标准,人人均可据此进行自我定位进而明确以后的前进方向。这便是儒家的标准人生道路。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也存在这样一条道路——专业道路。所谓“专业道路”,是指技术人员在从事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工作中从无知到有知的一个成长历程。专业道路,如同“志于学”、“而立”、“不惑”,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路标——见习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专家、高级专家、资深专家。

每个职业人都有自己的专业和专业经历,每个职业人都有自己的头衔和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每个职业人都是独特的。然而,只要你的专业道路可以被“见习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专家、高级专家、资深专家”这样序列的路标所涵盖,你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就是走专业道路的职业人。在知识社会,每个管理者的前身都是技术人员。这是本书的前提。

总而言之,本书要讲的管理者,不是亘古就有、遗世独立的物种。

什么是管理者的职业习惯

每个人都是一个习惯的集合体。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是一个由各种习惯组成的集合体。其中,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指引着我们命运的走向。

人们的“习惯集合体”,其主要内容就是自身的工作习惯,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在当代社会,企业早已取代社区和家族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节点。

一个技术人员的“习惯集合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专业习惯的集合体。反过来,这些习惯也决定了他就是一个技术人员,他的道路就是一条专业道路。如果这些专业习惯不改变,他就是在坚持专业道路,就会走向自己的命运——技术命运。

然而,当他决定去做管理时,一切都将变得截然不同。他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管理道路,他试图走向一个新的命运——管理命运。他的命运就将取决于他在管理道路上的个人表现。那么,他个人表现的好坏又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管理知识吗?不是。如果是的话,企业管理都交给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可以了。取决于职业能力吗?不是。如果是的话,所有专业技术工作做得好的人,职业能力都不错,应该都可以做好管理。取决于行为习惯吗?不是。大部分行为习惯都无法脱离一定的环境。比如,在大型外企备受称道的行为习惯,到了小型私企却很可能一文不值;在销售型企业如鱼得水的行为习惯,到了技术型企业很可能令人寸步难行。

在本书中,管理者的职业习惯,专指管理者的思维习惯。因为它们和环境无关,只和管理者的职业有关,更因为它们能够决定管理者的个人表现。

“管理者的习惯”都包括哪些内容

本书中的“管理者的习惯”,如非特别声明,均指管理者的职业习惯,即管理者的思维习惯。

有些时候,人们对“管理者的习惯”的认识很清晰,比如,人们通常不会将它和美式管理的习惯或高层管理的习惯混为一谈。然而,人们却常使它和技术人员的习惯纠缠不清。这种错误当然情有可原。首先,管理者自身都是专业技术出身,都曾经是技术人员;其次,技术人员的习惯是管理者的美好记忆。人们能够晋升为管理者,不能不归功于这些好的习惯。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便把技术人员的习惯毫无质疑地保留下来。然而,必须要强调,它们源自于人们对企业两种不同的承诺。技术习惯源于“成为技术人员”的承诺,作用的对象是工作;而管理习惯源于“成为管理者”的承诺,作用对象是工作的人。

因此,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良好的管理思维习惯,同时意识到技术思维习惯的存在和作用。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表1-2中左侧各项就是我们需要克服和改变的习惯——技术人员的习惯,右侧各项就是我们必须建立和培养的习惯——管理者的习惯。

表1-2 技术者VS管理者

“习惯决定命运”,是本书全部内容的基本根据。一方面,我们必须明白:决定未来的,不是天性,而是习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天才和天赋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所成就,通往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养成你的好习惯,然后坚韧不拔,即在实践中不畏挫折与失败地坚持并完善它们。另一方面,本书重点强调的是:如果环境改变,请改变你的旧习惯;如果承诺改变,请培养你的新习惯。

幸好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幸好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感谢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