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专业视野的管理者
关于穷人何以为穷人而富人何以为富人,人们一直议论纷纷。有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有人认为,贫穷的根源来自社会不平等,要进行财富再分配扶持穷人。
后来,一位研究国际扶贫项目的美国学者经过仔细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穷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长期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这种状况不改变,再努力也是白费;而如果只是简单地分钱给穷人,穷人的“稀缺头脑模式”也会导致无法利用好这些福利以脱贫。
科学研究早已有实证:贫穷与心智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所以我们会看到,好多穷人即便中了彩票,他们也没法妥善使用,往往会挥霍一空,复归于贫穷,甚至比在发横财之前更为糟糕。
对于穷人来说,要想让他们富起来,不能靠施舍一般的简单给予,而要启发与改造他们的心智,让他们首先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清醒的改善处境的愿望,从而达到自救。
在知识经济社会,刚出炉的管理者们大多数没有管理知识储备,也没有管理经验可言。他们之所以敢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底气大都源于他们过去在专业技术岗位的成功以及成功经验。的确,在技术的国度里,或者说,在专业知识世界里,他们个个都是富人。而在管理的国度里,或者说,在协作知识世界里,他们可能个个都是穷人。然而,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自己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更不要说去启发与改造自己的心智了。
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来自于无知。人们只关注自己了解的事情是很自然的,但是结果正如商业思想家塔勒布所说的,我们“一次又一次不考虑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情况”。职业与心智能力之间肯定是有关联的,其中最重要的关联就在“知道”和“不知道”之间,也就是知识问题。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2009年Crainer Dearlove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思想家中排名第40位。他的作品包括《随机致富的傻瓜》和《黑天鹅》,后者曾连续一年多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以31种语言出版,是一本知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书以为,这里的“知识问题”,主要不是理性的知识问题,而是知识的惯性问题。由于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们早已习惯了专业知识的世界,即便走上了管理道路,他们依然下意识地自以为奋斗在专业知识的世界,依然保持并开启着过去的“技术头脑模式”。可以肯定,在管理道路上,他们的“技术头脑模式”必然会让他们灰头土脸,事倍功半。
专业视野管理者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如表2-3所示。
表2-3 专业视野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