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职业习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知识经济和思维盲区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经济形态概念。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在这里,知识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该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其中所述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一切知识,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及行为科学知识。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份报告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发展宣言——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

我们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是软件时代,21世纪的头10年是互联网时代,而现在是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014年,我们的经济是不是知识经济?我们的社会是不是知识社会?我们的时代是不是知识经济时代?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已经是知识经济、已经是知识社会、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学术味道的回答: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当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当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更加通俗明白的回答是:现如今的龙头产业是信息产业,无论是软件产业、互联网产业还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其实都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它们都强调创新是自身发展的动力、教育和研究开发是自身最主要的部门、知识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这些共同点正是知识产业的代表性标志。而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事实告诉我们:现在,就是知识经济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有一个统计,人类近三十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此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这一统计从数据上强烈支持了我们的判断。

知识社会的专业人士

本书以为,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我们只能选择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是的,作为企业人,你我必须成为专业人士。这样说有4点原因。


(一)企业人必须从事脑力劳动

“劳动”是哲学家和政治家非常喜欢的一个字眼。可能是在过去被渲染得太神圣的缘故,大多数人对于这个词敬而远之。其实不然。因为,只要我们在工作,就是在劳动。作为企业人,我们当然在工作,也就是在劳动。

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们很早就知道,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者可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进步使得解放大批的劳动力成为可能,比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会解放工人劳动力,甚至是部分工程师,一个优秀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教授全国的学生而解放了大批教师,甚至是大批学校。所谓“科技的进步”,不过是“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的一个缩影。

当然,我们可以解释说,技术的进步替代的只是重复或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大量工人的机械劳动,而优秀教师网络授课替代的是普遍性通用的课程。然而,随着体力劳动甚至部分脑力劳动的不断被替代,被替代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加速,我们意识到:在知识社会,体力劳动者很难安身立命。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体力劳动者,只不过,企业私底下会这样说,不好意思,我们只需要脑力劳动者。


(二)企业人必须进入某一知识体系

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社会劳动还有另外一种认识角度:分工与协作。分工与协作是社会劳动的两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密切。

在企业内部,知识爆炸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任何有竞争力的企业,都会在某一知识领域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系统的、高效的知识体系。在这里,知识体系专指在企业内部,对企业绩效有影响的某类知识的集合,比如,石油企业的石油知识集合,运输企业的运输知识集合。

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专业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指的是与具体分工相关的知识体系。定义中的“分工”,是指社会劳动方面的“分工”。在知识经济时代,分工其实就是一套专业知识体系。若是一个分工,没有相应的知识体系做支撑,那它就配不上“分工”二字。具体到企业层面,石油企业的石油知识集合就是“石油”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运输企业的运输知识集合就是“运输”专业知识体系的一个子集。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资源有两个: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知识工作者。而这两个核心资源都是运行在某一知识体系基础上的。在知识社会,企业人要获得一席之地,只能成为知识工作者:在某一知识体系基础上处理数据、生产知识。

其中,知识工作者就是德鲁克在20世纪末讲的Knowledge Worker。说起来,知识工作者没有多么神秘,只需进入到某一专业知识体系,你便是一名知识工作者。

另外,对于任一企业,财务知识集合、销售知识集合、营销知识集合等都称得上是知识体系。它们都对企业绩效有相当大的作用和影响。


(三)企业人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知识社会的创新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随着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不是重复性的,这里没有一劳永逸。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同时也意味着知识淘汰速度的提高。你原来可能经过一番努力成为小灵通无线系统的专家,可没几年小灵通就退市了;你原来可能通过一番奋斗成为塞班手机操作系统的业内名人,然而没得意两年诺基亚就放弃了塞班。凯撒说: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但现如今这一套不行了。对于知识工作者,“来到-看到-征服”已经不足以造就成功,唯有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才有可能保持竞争力。看看打印社小妹,2004年她们用的是Photoshop CS1,而现在2014年她们用的是Photoshop CS6。10年间她们的Photoshop知识更新了5次。

在这个时代,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企业人来说,学习已成为他们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


(四)知识决策是企业人的最大价值表现

21世纪,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于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如何利用知识将挑战变成机遇?如何将知识变成力量?企业人基于知识的决策能力是其中关键。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专业人,其实这不难判断: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工作者,属于某一专业知识体系,正在不断学习或更新该专业知识,并试图利用该专业的知识决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你就是一名如假包换的专业人。


※本书中的“技术人员”与本章节的“专业人”是同一概念。后者强调的是技术人员知识性的那一面。


作为一名专业人,我们最好明确地意识到:我是一名知识人;我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我的知识;血缘血统、法统道统、金钱武力、魅力美色一如既往地强大,但我的知识拥有了一票否决权。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盲人摸象与知识盲区

有一个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克林顿和叶利钦在首脑会谈的间歇闲聊。叶利钦对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有一百个卫兵,但其中一个是叛徒而我却无法确认是谁。”听罢,克林顿说:“这算不了什么。令我苦恼的是我有一百个经济学家,而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讲的是事实,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个人。”

如果笑话的对象仅是经济学家或克林顿,我们尽可以开怀大笑。然而,有件事儿可能会让我们再也笑不出来。在这个时代,出于各种理由,我们必须术业有专攻,必须成为一名专业人士。也就是说,即便有一百个人站在你的面前,他们和你讲的是同一件事,而且讲的都是关于这件事的事实,你也不会知道真正的事实是什么。因为他们说的不过是自己专业知识下的记忆。


【这幅画究竟画的是什么】

法国画家索菲·卡尔曾对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对绘画作品的回忆做过一项调查。卡尔要求4位工作人员回忆玛格丽特的《恐怖的谋杀》。让我们来看看这一调查的有趣结果。

(1)画中有很多粉红的色调,有鲜血,还有几个穿黑衣服的人。画面的背景呈蓝色,阳台上放有一些铁器。卧室呈米色基调,唯一显眼的色调是血色的红色,看起来像番茄酱的颜色。

(2)这幅画画面平整,易于记忆。它长约七尺,高约五尺,被裱在胡桃木原色画框内,显得有些庄重。我不喜欢这幅画。其实,我根本就不喜欢绘画这门艺术,不想去理解它们。所以,我从来也没有认真地看过这幅画。

(3)这幅画看起来像是一张电影胶片的画面,带有一种神秘感,其中包含着一个谜。你可以从红发现很多细微的线索,却又不得要领。画中有几个男人穿着黑衣服,戴着黑礼帽,就像电影《东方列车谋杀案》中的芬妮一样。画中还有一具死尸。画面中央那个看起来像是谋杀者的人正在播放留声机,而两侧则隐藏着两个神秘的男人。阳台的窗户上还有一张面孔朝屋里看着,像是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而且,如果你看得仔细,你还会发现,那座塔身其实是一个被斩的人首。

(4)我看这幅画就是一个谋杀现场,其中有几个男人穿着黑色服装,还有一个面色苍白的女人及几道血迹。这就是我对这幅画的全部记忆。


根据回忆结果,我们可以相当有把握地猜出这些工作人员的身份:第四个人和第一个人应该是保安员或其他类似的非专业人员,因为他们的回忆局限于作品的外部特征。第二个人可能是一个保管员,因为他回忆的是作品的尺寸和装潢特征。从第三个人的丰富记忆可以看出,他可能是一个修复人员或类似的专业人员。猜测的依据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工作人员对一幅绘画作品的记忆,主要决定于他如何对作品加以思考或编码,而一幅作品的哪些特征会被他加以精确编码,则取决于他自身知识的种类。

同样一幅画,4个人却有4种不同的记忆。若是同样一个世界,情形又会如何呢?我以为,有多少种专业知识,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世界记忆。每一种世界记忆都是一种专业知识下的记忆,每一种世界记忆都处在其他任一种记忆的知识盲区。

每当讲到知识盲区,下面重温一下“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

——编译自《大涅槃经》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想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事物的情况,就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他们一个也没说对”,这句话当然没错。然而,“全面和真实”,人们果真做得到吗?

一个人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看不到。这个答案告诉我们:人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视觉盲区。这个视觉上的盲区常常会给人带来错觉,导致判断失误。我们通常把那些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

人们不仅存在视觉上的盲区,更存在着知识上的盲区,亦即知识盲区。在本书中,“知识盲区”,就是指人的知识未能到达的区域,包括所有未知的知识结构、知识领域、知识条目以及具体知识内容。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生活在非常有限的角落,不能在空间随意穿梭,更无法站在世界之外认识世界。因此,我们无法获知世界的所有知识和信息,而只能掌握有限而且片段的信息。换一个角度来看,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古人说的一点儿没错。由此可见,我们个人自以为是的知识和认识其实都是盲人摸象和断章取义。可以肯定,我们的知识盲区必然会给我们带来错觉,并导致错误的判断。

如果将“盲人摸象”和“这幅画究竟画的是什么”对比来看,我们将会发现,盲人们的问题,其实就是专业知识造成的问题。他们口中的大象,都是自身的专业知识给他们自己造成的印象。说大象像大萝卜的胖盲人,他的判断是基于自身“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所获得的经验知识。

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事物的情况,人们果真做得到吗?说实话,只要知识盲区存在,就没有人能做到。

思维盲区与科举考试

知识盲区有什么用处吗?至少它可以用来指引人们走进自己的思维盲区。所谓“思维盲区”,就是在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等影响下形成的惯性思维,使得个人思维不能全面,比如,不连续、不立体、不系统。思维盲区,是知识盲区的必然结果。

简单来说,思维盲区就是不易想到的地方。人是能思维、有思想的,对于所知的东西并不是一股脑地全盘接受,而是有分析、有比较。越是有思想、善思考的人,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然而,知识之庞大,以致于人不能洞晓一切;人脑也不是电脑,不可能准确无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失”就是思维的“盲区”。思维盲区的产生,有思维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思维方法方面的原因,但无论怎么讲,最终都可以归因于知识盲区。

一个人在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时,就有可能出现思维盲区,难以想得那么周全。思维盲区常常让人产生遗漏,导致决策失误。若是不能正确认识、辨别和应对,我们就会面对这样一些副产品:


● 一厢情愿式的思考

● 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

● 只看到自己习惯性关注的东西

● 只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 站在自己立场上把别人的意见歪曲性理解


在古代,很多读书人从小就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四书五经,研究考试和考题。假设投入换回了成果,他们考上了进士。有三点我们要承认:①他们的知识仅限于四书五经、考试和考题;②在“科举”知识领域里,他们是卓有成效的;③他们只会从四书五经的角度出发来关注、思考和看待世界。其中,②是①的产品;③则是①的副产品。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古代读书人之所以“只会从四书五经的角度出发来关注、思考和看待世界”,是他们自身的科举知识体系所造成的。科举知识体系导致知识盲区,而知识盲区又导致思维盲区……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创造的知识在短时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起来。有人综合计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每七到十年翻一番。同时,这也是一个高度分工的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结构越来越精专,但也越来越窄;知识工作者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作用日益局限于所属狭隘领域。事实上,企业人的知识盲区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所有的知识,除了企业所需要的以外,无论是存量的还是增量的,人们都一无所知。

那么,“企业人的知识盲区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会有怎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