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分享机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客户协同与企业产品创新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企业存在“产品滞销”与“市场需求旺盛”的矛盾局面,其根源是企业生产缺少客户的参与,造成了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很好地迎合和满足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和企业问题,宏观层面,中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其核心是优化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微观层面,企业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一难题成为产品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传统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往往局限于高校、研究机构等组织和部分“领先型客户”,而互联网技术尤其是Web2.0技术的发展,使得客户协同产品创新可以在更广地域,更大范围内进行。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本质是充分获取和利用客户的知识,其前提是客户主动分享自有知识。但是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协同产品创新而言,由于创新人员的分散性、多样性、异质性和协同性等复杂特性,这一情境下的知识分享活动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采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并掌握网络客户知识分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于企业开展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书以网络环境下协同产品创新的客户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和理性行为、社会网络等理论,借鉴学术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研究协同创新客户的知识分享特征和内在运作机理。具体地说,本书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开展过程和协同特征。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系统角度分析网络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特征、要素构成和要素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创新主体、协同对象(客体)和协同媒介三要素的分布、互动、竞争和演化具有明显的生态系统特征。

(2)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分享的机理。使用探索性案例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两家企业的三个网络协同创新平台近两年的知识分享行为进行挖掘和系统分析,抽取出影响知识分享的共性要素,并分析要素和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三个平台在主体间网络关系、主体—媒介关系及时间要素上呈现出共有特征,且在知识分享过程中起到了驱动作用。

(3)整合理性行为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进一步剖析了网络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分享的机理,构建了“系统要素间关系—知识分享态度—知识分享意愿”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并设置了两阶段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模型要素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①主体间网络关系、主体—媒介关系对协同客户的知识分享态度(知识分享情感和个体认知)和知识分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情感与个体认知在“主体间网络关系、主体—媒介关系—知识分享意愿”中都充当了半中介的作用。②主体间网络关系对协同客户知识分享情感、个体认知和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程度随个体协同经验的增长而增加;而主体—媒介关系对协同客户知识分享情感、个体认知和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程度随个体协同经验的增长而降低。

(4)运用治理理论和联盟治理理论,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分享的治理机制和治理对策。研究指出:对网络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分享的治理应该从协同关系和知识分享过程两个方面展开,协同关系方面,既要重视对协同人群形成网络关系进行引导和鼓励,也要重视协同产品信息的网络化传播;知识分享过程方面,需要按知识分享的外在行为方式和内在影响机理分类治理。

(5)对网络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企业实践状况和具体的实践工具进行了介绍和剖析,引导企业正确、合理地开展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活动。

总之,本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网络创新生态系统、在线社会网络、网络客户理性行为等理论研究,还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网络协同产品创新决策和网络知识分享治理对策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