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的早期研究
国人对称谓语的研究古来有之。“据袁庭栋考证,表达称谓、名称之意的‘称谓’字样最早出现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虽幽显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号,详案旧典’”(转引自祝克懿,2004:27)。公元前,西汉初年的《尔雅》开启了称谓语的研究之门。《尔雅·释亲》篇系统地介绍了亲属称谓语的用法和意义。公元后,称谓研究逐渐累积,如东汉末年的《小尔雅》,尽管有些文献将作者注为孔鲋,书实为多位学者纂辑而成。其体例模仿《尔雅》,是《尔雅》的续作,补充了其所未及,共分《广名》《广言》等十三章。汉末刘熙的《释名·释亲属》是一部以音训为主的百科名词词典,全书分为《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等二十七篇,用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所列名词的意义和命名由来,以控求语源见长。三国时张揖的《广雅·释亲》、明代李翊的《俗呼小录》、清代周象明的《称谓考辨》和梁章钜的专著《称谓录》均为早期的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称谓录》一书收录有5000余条称谓词,分门别类地讨论亲属、官职、同僚、邻里和师友等各种社会关系和各行各业的称谓用语。书中称谓之浩繁,堪称最早!
这些早期的研究多侧重对语言本体的描述,但大多只是罗列了一大堆亲属名词,对其使用的条件不加以充分说明。费孝通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批评这类研究不足以表明称呼语使用的社会意义。之后,冯汉骥(1937)的研究比较系统。这些研究拉开了现代汉语称谓语研究的序幕。Chao(赵元任)于1956年在Language上发表了“Chinese Terms of Address”(《汉语称谓语》)一文,对20世纪50年代普通话口语中称谓系统及各个称谓语的使用条件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文章开篇就指出探讨对象为称呼语和叙称用语,具体分为人称代词、专有名词称谓、头衔称谓和亲属称谓。陈原(1983)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论及了我国解放前后某些称呼形式(如“爱人”“朋友”)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或在一定语境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进而指出时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都会导致新词在社会词汇库中巩固起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相关领域的研究几乎全部中断,仅查找到伍丹戈(1979)发表的论文《略论明代官场的称呼——从姚雪垠著〈李自成〉中用语“老先生”说起》。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语言学西学东渐,越来越多的论著开始关注称呼语在社会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研究才开始越来越具有广度和深度。此外,这一时期有几部称谓词典出版:杨应芹、诸伟奇的《古今称谓词典》,黄山书社,1989年;吴海林的《中国古今称谓全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蔡希芹的《中国称谓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吉宏昌的《汉语称谓大词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在国外,称呼语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Brown和Gilman(1960)、Brown和Ford(1961)等学者发表的论文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这之前,其他领域的学者们很早就已经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研究,如历史语言学、词源学、语法学、文学、心理学、人类学和哲学等。一些旅游指南和介绍礼节方面的书籍也谈到在不同国家称呼语的具体使用情况。例如,文学家、文体学家通过考察称呼语的变化来分析作家的风格和如何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心理学家尝试探究称呼语的变异所能表达的意义,以及说话人使用称呼语变异的意图;人类学家在记录语言时常常需要描述亲属称谓语,因此国外刊物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就刊载了很多人类学家们对不同语言亲属称谓的调查和描述。时至今日,称呼语也不是社会语言学垄断的课题,文体学、方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等领域同时也在研究相关现象,这些都为称呼语的研究提供了独特且新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