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延寿
“砰,砰,砰。”
木城墙与新城城墙瞬间接触,撞击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由于木城墙是由三百张木床,用绳子绑紧后拼接而成,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撞击声才会此起彼伏。
如果此刻从天空往下看,就会看见木城墙犹如一条巨蟒,不断的鞭打着新城城墙,场景是如此的骇人。
留下断后的老刺史,此刻的感受尤其强烈,六百米长的木制城墙,比新城城墙还要四五十公分,加上站在上面的大头鬼军,更加显得高大。
这样的木城墙以极快的速度扑面而来,给人的感觉犹如泰山压顶一般,或者也可以说好像天塌下来了。
这一刻老刺史觉得自己异常的渺小,虽然明知道眼前的木城墙脆弱不堪,而脚下的城墙稳定无比,可老刺史依然感觉眼前的木城墙会直接冲过来,把自己给辗压成肉糜一般。
面对如此威势,连历尽岁月沧桑的老刺史的表现的如此不堪。
更别说其手下的那些承平了十几年的兵卒了,许多兵卒此刻连手上的长矛都握不住,甚至有少数兵卒直接就被吓的崩溃,大叫着转身而逃。
木城墙上的大头鬼军,还有下面负责推着木城墙前进的汉民皮甲军,此刻也同样不好过。
就算早有准备,大头鬼军事先把工兵铲,插进木床缝隙中稳定身形,可面对木城墙的反弹,依然让上面的大头鬼军立足不稳,剧烈的前后摇晃了起来。
而下面负责推送木城墙的汉民,在面对木城墙反弹的时候,情况则要稍好些,杨文华早先就吩咐了他们,一定要死死的抓住床脚,只要等反弹停下,再接着把木城墙推回去就行。
说来话长,其实也就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而已。
木城墙的反弹不可能永无止境,第一次反弹的力道卸掉过后,木城墙又被汉民皮甲军给推了回去。
面对新城城墙上已经丧胆的高句丽军,大头鬼军可不知道什么叫做客气,而是抓住这个好机会,举起工兵铲狠狠的砍了下去。
等老刺史反应过来,想组织属下抵抗的时候,已经彻底的太迟了,看着汹涌而来的大头鬼军,还有城下不断攀爬而上的汉民皮甲军。
辽东城能守得住吗?
高句丽是不是也要完了?
两个念头不断的在老刺史心里来回徘徊,这也是他最后的想法了,因为很快大头鬼军就把他砍到并踩在了脚下。
“好,攻上去了,想不到高句丽军如此不堪,而我军不但如此勇猛,还个个奋勇争先,等进城后,本王一定重重的封赏他们。”
耳边听着崔元激动的大吼声,杨文华放下望远镜的同时,暗暗松了一口气。
对于以后整个辽东的统治和发展来说,新城实在太重要了。
虽然赢的很轻松,可这都是事先无数的准备,才堆砌出来的结果,此刻事情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杨文华也放心了下来。
世间从来就没有轻易的事情,别人事先的努力与孤寂,只是你没有看到罢了。
“兄长在此稍后,小弟现在要进入城中主持大局了,早先小弟看见渊盖苏文,还有一个将军模样的人离开。
他们也许是撤离了,而走之前,极有可能会破坏城中的粮草物资,小弟必须得前去看看,才能放下心来。”
杨文华的推断,让刚才还得意忘形的崔元大吃一惊,尼玛手下十万人啊,如果抢不到粮草,这么多人吃啥。
“对对对,贤弟快快进城,粮草要紧,为兄就在此处为贤弟压阵了。”
杨文华也没多说浪费时间,留下两千皮甲军给崔元,好看住高句丽俘虏后,带着剩下的人马,向木城墙跑了过去。
等杨文华通过城墙,进入新城后,发现不但战事已经基本平息,就连俘虏都已经抓起来绑好了。
而现在杨文华只需要再做出一个选择,就可以决定这场战事,是否可以彻底结束。
前商队武头,如今两千大头鬼军的统领,此刻正单膝跪在杨文华的身前。
“王爷,城中还有一掌握五千高句丽军的副将,他愿意向王爷乞降,不过得让王爷答应他一个条件才行。”
“哦?”
杨文华沉吟了片刻,说道:“区区五千高句丽军,还不足以成为他的依仗吧,对于你来说,彻底逼降他,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他现在是不是带着军队围在了府库旁边?”
“王爷妙算,确实是这样,他带着那五千高句丽军,点燃火堆围困在府库边上,才让属下有些投鼠忌器,毕竟王爷早先就交代属下,府库是重中之重。”
杨文华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属下能把自己的话听进去,表示很满意。
“做得好,区区一个副将和五千高句丽军的生死,对我们来说无所谓,可府库却至关重要,说说那个副将有什么条件吧。”
“王爷,那人希望王爷能救出他在平壤的家人。”
杨文华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叹息道:“本王并没有进攻平壤的打算,至少现在还没有,至于以后,那就是你们的事喽,做好进攻与救火的准备吧。”
反正处于冬天,房顶上还有很厚的积雪,就算是放火,只要抢救及时,想来损失也不会太大。
至于那个副将和五千高句丽军,杨文华虽然也有点眼馋,毕竟可以起到一个榜样作用,能为以后高句丽的官员起个好头。
不过也不是什么非他不可事情,没有什么必要去强求。
大头鬼军统领得令离开,过来许久后,远处一直没有传来厮杀的喧闹声。
杨文华正感到好奇之时,大头鬼军统领带着一个,身穿高句丽军服的中年人,远远的向着杨文华这里走了过来。
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下,杨文华认出正是早先在城墙上,与渊盖苏文起争执的那个敌方重要人物。
对方离着杨文华还有十来米远,就跪了下去,而后膝行到杨文华身前两米处俯首拜道:“高句丽降臣高延寿,拜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