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的临床思维
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注重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体认,同时借鉴西方心理学技术,提出一种新的临床心理学咨询实务理念。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不局限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体系,更注重咨询中咨询师的思辨过程。作为一名咨询师,简单地模仿一种既定的咨询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咨询师的头脑”,保持新鲜的统觉和思辨的力度,参照解析,假设论证,纵横捭阖,透析来访者内心世界的脉象和律动,在“象”与“意”之间解读来访者,架构全新的咨询技法,引发来访者心灵深处的共振与呼应,达到循环互动的效果。咨询效果产生于全过程而不是心理咨询结束的时刻。
一、临床假设提出
从心理咨询师见到来访者的第一刻开始,咨询师就必须根据自己掌握的初步资料,形成关于来访者心理紊乱性质的最初假设。而后通过来访者讲述的故事,联系自己所受到的专业训练对最初假设进行验证。
(一)基于来访者的叙述形成假设
咨询师倾听来访者叙述自己的故事,结合各种学派理论形成咨询的最初假设。首先,对于来访者故事的内部特征、主题、呈现方式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然后形成对于来访者的最初假设和相应的最初应对策略。
1.故事的内部特征 故事是来访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蕴含了多彩的故事,故事构成了每个人的人生段落,犹如银河中无数的星光,有时扑朔迷离,有时熠熠生辉,折射了每个段落的心路历程,承载着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的感受与思考、体验与反思。在建立基本的信任之后,来访者往往会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或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故事。从咨询师的角度看,重要的是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解析来访者的故事,从来访者的故事中读到新的故事,以此为轴心,从新的视角解读来访者的生命故事。
(1)不同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架构形式。来访者故事的架构形式是咨询师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对来访者故事的解读要思考故事的基本构成,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形成过程、故事的结局、故事中负载的来访者情感体验等多个方面。对于咨询师来说,倾听故事的过程也是思考和想象的过程。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会感受到一些负性情感体验,但往往会忽略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曾经被忽略的片段,在来访者讲故事的过程中,像捡麦穗一样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串成串,成为清晰的自我意识。
(2)暗流里希望涌动。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要能够从咨询对话流的负能量中找到希望和转机,这是咨询能力的主要体现。其实,在临床实践中,来访者带来他的悲伤故事的同时,也在故事中蕴含了“转变的希望”。在前文引用过的个案咨询中,咨询师在为如何推进咨询而苦恼的时候,来访者也在考虑中止咨询或更换咨询师的问题,看起来咨询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当咨询师在下次咨询中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来启发来访者的时候,咨询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在后期的咨询中,来访者意识到,她把咨询师投射成了故事中的某一个人,所以才对咨询师产生了极大的抗拒情绪。通过重新建构,来访者又一次体验了生命成长的历程。
(3)故事是变化的,流动的。来访者的故事,会随着咨询进程逐渐丰满、鲜活起来。正如一棵树,在寒冷的冬日里它只有稀疏的枝干在寒风中独舞,而到了春天,随着点点嫩芽的萌发,生命一下子萌动起来,直至盛夏的绿意婆娑,秋日的硕果累累。从另一个角度看,咨询师不仅要对故事抽丝剥茧,理清故事的脉络,而且要引导来访者丰富故事,找到枝叶。与此同时,来访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可发现新的情节或以前被自己忽视的认为不重要的内容,从新的角度观察,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
(4)故事是开放的,有生命的。每个人用自己的故事来展现其人生,故事构成了曾经的、现在的风景。在来访者原有的思维模式下,一些人物和事件被“无情地隐蔽”,乃至完全被主体所忽略。事实上,来访者讲故事的方式恰恰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讲述方式与来访者一贯的思维行为方式是一致的。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有时需要在故事中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从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当事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关于这一点,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有切身的体会,心理咨询师有时会在与来访者的访谈中发现,当来访者对同一个故事作再次叙述的时候,故事情节变得丰富起来,一些重要人物或事件围绕着故事被展开,不断诠释出新的意义和思考。来访者的故事,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丹青,或淡抹,或浓涂,甚至在必要处“留白”,而这些“留白”是保持格调的一种平衡方式。其实,细细思索,来访者的故事中有非常多的“留白”,而正是这些“留白”以及整个故事的表述方式才赋予了故事的生命。
2.故事的主题 来访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故事是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主要途径。每一个人的生命故事本来是开放的,应该让自己的故事自然地流露。但是,来访者的故事有时是开放的,有时是封闭的。开放或封闭取决于来访者对故事的把握和理解。几乎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题,故事主题是心理内容的集中体现,通过对一系列故事的主题分析,可以从来访者的参照框架出发,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同时,随着故事主题的变化,咨询师也可体验到来访者心理的转变和成长,及时调整咨询的策略,把握咨询的进程。
(1)冲突性故事:来访者的心理症状为冲突所致,如存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系统间冲突。与之相应的病理学模型为:俄狄浦斯期的驱力愿望-压抑-退行-症状形成。其前提条件是所有相互之间存在冲突的系统是分化、同时又是发育相对成熟的;在自我表象和客体表象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区分;个体必须达到能够使用压抑作为主要防御机制的结构发展水平。
(2)缺陷性故事:来访者的心理症状来自个体心理结构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自体客体经验,客体没有与发展阶段适应的方式在情感层面上对儿童的发展需要做出反应,而导致心理结构上的缺损和发育上的停滞。由于缺陷性问题的当事人没有发育成熟的自我,自我结构系统当中存在着某些严重缺失,他的表达当中会反映出这些特点。来访者在故事叙述中充满了大量情绪化的、以无序方式表达的故事片段,对故事描述缺乏同一性的逻辑,故事主题随着情绪反应随意转换,来访者的想象、躯体感受与故事的情节混杂在一起。当事人会使用大量感性的、形象的、直观的语言描述具体事件,使倾听的人难以对其谈话内容形成概念化,难以把握谈话内容的中心思想和内在动机。当事人的表述缺乏对内容的心理化和意识化的抽象理解,只能使倾听者体会到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又难以与之共情。
(3)成长性故事:成长是动态的过程。成长性故事多发生在咨询中后期,此时,来访者已达到一定的领悟,原有的症结已经修通,在来访者的故事里不再是简单的梗概,而是增添了生命的色彩,原有的模模糊糊的感觉变得清晰可辨,生活一下子鲜活起来,充满了活力。成长性故事可能是来访者讲过的同样一个故事,原来他的讲述过程充满了负性情绪的表达,而来访者成长之后再次讲述这个故事时则传递了正能量并蕴含积极情绪。
(4)转化性故事:在咨询的任何阶段,转化性故事都是存在的。转化性故事在缺陷性故事、冲突性故事和成长性故事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呈现出咨询的动态趋势。比如在使用沙盘构筑故事的时候,“蝴蝶”、“青蛙”、“蝉”等,则作为转化的象征。在咨询初期来访者的故事中,就有一些正向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只是来访者没有意识到,而这些正向的“残片”为转化提供了改变的素材。转化性故事在咨询的中期大量地涌现,来访者开始建设性地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原有的问题情境已经松动,问题解决的可能得以实现。
3.故事的呈现方式 心理咨询中获得来访者的故事是很重要的,这些故事是心理分析的基本素材。咨询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或途径获得来访者的故事,各种方式讲述的故事互相补充可以帮助咨询师探究和理解来访者故事的内涵。
(1)描述:描述有口头描述和书面描述两种形式。口头描述是最常用的方式,来访者直接在访谈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书面描述主要通过信件自述自己的故事,多见于信函咨询。如果当事人在咨询室内拿出书面的描述,应尽量不让他朗读这些资料,应让其自己口头描述。当事人现场的口头表达更容易展现其特征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少了修饰和伪装。
(2)沙盘游戏:当来访者难以用口头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时候,让来访者使用一些道具做一些具象的摆设,他的内心世界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通过解析来访者摆设的沙盘沙具的摆放及位置关系,咨询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个案,实现个案的概念化。
(3)心理剧:心理剧由主角、配角、导演、观众及相应的剧情构成。通过演出情境再现、重新编制剧本、角色调换和互换等方式展现来访者的故事。心理剧可以给当事人和观众提供一个理解问题的新视角,同时又避免了针对咨询师的强烈的移情干扰帮助进程。
(4)家庭系统排列:在个体所处的系统当中,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家庭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符合自然的动力法则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的序位”影响着个体的命运。家庭系统排列透过朴素的“角色代表”及“情感循环互动”,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法,并且以一种亲眼看得见、亲身体会得到的方式,揭示出隐藏在家庭系统中的动力,并因此找到合理的“爱的序位”,重新调整我们的生活,以更好的方式学习到一种更宽广成熟、深刻有力的生活方式。
4.经由来访者的故事形成假设 来访者的故事经由咨询师的多元视角的倾听,在咨询师内心里和在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里,为尚未意识到的情感和想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咨询师的倾听有利于获得尽可能详尽的精神材料,而视角则赋予了精神材料的意义,为双方之间的循环互动提供全面的动力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假设。由多元视角观察产生的视野成像,会随着咨询的进程而丰富。所以,心理咨询师应该经常验证自己的假设,推动咨询的顺利进行。
下面用一个案例来呈现咨询师通过来访者的故事形成假设:
咨询背景:来访者是一位25岁的年轻女士。她喜欢儿童风格的服装,觉得自己的心理年龄像小学生,言谈举止也像小孩,而且内心有很多不愿意长大的想法。令她惊讶的是,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也是这么评价她。她认为上学时可以调皮,工作时就得按部就班,每天朝九晚五,感觉特别有压力,这是她不愿承受的。一个月前,单位优化结构,领导把她调到不重要的部门,她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言行像小孩,不能取得领导信任所致。最近男朋友也因为她的一些幼稚行为与她产生摩擦,这使她愈加烦恼,因此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让她分别写下做大人和小孩的好处,并进行了分析。
咨询师:你觉得成人的快乐和孩子的快乐有区别吗?
来访者:孩子的快乐很单纯。成人有工作、家庭以后,他的快乐就来得不容易了,他得应付很多事。
咨询师:但是一旦成人感到快乐,意味着什么?
来访者:成功吧。
咨询师:很大的成功,不管是事业上还是情感上。孩子的快乐来自于什么?我要那个糖豆,你给我,我就快乐。对于一个25岁的人来说,其实不需要孩子气的快乐。你在孩子的快乐一栏写了“没责任感”,你能说说吗?
来访者:没有责任感可能和工作经历、历练有关。不知道怎么说。
咨询师:看起来这个责任对你来说是一个结,因为别的你都能说得比较清楚。为什么关于责任,你能写出来却说不清楚?
来访者:我也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
咨询师:也许有些原因。在你成长的25年里,曾经有没有那么一件事,让你觉得一个人要承担起一份责任来那可太难受了?有没有人交给你一件事让你负责,你没负责,闹得自己陷入尴尬?
来访者:没有具体的让我印象很深的事。
咨询师:那你就跟我讲一件事,不管它跟“责任”有没有联系。这件事到现在仍让你感到历历在目,印象特别深刻。
来访者:小时候爸爸长期在外打工,我和妈妈一起生活。我爸在外面开始工作时特别不顺利,我妈那会儿一个人带着我,干了很多活,特别辛苦。一般这种情况下,家里的孩子都特别懂事,但我那会儿特别不懂事。平时我不做家务,不愿意跟我妈分担。这些事现在想起来特别后悔。因为我跟妈妈在一起单独相处那么长时间,妈妈那么苦,我从来就没有为她分担过一点东西,比如说帮她做点家务、好好学习。
通过之前的对话和分析,咨询师感觉到来访者的家庭对其有较大影响,并成为她人格发展停滞的原因,并形成咨询假设。而在咨询师进一步识别来访者潜在假设和规则的时候,来访者意识层面表现出明显的防御,说明已经触及其潜意识的情结。然后咨询师抓住时机用提问的方式,探明来访者童年经历,来验证假设。接下来来访者情绪激动,开始哭泣。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验证了假设:来访者人格发展的停滞确实与其原生家庭亲子互动方式有关。
形成假设的过程伴随着对症状的鉴别诊断过程,也影响着我们采用的干预策略。如果来访者只是一般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选用焦点解决心理咨询或采用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咨询;如果是较深层次的心理障碍,咨询师则需依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假设。咨询师要从对来访者个性化的理解,形成对于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的假设:这个人的问题是以冲突为基础呢?还是以缺陷为基础?由此来决定咨询策略。对于冲突型的来访者,一般以适度或恰当的解释为主,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探索冲突和对探索本身的阻抗。而缺陷型的来访者,则主要以肯定性干预支持为主,修正扭曲的或弥散的自体-客体表象,促进人格结构中发育停滞部分继续发展。
(二)形成假设帮助来访者理解现实困惑
经由咨询师“思考”而形成的假设对于整个咨询进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咨询师通过假设形成对来访者的初步认知,通过内容表达、情感反应、澄清等技术,与来访者进行互动,进而做心理解析,探究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和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干预的初步方案。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向来访者“抛出”假设,通过来访者对假设的反应验证假设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索来访者现实困惑和假设的内在联系,为来访者问题症状的解决提供可能。
例如,一位幼年时曾经受到父亲经常打骂的女士,对父亲恨之入骨,多年来不与父亲联系。经过访谈发现,在她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得到父亲的关爱,这种父爱的情感缺失给她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
第一个假设:这是一个缺陷型人格问题,来访者内心世界中存在需修正的不良的客体关系。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来访者的故事应该是自说自话,咨询师很难理解。可是,通过详细倾听来访者讲述的故事,很难证实上述假设。于是,咨询师形成了第二个假设。
第二个假设:父亲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他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来访者对此予以否认,这个假设不成立。从来访者的否定回答,于是,咨询师形成新的假设。
第三个假设:这是一个冲突型人格问题。父亲也是爱自己的,只是爱的方式带来了伤害。按照这个假设,咨询师引导来访者搜寻记忆中的点滴,找寻爱自己的父亲形象,通过肯定性干预,形成新的父亲形象,重建客体关系。来访者表述为“我自己也曾经有错”,表示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咨询的进展也反证了架设的准确性。
本个案中,咨询师通过层层假设,不断验正和修正自己的假设,逐步引导来访者思考,以达到认知领悟的目的。而来访者也经由咨询师的层层假设,向积极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迈进,直面现实困惑,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
假设为咨询师提供了咨询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来访者开启了一扇窗。咨询师在已有的知识范畴内,对来访者的故事以假设的方式进行了解读,从来访者的参照框架出发,进行层层假设。来访者用咨询师的假设透露的提示理解自己生活中的现实困惑,经由咨询师的适度阐释加以确认和领悟。
(三)形成假设对咨询的促进
来访者的早期生活联想、对于关系的接纳、更深层次的自我觉察都紧紧围绕假设展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得症状行为得以保持?假设的形成意味着咨询师已经初步了解了来访者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加工处理,也意味着咨询师的主动性逐渐增强,由咨询初期的倾听为主转向于更深层次的干预。在原有假设的基础上,咨询师紧紧围绕来访者不断呈现的问题症状进行验证,大胆地形成新的假设,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解析和干预,促进咨询的顺利进行。比如,在经受情感创伤来访者的故事中出现了一个对来访者情感困扰较大的重要人物,如果此时咨询关系比较好,咨询师可在原有假设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假设:来访者的问题症状和这个人物之间有重要的联系。这段情感经历是来访者问题症状产生的根源之一,从而找到来访者问题症状的线索。
同时,假设的形成有利于来访者客观地认识自我,形成新的视角,扩大观察问题症状的视野。许多来访者在谈到自己问题症状时非常详细和具体,但对于其形成的缘由却很模糊,不知问题症状的根本原因。比如一个感到生活没有意思的来访者,生活中基本没有朋友,也不愿与人交朋友,所以常感到孤独,感到生活没意思。而对于生活为什么没意思,却不知道。通过早期生活故事的阐述,咨询师形成了早期生活经历与来访者问题症状的假设:来访者早期生活中特殊经历导致的不安全感是影响其生活没意思的根本原因。在假设的框架中,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启发下,对现实困境产生了新的理解,产生更深层次的自我觉察,出现新的领悟。
总之,基于来访者故事形成的假设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使咨询师更为主动地整合来访者的心理资料;另一方面,使来访者在自我的参照框架内,出现理解问题的新视角,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咨询的有效进行。
二、咨询中的提问
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善于倾听来访者的故事,保持敏锐的觉察性,而且要善于提问。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咨询师可以理解并维护来访者的“面子”,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解读来访者的人生故事,引导来访者思考领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假设。一些初入门的咨询师经常不知如何提问,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不知从何入手,甚至感到自己问了太多的问题,但往往是提问了无意义的问题。而一些成熟的咨询师则能够从来访者的客观实际出发,较好地利用提问技术。恰当的提问既有利于收集来访者的资料,也能够促进迅速有效地建立起较好的咨询关系。传统的对话技术将提问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两种类型,并对两者作了大量的描述。在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的模式中,我们关注咨询系统动力变化,从功能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提问技术理解来访者的人生故事,以及如何通过提问形成自己的假设。
(一)提出假设式的提问
通过倾听来访者的故事,咨询师可以在头脑中形成故事的基本架构,并对其中的重要线索做进一步的解读和分析。这些线索包括来访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生活经历、来访者的客体关系、来访者对自己故事的内在的情感体验、例外事件的应对等。通过咨询师的鉴别诊断,形成彼此相联结的基本的线索。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可以进一步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形成假设的提问,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这些视角包括问题视角、例外视角、客体视角、循环视角。
问题视角主要指向于问题解决,如问题是怎样发生的?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体验?是第一次发生吗?再次出现时有什么样的反应?谁的变化对问题的改变有益?
例外视角是指通过对例外的提问,对来访者的问题观念,尤其是非理性观念进行扰动,以改变来访者一贯的思维方式和错误观念。如有没有例外?有哪一次事情不是这样,你的情感体验有何不同?有没有奇迹发生?例外视角可以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例外架构,进行有效的提问。
客体视角是指通过了解来访者成长中客体的变化,界定来访者客体关系方面的有关资料。比如,患者的内部世界充满了养育他的母亲的歪曲、理想化的意象。这个意象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扰乱了他与真实女人的关系,也歪曲了他自己和女人的意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提问下列问题:来访者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来访者怎样体验和呈现外部世界?作为自体心理的表达,来访者在孩提时代与客体或重要人物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体验?
循环视角是指从来访者内在动力出发,以来访者与咨询师的互动关系为线索,以咨询室中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样本,探寻来访者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模式及其变化发展,使问题表征从固化的状态流动起来,以进一步解析问题症状的动态变化。可以推断,循环流动是问题解决的基本趋向。心理剧工作坊中的角色扮演技术、格式塔治疗的空椅子技术,都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在针对来访者问题症状形成假设时,或对假设进行证伪或证实时,循环视角的提问对咨询动力系统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述的失去姥姥和男友的那个例子就体现了咨询师通过提问搜集相关信息,了解来访者,也不断形成和修正自己的假设。
在咨询中,来访者向咨询师讲述了自己害怕的两个主要事件,即外婆和男友的去世。下面是此后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对话:
咨询师:你以前有没有过跟亲人离散的经历?或者觉得他们对你的爱不够的体验?
来访者:我妈妈是一个比较粗心的人,小时候对我关心不够,脾气也不太好,给我冷冰冰的感觉,我没有得到温暖的母爱。但是姥姥对我特别好,关心我,教育我。姥姥给了我欠缺的母爱,所以我特别依恋姥姥。
咨询师:父亲对你怎么样?
来访者:他倒是对我挺好,但是因为他工作特别忙,老出差,关心我的时候少,能见到他的时候也很少。
咨询师:我很同情你的经历。其实这里有一些有意义的现象,当你觉得姥姥对你特别可亲、可爱、可敬,对你关心、爱护、照顾备至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就变差了。你感觉妈妈很粗心的时候是相对于姥姥说的,因为姥姥对你关心爱护备至,你就感觉妈妈对你爱得不够。但假如从小你姥姥在遥远的地方生活,你跟母亲一直长大,母亲还是像你说的那样粗心,你可能不一定像现在这样评价母亲,说她是粗心的、冷冰冰的。
来访者:我不知道是父母对我真的不像姥姥对我那么好呢?还是我自己感觉父母就是没像姥姥对我那么好?
咨询师:对,其实这正是需要你理解的关键点。你需要比较一下,你说妈妈是很粗心的人、爸爸是很遥远的人,这是事实吗?还是说因为姥姥对你特别好,让父母对你的爱在你内心中的感受减弱了。这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什么原因让姥姥有那么多时间、精力,让你充分地感受到她全面、体贴、周到地爱你?
来访者:那是因为我小的时候,每天早晨我父母上班时把我和姐姐锁在屋子里。因为他们工作特别忙,有时给我们买点烧饼、饼干留下,有时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在家经常没有饭吃。姥姥家不远,所以我们常会跳窗户,去姥姥家吃饭。我10岁之前,很少见到父母,也没有过多地跟他们接触过。
咨询师:当时姥姥和父母哪个更重要?
来访者:姥姥更重要。那时对父母的概念比较模糊,姥姥和蔼可亲,而且很聪明,教育我不像父母那样严厉,也不骂我,她会告诉我错在哪里。我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是叫你应该这么做,你就必须要这样做。
咨询师:说到这儿,是不是渐渐找到答案了?就是在我还不知道你父母把你和姐姐锁在屋子里去上班之前,我在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就包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就是有可能父母亲情的缺失由姥姥亲情的补偿来替代,构成了你现在这样一种情况。最应该爱你的父母,在你觉得最需要爱,而且最能用细嫩的内心体会爱的时候,他们在遥远的地方。而你获得爱的方式是跳出铁窗、冲出牢笼,跑到姥姥家,才感受到人间亲情的爱。说到这一步,你现在能不能清楚,你一直不能忘怀的这两个人的死亡,而且你到现在也不愿意承认的这两个人的死亡,他们分别在精神世界上代替了谁?
来访者:亲人的位置。
咨询师:要是再具体些,他们替代了谁呢?
来访者:父母。
在来访者充分宣泄对已故之人的情感后,咨询师进入分析问题阶段,提出了初步的假设:在来访者潜意识中真正恐惧的是对亲密关系丧失的恐惧,而这来源于小时候与父母亲密关系的不良体验。之后咨询师提出封闭问题,来访者的回答也初步印证了假设。随后咨询师通过共情,然后总结家庭互动模式来帮助来访者解读其内心体验。最后咨询师通过开放式问题让来访者尝试重新评价,来访者的回答验证了咨询师之前的假设。
(二)表达理解式的提问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循环互动始终是双向的。当我们在观察来访者的时候,来访者也在观察我们。我们在观察对方,也被对方观察。通过提问,引发来访者的反应,这种反应也是双向的。问题提得是否得当,对咨询效果的影响很大。问题提得好可以促进增进咨访关系,促进交流和理解;问题提得不好可能伤害咨访关系,使来访者感到处于“被审问”的状态,易激发阻抗。因此,提问也应具有表达对来访者理解的作用。
在咨询初期,咨询师常感到有大量的内容需要提问。由于来访者带有中国传统思维的惯性,容易将咨询师看作权威或专家,看作什么困难都能处理的神奇的控制者,甚至把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推给咨询师,一切听从咨询师。有的来访者则抱着质疑、焦虑和不信任的态度,无意识地使用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时,咨询师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要向来访者交代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咨询中尽可能地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少用封闭式的提问,从而使谈话变得更宽松和自然,避免使来访者陷入被动的状态。
如果咨询师能够理解来访者的困扰,来访者就会感到咨询师值得信任并有能力。来访者的故事是一个逐渐展现的过程,倾听的过程也是咨询师分析解读的过程,所以咨询师的提问要围绕来访者主要的故事展开,通过提问理解来访者的人生故事。在下面的案例中,咨询师通过提问,不仅表达出对来访者的理解,还能抽丝剥茧般地一步步深入探索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咨询背景:来访者24岁,爱上了同办公室的一个女孩。女孩很依赖他,无论大小事总是拉上他帮忙。他也给予了女孩只有作为女朋友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对她几乎有求必应。每次女孩不开心的时候打电话,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接。只要女孩有什么事了,他也几乎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她面前。但是,得到这份待遇的女孩却不承认是女朋友,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份感情了。带着这份困惑,来访者走进咨询室,期待心理咨询师能为他的情感世界指点迷津。
咨询师:目前,你最困扰的是什么?
来访者:我最困扰的是该何去何从。是离开她,还是继续交往下去?如果选择跟她继续交往,又该如何交往?
咨询师:既然这两个选择你都觉得难,那么第一种选择难在哪儿,第二种选择难在哪儿?
来访者:第一种选择是跟她分手,这样的话,我肯定会放心不下。她身体不好,体质很差,经常感冒发烧。用我的话说,她就是一药罐子,从来没断过药。有我的时候,她身体不好了,我还会伸手拉她一把,但是我一旦离开了,谁去照顾她?还有她家里一些事情,导致她对所有的人不信任,用她的话说,我就是她的话筒。她所有的心事,别人不知道的,都跟我说了。所以我怕一旦我彻底地跟她断了关系,她没有话筒了,怎么生活?
咨询师:这是一个选择,似乎行不通。离开她,这个女孩就没人管了。第二种选择呢,继续和她交往下去?
来访者:如果说选择继续跟她交往下去,我自己承受不了这个压力。我担心她在利用我这份感情,而不是真正想跟我交往。
咨询师:我感觉你处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很难办,似乎不由自己意识控制。就好像有一种自己不能左右的力量,推着你就非得要对她好,这样你才舒服,但是舒服又很短暂,过后觉得难受。刚才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我想问问你,你说她这人是有很多话要倾诉的,如果你跟她分手以后,她这话往哪儿讲,这是第一个你特别惦念她的地方;第二个是,她这人身体不好,是个药罐子,她要有了病,需要抓药、熬药,如果没有你,谁去照顾她的身体。不是你对她的感情多少难以割舍,倒是话筒和药筒这两个功能,使你难以割舍,同意吗?
来访者:我感觉多少是占一些分量。
咨询师:还有更占分量的东西吗?
来访者:有,在感情上,她已经成为我生活里边的一部分。本身我是很重感情的人,对这个感情我是真诚的,很痴心的。但是,一旦我的感情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对于她,对于我来讲也是非常大的打击,我可能一下子承受不了。所以我一直不愿做出选择。刚刚我还收到她一条短信……(看短信)“到了也不给我来个电话,一切都顺利吧?”
在这个案例中,咨询师首先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了解来访者的内心冲突。然后表达对来访者困扰的理解和共情,通过提问进一步了解来访者,并引导其自我探索。在来访者充分表达之后,咨询师用来访者的语言进行描述,从中抽取出有意义的部分,试探性地做出解释,并寻求来访者的共同证实。之后通过继续提问,剥茧抽丝般地一步步深入探索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三、经由咨询师阐释的证实
正如王船山述“故外有其物,内可有其情矣;内有其情,外必有其物”。来访者的情感和欲望是可以证实的,而证实主要与外部情境和外显行为有关,我们做出任何判断都要内外相应。在咨询实践中,心理咨询师经常在来访者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寻找来访者情感和欲望上倾向与环境和行为上的联系,启发来访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咨询师通过肯定或支持,阐释内在联系,推动来访者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证实,达到领悟的目的。
咨询师的证实也具有阐释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证实是高级形式的“共情”。咨询师从来访者的参照框架出发,理解来访者的内在情感体验,帮助来访者接受自己的体验,承认并认可来访者明确表达的情感。咨询师的证实,可以使来访者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肯定,使来访者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做“一般化”处理,从而能够真正接受自我。
对于来访者而言,咨询师的证实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对自身的问题形成了新的领悟,并且体验到认可和肯定。来访者可以这样做,而且也有权利这样做,这可能是当时那种情境下个体所能采取的最好的选择。
对于咨询师而言,基于阐释的证实,可以进一步验证对来访者问题症状的假设,为进一步分析来访者深层心理原因提供依据,同时,为咨询关系的发展以及咨询效果的评估提供可靠的线索。证实,一方面是验证已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又是对假设的进一步阐释。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往往扮演了某些重要的客体角色。在对客体进行证实的过程中,来访者往往把大量的情感投射给了咨询师,这时咨询师对来访者移情的处理,也需要不断地证实。
下面是一个咨询师和来访者在咨询发生了重要进展的一次表达和回应。
咨询师:在你情感上经历了如此的风暴后,我能够感受到你的情绪。最近发生的事情,触动了你深层情感体验。当你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情感,并且已经在现实中勇敢地面对它,而且在面对的时候,能够保持比较好的状态,我的理解是你已经能够超越这个困惑了。正像你说的,到此便是故事的结尾。新的人生故事是什么呢?
来访者:我也许,内心里只是希望,在你这个安全的、理想的人身上重新看看当年的我的行为,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我的挣扎、痛苦和混乱,就在于,我穿梭于这两个时空和人物之间,在你身上,你一会是化身,一会是你自己;我一会是多年前的我,一会是今天的我。我对于你的情感,一会是化身,一会是你自身,一会是现实的,一会是想象的。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走出来。也许,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是也会让我体会很多。你的反应,让我骤然回到现在。我不知道,你是对的,还是错的。也许,你看到我的挣扎和痛苦,挥刀砍断了一些东西,是不是,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呢?不知道。我的内心很复杂。不过,正如真实的世界一样,真实的生活,就是充满了未知和不完美,现实如此,咨询的关系也是如此。完美的事情,只存在于想象。现实,永远是现实。我只能顺应现实,做出适合现实的调整或者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只能是自己。
四、证伪与再假设
对于来访者的故事和内在体验,咨询师的职业判断非常重要。在收集来访者资料的过程中,咨询师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关注咨询过程的变化。我们一直强调咨询师保持警觉,有“第三只眼睛”,一是对此时此地的关注,二是保持很好的职业判断力。
假设就是假设,假设有它的不确定性。这时,证实或证伪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来访者的故事,每一个咨询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可能有不同的假设。随着咨询进程的逐渐深入,咨询师就能够窥得全貌,有些假设不成立,咨询师就要及时予以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设。
比如,一对因婚姻关系紧张而前来咨询的夫妻,在早期的咨询中,我们比较关注夫妻之间的沟通模式和爱的表达,而容易将目前婚姻中的问题假设为由夫妻间的不良沟通所致。但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师进一步了解到,妻子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并且直到现在,仍深陷其中。这时,原有的假设不成立,被证伪,就需要进行再假设,提出新的临床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