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区的转型助推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以快速工业化地区的东莞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其他方面的研究

(一)工业园区生态化转型的研究

从理论上分析,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包括两个阶段的建设水平:一是加强园区的生态化水平,但并没有将建设成标准的生态工业园作为其最终目标;二是将一些已有一定生态化改造基础的工业园通过进一步的深化建设,致力于将其建设为符合标准的生态工业园。故对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展开探讨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工业园一般性生态化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总揽;二是就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研究现状展开探讨。

张龙江,张永春(2011)对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该学者认为工业园的生态化建设是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方式。 张龙江,张永春,蔡金榜.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模式的研究.生态经济,2011. 他们进一步指出,工业园的生态化改造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园内微观企业层次的生态化。这主要是指要促使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整个过程中致力于减少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切实推动企业在生产运行中做到对各类资源的减量化、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产业链层次的生态化。该学者认为工业园的生态化建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个微观企业的层面,还应该致力于园内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园内废弃物交换系统的真正形成。三是园区层次生态化。即要促使多条生态产业链的成形,提升园内生态化网络发展的水平,促进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上一个新的台阶。孔令丞(2005)认为加强工业园内的产业集聚效应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的成本,提高整个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而从整体上减少对园区对各类资源能源的消耗量。进一步地,该学者指出工业园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大力加强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借助通过集聚而产生的企业间充分交流的优势,园区内的企业可以联合起來对园内其他企业所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通过开发出循环经济技术对其加以充分的资源化利用,从而获得客观的环境绩效。 孔令丞,谢家平,刘宇龙.加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 洪昌庆(2004)对政府在工业园生态化转型中的职能进行了分析,该学者认为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仅凭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很难调动园内企业开展生态化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在园区生态化改造初期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他认为政府的介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园区生态化转型的步伐,可以解决转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彭剑峰(2012)基于国内外的创新型(美国Choctaw生态工业园模式)、虚拟型(美国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以及改造型[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模式]等建立典型生态工业园措施,尤其是参考了江西省一些城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另外也考虑到萍乡经济开发区所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建设萍乡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生态工业园区内重要类型企业的确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以及生态园区的完善与综合。

沈江,宋叙言(2015)认为,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研究,可以为其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国内外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没有摆脱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等指标,没有重点关注其循环能力和内生动力,而这也是其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从“3R”原则出发,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准则,具体设计了18个评价指标,并使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要素权重。最后的结果显示,减量化是实现生态工业园区“3R”循环经济的首要条件,通过消耗更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的研究,为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建立了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为后续的评价模型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研究

企业选择进入工业园区的根本原因在于能获得园区外企业所不具备的资源配置优势。工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园区企业的外部资源获取,能够监测园区企业所获取的资源质量,并保证园区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的长效性。我国工业园区应着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模式,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园区硬环境和软环境。

龚凤祥,王国顺,郑准(2014)认为,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在于夯实园区企业的资源基础并优化园区企业的资源配置,而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能有效促进和监测园区企业的外部资源获取,并能确保园区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长效性。这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园区企业资源配置优化并实现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机理所在。他们提出,工业园区应着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模式,工业园区应有针对性地吸引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引导单纯的制造业集聚变为集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链集聚;同时政府应为工业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工业园区的商业配套服务是工业区产业升级、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基本条件。工业园区产业发育的水平及产业升级的进程是由商业配套服务建设状况而决定。然而,由于受到商业配套服务的资本系数高、投资规模聚集难度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系列因素,使许多工业园区的商业配套服务投资往往滞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园区的转型发展。

我国对于工业园区内商业配套服务研究与实践经验成果很少,从分散零乱的相关文献资料中梳理了关于商业配套服务建设的一些论述。从理论上看,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专家学者们认为商业配套服务是“对产出或生产效率有直接或间接提高作用的经济项目”,是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们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机构(麦格劳·希尔,1982);商业配套服务相对于直接生产活动而言,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不可贸易性以及准公共物品性的特点(赫希曼,1958和1991);商业配套服务在工业区建设和升级中的作用突出表现为经济驱动器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直接生产部门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其完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业企业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影响其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它可以为现代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分工的外部经济环境,创造工业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空间转移的市场条件(张培刚,1992)。商业配套服务为现代产业升级提供了服务,工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升级越快,对商业配套服务需求越大;反过来,商业配套服务可以通过联系效应或引致效应为企业提供多种功能,比如人才、信息、技术、集聚资金、扩大市场以及方便居民生活等方面,同时,还具有缓解工业区企业发展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使经济社会处于更稳定状态的功能(谭崇台,2000)。

(三)工业园区发展中地方政府角色转型研究

顾建光在《现代经济管理学》、莫童在《公共经济学》中论述了我国转轨时期政府职能转型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搞好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转变,分析了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张紧跟在《地方政府角色转变中的误区与对策》、于志明在《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指出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的主导型特征大大增强,扮演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者和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双重角色,提出转变政府职能,采取政企分开等措施应对出现角色的误区。论证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的必要性,并提出应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和基本职能,推进政府行政创新,严格规范政府行为。同时,沈建国,金太军在《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苏州工业园区个案研究》、梁莹,张军在《加入WTO后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新发展与政府角色的转变》中对在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的具体举措上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通过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园区发展,使体制创新和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部门必须重新定位角色,尽快完成从社会中介组织的兴办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换。覃梅,万幼清的《园区发展:政府扮演何种角》、马冰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陈昭锋,黄巍东的《论我国开发区地方政府行为创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曾庆军的《县域园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代表,对当前县域园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成因分析,提出政府必须彻底转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