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近些年来,西夏学发生了两项重大变化。
一是大量原始资料影印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夏学界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相继出版了俄、中、英、法、日等国收藏的西夏文献。特别是《俄藏黑水城文献》刊布了20世纪初黑水城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献,其中包括涵盖8000多个编号、近20万面的西夏文文献,以及很多汉文及其他民族文字资料,实现了几代学人的梦想,使研究者能十分方便地获得过去难以见到的、内容极为丰富的西夏资料,大大改变了西夏资料匮乏的状况,使西夏研究充满了勃勃生机,为西夏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此外,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夏故地的考古工作者不断发现大量西夏文物、文献,使西夏研究资料更加丰富。近年西夏研究新资料的激增,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二是西夏文文献解读进展很快。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国内外专家们的努力钻研,已经基本可以解读西夏文文献。不仅可以翻译有汉文文献参照的文献,也可以翻译没有汉文资料参照的、西夏人自己撰述的文献;不仅可以翻译清晰的西夏文楷书文献,也可以翻译很多难度更大的西夏文草书文献。翻译西夏文文献的专家,由过去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几位,现在已发展成一支包含老、中、青在内的数十人的专业队伍。国内外已有一些有识之士陆续投身到西夏研究行列。近几年中国西夏研究人才的快速成长,令学术界瞩目。
以上两点为当代的西夏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西夏文献、文物研究蕴藏着巨大的学术潜力,是一片待开发的学术沃土,成为基础学科中一个醒目的新学术增长点。
基于上述认识,我于2011年初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陈奎元院长呈交了“西夏文献文物研究”重大项目报告书,期望利用新资料,抓住新的机遇,营造西夏研究创新平台,推动西夏学稳健、快速发展,在西夏历史、社会、语言、宗教、文物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这一报告得到奎元院长和院科研局的大力支持,奎元院长批示“这个项目应该上,还可以考虑进一步作大,作为国家项目申请立项”。后经院科研局上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领导小组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责任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我忝为首席专家。
此项目作为我国西夏学重大创新工程,搭建起了西夏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建设的大平台。
项目批准后,我们立即按照国家社科规划办“根据项目申请报告内容,认真组织项目实施,整合全国相关学术力量和资源集体攻关,确保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要求,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和宁夏大学西夏研究院为基础,联合国内其他相关部门专家实施项目各项内容。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建录为第二负责人。为提高学术水平,加强集体领导,成立了以资深学者为成员的专家委员会,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学术要求、子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办法等制度,以“利用新资料,提出新问题,凝练新观点,获得新成果”为项目的灵魂,是子课题立项和结项的标准。
本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都是西夏学专家,他们承担的研究任务大多数都有较好的资料积累和前期研究,立项后又集中精力认真钻研,注入新资料,开拓新思路,获得新见解,以提高创新水平,保障成果质量。
这套“西夏文献文物研究丛书”将发布本项目陆续完成的专著成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人文分社社长宋月华了解了本项目进展情况后,慨然将本研究丛书纳入该社的出版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成果出版计划给予出版经费支持,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批准使用新公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徽标。这些将激励着我们做好每一项研究,努力将这套大型研究丛书打造成学术精品。
衷心希望通过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的开展和研究丛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推动西夏学研究,为方兴未艾的西夏学开创新局面贡献力量。
史金波
2012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