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思潮:现状与发展趋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研究系列(6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球化视野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互动与影响

于洪君于洪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转嫁矛盾和危机保持高度警惕,充分预估新一轮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也要认识到贫富分化、就业挑战、社会福利成本膨胀以及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带有普遍性。我们应抓住资本主义受到重创的机遇,深化改革,努力攻坚克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互动与影响

一 重新认识世界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及未来趋势

自1516年英国思想家莫尔出版《乌托邦》以来,社会主义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走过了近五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在这500年中,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蓬勃发展到遭遇挫折、从总体低潮到局部多元化创新的曲折发展过程。冷战后的社会主义历经磨难仍不断探索,面临挑战仍艰难前行。

进入21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社会主义处境已有很大改善,呈现复苏趋势。从实践来看,世界社会主义的局部质量有所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一枝独秀”。十年前,国际媒体还在唱衰中国,“中国崩溃论”还很有市场。但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媒体转而对中国进行“拔高和热捧”,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这虽然不乏其战略需要或说是某种陷阱,但首先应当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种反映。这种情况集中表现在西方不少学者对研究“中国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最引人注目的,是曾经宣扬“历史终结论”的弗朗西斯·福山。他在2009年“变调了”,反过来肯定中国模式,称中国模式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并认为这种模式“也许会超过西方模式”。此外还有不少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赞扬中国模式。譬如英国发展问题专家库伯·雷默认为,中国模式的总特征是“权威式的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德国社会学家韦尔策认为,“中国模式甚至有可能成为比西方模式更具魅力的模式”。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和发展道路的赞扬,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的一种肯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社会主义的处境与十年前相比是大不一样了。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原苏东地区正在缓慢复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在稳步提升。但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实力还很弱小,左翼力量处于政治边缘地位。

现实的社会主义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社会主义总体上仍处于低潮。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为数不多、力量有限;而且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程度和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经济、改善民主的任务还很艰巨。二是全球化的挑战。当今全球化主要是资本主义占据优势的全球化,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弱势。全球化在增强人类之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同时,还滋生了全球性问题,诸如饥饿和贫困、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问题。三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西化、分化图谋并未消除,对世界社会主义形成一定威胁,其渗透破坏活动组织越来越严密,方式越来越隐蔽。四是民主化和“民粹化”的挑战。当今民主化是西方所谓“主流”语境下的民主化,如何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世界社会主义也面临着形形色色“民粹主义”的挑战。整体上看,“一球两制多种模式、资强社弱竞相消长”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态势。

二 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调整及其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一直都没有停止对资本主义制度困境的反思和批判。西方政要和学者还对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的革新提出各种见解,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倡导“调控型资本主义”,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宣扬“社会民主主义式的资本主义”。英国《经济学家》《金融时报》等著名媒体也开设专栏,集中讨论资本主义的困境、前途和命运问题。总体看,当前对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反思较以往更加关注长期趋势和长远问题,从过去探讨金融、财政、福利等外围政策的改良延伸到剖析自由市场模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内在缺陷,并较多论及中产阶级命运、民主政治困境等资本主义制度核心要素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求变革、脱困自救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

对于当前资本主义的困境,我们应客观、冷静、辩证看待,充分认识资本主义困境的全局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看,冷战后20余年间,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以深度全球化为核心的新的挑战。从资本主义当前困境的横向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板块,美日欧都受到极大冲击,而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契约三大资本主义核心要素都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由此可以得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三重困境:短期面临“缺需求、缺信心、缺对策、缺动力”的稳健复苏困境;中期面临“再工业化、再创新、再出口、重构福利制度”的发展转型困境;长期面临“全球治理合法性受损、主导权下降”的霸权维持困境。新自由主义从“医治经济痼疾的灵丹妙药”泛滥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政治体制失灵导致美国“财政悬崖”频现,两党争斗不止,过度福利难以为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模式进退维谷。从资本主义困境的前景和出路看,“西方到处都是批评家”,而没有真正的改革家,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迷茫期和深度调整期,即使调整成功、走出困境,也很难再享有冷战后至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那种“美好时光”。

三 重新认识新形势下“两个主义”的互动关系及影响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全球化已对国际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利益高度交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非过去那种剑拔弩张、尖锐对立的关系,也不可能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两制”之间完全可以建立新型共存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借鉴、共谋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事实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早就在相互作用、斗争和较量中,彼此互相借鉴、学习和吸收对方有用的东西,从而取得了“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实际效果。例如,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习借鉴的结果;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之外增加了“国家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并实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社会主义的某些做法。

不能简单地把当前资本主义出现的危机看作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好时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七国集团所创造的生产总值约占全球70%,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仍占主导地位,在世界金融格局中仍居中心位置。西方国家出现的社会抗议,更多是“反现状”,而非反对根本制度,普通民众的诉求总体上还是恢复资本主义制度、民主体制、福利社会的传统价值和应有机能。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在短期内全面崩溃,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正如马克思所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92页。

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金融手段、贸易手段或运用国际规则和机制进行政治施压以对外转嫁矛盾保持高度警惕,要充分认识和估计新一轮全球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不可避免的复杂较量;另外,对认识到西方的问题并不能完全简单地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有些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所难免的,如贫富分化、就业挑战和社会福利成本膨胀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都面临着诸如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许多共同问题,都需要调整和改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问题的关键是谁能调整得更快更好,取得调整中的比较优势,中国能否在此轮调整中既立足自己,又抓住对方调整中于我有利的战略机遇,吸收有益成果,加快发展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要靠多国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证明其优于资本主义。因此,要增强机遇意识,抓住资本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话语霸权和制度霸权受到严重打击的特殊机遇期,用好西方制度困境及其对我展开的各种“攻势”所产生的“倒逼效应”,奋力攻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持续推进各层面制度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