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近20年来休闲娱乐业与性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行业情况变得复杂多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以及这些社会现象衍生出的一系列后果和问题都对其发展壮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禁娼的法制、道德与舆论环境不断逼压,“扫黄打非”运动层出不穷,性产业没有也不能“光明正大”地发展,而是采取了更加隐蔽与地下的方式。另一方面,民间和大众舆论则呈现多元化,讨论也转向了从业女性生活经验、择业动机,以及防艾等公共卫生话题,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关于娼妓非罪化或合法化的讨论。反对的声音从道德和法制的层面上探讨娼妓问题,认为其仍然是一个社会危害,而另一些声音则呼吁以更开放的心态去考量,从西方理论界,如女性主义中汲取合理的理论与视角。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角度为此问题的讨论注入了新鲜因素,视角和态度的多元化无形中为性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新的空间。
目前国内在此问题上的学术主流关注的是社会道德建设(如黄新春,2001;汤立云,罗光海,2002;张旭红,2003),法制建设、执法效果与黄赌毒等相关犯罪行为(如Liu,2001; Mao,2004),与娼妓问题相关的社会、性别、文化问题(如丁娟,1996);也有一些学者一直关注性产业从业女性的生活与权益(如潘绥铭,1997, 2000;黄盈盈、潘绥铭,2003;黄盈盈,2004;李银河,2003a;2003b)。记者和流行、大众文学作家等则把目光投向了这群女性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故事。其中比较著名的如以拍摄社会边缘人群生活扬名的摄影师赵铁林,他以平实的视角面对这些社会底层的女性,持续多年近距离拍摄她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2005, 2006)。网上也有许多名为“日记”、“揭秘”、“纪实”等的故事或报道,讲述的多为小姐“隐秘”、“不为人知”的生活情况;还有利用大众想象中的情色元素去吸引读者眼球的做法,又往往把小姐描述成“漂泊”、“边缘”、“放荡”或“生活道路曲折复杂”的女人,比如,“小姐纪实”、“小姐日记(每日生活纪实)”、“夜总会小姐的真实生活纪实”、“胡同里的小姐们”、“游荡在社会边缘的少女”、“陪唱女真实夜生活”,等等。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此类文章、报道出现,学术界和大众的眼光从来未曾远离过这个行业和人群,但总的来说愿意深入女性从业者生活,从她们的角度倾听她们心声、理解她们期望的研究少之又少。我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把性产业的发展置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脉络中,观察、分析、理解从业女性的日常生活经验、实践与意义,也希冀这能成为理解城乡二元社会中女性流动人口经验与欲望的切入点,而此话题在现今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本章将会对国内外关于娼妓问题和性工作的学术讨论先作一个梳理,包括主流女性主义流派对此问题的争论,让读者对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论著有大体的认识。国内学界的讨论也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有些观点吸取了西方女性主义某些流派论述的精髓,但我们不能说这些观点放在中国现实情况中没有偏颇之处。我将会一一分析它们的贡献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