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3~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学科动态本节作者:李宁,山东临沂人,1989年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2013年,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学术交流活动应接不暇,积淀下较为丰厚的学术成果。学术论文方面,围绕艺术学升格后的学科建设、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与发展取向等问题而展开的论文仍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中西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当下艺术发展状况方面的论文数量也较多。学术著作方面,2013年艺术学原理方面的教材大量涌现,以“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为代表的艺术学理论译著也琳琅满目。学术交流方面,围绕着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艺术史研究、艺术管理、跨学科研究等主题而进行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开展。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与学术交流的蓬勃进展共同交织出艺术学升门后艺术学理论学科在2013年不断探索与进取的风貌。

一 学术论文

2013年,艺术学理论领域的学术论文在数量上延续了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之后论文数量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艺术理论、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多,艺术管理、艺术创意方面的论文较少。从内容上看,围绕着艺术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以及下属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而开展的学科建设方面的思考与阐述,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对中西艺术理论的探讨、对当下艺术发展状况的反思等也是2013年艺术学理论学术论文的重要研究视域。

(一)艺术理论

围绕着艺术学学科门类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方面的探讨与反思,仍是2013年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议题。王一川的《“天门”下的忧思——艺术学门的新挑战》一文分析了艺术学门在研究与教学上面临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但学科实力薄弱、艺术特殊性凸显而艺术普遍性淡忘等六大新挑战,阐述了艺术学门在教学上的七种新趋势,最后将目光聚焦到普通艺术史的研究方面,认为“当前跨学科背景下的跨部门艺术史比较孕育着普通艺术史,它有可能跨越部门艺术史而成为艺术学理论的新的学科生长点”王一川:《“天门”下的忧思——艺术学门的新挑战》,《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5期。。李心峰的《艺术语境:艺术理论新焦点》一文在分析了我国艺术基础理论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演化的历程之后,指出从艺术基础理论建构的角度对艺术语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当前艺术理论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既是艺术理论发展到今天的一种历史必然要求与逻辑上的内在需求,又是破解当下艺术生产中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难题的一条富有前景的路径”李心峰:《艺术语境:艺术理论新焦点》,《艺术评论》2013年第9期。。李倍雷的《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第1期]一文则指出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是当前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主题,而构建中国话语必须建立在以中国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及对中国艺术的实践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解决中国的艺术问题,并与西方艺术理论进行更好的对话。其他的代表性文章还有于平的《大数据时代的艺术学对策研究》(《福建艺术》2013年第4期)、凌继尧的《艺术学理论一年来的学科进展》(《艺术百家》2013年第2期)、王一川的《艺术学:独立学门旗不湿?》(《艺术评论》2013年第3期)、尹文的《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与文献特征》(《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刘悦笛的《从艺术学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艺术学”——以民国时期艺术本体论与主体论为例》(《艺术百家》2013年第4期)、黄惇的《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艺术百家》2013年第2期)、姜耕玉的《艺术学理论根于艺术原创性研究》(《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陈池瑜的《艺术学理论的教学与学科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第6期]等。

探讨艺术本质、艺术的功能等艺术原理方面的论文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宋伟的《传统本体论批判与艺术本体论追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时胜勋的《被建构的艺术世界:从艺术叙事到艺术理论叙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陈炎的《艺术本质的动态分析》(《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王一川的《艺术的隐性权力维度》(《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4期)等。

在中国艺术理论的探讨方面,对特定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或理论家的艺术理论进行阐述的文章较多。例如张国芳的《论宗白华艺术本质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徐习文、谢建明的《论王朝闻的艺术学思想》(《艺术百家》2013年第5期),杜寒风的《邓以蛰的自然与艺术关系论》(《艺术百家》2013年第5期),何平的《徐渭艺术的体式与风格——兼及风格理论的思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等。其他研究视角的代表性文章还有朱良志的《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价值》[《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1期]、陈静的《中国古代“艺术”体系的特征——基于官修书目的考察》(《文艺研究》2013年第3期)、金雅的《“人生艺术化”:学术路径与理论启思》[《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等。

而在西方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中,针对西方艺术理论的观念主张、概念、范畴进行阐述的文章比较多。例如殷曼婷的《“艺术界”概念的现代生成及学科对话》(《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冯黎明的《艺术自律:一个现代性概念的理论旅行》(《文艺研究》2013年第9期)、刘悦笛的《作为人类“活动”的艺术——再论分析美学的“艺术本体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等。

(二)艺术史

在艺术史方面的学术论文中,针对艺术史学科的学科建设、性质定位、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占到了多数。徐习文的《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一文立足于中西比较的视野,对中国传统艺术史观与西方艺术史观分别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传统有他律性外向艺术史观与自主性内向艺术史观,西方艺术观的传入导致了后者的断裂。中国艺术史写作在引入西方艺术史观的同时,“需要遵守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本土‘家法’和学规,而且以艺术和审美为中心,借助风格、空间、色彩等艺术分析手段,考察艺术风格形成背后的宗教、社会、礼仪、政治因素,小心谨慎地进行跨学科研究”徐习文:《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郝青松的《谁之立法:当代艺术史写作的主体价值与知识生产困境》一文针对当代艺术史写作中写作标准极易被艺术之外的话语所牵制的状况,在比较分析了中国现代艺术史写作中的几个案例后,指出历史写作应该主动反省自身的立场,“艺术史写作首先应该揭开种种笼罩在历史学家头顶的由政治和资本权力控制的历史话语,历史的客观性也许就不言自明。这一切都须建立在由对写作尊严的自我反思形成的价值判断之中”郝青松:《谁之立法:当代艺术史写作的主体价值与知识生产困境》,《文艺研究》2013年第2期。。其他代表性文章还有高兴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艺术史研究特征》[《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第1期]、李倍雷的《艺术学学科性质与中国艺术史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王一川的《艺术史中的社会变化视角及其位移——以中国电影史研究为个案》(《当代文坛》2013年第3期)等。

一些学术论文则将研究视野聚焦到特定时代的艺术思潮、特定学者的艺术史观等问题上,代表性文章有邱江宁的《元代文艺复古思潮论》(《文艺研究》2013年第6期)、方维规的《“中间道路”的艺术史观——豪泽尔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学术研究》2013年第4期)、李轶南的《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史观:温克尔曼史学思想探微》(《艺术百家》2013年第2期)等。

(三)艺术批评

在艺术批评方面,一些论文聚焦于艺术批评的本质、艺术批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等问题。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一文围绕“什么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实践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理想的艺术批评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等问题对艺术批评进行了反思,指出“艺术批评的标准或共识既非科学的,也非哲学的,而是社会学的。……艺术领域没有标准,批评才有用武之地。任何有明确标准的地方,都没有批评存在的余地。正因为如此,科学批评无法参与构成科学真理,艺术批评却可以参与构成艺术价值”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文艺研究》2013年第7期。,以此力图澄清艺术批评的实质。黎杨全的《数字时代艺术批评的空间转向》(《民族艺术》2013年第2期)一文则针对数字时代网络空间带给艺术批评的冲击与挑战,指出艺术批评主体需从立法者变为阐释者,需要建立起一种交流性的语言。其他代表性文章还有张维青的《论艺术批评的创新意识与正向价值》(《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刘志的《当代艺术批评视野中的图文之辩》(《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张伟的《艺术文本与历史语境阐释》(《艺术百家》2013年第4期)、黄健云的《实践转向与艺术批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等。

还有不少论文立足于大数据、新媒体、全球化的时代语境,对当下艺术发展进行了考察与批评。叶朗的《对我国艺术当代发展的两点思考》一文立足于中国美学的立场,对当下中国艺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呼吁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能够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即“创造一种营造诗意环境氛围(‘境’)的艺术;第一,跨越旧的艺术门类的界限;第二,融入高科技的手段;第三,引发多种感觉器官的美感的交会兴发。这种多种感官美感的交会兴发,其本质是一种生命体验”叶朗:《对我国艺术当代发展的两点思考》,《文艺研究》2013年第11期。。童岩、姜申的《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一文对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及新媒体艺术带来的观念变革进行了阐述,对中国当下新媒体艺术发展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在新媒体艺术观念的发展趋向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与受众都将成为主导者,而艺术家和受众这对二元概念也将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史上嬗变为艺术参与者。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不仅取决于艺术界的实践,更多的是取决于艺术教育对‘人人参与意识’的唤醒。这应该是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演进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童岩、姜申:《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其他代表性文章还有支宇的《再传统——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立场与记忆模式》(《文艺争鸣》2013年第9期)、李雷的《日常生活审美与新世纪中国公共艺术》(《文艺争鸣》2013年第5期)、周计武的《什么是我们的当代艺术》(《文艺研究》2013年第3期)等。

二 学术著作

随着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独立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教材编写等工作进展迅速。2013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专著、编著、译著等学术著作应接不暇,在著作数量、研究视域等方面较2012年都有所提升。2013年的艺术学理论学术著作主要集中在艺术理论方面,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管理、艺术创意等领域的学术著作相对较少。

(一)专著、编著

顺应艺术学理论升级为一级学科所带来的学科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求,2013年,艺术概论类书籍大量涌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柴永柏、曹顺庆主编的《艺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侯也、李恩田、齐柠主编的《艺术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周忠元、赵勇主编的《艺术学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段宇辉主编的《艺术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玉花、王树良主编的《艺术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徐冉、曹毅亮主编的《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玉苓主编的《艺术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刘三平、梅晓红、胡娜主编的《艺术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等。

除了艺术概论类书籍的大量涌现,其他基础艺术理论方面如艺术类型学、比较艺术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著作也有所斩获。聂振斌的《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北京大学出版社)从厘定“文化”“人文”“价值”等关键词入手,强调中国艺术精神的人文化维度,认为礼乐教化是艺术精神产生的根源之地,儒道禅是艺术精神形成的思想之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古代艺术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该书以王国维、宗白华等人为个案,阐述了现代转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中国艺术精神转化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张法的《文艺学·艺术学·美学:体系构架与关键语汇》(人民出版社)对文艺学、艺术学、美学三个学科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以及在中国建立这三个学科的复杂过程进行了历史回溯,并对三门学科在基本语汇上存在的诸多困惑与缠绕进行了梳理。李倍雷、赫云的《比较艺术学》(南京大学出版社)提出了比较艺术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的观点和主张,并认为应将比较艺术学理论上升到世界文化范围来认识和建构,以使比较艺术学具有跨文化的整体性和文化包容性。该书从国内外比较艺术学历史状况、比较艺术学本体论、比较艺术学方法论、比较艺术学视域论、比较艺术学门类论、比较视域下的类型论、比较艺术学范例论、比较艺术学思潮论、比较艺术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不同层面进行阐述,力图建构较为完整的比较艺术学体系。李心峰的《艺术类型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则对艺术类型学的理论方法、艺术类型的演变规律、艺术的自然分类体系与逻辑分类体系、作为类型现象的艺术风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论著还有陶思炎等人的《民俗艺术学》(南京大学出版社),长北的《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福建教育出版社),施旭升的《艺术即意象》(人民出版社),杨向荣、谭善明、李健的《西方美学与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胡家祥的《气韵:艺术神态及其嬗变——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于培杰的《艺术节奏论》(齐鲁书社),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学》(长江文艺出版社),孙晓霞的《艺术语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

2013年,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著作也体现出积极开拓的面貌。王家新、傅才武的《艺术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对艺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艺术商品与艺术市场、表演艺术经济、视觉艺术经济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该书基于艺术行业的特殊性,试图建构一个包容艺术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艺术组织和政府等不同主体的经济学阐释框架。方李莉、李修建的《艺术人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对国内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概念、发展历史以及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并以作者亲身的田野调查报告为例,展示了学科研究视域与路径。其他此类代表性著作还有陈炎的《艺术与技术》(人民出版社)、顾兆贵的《艺术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黄永健主编的《艺术文化学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冯钢的《艺术符号学》(东华大学出版社)、陈正俊的《艺术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

在艺术史研究、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等方面,李希凡主编的《中华艺术通史简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六卷,按中国历史发展顺序列卷,该丛书囊括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建筑、杂技、戏曲等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门类,力图从宏观的层面审视中国艺术的发展走向,从通史的角度探讨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邱正伦、冯洁、王昱的《身体的镜像:中西人体艺术价值踪迹》(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书通过对中西方人体艺术及审美变化发展历史的梳理,阐述了中西方在人体审美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由此体察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精神与民族心理。李秀军主编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论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则汇集了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师生所撰写的艺术管理领域的论文,凸显出艺术管理系从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到具体的课程建设、艺术实践、学生培养的特色办学之路。

除了上述论著之外,王一川主编的《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后对中国艺术学第一年发展状况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学科基本情况汇集。该书从学科概况、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术交流、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六个维度对艺术学门类下属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在2012年度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发展梳理与学科反思。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收入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自国家“六五”规划时期立项至2010年12月31日前立项并获准结项的229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简介由项目基本信息、各部分主要内容及研究价值等组成,共计50万字。该书作为阶段性回顾与总结,对于艺术学研究人员了解艺术科研发展历史及现状具有参考价值。王廷信主编的《艺术学界》(江苏美术出版社)第8、9辑也于2013年出版,该集刊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为主要特色,同时兼及艺术学其他一级学科,力求站在学术前沿,集中反映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

(二)译著

2013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译著也大量涌现。其中,江苏美术出版社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共同打造的“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丛书,致力于通过系统翻译和研究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的经典成果,夯实艺术学学科的基础建设,提升我国当代艺术阐释和批评的国际话语权。2013年该丛书出版了《自我与图像》(艾美利亚·琼斯著,刘凡、谷光曙译)、《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迈克尔·弗雷德著,沈语冰、范景中、张晓剑译)、《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简·罗伯森著,匡骁译)、《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T. J.克拉克著,诸葛沂译)、《艺术社会学》(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著,章浩、沈杨译)、《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列奥·施坦伯格著,沈语冰、刘凡、谷光曙译)、《弗莱艺术批评文选》(罗杰·弗莱著,沈语冰译)等。其他代表性艺术学理论译著还有《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纳尔逊·古德曼著,彭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感受与形式:自〈哲学新解〉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理论》(苏珊·朗格著,高艳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美学与艺术丛书:艺术哲学》(朴异汶著,郑姬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E. 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杨思梁译,广西美术出版社)、《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马丁·盖福特著,王燕飞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与创意产业》(贾斯汀·奥康诺著,王斌、张良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等。

三 学术交流

2013年,围绕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艺术史研究、艺术管理、跨学科研究等主题而进行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开展。全年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下。

2013年6月15~16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第二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钟恩等专家及全国各地青年学者100余人出席论坛。本届论坛就什么是艺术学理论、如何从门类艺术介入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与当代社会转型等话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理论切入,进行了交流与对话。

2013年8月27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首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承办,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37位委员出席了会议。教学指导委员会王一川主任作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工作汇报,彭锋秘书长作具体事务工作报告。会议主要讨论了《艺术学门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艺术学理论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设置、教学体系、招生就业等艺术学理论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制定了“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和“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五年工作规划”。

2013年9月8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史研究的进展与瞻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会议由艺术学院副院长向勇主持,丁宁、李松、王耀华、傅谨和朱良志五位教授作主题发言。来自中国道教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社科部、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等几十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五位报告人围绕艺术史研究相关议题,从学术成果的创新推进、艺术学理论建设乃至艺术学学科建设等多层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丁宁教授做了题为“西方美术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的发言,强调学院美术史研究应该与博物馆美术史研究相结合。李松教授结合其著作《中国道教美术史》对中国道教美术史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王耀华教授主要介绍了中国音乐国际传播交流史的研究现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则思考将中国戏剧史作为一种历史的叙述,认为应该探讨“戏剧”的历史书写是否可能以及如何使之成为可能。朱良志教授的报告主要讨论中国文人画的形式问题。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敢教授等也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谈了许多经验。王一川教授作会议总结,认为此次会议昭示了艺术史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对于艺术史的纵深发展提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方向。

2013年9月10~13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百家杂志社等联合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暨“艺术·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仲呈祥、曹意强、凌继尧、周星、王廷信、蓝凡等来自全国69所高校的11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艺术学理论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发展研究”、“区域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传统艺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艺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和“艺术学理论研究”五个主题进行了大会与分组讨论。

2013年10月25~28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50余篇,来自大陆各省区以及荷兰、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艺术人类学在非遗保护中的理论与实践、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2013年11月2~4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建系30周年系列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该活动内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院)艺术史论系成立30周年庆典,艺术史论新思维——全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高端论坛,艺术与管理圆桌会议,庆祝田自秉、叶喆民先生90华诞学术研讨会,系友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其中,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艺术史论新思维——全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围绕艺术学理论这一新学科的规划和建设等多方面问题展开,旨在为各高校相互借鉴在艺术史论发展规划上的成果和经验提供平台。张敢、王一川、凌继尧、许平等来自17所院校的特邀代表结合所在院校的学科发展特点,就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构架体系、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专业布局等学科发展方面的问题作了专题发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仍然是比较薄弱的。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美术史学的学科结构,既要保持与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又要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其次,要开放研究视野,中国艺术史与世界艺术史研究并重,古代史与当代史研究并重,强调艺术史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则指出在人文学科全球化语境,跨学科、跨媒体、互联网数据库对学术影响的大背景下,普通艺术史研究逐渐会呈现出四个层面的可能性:第一,普遍性视野中的单类型艺术史研究;第二,多种类型艺术史观念比较研究;第三,两种类型艺术史比较研究;第四,跨类型艺术史的整合研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凌继尧教授在发言中认为,讨论艺术学,应该从宗白华和马采开始讲,我们今天在从事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忘记或者无视一百多年来艺术学丰厚的理论积淀。

2013年11月20~21日,2013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工作会议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如何建设发展艺术学科”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家级专业艺术院校的院长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家重点综合类高校艺术学院的院长共50余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艺术学科成为独立门类以来学科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2013年11月2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承办的“艺与脑——艺术管理思考”国际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中央美术学院文学院副院长、艺术管理学系主任余丁教授担任研讨会主持人,来自原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日本神户大学、美国纽约大学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5位国际艺术管理学学者讨论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视角之下的艺术管理学科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自内地及港澳台多所高校艺术管理学科领域的教授结合了中国当今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对如何更好地发展完善中国的艺术管理学科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2013年11月29日,中国高教学会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十年:面向未来的艺术管理学科定位与规划”,研讨会分为“艺术的边界与产业发展”、“艺术管理专业规划与学科布局”和“艺术管理学科的文化推动力”三大主题板块。会议旨在继承历届艺术管理教育年会的基础上,为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师生提供观点沟通、信息交流的平台;与国际知名的艺术管理专家和优秀的业界实践者展开讨论,对艺术管理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展望。

2013年12月21日,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举办艺术理论高层论坛,曹意强、高建平、胡智锋、贾磊磊、刘伟冬、陆扬、沈语冰、陶东风、王端廷、王廷信、王一川、阎嘉、张法、仲呈祥、周宁和周星等来自国内十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与会,探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前景。会上,专家们就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觉、自信以及与其他五个一级学科中的艺术类型史与理论的区别和联系问题展开了研讨和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