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独立团勇克汀泗桥、贺胜桥
一、攻破天险汀泗桥
汀泗桥是武汉南面的一个大门,西北端是不能通过的湖沼,东南端是许多便于防御的独立高地。当时涨水,其外围形成了南、西、北三面环水,东面是崇山峻岭可为依托,粤汉铁路由西南往东北,仅有一座铁路桥可以通行,进入汀泗桥。
汀泗桥素称天险,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一九二一年军阀混战时,吴佩孚据守汀泗桥,赵恒惕率湘军数万进攻数日未破,受创败退,因此吴佩孚威名大震。此次敌人在汨罗江防线崩溃后,又以败退下来的宋大霈、董政国、叶开鑫等残部和陈嘉谟增援之部队共两万人固守汀泗桥。同时,吴佩孚正亲率大军南下。八月十四日,北方国民军撤出南口。南口被张作霖占领后,英、美、日帝国主义的战略部署是:吴佩孚率大军南下举行反攻,孙传芳由江西向湖南进攻,与吴佩孚配合,打败国民革命军于鄂湘地区。此次吴佩孚亲率刘玉春、吴俊卿、高汝桐等嫡系部队乘车南下,就是依照英、美、日帝国主义的意图行动的。
我们进攻汀泗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兵力先打吴佩孚,后打孙传芳,再打张作霖的作战方针指导下进行的。以第四军攻击汀泗桥,第八军、第七军集中蒲圻附近为策应,第六军在通城待机,第二军、第三军在湘东向江西方面警戒。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五日早上独立团占领中伙铺,当天下午,第十二师师部和第三十五团到达中伙铺附近,第十师到达山峡冲附近,军部和第三十六团到达石坑渡。二十五日晚上,陈可钰、廖乾五由石坑渡发出二十六日进攻汀泗桥的命令,其内容大致如下:第三十五团沿铁路两侧向汀泗桥正面进攻,第三十六团和第十师从右翼包围攻击,独立团为预备队。
二十六日十时三十分,第三十五团将猪高山敌警戒部队驱逐退回汀泗桥。敌以火力封锁铁路桥(周围是水,仅有铁路桥可通行),不能通过,遂成隔河对峙局面。第十师和第三十六团方面也无进展。当时曾想了一个办法,由独立团、第三十五团挑选会游泳的干部、战士组成奋勇队,由炮兵掩护,从河里游过去,向敌人进攻。总共挑出会游泳的干部、战士一百多人。但是,要以一百多人游过很宽的水面(原是小河,因涨水水面变宽了)去进攻敌人,恐怕不易成功,故未实行。下午,敌人集中炮兵火力,掩护步兵千余出击,一直打到第四军军部附近。军部调独立团向出击之敌反击,激战数小时,将该敌击退,稳定了战线。
叶挺在一个村子里找了几个农民,调查地形道路,知道东边大山上有小路,可以绕到汀泗桥东北之古塘角进攻,农民愿意给带路。叶挺好像胸有成竹了,即令全团吃饭、睡觉,他自己到军部去了。
独立团虽然已将出击之敌击退,但总的说来,打了一天没有什么进展。陈可钰、廖乾五正在考虑攻打汀泗桥的方法,忽然看见叶挺进来,很为欢喜。叶挺指着地图上农民说的不被敌人注意的小路说:“我们如果走小路翻过这些大山,绕到古塘角附近,从敌人后面攻击,汀泗桥就可以打下了。”陈可钰、廖乾五同意叶挺的意见,即令独立团担任这个战斗任务。
独立团接受绕到敌后攻击汀泗桥的任务后,党支部进行了政治动员,号召党团员保证完成战斗任务。二十七日二时,独立团由一个山坡上的露营地出发,由熟悉道路的农民做向导,很快地通过难上的高山和难走的崎岖小路,绕到了古塘角方面,向敌发起猛烈攻击。同时,第十师和第三十六团方面也向敌猛烈攻击,农民武装也配合对敌进行袭击。四面八方都是枪声,敌人不知道革命军是从什么地方打进来的,大为恐慌,阵地又接连被我攻破,敌遂全线崩溃,天险汀泗桥乃于八月二十七日为我占领。
独立团毫不停留地立即向咸宁猛追。途中,叶挺接到张发奎派骑兵通信员送来一封有三个“+”字符号的信,内容是要独立团追击不得超过十五里。叶挺见敌人败退非常狼狈,沿途都有走不动的敌人和丢弃的枪支、子弹、军用品、文件等等,认为战机不可错过,仍然继续猛追。到达咸宁西南,只见城周围都是大水,一片汪洋,无法通过。部队中有人讲起怪话来,有的人说:“望洋兴叹,白费力气。”有的人说:“还是张师长(指张发奎)的意见对。”有的人说:“如听张师长的话,我们已经吃早饭了。”有的人叹起气来,喊:“向后转走。”此时叶挺接到前卫第二营营长许继慎的报告,说:“咸宁敌人甚混乱,铁路线可以通过,请速令机枪连来掩护职营冲过去。”叶挺即赶到前面,看见铁道路基有些虽被水淹,但还可通行;咸宁铁路桥北端有敌人防守,要通过一千多米完全暴露于敌人火力下的铁路线,才能到达对岸;咸宁城之南端、东端、北端高地,都有敌人在挖工事,到处来来往往敌人不少,但其状甚为混乱,判断必是由汀泗桥方面退回之敌。叶挺考虑到如敌做好防御工事,增援部队到来防守,则我军要攻破这座城池是有许多困难的,遂决心乘敌混乱时机冲过铁路线,向敌攻击。其处置如下:以机枪连的六挺重机枪和特别大队,在铁路两侧占领阵地,以火力掩护第二营先冲过去,叶挺率第一、第三两营在第二营后面跟进。
第二营营长许继慎接受冲过铁路桥的战斗任务后,对全营说明任务的重要性,进行了政治动员,并给全营下了一道死命令:“一直向前冲,占领对岸敌人阵地,只准前进,不准后退。”我们的六挺重机枪一齐响了,第二营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一条巨龙似的向前奔去。冲过铁路桥时,遭到敌人的交叉火力射击。战士们仍以无比的英勇在铁路桥上前仆后继,连续冲锋,终于将守在桥头的敌人打垮,冲过铁路桥,继续向敌攻击。叶挺也率部队冲过去向敌攻击。敌人挡不住独立团的猛攻,遂向贺胜桥溃逃。二十七日上午十一时独立团占领了咸宁城。
当叶挺进入敌人司令部时,电话铃还在响,他拿起听筒一听,原来是贺胜桥打来的电话,说吴佩孚已经到了贺胜桥,向这里询问汀泗桥方面的情况。叶挺立即摔下听筒,令城内部队全部出城,一方面把全团布置于咸宁东北文笔山一带高地,准备迎击吴佩孚的援兵;另一方面将吴佩孚已到贺胜桥,独立团已占领咸宁并在咸宁东北文笔山一带高地占领阵地,准备迎击敌人的情况报告张发奎,并要张发奎快派部队前来协同防守。张发奎接到叶挺的报告,又惊又喜,乃派第三十五团来咸宁,协同独立团设防。
咸宁从古以来就为军事重镇,时适涨水,形势险要,类似汀泗桥。如独立团依照张发奎的来信停止追击,让吴佩孚援军到达咸宁扼守,将给我们增加很大困难。
独立团在汀泗桥、咸宁战斗中的勇敢机动的行动,人们大为赞扬。
二、贺胜桥之战
八月二十七日,吴佩孚亲率刘玉春第八师、张占鳌混成旅和吴的卫队旅等生力军,由武昌乘火车赶来汀泗桥增援。当他到达贺胜桥时,汀泗桥、咸宁已为我们占领,遂决心在贺胜桥防守。其兵力为第八师、第十三混成旅、卫队旅及收容由汀泗桥、咸宁退回的陈嘉谟、马济、娄云鹤等残部共计二万余人,大炮六十门、机关枪一百余挺。
贺胜桥地势险要,西以黄塘湖为依托,东以梁子湖为依托,当时涨水,这两个大湖之间的陆地变得狭小了。敌人把两万多兵力、六十多门大炮、一百多挺机关枪配备在这个狭小的地带上,设三道防线防守,构成了十余里的防御纵深。第一线在贺胜桥以南约十里的桃林铺一带,第二线在贺胜桥以南约四里的印斗山一带,第三线在贺胜桥一带。贺胜桥南端有一条小河,因涨水泛滥,仅有一座铁路桥可以进入贺胜桥,与汀泗桥、咸宁的情形差不多。吴佩孚认为平江、汀泗桥战斗的失败,是由于我军绕到侧后进行攻击,为了对付我军这种战术,所以他亲自指导构筑贺胜桥防御阵地,不仅构成了十余里的防御纵深阵地,而且每个山头都构筑环形工事,形成周围防御,可以独立作战,各个阵地之间火力可以联系,可以互相支援。吴佩孚视察了桃林铺阵地、印斗山炮兵阵地后,曾对其幕僚说:“昔以汀泗桥一战而定鄂,今以贺胜桥一战而定天下。”吴佩孚发出这个狂言,一方面是认为我军无法攻破贺胜桥阵地,另一方面是他清楚美、英帝国主义已给孙传芳许多金钱和武器,并督促他出兵抄我军后路,以收夹击之功。只要守住贺胜桥,孙传芳不久就会行动起来。吴佩孚企图再显“威名”,所以他亲自在贺胜桥指挥这次战斗。
我军是以第四军和第七军第二路担任攻击贺胜桥的任务,其部署大致如下:独立团由正面桃林铺附近沿铁路向贺胜桥攻击前进,第三十五团由左翼向贺胜桥攻击前进。第七军第二路由右翼向贺胜桥攻击前进,八月三十日五时开始总攻击。第十师炮兵营和第十二师炮兵营均集中军部,统一指挥,掩护步兵攻击;第三十六团为第十二师预备队,第十师为第四军预备队。
八月二十九日,独立团在咸宁城东北地区之驻地接到攻击贺胜桥的作战命令。支部立即进行政治动员,指出:“吴佩孚已到贺胜桥,孙传芳正准备出兵配合作战,我军必须迅速攻破贺胜桥,打败吴佩孚,占领武汉,然后集中力量打孙传芳。敌人屡战屡败,士气低落,我军攻无不克,斗志昂扬。中国共产党武汉地方委员会领导武汉各地人民,早已向敌军进行工作,动摇其军心,瓦解其内部,并组织武装袭扰其后方,配合我军作战。我们有广大人民支援,攻破贺胜桥是有把握的。但贺胜桥战斗与过去几次战斗不同,这次吴佩孚亲自指挥,有一部分生力军,炮火较强,防御纵深很长;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勇敢,不怕牺牲,以攻破贺胜桥,完成光荣的战斗任务。”支部和团部分别在党内和党外进行政治动员后,党员、团员都在小组会上表示了攻破贺胜桥的决心,战士们也在班、排会议上表示了攻破贺胜桥的决心。
贺胜桥地区的农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因而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很快就接受了。连日来,敌人由汀泗桥、咸宁退逃时,沿途抢劫、强奸,无恶不为,农民恨之入骨。听说独立团要去贺胜桥,许多村庄的农民都争着来给带路去打敌人,以报深仇。独立团每个连队都有熟悉道路的农民为向导,战士们说:“连里都有了参谋,我们一定能打进贺胜桥。”
二十九日黄昏前,独立团由驻地出发,途中接到张发奎的命令:敌人现向第三十五团出击,甚为猛烈,独立团应即跑步增援。独立团跑步到桃林铺以南时,敌人铁甲车正从对面冲来。但是没有工具破坏铁路,以阻止铁甲车冲进。当地农民说:“把稻草堆在铁路上,它就不敢来了。”农民和战士们都去搬来许多稻草,堆在铁路上,敌人铁甲车真不敢来了。向第三十五团阵地出击之敌,遭到独立团的侧翼攻击,也退走了。
二十九日夜间,独立团以第三营在铁路西边,第二营在铁路东边就攻击准备位置,准备按照军部规定于三十日五时向敌攻击;第一营、特别大队为预备队,团指挥所在桃林铺以南铁路东侧。第三营、第二营接敌时,因为天黑看不清敌人的阵地,带路的农民熟悉地形道路,把先头连带到距敌人阵地百余米的地方才停止。连排干部亲自侦察敌人阵地和我们的进攻冲锋道路。敌人有所发觉,乃进行射击。从敌人射击的火光中,更加了解了敌人阵地的情况。凌晨四时前后,敌我双方已能互相隐约可见,敌人不断向我射击。第二营、第三营被迫发起冲锋。战士一鼓作气冲进敌人阵地,闪光的刺刀指向敌人。一群敌人放下武器,举起双手。我们占领桃林铺一带敌人阵地后,继续向纵深进攻。叶挺进到桃林铺以北时,后面还有残余敌人向他射击。他一面派少数部队肃清残敌,一面继续前进。
第二营连续攻破几个阵地,忽遇刘玉春部出击,将第二营包围。第二营营长许继慎同志胸部负伤,子弹穿过肺部,还坚持指挥战斗,命令部队坚决抗击敌人。第一营和特别大队增援上去,经过很激烈的战斗,终将刘玉春的出击部队击退,独立团各部继续向敌攻击。第五连进到敌人设置有指挥阵地和炮兵阵地的印斗山附近,伤亡很大,但仍坚守阵地,继续战斗。第二营请求团部迅速增援。此时独立团的兵力已全部投入战斗,仅有向铁路线警戒、准备射击敌人铁甲车的机枪连可以调去增援。至于友邻方面,第七军第二路没有攻破敌人阵地,落后很远;第三十五团也落后很远。军、师的预备队在后面,一时也不能赶上来。单独攻入敌人纵深的独立团三面受敌。敌人的机枪、步枪、大炮不断向独立团射击,进不易,退不许,停不宜,形势十分危急。叶挺同志接到第二营报告后,就下决心坚决往前攻,集中机关枪连、第一营、第二营兵力,专攻印斗山这一点,并叫我前去指挥。
我们六挺重机枪在印斗山西南一个山坡上响了,第一、第二营的战士们向印斗山进攻了。第一营营附符克振同志首先率部队冲上印斗山,他向山上冲时,胸部被子弹打穿都不知道,还继续向前冲,又走出好几步才倒下。战士们勇往直前,猛打猛冲,占领了印斗山。许多敌人举手缴枪、缴炮,但有一部分敌人带着竖在印斗山顶以示威风的几面大旗往山下逃跑。独立团的战士们都很熟悉,这是敌人退却的征候,于是不约而同地向敌人发起冲锋。东起印斗山,西至铁路西,一千多把雪亮的刺刀杀入敌人阵地,真是猛虎入羊群,只见几万敌人连跑带滚,山崩一样地垮下去了。中国共产党咸宁支部领导的农民武装,在贺胜桥以北袭击敌人,使敌更加恐慌,起了配合作用。吴佩孚的大刀队在贺胜桥铁路桥上阻拦,不准后退,砍杀不少退下来的敌官兵,并杀了旅长、团长数名,将头挂在贺胜桥街道中间,以图阻止退却。但仍然阻止不住敌兵退却,更挡不住独立团的猛打猛冲猛追。敌军个个争先退逃。仅从贺胜桥上挤掉到河中淹死的就数以千计。独立团乘敌混乱之时,冲过铁路桥。吴佩孚仓皇乘车向武汉逃去,途中轧死了许多沿铁路退却的敌军官兵。三十日十一时左右,独立团占领了贺胜桥,打开了武汉最后一道大门。
独立团在贺胜桥车站缴到没有开走的火车,上面载有饼干、白面、大米、弹药和其他军用品,这是因为铁路工人纷纷逃跑,火车没人驾驶,这些东西敌人无法运走。吴佩孚原拟坚守贺胜桥并准备进行反攻,所以在贺胜桥存的粮食、弹药、枪支、军用品堆积如山,均为独立团缴获。
独立团占领贺胜桥后,仅派少数人员看守物资,部队便人不停步马不停蹄地向敌人猛追。如火的太阳在头上照射,脚下的铁轨热得发烫,战士们身上的大汗像泉水般地涌出,但是为着消灭敌人,还是用快步追击。当尖兵连(第六连)追到贺胜桥以北约三十里之涂家湾附近,团部到达贺胜桥以北二十余里之降仙桥附近,接到张发奎的命令,叫独立团不要追击,让第十师追击。张发奎的命令不仅不让独立团追击,而且指定了宿营地,要独立团即回宿营地待命。叶挺不得不下达向后转的命令。很多战士说:“第十师还没有来,为什么把敌人放走呀!”都不愿意返回。几经说服,部队才返回宿营地。
关于贺胜桥之战,刘玉春写的《百战归田录》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玉春陷重围中,血战冲出,而于信臣所部未得脱。玉春复救出之时,补充团第三营又至。玉春集合后方兵力,谋再战,是时左翼一山有友军两营据守,因命炮队依山布阵,借彼掩护。布置甫毕,敌已大至,而山上友军又无故退却,炮兵以无掩护不得退,敌兵抄袭后路,于是复陷围中。玉春以后方兵多,欲退不得,乃反进攻,肉搏冲锋者数次,前方敌兵少,竟得脱险。退至贺胜桥,桥上布满死尸,桥下浮尸至不见水面。玉春践尸而过,昏夜还至武昌之南关。孚威亦自贺胜桥还武昌,是为八月二十五日也。集合本师查点员名,计十五旅及补充团、炮兵连、工兵连、辎重连、卫生连凡五千员名,伤亡三千零五名。团长三员,陈献斌阵亡,拜伟重创,周楫被俘。营长九员阵亡,及不知生死者七员。连长四十二员阵亡,及不知生死者二十五员,其排长以下不能遍举。其他各部所余,陈嘉谟一师余三千名,其卫队一团余一千二百名,宋大霈一师二千名,孙建业一旅四百名,张占鳌一旅三百名,余荫森一旅二千名,孚威之卫队一旅亦仅一千零五名……”
只从刘玉春这一段话中,已可看出吴佩孚在贺胜桥损失之大、失败之惨,也可以看出独立团的英勇善战和攻破贺胜桥的战功之大矣。
(节选自《周士第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