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未知的自己:拥抱内心受伤的小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父母施加的挫败感

放学了,梅子领着儿子康康走向停车场。康康从走出校门开始就显得非常兴奋,梅子问他:“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事,看把你高兴的?”

康康兴奋地描述说:“我们组建了一支作战团队,代号叫银河闪电,李民浩是队长,我是副队长,张子睿和白杨是我们的两员大将,我们还需要一些士兵,李民浩说明天我们继续招募,就会有新的士兵加入的。”

梅子知道康康说的是网络游戏,具体怎么玩,她也不太清楚,但她乐意听康康讲他在学校里的生活,即使听得一头雾水,梅子也会鼓励康康积极地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梅子才能更详细地了解康康的成长,观察他在学校里发生的变化。

坐在车上,康康一直向梅子讲他们的作战计划,说的全是专业术语,好像年长他30岁的老妈真的懂得一样。红灯时,梅子突然问康康:“你们的队长是谁选出来的,为什么你是副队长,李民浩是队长呢?”

“没有人选,自己愿意当啥就当啥。”

“那你是自愿当副队长吗?”

“对呀,队长负责观察地形,负责指挥,我是负责攻击的,我的攻击力是最强的,大将和士兵都需要我来保护。”

从康康的言辞之间,梅子没有听出来任何不甘心或者委屈,可是梅子却不甘心起来,继续问道:“那你们这个‘银河战队’……”

“不是银河战队,是银河闪电。”康康纠正道。

“对,银河闪电,妈妈记错了,那你们这个银河闪电是谁提议建立的?”

“当然是我喽!”听到这里,梅子的不甘心减轻了许多,欣慰感油然而生。

梅子继续开车,康康则继续讲着他们团队作战的情况,不知道他是对梅子说,还是自言自语。突然之间,梅子注意到,康康好像没有刚提起这个话题时那么兴奋了,不知道是不是她过于严肃的提问浇灭了他的激情。“小朋友之间的游戏,何必那么较真呢?”嘴里这么劝慰着自己,梅子却始终改不了事事争第一的习惯。

梅子是一位英语老师,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一定要拿第一名”。多年来,她养成的习惯心理便是通过成功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的满足。童年时期,第一次有了争第一的印象是那次参加市里的英语比赛。梅子比同龄人更早接触英语,在区里举行英语竞赛时,误打误撞地考了第一名,学校的老师一夜之间都知道了她的名字,校长还鼓励她,叫她好好加油,争取拿个市里的第一名。在后来的比赛中,梅子只拿了第三名,并未创造奇迹,但是老师和校长的关注开启了她清晰的自我意识,也是从那时开始,梅子的学业成绩开始上升,对学习的热情更大了。

多年来,“一定要拿第一”成了她的思维习惯。没有人会记住第二名,只有第一名才是有价值的,被人看重的,于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梅子始终要求自己成为排名第一的那个人。这种想法潜意识地影响了她对儿子的态度,尽管小学教育早已告别“考完试就关注班级排名”的时代,梅子依然希望孩子能成为班级里的第一名。梅子知道,想要第一名的那个人是她,康康却没有太多的竞争意识,因此,每次听到康康没有排到前面,梅子就觉得特别受挫。

由于好胜的性格,梅子特别不能忍受康康哭鼻子。康康因为一点小事儿就掉眼泪,梅子会觉得非常郁闷,自责自己怎么会教出性格如此脆弱的孩子。于是,在重要的场合,或者重大事件之前,梅子都会警告康康:男子汉不要哭,哭是懦弱的表现。康康爸爸经常提醒她说:“你把孩子逼得太紧了。”梅子有心改之,这么多年了,却始终改不了。


儿童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儿童将不断体会到挫败感。在三岁以前,儿童会以为自己是全能的,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自己。这一阶段的儿童会拥有这种宇宙无敌的自信心,只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

从三岁到六七岁,儿童的认知水平提高,在游戏中逐渐认识到自己能力有限。比如说,在幼儿园里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用积木搭建房屋,不能控制排尿。由于感受到挫败,儿童变得脆弱,容易哭泣,有时候还发脾气,富有攻击性。儿童感觉到痛苦,但也在真实地感知世界,在尝试中逐渐接触现实,对儿童成长是有益处的。

在认知发展中体验到的挫败感并不足以伤害孩子。糟糕的是,父母用不切实际或自以为是的期待要求孩子,父母本身却不自知,儿童体会到的便是父母施加给自己的挫败感。比如说,原本对成绩排名不敏感的孩子,考了第二名后见到父母失望表情时产生挫败感,比因考试本身带来的伤害更大。

大多数时候,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伤害了孩子。因为父母的反应来自被孩子唤醒的内在小孩,父母曾经受到的伤害被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激发出来,那些说不出的痛苦、难受和委屈便转化为对孩子的过高期待以及当孩子未能实现目标时的失望情绪。

最简单的例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小孩子因为抢玩具、做游戏而发生冲突,孩子一会儿就忘记了,哭过了还能继续愉快地玩耍,大人却一直耿耿于怀,甚至出现孩子已经玩在一起,大人却“相看两讨厌”的尴尬局面。如果父母告诉孩子说:“以后不要和××一起玩”“××只知道欺负人,咱们再也不理他了”,实际上是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受到的挫折传递给了孩子。

有一句话叫“相爱相杀”,用这句话来形容父母施加给孩子的挫败感似乎言重了。但真相总是很残酷,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对任何人来说,挫败感来自外界,却是持久的内在体验,父母受制于遭受挫败的内在小孩,忍受不了现实中的挫折,往往通过教育孩子来表现。对每一个孩子来说,父母这样做都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