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理念
《现代汉语词典》(1992年)对“理”“念”,分别作如下界定:“理:纹理、道理;念:观念、念头。”《辞海》(1989年)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点(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由此可以理解,理念是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观点和原则,对实践行为有指导作用。
曾经有一个关于想法与做法、观念与行为的故事。说有四个男人同时对一个站在山顶上的女人产生了爱慕,都想得到她的芳心。为什么女人站在山顶上,据说她集美貌、智慧、财富于一身,世间比较少见,所以把她放到山顶上。于是四个男人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对女人的追求。第一个男人给女人写了一封情书,爬到山顶后,跪在女人脚下,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的“心声”。第二个则快速冲到山顶,献上一束鲜艳的玫瑰花。第三个爬到山顶后,优雅地为女人翩翩起舞。第四个则避开登山、直面相对等方法,租来一架飞机,在空中向女人表达爱意,飞机上飘下“永远爱你”的醒目标语。四个男人目标一致,但想法、观念不同,导致采取的方法各异,效果自然也不一样。至于最后谁得到了女人的芳心,这取决于山顶女人喜欢什么样的风格的男人。这只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待同一件事情或同一个人,在不同观念指导下,会采取不一样的行为,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艺术创作亦然。相同题材,不同人来表现,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样式。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原则一样,每一个艺术创作者也有自己的创作原则。但多数情况下,创作者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有什么创作原则。分析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确实处于不自觉的无意识状态,二是可能不愿意陷入某种模式和窠臼,不愿意被已有的观念所束缚。但是不论承认与否,创作者自觉不自觉地都在遵循一些原则,这是事实。让我们来看看大师们是如何说、如何做的。
拍摄了《伊万的童年》《镜子》《乡愁》等著名影片的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一书中明确表示,“每一个艺术家在电影中都会以自己的方法去发现、提出并设法解决问题。不管怎样,一个人若要完全知道在做什么,就必须要有一套清楚的法则,因为一个人不了解自己艺术形式的准则便无法工作。因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根据自己的准则诞生和生存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艺术家需要在一些原则、准则的指导下创作,不然就无法进入“有准则而存在”的艺术形式里面。电影《伊万的童年》成功之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独特的“雕刻时光”理念,逐渐清晰并成为自觉的意识与追求。他说,就在那个时刻,“‘烙印时间’的理念在我脑海中浮现。此一理念让我得以发展出一套原则,据此原则我得以在寻求形式、寻求掌握影像的方法时,随时检验自己的幻想;这一原则使我能够得心应手地将不需要、不相容、不相干的东西剔除,以至于什么是影片所需,所应回避的问题得以自行解决”。如此看来,创作理念可以帮助创作者解决一些困难、避免和排除一些问题。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描述中,他清楚地用了“理念”这个词,说明在创作中,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直在努力探索想要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的方法。
如果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故事片导演,那么纪录片导演是如何做的呢?有着“世界纪录片之父”之称的罗伯特·弗拉哈迪,在拍摄成名作《北方的纳努克》时,虽然只是一个探险家,对拍摄技巧没有概念,但是多年探险经验和曾有的失败拍摄经历,使他决定再次拍摄时,在没有开机之前,先确立自己的拍摄原则,即以一个家庭为单位、与被拍摄者交朋友、尊重他们、尽可能展示他们生活的状态,而且要好看有趣,选择具有现场感的长镜头跟拍。这一系列原则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后来成为指导弗拉哈迪创作的有效法则,也成为至今影响纪录片创作的“金科玉律”。喜欢探险、喜欢自然的弗拉哈迪,也喜欢用长镜头纪实跟拍的方法,自然展现遥远地方人们的生活状态。在面对一无所知的对象时,如果要捕捉它本来的形象,绝不能先入为主。罗伯特·弗拉哈迪以他略带怀旧的浪漫主义情怀,深情地关注处于文明边缘的人们,自觉地用“跟拍”方式展示他们生活的诗意。他吸收故事片叙事手法,却把它运用在既非作家和导演所创作,也非演员所表演的题材上。这样既保持了戏剧性场面感人的力量,又将其与真实的人结合起来。这个在矿区长大、一直喜欢探险的大个子美国人,有着执著的精神和善意的微笑,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思考。而英国纪录片大师,被称为“世界纪录片教父”的约翰·格里尔逊,更是旗帜鲜明地倡导和推广自己的纪录片理念,他主张纪录片“是对现实创造性的处理”,他认为,纪录电影“不是观照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打造自然的一把锤子”。他充满激情地拍摄了自己唯一的一部纪录片《漂网渔船》,从身边现实取材,有明快的节奏、纪实的场景、饱满的画面,用镜头向公众传达对英国工业文明的歌颂,传达劳动者的自豪和尊严,带有明确的主观倾向和社会教育意图。
中国很多导演也有自己的主张,比如纪录片导演张以庆,一直被视为“另类”,因为几乎他的每部片子都会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是争论,但每部片子都很好看。虽然每拍一部片子都要经历一段痛苦,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说:“我一向坚持纪录片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私人化的东西。它是作者个人描述和解释世界的一种形式。”在张以庆看来,拍别人的生活,表达的却是自己。深入别人的内心,就是深入自己的内心。能在自己内心走多远,就能进入别人的内心有多远。唯有这样,表达才有一种感动,才有一种让人无法释怀的深思。无论拍摄《舟舟的世界》《英和白》,还是《幼儿园》,张以庆都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拍什么,张以庆在很多时候也不知道,但他明确地知道不拍什么。在幼儿园,他不拍上课,不拍唱歌,不拍“六·一”,不拍家长。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张以庆在纪录片里寻找自己,也是用纪录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通过镜头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从以上几个中外电影及纪录片导演创作案例来看,创作者在创作时是有理念的,也是需要理念的。只是这种理念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潜在到显现、由简单到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创作者阅历及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可以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也就是说理念形成有一个过程,形成后也可以超越。我们通常认为的文无定法,大象无形,就是在有过准则之后的一种超越。
以上是实践、具象层面的理念内涵,理念还有哲学、抽象层面的解释。在柏拉图的世界里,理念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见到的东西”,即形象。柏拉图排除这个词的感性意义,用来指理智的对象,即理解到的东西。他认为变化不定的个体事物,其所以相对的具有某种性质,是由于有离开个体事物而绝对存在的理念。如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有美本身,即美的理念。全部理念构成一个不变的理念世界,存在于事物世界之外。由于柏拉图的理念是指一种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的精神实体,所以也有学者译为“理式”“理型”“相”。在《国家篇》中,柏拉图讲到一个寓言:一个犯人被锁在洞中,在洞口外面有类似木偶戏的表演,借助洞口火光,阴影投到洞壁上,这个犯人看到的只是这些投影,等到犯人被释放,他才看到真实的木偶,看到火光,才知道以前所看到的木偶、火光之类,只不过是对真实事物和太阳的模仿。柏拉图在寓言中所说的真实事物和太阳,是对他的理念世界的比喻;木偶、火光之类,是对现实世界的比喻。他认为理念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完美。黑格尔也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存在,“一般来说,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与实在的统一就是理念的抽象意义”。他进一步阐释,只有理念才是真正实在的东西,这就是说,现象之所以真实,并不是由于它有内在的或外在的客观存在,而是由于这种实在是符合概念的。取消存在本身,只取存在所现的现象。例如画马,所给的不是马的真实存在(不是活的马),只是马的形象。这种形象却还是一种客观存在。本书所探讨的理念主要侧重具象、实践层面的理念内涵,是指经过思考分析的思路、想法或主张,具备一定个性或智慧的思维方式、观念及观点,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行业与领域。如新闻理念、传播理念、设计理念、营销理念、执政理念等。
纪录理念,可以理解为纪录片创作的宗旨、准则、观点及主张,是纪录片创作者指导创作的总体思想和原则,是对纪录片创作所有问题认识的概括及总和,包括总体目标、选题方向、拍摄方法、拍摄态度、处理素材的方式、剪辑的节奏、创作者审美取向与主题表达的关系、创作者与受众的关系等,关乎一部作品的社会责任、审美价值、文化品位、传播效果的实现。比如纪录片先驱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纪录理念为拍摄遥远的即将消失的文明、跟拍一个家庭、与被拍摄者交朋友、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尊重被拍摄者的文化传统等。而他的学生、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的纪录理念则为拍摄活生生的场景和活生生的故事、“创造性地处理生活”、电影更有启迪人心的义务、“解说+画面”的模式等。涉及选题内容及选题范围,一个是遥远的即将消失的文明,另一个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涉及创作方法,一个是纪实跟拍、与被拍摄者交朋友,另一个是解说词与画面结合等。这些都构成对创作具有指导价值的理念与原则。直接电影、真理电影、新纪录电影等都有自己的主张与原则,即所有纪录片类型与风格都有自己的纪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