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目标及结构安排
1.4.1 目标和思路
本书借鉴主流经济学文献对流动性过剩(短缺)界定和度量的标准方法(基于“马歇尔K值”),对世界范围内六个发达国家G6和四个新兴市场国家BRIC在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短缺)状况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流动性过剩(短缺)造成了通货膨胀(紧缩)和资产价格膨胀(破灭)”这一常见判断,使用标准的计量经济学Probit模型进行概率检验;针对“马歇尔K值”作为流动性指标的缺陷,结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从货币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两方面分别进行建模,充分考察资产价格(预期)和通货膨胀与货币内生性的关系;为了弥补货币总量指标得到的流动性状况测度往往与现实相悖的弊端,本书将深入到经济部门中考察微观部门主体的资产负债调整行为,借鉴国际上新兴的“存量—流量一致分析”(SFCA)方法,尝试构建一个包括居民、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府和外部经济六个部门构成的一般均衡模型,同时考虑资产负债表调整要求的存量均衡和资金流量表、交易矩阵要求的流量均衡,出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书针对美国经济构建了这一模型,分析了美国经济居民部门资产选择行为变动的经济原因,最后模拟经济系统受到外生冲击的影响和货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本书的研究思路:从近10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状况及其变动(过剩或短缺)的现实入手,首先从一般经验统计和实证检验角度出发,度量世界范围内(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内)流动性过剩(短缺)的程度、趋势、特征和含义,并在统计学意义上分析流动性状况变动(过剩或短缺)与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涨跌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上述方法仍停留在证据含混的描述统计范畴,本书将进一步尝试建立一个包含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商品市场的联立模型,从中国货币供求关系失衡的角度,探讨中国经济2008年上半年之前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资产价格(包括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在内的各种风险资产)与总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及全球特定经济面临的不同类型的外生冲击,如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变动、国际利率变动、短期国际资本(热钱)流动加剧等,通过改变货币供求关系而作用于模型的内生变量:总需求、价格水平(通货膨胀)、资产价格。
同时,考察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方面的中国特征,是这部分研究的显著特色。货币总供给方面,首先,在建模中重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在现有汇率制度下对央行货币供给的影响,其中重点研究近年来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即“热钱”),对于热钱的系统性、准确性测算和预测对理解货币供给函数意义重大,本书对这一问题将用较大篇幅进行讨论;其次,研究央行货币政策组合,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发行等政策对流动性输入的对冲效果;最后,结合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主动性调整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给出较为系统的货币总供给测算模型。货币总需求方面,本书将区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货币经济体系的不同结构性特征,重视两个系统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对货币需求变化的解释能力。此外,资产价格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也在建模中加以考察。
本书第5~6章,受Minsky(1986)金融脆弱性理论对经济主体按照资产负债表特征三种分类(“对冲套保型”、“投机套利型”和“庞式融资型”)的启发,将经济部门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变动过程中呈现出的资产(负债)比例动态调整行为,作为流动性过剩(短缺)的内生机制,基于SFCA宏观经济六部门存量—流量一致分析均衡模型,研究经济部门资产配置比例调整行为的产生原因,为流动性过剩(短缺)的研究提供一个微观视角。结合美国的部门经济数据,本书分三步构建了这一模型:会计账户假定、部门行为方程设定和检验、模型封闭和均衡自检,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产生美国经济部门内流动性变动(过剩或短缺)的原因包括:潜在GDP产出变动、劳动力部门与企业的工资谈判能力变动、劳动生产率变动(技术进步)、产能利用率变动等实体经济因素,以及未来通胀预期和股票价格预期等心理因素。此外,还对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的影响效果进行模拟,为政策建议提供定量依据。
1.4.2 结构安排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见图1-1)。
第2章对1999~2007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状况(主要是流动性过剩)的一般情况进行了回顾和考察,讨论了流动性概念内涵可能的延伸,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角度分析了流动性、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中国2008年上半年之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状况给出一个较为直观的介绍。本章还对作为影响通胀预期的重要因素以及本轮资产价格上涨的领头羊——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第3章选择主流经济学文献对于流动性过剩(短缺)度量的指标“马歇尔K值”,基于货币总量构建了“流动性过剩(短缺)”指标EL(SL)和“持续流动性过剩(短缺)”指标SEL(SSL),对包含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及2个经济体(发达国家G6和新兴市场国家BRIC)在1999年至2008年上半年近10年的月度流动性状况进行了测度,并对其呈现出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对“流动性过剩造成通胀压力加大及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膨胀”这一判断进行了实证检验。此外,本章还对样本国发生“(持续)流动性过剩(短缺)”期前后2年内主要宏观经济金融变量的走势进行了考察,旨在对研究问题提供一个基于描述性统计的初步结论。
图1-1 结构安排
针对“马歇尔K值”作为流动性指标的局限性,第4章构建了中国货币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在货币、信贷、商品市场的联立框架内,从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双方失衡的角度探讨了2008年之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资产价格与总需求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章研究中国经济面临的不同类型外部冲击的影响,如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变动、国际利率变动、短期国际资本(热钱)流动加剧等,通过改变货币供求关系而作用于模型的内生变量:总需求、价格水平(通货膨胀)、资产价格。
货币总供给函数方面,首先,第4章在建模中重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在现有汇率制度下对央行货币供给的影响,其中重点讨论了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即常说的“热钱”的影响,因为对热钱规模的测度、决定和预测系对理解货币供给函数意义重大;其次,研究央行货币政策组合,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发行等政策对流动性输入的对冲效果;最后,结合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主动性调整以及对流动性的影响。综合这三方面的影响,构建了较为系统的货币总供给函数。
货币总需求函数方面,本章区分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货币经济体系结构性的不同特征,重视两个系统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对货币需求结构性变化的解释能力,此外资产价格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也在建模中加以考察。
第5~6章尝试基于存量—流量一致分析(SFCA)方法构建一个包含居民、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府和外部经济六个部门构成的宏观经济分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由于数据可得性方面的考虑,本章使用美国1952年第四季度至2008年第四季度的分部门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数据,针对美国经济建立了这一模型。通过考察经济部门自身资产负债表内部不同流动性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变动的历史数据,为内生流动性过剩(短缺)生成机制的存在找到部门内部的微观证据。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还对这一机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对模型主要经济变量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定量的建议。
本书第2章对流动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关系的典型事实进行了一般性介绍,第3章为流动性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影响的统计描述和实证分析,第4章为流动性过剩(短缺)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基于货币供求总量模型;第5~6章为流动性过剩(短缺)的内生机制研究——基于SFCA宏观经济分部门模型。第7~8章作为本研究的一个延伸,针对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银行业(尤其是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和完善,做一个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