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万物之宗
原文
道冲[1],而用之或不盈[2]。渊兮[3],似万物之宗[4]。挫其锐[5],解其纷[6],和其光[7],同其尘[8]。湛兮[9],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10]。
注释
[1] 道冲:指道看不见、摸不着、空虚无形。冲,虚,与“盈”相对。
[2] 或不盈:常有而不满,指道的作用不会穷尽。盈,盈满、无穷。
[3] 渊兮:深不可测、深邃的样子。兮,语气词。
[4] 宗:宗主,根本。
[5] 挫其锐:收敛锋芒。挫,消磨掉,引申为收敛。锐,锋利尖锐。
[6] 解其纷:解除纷乱。
[7] 和其光:隐藏光芒。
[8] 同其尘:混同尘俗。尘,尘俗。大道不落尘俗,但又混同一体。
[9] 湛兮:指高深莫测的形状,隐没无形的样子。兮,语气词。
[10] 象帝之先:象,“像”的本字,好像的意思;帝,指天帝或天神。句意:天帝来自天地,而天地由大道产生。所以,大道应当在天帝之前就已存在。从道理上反推,大道是宇宙的本源。
译文
大道空虚无形,然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它是那样的博大幽深,仿佛是孕化万物的母亲。它收敛自己的锐气,化解势利纷争,柔和自己的光芒,把自己混同尘垢,与万物融为一体。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其形虽隐但确实存在。我不知道它是由谁所生并生于何处,但可以肯定,像天帝这样的神灵被人们顶礼膜拜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简析
本章从哲学层面揭示了道的两大特点及其品质属性。特性之一,老子通过寻根究底,找出了宇宙的总根本,这便是道。他认为,道作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客观存在。“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这是天地万物的“唯一母体”。这个形而上的真实存在体,是“似或存”的,就是说它是以不同于具体的存在物的方式而存在着。
特性之二,否定了上帝的权威,用哲学取代了神学,具有无神论的意义。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此时科学探索尚处在蒙昧时期,在人类的精神领域鬼神普遍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老子第一个发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虽然不晓得道是由谁生育出来的,但可以肯定地讲,像天帝这样的神灵被人们所接受和顶礼膜拜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道才是天帝的祖先。由此,他把上帝神秘宗教观转换为理性哲学。陈鼓应说得很直白,“老子击破了神造之说”。任继愈先生也作了这样的评价:“老子哲学,其光辉前无古人的地方恰恰在这里,他说天地不过是天空和大地;他说道是万物的祖宗,上帝也不例外。”这样,老子就通过论证世界的本原、探讨宇宙的起源和发展的方式,否定了上帝作为造物主的资格,否定了上帝的权威,用哲学的思想取代了神学的观念。这也是老子对根源性文化意识的一大功绩。
与此同时,老子对道的品质属性及其功用也作了描写:“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虽然虚空无形,玄而又玄,深不可测,然而它又是以自己的特有品质与功用左右着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道的品质是“谦冲”,其功用是中和,其行为是低调。所谓谦冲,“谦”的意思很好理解,关键是要了解“冲”的内涵。“冲”与“盈”是对等的。“冲”的象形有在水中之意,是要居中守中,在万事万物中取平衡之法。所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平衡与谦虚。用“谦冲”是要说明道的本体不但虚而不满,源远流长,而且有力求中和平衡的含义。这也正是道的维持平衡,调和阴阳的中和功用。所谓低调,那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既是道的品质属性,也是做人的生存智慧。有人怀疑这四句与本文内容不甚关联,而且是对整体的分割,应予删除。笔者倒觉得这四句放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不恰当,老子在本章主要还是在论道的特点、品质属性等,低调是道的特性之一,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
启示
启示一:盈满不能持久,凡事不可过头。老子告诉我们,道因虚而不满,所以才源远流长。“盈”则是满,“不盈”则是不满、不过头的意思。月盈则亏,水盈则溢,自然之理。于人的启迪至少有二:其一,欲求不可太多太过。否则,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应该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就是“知足即完美”,欲求止于有限,成功才会无限。其二,为人处事谦虚点最好。人只有始终保持谦虚处下的姿态,才不至于因盈满而亏。要尽量做到兴旺发达之时要居安思危,切莫妄自尊大;功成名就之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知进不知退。唯有如此,才能平安长久。
启示二: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既揭示了大道体虚而不盈的特性,又体现出道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低调风格。用于人事总能使人得益匪浅,受益无穷。对此,张松如说得很到位、很深刻:“天地间到处弥漫着尘埃,人世间的纷繁复杂情况也是如此,超尘出世的想法是不合理的,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不图标新立异,只有把特殊混同于普遍中,才合道理”(《老子说解》)。这也就是说,要与大众保持一致,特别应该注意不要以标新立异来显示自己,让人感觉特别扎眼,不把个人凌驾于大家之上,而是通达随和,融入大众。其实,这样做也叫低调做人。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与风度,也是一种修养与胸襟,还是一种智慧与谋略。只有低调做人,才能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因为适者生存;只有低调做人,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才不至于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为外界所左右。
有了低调做人的素养,自然就有了高调做事的本钱。低调做人是前提,高调做事才是目的。要高调做事,首先要志存高远,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良好状态;其次,围绕人生坐标,拥有梦想就要立即行动;同时,还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乐观旷达,切勿患得患失。低调做人到了位,是融入了老子智慧的缘故,高调做事有成就,那也正是学以致用的结晶!
启示三:虚实相济,即务虚与务实结合是做事的重要方法。道的形上虚空的特点,对于人事究竟有何意义?陈鼓应先生对此有这样的分析:“道体是虚状的。这虚状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却含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因而它的作用是不会穷竭的。”这也就是说,无论从事领导工作,还是从事管理工作,或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要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务虚,就是要开阔心胸,虚怀若谷,在遵循事物的内在法则的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趋势、工作走势进行宏观总体把握,科学决策,以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工作做实,把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务虚,就容易形成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没有务实,务虚就变成了一种完全的“空头支票”。
案例
不满为“满”
名满天下的爱因斯坦一次被他的学生问道:“老师的知识那么渊博,为何还能做到学而不厌呢?”爱因斯坦幽默地说:“假如把人的已知部分比作一个圆的话,圆外便是人的未知部分。圆越大,其周长就越长,他所接触的未知部分也就越多。现在,我这个圆比你的圆大,所以我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也比你多。这样的话,我怎么还懈怠得下来呢?”
为了启发人们处事谦虚低调、盈而不满,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也作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比方:“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以虚钓实
南宋一位官员的府中有一棵石榴树,结的果子又大又甜。这位官员做事十分仔细,每到结果时,都要一一记下果实的数目。一天,他发现少了两个石榴,但没有声张。几天后,他突然对手下人说:“拿把斧头来,把这棵石榴树砍了。”旁边的一个亲随说:“这棵树结的石榴很甜,砍掉太可惜了。”这位官员于是盯着他说:“原来偷石榴的人就是你!”这个人一时哑口无言,直愣愣地待在那里,尴尬不已!
砍石榴树的动作是虚张声势(无),却钓出了真实情况(有),这就是虚无的妙用。(出自冯梦龙《智囊·诘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