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著名历史人物

一 传教士圣保罗

圣保罗教堂位于公众广场的东南端,是瓦莱塔古老的教堂之一,是为了纪念圣保罗因为海难受困于此而建造的。这座教堂有特色的就是壁画,当时请了好的画师为建成的教堂画壁画,内容主要是圣保罗的生平以及船难事件的过程。这些作品至今仍完好保存在金碧辉煌的教堂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教堂中有一尊圣保罗的木雕像,并珍藏有保罗的圣物:一只手臂骨和一截保罗被砍头时所倚靠的柱子。

保罗是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基督徒的第一代领导者之一,被奉为外邦人的使徒。在诸多参与基督教信仰传播活动的使徒与传教士之中,保罗通常被认为是在整个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之一,并且是史上最伟大的宗教领导者之一。圣经新约约有一半由他所写。他在整个罗马帝国的早期基督教社群之中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

自三十几岁至五十几岁,他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好几个教会,在欧洲建立了至少三个,其中包括哥林多教会。他一生中至少进行了三次漫长的宣教之旅,足迹遍至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各地,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许多教会,影响深远。

在天主教会及圣公会,其纪念圣日为6月29日。

1.第一次传教旅行

《使徒行传》的作者把保罗的旅行分成三段。第一次旅行,一开始由巴拿巴带领,保罗从安提阿来到了塞浦路斯,然后又去了小亚细亚南部,接着回到了安提阿。在塞浦路斯,保罗驳斥了法术师以吕马并使其眼盲,因为以吕马批评了他们的教会。从此刻开始,保罗被描写成这一次旅行团队的领导者。

他们又航行去了位于旁非利亚的别加,约翰·马可离开并回到了耶路撒冷。保罗和巴拿巴继续去了安提阿。在安息日,他们去了犹太教堂。教堂领导者邀请他们去演讲。保罗回顾了以色列自埃及至大卫王的历史。他把耶稣作为神赐予大卫的儿子来介绍。他说,他们是为了把拯救的消息带给大家才来到这里的。他细数了耶稣死而复活的故事。

2.第二次传教旅行

保罗是在和耶路撒冷会议争论了割礼问题之后启程的。在他们环绕地中海的旅程之中,保罗和他的同伴巴拿巴在安提阿停留,在那里他们激烈争论是否应该让约翰·马可与他们一起旅行。《使徒行传》说,约翰·马可在第一次传教旅行到塞浦路斯中离开他们回家了。由于无法达成一致,保罗和巴拿巴决定分手。巴拿巴和约翰·马可同行,而西拉与保罗合流。

保罗和西拉首先访问了大数(保罗的出生地)、特庇和路司得。在路司得,他们遇到了提摩太(St. Timothy)——一个被称颂的信徒。他们决定带上提摩太。教会信众数量保持增长,并且每日他们的信仰不断加强。

保罗的第二次传教旅程在公元50年至53年进行,历时约三年,这次保罗与西拉和提摩太同行,旅程中保罗见异象,首次把福音传入欧洲,前往了马其顿。在这次旅程中,他们在腓立比、特罗亚、帖撒罗尼迦、哥林多等地建立了教会。

3.第三次传教旅行

以在加拉太和弗吕家的旅行为开端,保罗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传教之旅。然后保罗去了以弗所,一个早期基督教的信仰中心,在那里停留了约三年。据《圣经》所述,他医治众人,驱逐恶魔,并且把有组织的传教活动带入了内地(罗马帝国境内)。

而保罗的第三次传教旅程在公元52年至57年进行,以以弗所为基地,其间再次穿越马其顿,旅程最后以耶路撒冷作为终点。

二 罗杰一世和罗杰二世

公元11世纪时,一群来自诺曼底的佣兵进入南意大利,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王国,马耳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佣兵统领罗杰伯爵(Rogerde Hauteville)上缴税贡,其子罗杰二世继承父志,于1127年将马耳他纳入版图,这是马耳他再次天主教化的开端。在罗杰二世在岛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区之后,马耳他的命运便与西西里岛结合在了一起。

罗杰一世(Roger I of Sicily, 1031~1101年)自1072年起为西西里的伯爵,为欧特维尔家族的坦克雷德(Tancred of Hauteville)第二次婚姻所生的幺儿。到他死时,马耳他已有一个中央集权的高效率政府,其伯爵权威是不容挑战的。

罗杰一世1057年至意大利,帮助其兄罗伯特·圭斯卡德自拜占庭帝国手中夺取卡拉布里亚(1060年)。1061年他们开始征服不同的穆斯林统治下的西西里,并占领了墨西拿,1091年克竟全功,1072年占领巴勒摩并将其作为一转捩点,在罗伯特把罗杰当作属下并赐给他西西里和卡拉布里亚县有限的管理权和抽税权后,争执于是发生。罗伯特死后,罗杰从其子(后来安条克公国的博希蒙德一世)手中夺得全部的统治权,并于1098年接受教皇乌尔班二世封予的教皇使节称号,这使他得以控制西西里的教会。

罗杰二世是罗杰一世之子,是一位能干、精力充沛的统治者,先后取得了卡拉布里亚(1122年)和阿普利亚(1127年)的全部大陆领土。他被敌对教皇阿纳克莱图斯二世封为国王,从被加冕到1140年订立阿里亚诺法条的十年间,他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击退一个接一个的入侵者和平定诸侯的叛乱上:巴里的格里莫阿尔德、卡普阿的罗伯特二世、阿莱夫的瑞诺夫、拿波里的塞尔吉乌斯七世等。1139年又强迫教皇英诺森二世确认他的统治权。他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在非洲的马地亚取得非正式称号——“非洲之王”,拒绝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更愿意统治众多的阿拉伯人,并对穆斯林人表示宽容,于1140年颁布法典,他的宫廷成为阿拉伯和西方学者的交流中心。

三 杰拉德

杰拉德(1140年9月10日至9月3日)是本笃会的弟弟,于1080年被任命为耶路撒冷的临终关怀院长,并在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成功后成为耶路撒冷圣约翰命令(骑士医院)的创始人(1113年得到教皇认可)。杰拉德和几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圣若翰洗者教堂附近的医院里成立了骑士团,主要目的是照料伤患和朝圣者。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多次迁徙,居无定所。到1530年,奉教皇克雷芒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命令,医院骑士团来到马耳他岛,每年象征性地向西西里王国缴纳1马耳他鹰币作为租金,在岛上骑士团建立了马耳他骑士团国(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缩写为S. M. O. M)。

四 马耳他骑士团伟大的领袖法国大公瓦莱特

让·帕里索·德·拉·瓦莱特(Jean Parisot de la Valette, 1495年2月4日至1568年8月21日),法国贵族,在1557~1568年担任第49任马耳他骑士团大教长。作为医院骑士团的一员,他在罗得岛同奥斯曼帝国进行战斗。作为骑士团大教长,瓦莱特成为骑士团最伟大的英雄和领袖人物,在1565年马耳他之围中英勇抗击奥斯曼帝国并取得胜利。

瓦莱塔城是马耳他共和国的首都,是一座欧洲文化名城,以圣约翰骑士团首领拉·瓦莱特的名字命名,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人口1万多人。该城建筑布局整齐,城街狭直,两旁建筑均由马耳他特有的石灰岩建成,呈灰白色。1565年,在拉·瓦莱特的领导下,马耳他取得了“大围攻”战役的胜利,但损失惨重。当时首都及各个要塞一片废墟,瓦莱特决定建立一座新都,以抵御土耳其人的再次入侵。瓦莱塔城由此而来。由于“大围攻”战役的胜利,骑士团成了全欧洲的英雄,欧洲各国纷纷为其提供财富和技术,将瓦莱塔城建设得固若金汤。瓦莱塔城于1566年开始奠基,5年后完工,此后一个半世纪城墙一再加固,极具威慑作用,且土耳其人再未进犯。瓦莱塔城由米开朗琪罗的助手弗朗西斯科·拉帕莱利设计。

五 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历任首领

医院骑士团全称是“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又被称为圣约翰骑士团,成立于1099年,圣约翰骑士团历任大头领(GRAND MASTERS of the KNIGHTS of St. JOHN)如下。

1.耶路撒冷时期(Jerusalem Era, 1113~1142年)

格拉德(Gerard, Procurator of Hospitals, 1113~1120年)。

雷蒙德·德·普伊(Raymond de Puy, Master of the Order, 1120~1159年)。

2.骑士堡时代(Krak des Chevaliers Era, 1142~1271年)

奥格·德·巴勒本(Auger de Balben, 1159~1162年)。

阿诺德·德·康普斯(Arnaud de Comps, 1162~1163年)。

吉尔伯特·阿塞勒(Gilbert d'Assaily, 1163~1170年)。

加斯顿·德·默伦(Gaston de Murols, 1170~1172年)。

朱伯特(Joubert, 1172~1177年)。

罗格一世·德·莫林(Roger I des Moulins, 1177~1187年)。

厄门加德·阿斯帕(Ermengard d'Asp, 1188~1190年)。

加尼尔·德·拿破仑(Garnier de Naplous, 1190~1192年)。

杰弗里一世·德·多金(Geoffroy I de Donjon, 1192~1202年)。

阿方索·德·波图加勒(Alfonso de Portugal, 1202~1206年)。

杰弗里二世·勒拉特(Geoffroy Ⅱ Lerat, 1206~1207年)。

加林·德·蒙太古(Garin de Montaigu, 1207~1227年)。

伯特兰一世·德·塞西伊(Bertrand I de Thessy, 1228~1231年)。

格林(Guerin, 1231~1236年)。

伯特兰二世·德·康普斯(Bertrand II de Comps, 1236~1239年)。

皮埃尔一世·德·维勒 -布赖德(Pierre I de Vielle-Bride, 1240~1242年)。

吉尔多姆一世·德·查特尼弗(Guillaume I de Chateuneuf, 1242~1258年)。

休斯·德·雷维尔(Hughes de Revel, Grand Master of the Order, 1267, 1258~1277年)。

3.阿克城时期[Acre(Akko)Era, 1271~1291年]

尼古拉斯一世·洛奇(Nicolas I Lorgne, 1277~1284年)。

琼一世·德·维利尔斯(Jean I de Villiers, 1284~1293年)。

1291年阿克城被马木路克王朝攻占,骑士团迁往塞浦路斯岛。

4.塞浦路斯时期(Cyprus Era, 1291~1307年)

奥顿·德·品斯(Odon de Pins, 1294~1296年)。

吉尔多姆二世·德·维拉里特(Guillaume Ⅱ de Villaret, 1296~1305年)。

1309年塞浦路斯被奥斯曼帝国攻占,骑士团迁往罗得岛。

5.罗得岛时期(Rhodes Era, 1309~1522年)

富尔克·德·维拉里特(Fulk de Villaret, 1305~1323年)。

赫里德(Helion de Villeneuve, 1323~1346年)。

迪德纳·德·高佐(Dieudonne de Gozon, 1346~1354年)。

皮埃尔二世·德·科恩内兰(Pierre Ⅱ de Corneillan, 1354~1355年)。

罗格二世·德施·品(Rogier Ⅱ Despins, 1355~1365年)。

罗蒙二世·贝伦格(Ramon Ⅱ Berengar, 1365~1373年)。

罗伯特·德·朱里(Robert de Juilly, 1373~1377年)。

胡安·费尔南多德·厄尔迪(Juan Fernando de Erdia, 1377~1396年)。

菲利伯特·德·奈拉克(Philibert de Naillac, 1396~1421年)。

安东尼奥一世·迪·弗拉维纳奥(Antonio I di Fluviano, 1421~1437年)。

琼二世·德·拉斯蒂科(Jean Ⅱ de Lastic, 1437~1454年)。

雅克·德·米利(Jacques de Milly, 1454~1461年)。

佩德罗·罗蒙·扎克斯塔(Pedro Ramon Zacosta, 1461~1467年)。

贾巴蒂斯塔·奥西尼(Gianbattista Orsini, 1467~1476年)。

皮埃尔三世·德·奥布森(Pierre Ⅲ d'Aubusson, 1476~1503年)。

埃默里克·德·安伯瑟(Emeric de Amboise, 1503~1512年)。

盖伊·德·布兰克弗特(Guy de Blanchefort, 1512~1513年)。

法布里齐奥·迪·凯尔特 - 菲纳利(Fabrizio di Caretto - Finale, 1513~1521年)。

1521年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攻占罗得岛,骑士团迁往马耳他岛。

6.马耳他岛时期(Malta Era, 1530~1798年)

菲利普·维里尔斯·亚当(Philippe de Villiers de l'Isle Adam, 1521~1534年)。

彼得四世·德·庞特(Peter IV del Ponte, 1534~1535年)。

迪迪埃·德·塞恩特-杰尔勒(Didier de Sainte-Jaille, 1535~1536年)。

琼三世·奥米德斯(Jean Ⅲ Omedes, 1536~1553年)。

克劳德·德·拉·桑勒(Claude de la Sangle, 1553~1557年)。

琼四世·帕里斯特·德·拉·瓦莱特(Jean IV Parisot de la Valette, 1557~1568年)。

彼得五世·吉达劳蒂·德·蒙特(Pietro V Guidalotti del Monte, 1568~1572年)。

琼五世·伊夫克·德·拉·卡西尔(Jean V L'Eveque de la Cassiere, 1572~1581年)。

休二世·路邦·维尔德尔(Hugh Ⅱ Loubeaux-Verdalle, 1582~1595年)。

马丁一世·加西亚(Martin I Garcias, 1595~1601年)。

阿洛伊修斯·德·威格纳考特(Aloysius de Wignacourt, 1601~1622年)。

路易一世·蒙德斯·德·瓦斯考克豪斯(Luis I Mendes de Vasconcelhos, 1622~1623年)。

安东尼奥二世·德·保罗(Antonio Ⅱ de Paula, 1623~1636)。

胡安·保罗·拉斯卡拉斯·德·卡斯特拉(Juan Pablo Lascaris de Castellar, 1636~1657年)。

马丁二世·德·雷丁(Martin Ⅱ de Redi, 1657~1660年)。

安尼特·德·克里蒙·德·查滕根森(Annete de Clermont de Chattegesson, 1660年)。

拉菲尔·科托纳(Raphael Cotoner, 1660~1663年)。

尼古拉斯二世·科托纳(Nicolas Ⅱ Cotoner, 1663~1680年)。

格雷格里奥·查拉法·德·罗克拉(Gregorio Caraffa de Rocella, 1680~1690年)。

阿德林·德·威格纳考特(Adrien de Wignacourt, 1690~1697年)。

罗蒙三世·珀西伦(Ramon Ⅲ Percellos, 1697~1720年)。

马尔康托尼奥·佐达达里(Marcantonio Zondadari, 1720~1722年)。

安东尼奥·曼纽尔·德·维赫纳(Antonio Manuel de Vilhena, 1722~1736年)。

雷蒙德三世·德斯帕(Raymond Ⅲ Despugh, 1736~1741年)。

曼纽尔一世·品脱(Manuel I Pinto, 1741~1773年)。

弗朗西斯科·西门子·德·特加达(Francisco Ximenez De Tejada, 1773~1775年)。

伊曼纽尔一世·德·罗汉-普杜克(Emmanuel Ⅱ de Rohan-Polduc, 1775~1797年)。

费迪南德·冯·霍姆佩施(Ferdinand von Hompesch, 1797~1798年)。

托马斯·迪·康塔拉(Thomas di Contara, 1798~1805年)。

1798年6月11日,拿破仑攻占马耳他岛,驱逐骑士团,骑士团大部分成员迁往俄国,受沙皇庇护,沙皇被选为总团长。

7.第一次罗马时期(First Roman Era, 1798~1826年)

保罗·罗曼诺夫[Paul Romanov(俄国沙皇), 1798~1801年]。

空位时期(1801~1803年)。

贾巴蒂斯塔·托马斯(Gianbattista Tommasi, 1803年)。

空位时期(1803~1805年)。

利特纳特·杰纳勒尔(Lieutenant-Generals, 1805年)。

莫尼克-玛利亚·格瓦拉·萨维多(Innico -Maria Guevara Svardo, 1805~1814年)。

安德烈·迪·格万尼(Andre DiGiovanni, 1814~1821年)。

8.意大利斐拉拉时期(Ferrara Era, 1826~1834年)

安托万·巴斯卡(Antoine Busca, 1821~1834年)。

卡洛斯·坎迪达(Carlos Candida, 1834~1845年)。

菲利普·迪·科洛里德 - 梅尔斯(Philippe di Colloredo - Mels, 1845~1864年)。

亚历山大·博格(Alexandre Borgia, 1865~1871年)。

9.第二次罗马时期(Second Roman Era, 1834年至今)

贾巴蒂斯塔·塞斯克(Gianbattista Ceschi, 1871~1879年和1879~1905年)。

加里亚佐·冯·图恩·霍亨斯丁(Galeazzo von Thun und Hohenstein, 1905~1939年)。

休斯·弗兰克·迪·卡瓦里瑞(Pius Franchi di Cavalieri, 1929~1931年)。

卢多维克·奇克(Ludovico Chigi, 1931~1951年)。

安东尼奥·赫尔克兰尼·西蒙那塔(Antonio Hercolani Simonetta, 1951~1955年)。

欧内斯特·帕特诺(Ernesto Paterno, 1955~1962年)。

安杰洛·莫哈纳·迪·科洛纳(Angelo de Mohana di Cologna, 1962~1988年)。

贾卡洛·普拉维克尼(Giancarlo Pullavicini, 1988年1~4月)。

安德鲁·威罗比·尼尼安·伯蒂(Andrew Willoughby Ninian Bertie, 1988~2008年)。

马修·费斯汀(Matthew Festing, 2008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