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程传注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履卦第十

兑下乾上

〔1〕,《序卦》:“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夫物之聚,则有大小之别,高下之等,美恶之分,是物畜然后有礼,履所以继畜也。履,礼也。礼,人之所履也。为卦天上泽下,天而在上,泽而处下,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常履之道也,故为履。履,践也,藉也。履物为践,履于物为藉〔2〕,以柔藉刚,故为履也。不曰刚履柔,而曰柔履刚者,刚乘柔,常理不足道。故《易》中唯言柔乘刚,不言刚乘柔也。言履藉于刚,乃见卑顺说应之义。

注释:

〔1〕履:卦名。《说文》:“足所依也。”本指鞋,引申为“践履”、“履行”之义。又《说文》:“礼,履也。”故有践履而不可违礼之义。

〔2〕履于物为藉:谓为他物所践履者乃为铺垫。藉,铺垫也。

履虎尾,不咥〔1〕人,亨。

履,人所履之道也。天在上而泽处下,以柔履藉于刚,上下各得其义,事之至顺,理之至当也。人之履行如此,虽履至危之地,亦无所害。故履虎尾而不见咥啮,所以能亨也。

注释:

〔1〕咥:咬。音蝶。

评析:

《折中》引李简云:“履,礼也。行之以和,故能进退履众刚而不见伤,礼之用和为贵,其是之谓乎!”

《彖》曰:履,柔履刚〔1〕也,说〔2〕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兑以阴柔履藉乾之阳刚,柔履刚也。兑以说顺应乎乾刚而履藉之,下顺乎上,阴承乎阳,天下之正(一作“至”)理也。所履如此,至顺至当,虽履虎尾,亦不见伤害,以此履行,其亨可知。

注释:

〔1〕柔履刚:有二说:一指下兑以阴柔尾随于上乾之阳刚,即《本义》所云:“有所蹑而进。”一指下兑以阴柔铺垫于上乾阳刚之下,如《程传》所言。

〔2〕说:同“悦”。

评析:

履者,礼也。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以和悦处之,故能履险如夷也。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1〕,光明〔2〕也。

九五以阳刚中正,尊履帝位,苟无疚病,得履道之至善光明者也。疚,谓疵病,夬履是也。光明,德盛而辉光也。

注释:

〔1〕疚:惭愧悔恨。《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光明:指道德的光辉。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1〕,定民志〔2〕

天在上,泽居下,上(一作“天”)下之正理也。人之所履当如是,故取其象而为履。君子观履之象,以辨别上下之分,以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明,而后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后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终身居之,得其分也。位未称德〔3〕,则君举而进之,士修其学,学至而君求之,皆非有预于己〔4〕也。农工商贾勤其事,而所享有限〔5〕,故皆有定志,而天下之心可一。后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日志于尊荣,农工商贾,日志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6〕于利,天下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乱,难矣!此由上下无定志也。君子观履之象,而分辩上下,使各当其分,以定民之心志也。

注释:

〔1〕辩上下:辨别尊卑上下的分际。辩通“辨”。

〔2〕定民志:安定民心,使各守本分。

〔3〕位未称德:称,相称、相当。此句专指位低而德高。

〔4〕有预于己:自己参与其事,盖学在己而用在人。

〔5〕限:界限,一定的范围。如俗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6〕骛:奔驰。音wù。

初九:素履〔1〕,往无咎。

履不处者,行之义〔2〕。初处至下,素在下者也,而阳刚之才,可以上进,若安其卑下之素而往,则无咎矣。夫人不能自安于贫贱之素,则其进也。乃贪躁而动,求去乎贫贱耳,非欲有为也。既得其进,骄溢必矣,故往则有咎。贤者则安履其素,其处也乐,其进也将有为也。故得其进,则有为而无不善,乃守其素履者也。

注释:

〔1〕素履:本着平素的志向而行。来知德《周易集注》:“素者,白也,无私欲污浊之意。素履,即中庸素位而行;舜饭糗茹草,若将终身;颜子陋巷不改其乐,是也。”糗,音qiŭ,干饭屑。

〔2〕行之义:行事的义理。人之所欲有可处者,有不可处者。《论语·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1〕也。

安履其素而往者,非苟利〔2〕也,独行其志愿耳。独,专也。若欲贵之心与行道之心交战于中,岂能安履其素也?

注释:

〔1〕独行愿:专一奉行自己的志愿。

〔2〕苟利:苟且于利。《淮南子·人间训》:“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

九二:履道坦坦〔1〕,幽人〔2〕贞吉。

九二居柔,宽裕得中,其所履坦坦然平易之道也。虽所履得坦易之道,亦必幽静安恬之人处之,则能贞固而吉也。九二阳志上进,故有幽人之戒。

注释:

〔1〕履道坦坦:践履在宽阔平坦的大道。

〔2〕幽人:幽静恬淡之人。

评析:

九二与九五不相应,象征不求闻达之隐士,内在恬静自适,能保持贞正而获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1〕不自乱也。

履道在于安静,其中恬正,则所履安裕。中若躁动,岂能安其所履?故必幽人则能坚固而吉,盖其中心安静,不以利欲自乱也。

注释:

〔1〕中:内心。来知德《周易集注》:“有此中德,心志不自杂乱。”亦可备一说。

六三:眇能视〔1〕,跛能履〔2〕。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3〕

三以阴居阳,志欲刚而体本阴柔,安能坚其所履?故如盲眇之视,其见不明;跛躄〔4〕之履,其行不远。才既不足,而又处不得中,履非其正。以柔而务(一作“胜”)刚,其履如此,是履于危地,故曰“履虎尾”。以不善履,履危地必及祸患,故曰“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如武暴之人而居人上,肆其躁率而已,非能顺履而远到也。不中正而志刚,乃为群阳所(一有“不”字)与,是以刚躁蹈危而得凶也。

注释:

〔1〕眇能视:眼瞎却勉强要看。眇,盲一目,音miǎo。

〔2〕跛能履:腿瘸了却勉强要走。

〔3〕大君:即天子。

〔4〕躄:人跛不能行。音bì。

评析:

六三志大才疏,复不中不正,是以见凶。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阴柔之人,其才不足,视不能明,行不能远,而乃务刚,所履如此,其能免于害乎?

以柔居三,履非其正,所以致祸害,被咥而凶也。以武人为喻者,以其处阳,才弱而志刚者也。志刚则妄动,所履不由其道,如武人而为大君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1〕终吉。

九四阳刚而乾体,虽居四,刚胜者也。在近君多惧之地,无相得之义,五复刚决之过,故为履虎尾。愬愬,畏惧之貌,若能畏惧,则当终吉。盖九虽刚而志柔,四虽近而不处〔2〕,故能兢慎畏惧,则终免于危而获吉也。

注释:

〔1〕愬愬:恐惧谨慎的样子。愬音sù。

〔2〕不处:不以富贵自处。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能愬愬畏惧,则终得其吉者,志在于行而不处也,去危则获吉矣。阳刚,能行者也。居柔,以顺自处者也。

评析:

“志行也”一句,在《象传》中有四处,分别为履九四、否九四、睽九四、末济九四。另豫九四则作“志大行也”,除履九四外,《程传》均解为能行其志。上述诸爻皆以阳刚健体而居近君之位,为人臣身膺重任,故有得其时,行其志之象,履九四《象传》之“志行也”,亦应作如是解。

九五:夬履〔1〕,贞厉。

夬,刚决也。五以阳刚乾体,居至尊之位,任其刚决而行者也。如此则虽得正,犹危厉也。古之圣人,居天下之尊,明足以照,刚足以决,势足以专,然而未尝不尽天下之议,虽刍荛〔2〕之微必取,乃其所以为圣也,履帝位而光明者也。若自任刚明,决行不顾,虽使得正,亦危道也,可固守乎?有刚明之才,苟专自任,犹为危道,况刚明不足者乎?《易》中云贞厉,义各不同,随卦可见。

注释:

〔1〕夬履:刚断行事。夬,决也,音guài。

〔2〕刍荛:山野樵夫,音chú ráo。

评析:

履道贵柔,九五以刚居刚,是刚决于履者。《折中》引项安世语:“九五于彖辞为不疚者,以上卦言之,有刚健中正之德也。于本爻为厉者,以刚行刚,志在夬决,其理虽正,其事则危也。凡《彖》多言卦德,凡爻多论爻位。”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戒夬履者,以其正当尊位也。居至尊之位,据能专之势,而自任刚决,不复畏慎,虽使得正,亦危道也。

上九:视履〔1〕考祥〔2〕,其旋〔3〕元吉。

上处履之终,于其终,视其所履行,以考其善恶祸福。若其旋,则善且吉也。旋,谓周旋完备,无不至也。人之所履,考视其终,若终始周完无疚,善之至也,是以元吉。人之吉凶,系其所履善恶之多寡,吉凶之小大也。

注释:

〔1〕视履:回顾所走过的路。

〔2〕考祥:考察祸福得失。考,考察。祥,征祥,吉凶祸福的征兆。

〔3〕旋:周旋完备,即圆满无瑕。

评析:

王弼曰:“祸福之祥,生乎所履,处履之极,履道成矣,故可视履而考祥也。”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上,履之终也。人之所履善而吉,至其终周旋无亏,乃大有福庆之人也。人之行贵乎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