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夬卦六爻详述

初爻:冲动是魔鬼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夬卦第一爻很好懂:“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不胜”即败,“往不胜为咎”,这是你自找麻烦,大家都要怪你。夬卦本来是必胜之局,因为某些人急躁,在夬卦第一爻就仓猝采取行动,轻敌必致大祸,结果转胜为败,破坏了必胜的大局。或者本来可能和平解决的局面,被自以为理直气壮的“壮于前趾”,就像发情的公羊一样往前冲,结果脚被卡住、弄伤了。大壮卦第一爻“壮于趾”就跟这个爻很像。大壮卦只讲“壮于趾”,五个脚趾头一视同仁、都想动;而夬卦五个阳、五个脚趾头都不一样,最前面的脚趾头带头冲杀,后面的趾头看前趾往前冲,因为脚趾是连在一起的,只得跟着跑。这样的情形就是“壮于前趾”。《易经》很多卦的第一爻都用脚趾头来象征立足之地的概念。像贲卦第一爻“贲其趾,舍车而徒”,好好走路,不要坐车子。噬嗑卦第一爻“屦校灭趾”,带着枷锁,看不见脚趾头。大壮卦第一爻“壮于趾,征凶,有孚”,往前冲即凶,但也肯定年轻人的热情又傻又可爱;只是“其孚穷也”,空有年轻人的冲动,不足以成事。而大壮卦第一爻几乎在夬卦第一爻重现,只是区分前趾、后趾,有些特别冲动的,破坏了夬卦戒急用忍、“不利即戎”的大局;大概由于久处基层,没有鸟瞰全局的认识,一看自己五个阳,人家一个阴,就嗷嗷请战,不服高层约束,自己往前瞎冲。“壮于前趾”跟咸卦第一爻“咸其拇”也有一点类似,都是大拇趾带头。咸卦讲感应,人的感应是很细腻的,五个脚趾头的感应绝对不一样。这种敏感度虽好,却给人生带来诸多痛苦,直到下经第十卦解卦第四爻“解而拇,朋至斯孚”,才把这个包袱抛掉。解铃仍须系铃人,从最敏感的大拇趾开始,到最后要做一个了断,免得“负且乘,致寇至”。解卦第三爻就是感情包袱沉重,敏感就多愁,多愁就善感、就会滥情。解卦第四爻就是理性提升,第五爻就有了大爱,“君子有孚于小人”,没有了分别心。

值得注意的是,“壮于前趾”的“前趾”,一般是指第二个脚趾。哪个脚趾头最长,就在最前面,不一定是大拇趾,不然爻辞就应该是“壮于拇”。“壮于前趾”就不是论资排辈,谁说老大就一定继承王位?你看金庸武侠小说不就把这个观念讲得很清楚?许多名门正派的大师,众多弟子中,大师兄有出息的很少,都是二师兄。像《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七子,武功最高的是老二俞莲舟,老大宋远桥虽然不相伯仲,但其子宋青书成为武当叛逆。《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弟子武功最高的不是大师兄劳德诺,而是二师兄令狐冲。

跑在最前面的不一定是老大,“壮于前趾”者,总会往前冲;“往不胜为咎”,会往前冲,当然是认定必胜,结果很抱歉,把一局绝对好棋下坏了。输了不是咎吗?每个人都会怪他,纯粹是自取其辱。《象传》说:“不胜而往,咎也。”人生不要打没有把握的仗,在夬卦第一爻就往前冲,结果把大好局面给搞砸,“不胜”还往前冲,那不是咎吗?初爻爻变为大过卦,把好好的夬卦变成必死的大过卦,那不是犯了重大的错误?本来夬卦五个阳连成一气很结实,初爻也很稳固,结果初爻变成了阴爻,怎么撑得起上面四个阳爻呢?

“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夬卦初爻的结果绝对是如此,任何一卦的第一爻若是阳爻,大概都要“潜龙勿用”。要知道夬卦中有三个乾卦,不管是哪一个乾卦,第一爻都是“潜龙勿用”,夬卦的“初九”同时是两个卦中卦乾卦的“初九”,怎么可以轻举妄动呢?“往不胜为咎”就很容易理解,冲动反而败坏大局。

二爻:周密防备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然后是第二爻。第二爻毕竟是下卦的优秀分子,是民间的中流砥柱,属于“见龙在田”的位置;是未来领袖,刚而能柔,阳而能阴,有实力,想往前冲,但是它能够忍。第二爻经过历练,位置也得到了提升。初爻无知胆大,冲动败事,第二爻跟第五爻相应,在夬卦刚决柔的斗争中,“九二”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他看我方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若直接摊牌,刚决柔,必可以发动决战;但最高决策者五爻迟迟不下决定,想来必有通盘考虑。所以居于民间领袖地位的二爻就不像“初九”那么无知而冲动,他懂得戒慎恐惧,又懂得周密防备,先不求胜。毕竟第二爻也不能出手,要戒急用忍,至少要开会讨论、取得内部共识。“初九”可能根本也没参加开会就擅自决定,结果犯了大错。

“九二”懂事,“惕号”,戒慎恐惧,而且要发出声音,对自己能够影响的人,可以用号令来约束。“九二”“惕号”的目的就是要约束“初九”的盲动。夬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号”呢?因为外卦是兑,兑为口,长一张嘴巴,不就是为了“号”吗?在夬卦的环境中,心中有想法、有危机感,就要赶快喊出来,对群众产生感染力。“惕号”就是不敢轻敌,老子说“祸莫大于轻敌”,人生的祸患没有比轻敌更严重了,“轻敌几丧吾宝”,因为掉以轻心,几乎丧失了最宝贵的东西。

在“惕”的心情下,做了“号”的动作。“号”什么呢?“莫夜有戎”,“莫”即“暮”。在经文的时代根本就没有“暮”字,那时候要表示“暮”的概念就用“莫”,就像“何天之衢”、“何校灭耳”、“何其咎”一样,“何”跟“荷”在经文的时代都是“人可何”,直到传文的时代才把它们分开。“莫”字是一个象形字,形容太阳落在河岸边的草丛里。所以“莫”字就有黄昏的意思,同时也有禁止的意思。假如你看到夕阳西下,天会越来越黑,河岸边的草丛就不能去了。“莫”就告诉你别去,否则有风险,草丛中可能有蛇、有野兽。有些人谈恋爱喜欢躲在草丛里,就可能会有人伺机抢劫。所以莫就有别去的意思。到后来使用这个字的场合太多,意义难分,就在“莫”下面再加一个太阳,这下荒唐了,变成两个太阳(暮),这就是文字演变之无奈。

“莫夜有戎”,黄昏时期最危险,千万别去,这就是“惕号”的心理状态,告诉你黄昏之后黑夜到来,小心敌兵偷袭。你还没决定攻敌,敌人先来偷袭,虽然不敢明着白天来,晚上偷袭就可能把你击溃。古代战争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燕国乐毅把齐国打得几乎灭亡,但六七年打不下即墨城,最后让田单反败为胜,就是利用火牛阵夜间偷袭,这就是夬卦最上面一个阴爻的做法。如果真刀真枪跟你干,他绝对打不过;但他一定会想尽办法进行各种渗透、暗杀,用偷袭方式扭转战局。所以“九二”要守住五个阳的大后方,就不能让人家断了后路,要守住粮草辎重。他虽然不在阴阳对决的最前线,但绝不能失去警惕,要“惕号”,警告他所控管的人,夜间不可放松戒备,免得阴沟里翻船。有时候也不一定是晚上,而是大家休息的时候。像古代的冬天要窝冬,一般不会轻启战事;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变中,日本人就趁礼拜天这一美国人最想象不到的时候发动奇袭,结果一击就中。如果你“惕号,莫夜有戎”,对这种隐含的杀机小心谨慎,做好一切准备,那就“勿恤”,不用担心得心头滴血。

“勿恤”二字我们算是见多了。晋卦第五爻“失得勿恤,往有庆也”;泰卦第三爻盛极转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恤”就是担忧。已经做好准备就不必担忧。夬卦二爻就是稳扎稳打的概念,不必急于出动攻击,先想办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无论敌方偷袭或渗透分化,都不能得手,这样你就可以稳操胜券了。这是兵法一致奉行的概念:“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出手的时间还没到,就不要给弱小的敌人任何机会,能“莫夜有戎”,就“勿恤”,不用担心敌人的偷袭。

《象传》说:“有戎勿恤,得中道也。”因为“九二”居下卦之中,刚而能柔,沉得住气,所以不用担心。这一比较,我们就发现“初九”比“九二”的见识差得太多,而“九二”爻变革卦,夬中有革象,二爻懂得调整改革,有正确的指导概念,不像初爻就会惹祸。

上爻:徒呼奈何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接下来,我们先看上爻。初爻假定不犯错,二爻懂得巩固自己,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是说百战百胜;这是说“九二”没有任何瑕疵,不给敌方留下钻空子的余地,然后再慢慢找机会收拾对方。集体决策要集思广益也是如此,第一爻别冲动,第二爻先巩固自己,先把所有毛病检修一次,再谋进取。有了万无一失的决策;再经过三、四、五爻,最后一定是“利有攸往”,上面的阴爻必败,刚决柔的局面一定可成。

上爻是夬卦最后一爻,被逼到墙角,不像大壮卦还有两个阴爻可以周旋,虽然在上卦兑的开口处,即使感情充沛,却空有一张口,“无号”,讲什么都没用。因为下面五个阳爻关系紧密,没有缝隙可钻,不能挑拨离间。这样一来,“上六”“终有凶”,最后必败。这就是刚决柔的结局,只要阳爻不犯毛病,阴爻就一定撑不下去,最后就是有凶。《象传》说:“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对阳爻来讲,这时就“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上爻一变,形势大一统,成为六个阳的乾卦。就像太极图中阳中有阴的那个点,最后找到妥善处理的方式,结束阴阳对峙的局面。以《杂卦传》来讲就是“君子道长,小人道忧”,刚决柔,最后恢复六阳乾,又开始新的轮回。“乾刚坤柔”就是刚决柔的目的,最终都要彰显天道。

以上三个爻是比较好懂的,下面三、四、五爻就要花一点时间了,这是刚决柔的过程;是稳妥决策、完成任务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得谨慎小心,才可以取得最后“健而说,决而和,其危乃光”的结果。

三爻:无名英雄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夬卦第三爻爻辞超长。一般来说,《易》卦第三爻通常不会太短,除非特殊,像否卦只有“包羞”二字,泰卦第三爻就长达二十个字。因为三爻、四爻属中爻人位,上压下挤,要考虑各方面的关系,多凶多惧多是非。若爻辞简短,怕意思讲不清,故需要反复叮嘱。

夬卦第三爻爻辞十九个字,跟卦辞字数一样,也是一波三折。夬卦“九三”过刚不中,本身阳气很盛,不像“九二”那么从容、审慎、周到。“九三”是拼命三郎,就想往前冲,况且下卦、内卦已达饱和,只能往外卦冲;偏偏“九三”地位特殊,它是全卦中唯一跟阳爻的共同敌人——“上六”有特殊关系的一个。“上六”跟“九三”相应与,私交甚笃,渊源很深。虽然现在分处不同的阵营,但私谊、情面都还在。在夬卦刚决柔时,这种千丝万缕的私人关系,常常是可以救命的;万一对方来套交情或拉关系,就会使得夬卦大局变得更复杂。本来是五比一的局面,“上六”一定会想办法用种种攻势,争取“九三”同情;只要“九三”念及旧情、说一点好话,就可能瓦解五个阳爻的防线,或至少撕裂一道口子。

相对来讲,“九三”跟“上六”这个残敌穷寇有这层关系,是否有机会以其私人关系劝他投降和解呢?对夬卦领袖“九五”来讲,要降低成本,用和平手段把最后的阴爻残寇解决,“九三”确实是可用的。还有一点就是“九三”并非官身,可以扮演很好的和谈密使,“九四”代表政府,不方便跟“上六”接触;而且“九四”跟“上六”也没有老关系,怎么可能谈得拢?那就只好找“九三”这样的民间友人,用各种管道去跟“上六”谈谈,看他在什么条件下肯放弃对峙?这样一来,“上六”不只影响“九三”,还可以影响敌对阵营的阳爻首领“九五”。“上六”已经被逼到墙角,唯一的生存策略,就是运用承乘应与的爻际关系,影响“九三”是一法,更直接的就是影响“九五”。领导人要是心软下不了手,怜香惜玉,就会迟迟做不了决定。

好,我们再回到第三爻。首先看“壮于頄”,“頄”音“求”,也音“睽”,但大多念“求”音,指颧骨的位置。中国古代面相法说,女人颧骨高会克夫,所以男人看到“頄”很高的女子避开为妙。前不久去世的演员伊丽莎白•泰勒,一生结过八次婚,从中医的观点来讲,八次婚姻是不好的。我在蛊卦一章就讲过,蛊卦是“风落山,女惑男”,是长女对少男的蛊惑。“蛊”字是一个器皿之中装了三只虫。中医有句话说:“三精成一毒”,是说一个女人如果经历三个男人就会中毒,毒还会传染。不过没说一个男人经历三个女人会中毒,这似乎有点不公平。那么,泰勒经过八个男人(实际是七个,其中一个结了两次婚),岂不是毒上加毒?这是中医的观点,一个容器里不能装太多虫,太多虫就是蛊,有毒!

“壮于頄”,就是面颊特别高。所以夬卦跟大壮卦绝对有关系,五阳夬比四阳大壮多了一个阳,里面绝对有大壮的冲动。初爻“壮于前趾”,三爻“壮于頄”,结果统统是凶。“壮于頄”,是将气恼形诸于外,脸上都能看到血气贲张的样子。“九三”过刚不中,藏不住秘密,绝不能扮演密使角色。通常扮演“九三”这种执行秘密任务的人,不管是谈判代表或间谍,一定要懂得韬光养晦、喜怒不形于色,不能让人识破。“壮”是显现在外,“壮于頄”就是喜怒必形于色,这样哪能去跟“上六”接触呢?

“有凶”,“壮于頄”当然有凶。那么,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九三”一定要忍,虽然很难,但不忍不行,毕竟只有“九三”能跟“上六”说得上话。既然“壮于頄”就“有凶”,那就要用无限的耐心毅力去跟“上六”接触,才能降低损失。

“君子夬夬”,是说并非谈一次就能妥当,刚决柔需要决而又决,谈过无数次,才能跟“上六”协调出双方都满意的平衡点,圆满完成任务。“独行”,是指最好一个人行动,以免引人注目,必要时两个人也行,人多了就不妙。独行需忍辱负重,用比较方便的身份掩护和谈。关于“独行”,可以视为一个人,但还是“慎独”之“独”的意义更深。独行时,需要独立的主张跟想法,带着自己单方面的方案去谈,希望能够“遇雨”——对方接受和解。睽卦上爻家人反目成仇,最后疑神疑鬼,看到泥巴猪,拿起弓箭想射,可是又放下弓箭,最后“往遇雨则吉”。雨代表阴阳和合,是和解的象。解卦的和解就是《彖传》所说的“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下雨都是和解的意思。夬卦“九三”“独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遇雨”,但是可遇而不可求,还要看“上六”怎么想。

那么,“遇”的概念,不就是夬卦的另外一面姤卦吗?看着是夬卦台面上的接触,实际是暗中进行的姤卦勾当。夬中有姤,这是一定的,所以“九三”这个角色重要得很,可是人家不知道有他这个角色,所以他可以躲过监督、曝光。越少人知道,独行谈判就越有利。“独”就是“九五”交付“九三”带着阳这一边的方案,去试探阴的那一边能否接受。虽然前行试探的成分居多,但还是要带一个方案去,说不定可以顺利遇雨,有和解的机会。一旦“上六”认为大势所趋,不想再撑下去,不就谈成了吗?

经过“夬夬”的不断试探、讨论,以及双方的妥协,就有“独行、遇雨”的象。若真下雨了,就会被打湿,这就是“若濡”。就像谈判回来,多少会暴露一点蛛丝马迹,所以“九三”就会面临秘密行动之后的很多质疑。当然,老板“九五”是知道的,但不能承认;包括“九四”、“九二”、“初九”在内,可能都会问:“你干什么去了?是不是通敌?”这就是“独行遇雨”之后,可能会“若濡”。“若”字很妙,充满不确定的因素,大家都质疑,要他提出合理解释,但他虽然心知肚明,心里也憋得难过,但不能讲,这就叫“有愠”。“愠”是不能发作的。所以要扮演这种角色,一定要先想好,“若濡有愠”时,即使心里难过,绝对要否认到底,打死不说。别人没有铁的证据,最后你还是无咎。如果“壮于頄”,一被激怒什么都供了,或者“若濡有愠”,心里不爽又破功,这就不行。所以忍耐最重要。

《象传》说:“君子夬夬,终无咎也。”身负重任,先要经过自我情绪的考验,还有被同志怀疑的考验,爻变就是兑卦。兑卦是对口谈判、两情相悦的象。夬卦中,委托进行兑卦的对口谈判,最好大家都谈得很高兴。如果占到夬卦第三爻动,就可以检验自己在谈判时是否不生气不动怒、不显山不露水,最后可能就有“亨利贞”的兑卦好结果。这就是无名英雄。若是“壮于頄”,那就绝对不行,即使有凶、“有愠”也要忍住,谁叫你被选定扮演这个角色?要知道,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打死不能认的。尤其夬卦是刚决柔,又有姤卦的象,柔遇刚,正是男人出去偷腥幽会的象。可以认吗?不能认!第一绝对不要表露在外;第二,即使“若濡”,人家看你怪怪的,也不能供认,“有愠”都得忍。从这个角度讲,夬卦第三爻马上豁然开朗。如果一开始就招认,不就是“壮于頄,有凶”?这个爻的爻变是兑卦,正是两情相悦。凡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定留下痕迹,湿了就是痕迹,但要禁得起怀疑,最后才能过关。

大人物的私情

那么,“上六”跟“九五”是什么关系呢?阴乘阳、柔乘刚,甚至还有不可告人的暧昧关系。上卦是兑,正是两情相悦的象。我曾强调多次,凡是上卦为兑卦,都代表大人物的私情。领导也是人,也有人情的喜怒哀乐爱恶欲,也会寂寞、期待有可以倾诉衷情的对象,但他那个位置不能随意表达感情。因此,“九五”跟“上六”暧昧不明的关系在兑卦中是重点中的重点。“九五”跟“上六”是情欲蒙蔽理智的象,所以,以兑卦本卦来讲,“九五”绝对会受“上六”的影响。在正常的领导体制中,“上六”其实并没有地位,是君王、老板身后的人,可是他却是“九五”倾诉感情的对象;可能是倾国倾城的后妃,可能是太监,就像慈禧太后离不开李莲英;也可能是退居幕后,可以影响老大的大佬。因为人情复杂,这种关系非要研究不可,这就是大人物的私情、公众人物的私领域。尤其越高阶的领袖越寂寞,所以会有一个体制外的“上六”在后面影响他,正常体制中的人对他反而没什么影响。这个体制外的影响通常不会太好,而且会伤害领导的威信。这种幕后操纵的例子太多,在夬卦中就是如此。在我们讲过的卦中,如大过卦、咸卦,还有后面还没讲到的萃卦、困卦、兑卦,上卦都是兑,它们的“九五”跟“上六”之间都有那种微妙的关系。只有随卦、革卦例外,上卦虽然也是泽,但第五爻跟第六爻的关系很正面。

“九五”作为孤家寡人,只有跟“上六”在一起,他才觉得没有任何束缚,可以自然而然地吐露感情。“上六”可以操纵领袖人物的影响力,那他就是地下皇帝。中国古代王朝就经常出现后宫专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的例子,这就是人情惹的祸。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明确规定,后宫、外戚、亲王不得干政。清朝为吸取明朝宦官乱国的教训,对太监的管理极其严格,顺治时曾在交泰宫、内务府、慎刑司立“铁牌”,明示太监不能干政、出京。

我们看,大过卦第五爻和第六爻是不是跳河殉情的象?第五爻是枯杨开花,“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大家还不敢讲话,因为是大人物;第六爻就是雌雄大盗“过涉灭顶”,但是“无咎”。咸卦的第五爻、第六爻也是如此,第五爻很克制,“咸其脢,志末也”,一定得保持距离,而第六爻“咸其辅颊舌”,能说会道,巧笑倩兮。夬卦的“九五”跟“上六”也是这个关系,“上六”会影响“九五”,让他下不了手,以私害公;或是跟“九三”联手,为“上六”争取苟延残喘的时间,甚至让“刚决柔”无限期搁置。这样一来,“上六”可以运用“九五”跟“九三”的私人关系,在“刚决柔”之中维持苟安的局面;那么“九三”和“九五”也可以反过来利用跟“上六”的关系劝降“上六”。这就是双方利用,争取各自最大的利益。还有,萃卦五爻跟上爻也属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关系。萃卦上爻哭泣的象,会影响萃卦第五爻的领导威信,那是必然的。后面的困卦、兑卦也是如此,这里就不一一阐述。

那么,唯二的例外就是随卦和革卦。随卦第五爻“孚于嘉,吉”,一点都不受影响。第六爻则是生死相随:“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它们的关系则是很正面的。此外,革卦第五爻“大人虎变,未占有孚”,第六爻就是“君子豹变”。这八个卦里面只有这两个卦可以幸免,明明有很大的诱惑、有很大的负面滋长空间,为什么这两卦可以超脱,另外六个卦就躲不了?因为随卦跟革卦都是全德的卦,“元亨利贞”俱全,德高,小瑕疵都可以过得去。

夬卦的“九三”、“九四”、“九五”关系分析

台面下接触,台面上叫嚣,“初九”就是如此;不明就里,喊杀喊冲,当然“往不胜为咎”,一定惹祸。二爻好歹看出了一点门道,就懂得“莫夜有戎”,守好自己这一块不出问题,上面的人爱怎么玩是他家的事。

那么“九五”跟“九三”就是唱双簧的了。“九五”不方便自己出马,暗中派“九三”去处理“上六”;于是“九五”表面上讲一套,“九三”暗地里做一套,双方有默契就好。最后和平解决了,但内中很多细节也就成为秘闻。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很尴尬的角色就出现了,那就是“九四”。“九四”是体制中的中央政府,照讲要跟敌国、外人谈判,应该派“九四”,搞外交、搞国安、搞国防的,各个部门各有专责,这是“九四”的正职。可是在夬卦中,对外事务需秘密处理,“九四”只能处理台面上的事;跟“上六”之间的秘密外交,只有民间的“九三”比较合适,可能通过商业或学术交流的身份传话或探底,为将来的和谈铺路。这样一来,“九四”就被瞒过去了。该他管的任务不交给他,所以“九四”的处境就很尴尬,觉得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以外。“九四”阳居阴位,虽然处境尴尬,但是非忍耐不可,因为很多事情的解决方式只能走非正式的途径,否则他一出面就难有回旋空间。

可见,在一个重大决策中,“九三”和“九五”才是实际参与“刚决柔”、“和而决,决而和”的要角,因此这两个爻的爻辞里面就有“夬夬”。第四爻没有“夬夬”,就显得怪怪的,一脸黑,蒙在鼓里,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四爻:政治牺牲品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第四爻有职权却不能做体制内的事,第三爻没有职权却负责进行体制外的接触。夬卦这个结构真是妙哉!

“九四”刚居柔位,这个爻的爻辞其实就是姤卦的“九三”。两个爻的爻辞非常像,但对策不一样。“九四”“臀无肤”,“肤”又出现了,这里当然不是噬嗑卦第二爻“噬肤灭鼻”的“肤”那个肉片,而是皮肤。臀部连皮肤这层浅浅的保护层都没有,那一定坐立难安。“其行次且”,“次且”音为zī jū,意即迟疑不前,行动有困难,有一点像屯卦的“屯如邅如”,进退两难,犹豫不决。用“身体易”的观点来讲,就是臀部有毛病,像长痔疮一样,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这就是“九四”的窘状,尴尬之极。怎么办呢?《象传》说:“其行次且,位不当也。”“九四”阳居阴位,所以陷入窘困,等到面临“初九”代表的社会大众质疑时,完全无话可讲。这要怪老板不与你商量,但老板有老板的考虑;若要怪“九三”抢了风头也不行。所以他夹在三爻、五爻之间,难过死了。这就是“臀无肤,其行次且”的窘境。怎么办呢?只能体察大局,配合刚决柔的形势,回归阳爻的团队,跟大家继续手牵手合作,这就是“牵羊悔亡”。“羊”就是阳刚的“阳”,五个阳爻是唯一的团队,“九四”只能配合整体,“牵羊”才能“悔亡”。但即使忍下这股鸟气,还是很不舒服,因为“闻言不信”,公信力受损,再讲话也没人相信。《象传》说:“闻言不信,聪不明也。”因为被蒙在鼓里,啥也不知道。这就是“九四”的尴尬。牵羊才能悔亡,而且代价是“闻言不信”,讲话没有人再相信了。

另外,从“情色易”的观点来看三爻和四爻。三爻是幽会,幽会后即使瞒过了,到第四爻还是有可能“闻言不信”,讲话没人相信。这个爻看起来真是累赘,因为五爻和三爻就可以搞定“上六”,要“九四”干什么呢?其实“九四”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九三”去谈判,虽然是牺牲品,但绝对有必要,所以爻变是需卦,有政治需要,就像稻草人一样。“九四”要明白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为了政治需要而被牺牲的角色,而且只能配合,没有其他选择。

还有,这个爻也可以称为“同志之爱”,过去叫做“断袖之癖”。同性恋是自古就有的现象,尤其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而且公开化。“臀无肤,其行次且”,就是“九四”对“同志之爱”的亲密关系。而且这个爻一看就知道还是男“同志”(《易经》就是重男轻女,连谈“同志”都不谈“女同志”)。“臀无肤”讲的是缺乏保护层,要小心卫生。“其行次且”,“且”是阳根,“次”就是暂时安身之处,即男“同志”之间表达爱的方式。那么“牵羊悔亡”就是“出柜”,阳跟阳牵在一起,感情好就是手牵手。没“出柜”以前,人家都“闻言不信”。可见,《易经》对同性恋并没有正面或负面意见,只说是自然需求,这也是一种爱,但不为社会所容,更不能创造新生命;这种刚决柔的生态,纯粹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五爻:当断即断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前面讲过,“九五”作为夬卦的君位,跟“上六”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夬卦的大环境是刚决柔,集体目标是要解决“上六”的,这样一来,“九五”的内心不就要面对天人交战的冲突吗?像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的部属以兵变相逼,唐玄宗无奈,只得同意吊死杨贵妃。这种公与私、友与敌的阴乘阳、柔乘刚的关系,其实也很可怜。

“苋陆夬夬”,正要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跟“上六”的关系时,突然跑出“苋陆”来。“苋陆”是一种植物。“中行无咎”,是指既然身为夬卦领导人,不能以私害公,该斩断的就得斩断,“健而说,决而和”;可是又不能无情无义,轻易牺牲“上六”,必定要合乎中道,才能无咎。但这个过程,不知要派“九三”跟“上六”谈多久才能圆满解决,中间又有很多过程不能曝光。就如《象传》所说的:“中行无咎,中未光也”。所以夬卦有很多秘密,永远不能公之于世,否则就可能动摇国本。

“中行”才能无咎,但是“中未光”。第五爻是中行,第三爻是独行,这两个“行”有什么差别?复卦就有“独行”跟“中行”的观念。复卦“六四”“中行独复”,“中”跟“独”的关系,得看《中庸》,我们现在用比较容易理解的逻辑角度来阐述。三爻带着阳这一方的方案去跟上六谈判,这是“独行”;如果“上六”不接受这个方案,也会提出阴爻的“独行”。双方的价码一看相差太远,于是“九三”就得回来请示“九五”,“君子夬夬”几次,最后谈判就变成“中行”了,两独成一中,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和就是“中”;照顾两方的利益,找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谈判平衡点,然后订合约。这就叫“中行”。

“夬夬独行”之后变成“中行”,中间不知折腾多少回合,最后还是阴阳和,中行也。换句话说,从“独行”到“中行”,从个人修行来讲,想刚决柔,战胜欲望、追求真理,也得先慎独再行中。所以《中庸》先讲“慎独”,再讲“致中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中庸》这一段谈慎独的文字很有参考意义。每个人先把自己的“独”照顾好,个人的“独”好了,别人也有独立人格,接下来,“中和”就很重要,亦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每个人都有独的一面,大家可以和平共存就是“中”,夬卦刚决柔本来是对立的,最后“决而和”,由三爻的“独行”达到五爻的“中行”,双方和谈成功,但是那个过程是“中未光也”。

苋陆是什么?有的解释说是马齿苋。马齿苋生长在阴湿之地,出身低贱,但它的趋光性很强,有点像向日葵。苋陆在台湾常当作猪饲料,俗称“猪母草”,满地都是。农家养猪多喂一点猪母草,小猪就长得很快。在姤卦初爻,饥渴的瘦猪是吃猪饲料养大的,养到最后,心中的情欲之火控制不住,最后烧起来就没有任何人能堵住它。所以那种大人物的“小三”,常常像苋陆草一样出身贫贱,可是它向往大人物的阳光;只是它的生命短暂,绝不超过半天,而且见光死,一旦曝光,这段关系就结束了。这种猪母草就带有多重的象征意涵,既是夬卦“上六”跟“九五”的不正常关系,也是姤卦“初六”跟“九二”的关系。夬卦“九五”要去喂“上六”苋陆时要小心,姤卦“初六”也会影响“九二”的危机控管,这是一体的两面。既然有苋陆的问题,作为夬卦第五爻,还是及早切断为妙,但要动用到“九三”,要“中行无咎”,最后还要看对方能不能接受。另外,阴历三月是猪母草的生长季节,刚好是夬卦的月份,而长势最茂盛的是在姤卦的阴历五月;三月到五月,正是春情最易发动的时节。可见《易经》写作之高明,真的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把自然生态都琢磨透了,拿来比喻人情的错综复杂也丝丝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