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突然而来的面试
一
当时,我从团部机关下到连队锻炼,已经快有半年时间了。在我们团三营十一连二排五班担任班长。
早饭过后,我按照自己的工作惯例,利用三五分钟暂短的时间,临时召开班务会,再一次把全班一天的军事训练、工程施工、文化学习、内务卫生保持、农副业生产等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强调和布置;对一些当天必须完成的重点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再次明确完成标准和最后的截止时间。
我把这称之为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让全班每个人对自己当天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做到心中任务明确,紧盯目标,不打乱仗。这条做好班长工作的小经验和小窍门,还是“全军区模范班长”——我们连长特地传授给我的。
我刚把班里全天的工作安排好,班务会解散,大家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和任务,分头去进行准备。这时,只见连部通讯员刘小兵,急冲冲地从门外闯了进来。
“五班长,”由于跑的太快,通讯员小刘有点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指导员和连长要你马上去连部报到。”
“找我有什么事?”我问小刘,“看把你着急的,这么一点路程,让你把汗都跑出来了。”
“我也不知道,”通讯员小刘边用手轻抹额头渗出的汗珠边说,“指导员和连长命令你放下手头的一起工作,立刻到连部报到。”
“到底是什么事吗?”我继续追问,着急地说,“我们班今天要到三号大桥铺设桥面步行板。连里命令我们班一天要全部拿下来,路远,人少,工程量大,任务很重。全班想早一点上工地,早干完早收工。我们已经告诉配合我们施工的汽车连司机,要他们提前来送我们上工地,这下子看起来难以办到了。让我去连部办事这样一耽搁,会延误整个全班上工的时间,给今天施工任务的完成带来困难。弄不好,最后我们全班还要加班加点。”
“我真的不知道,”小刘说,“我也是吃完早饭刚放下碗,就被连长和指导员找去,让我通知你立刻到连部报到。不过,你去了马上就会知道的。”
从小刘真诚的目光里,我看得出来,他没有说谎,不是有意瞒着我什么,不告诉我真相。他可能是真的也不知道什么具体情况。
我紧随着通信员小刘,穿过操场,急冲冲地向连部奔去。
作为一名已经入伍两年、穿破两个军用裤头的“老兵”,我本能地感觉到,连里今天的气氛与往日有点不一样。连队的四下里弥漫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淡淡的、还有一点神秘的紧张与凝重。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紧张、凝重与神秘的气氛?
我一时难以说清楚,也形容不出来。但作为一名军人,我还是本能地嗅到了,也感觉到了这一切。
二
路过连队大门口时,我惊奇地发现,连队的岗哨比以往增加了许多。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平常都是连队在大门口设一个固定的哨兵,最多在连队大院里再配备一个流动哨。如果军训和施工任务紧张,人员倒不过班来,白天上班时间,连队只保留大门口一个固定哨兵,院子里晚上设暗哨或流动哨,白天取消。
今天,我看到连队的大门口设了双岗,连队的大院里也增加了两个全副武装的流动哨。
更令我惊奇的是,我还远远地看到我的好朋友和文友——团保卫股干事梅万民,全副武装、神情严肃地站在连队大门口在值岗。他腰间的武装带上,挂着的那支用红绸子包裹着的手枪,我是很熟悉的,那是一支比一般手枪射程远、火力强大的“五四”式手枪。我们俩曾多次用这支手枪,练习过打靶。
梅干事是湖北麻城人,比我早当兵八年。我在团宣传股文艺宣传队当节目创作员时,同他很熟悉。他同我一样,也喜欢看书和写诗、写散文和小说等,业余时间搞点小创作什么的。由于共同的爱好,闲暇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谈天论地,探讨有关写作问题和素材的选择使用。讨论中,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写作上的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难分伯仲,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之间虽然经常发生激烈争论,但在生活和工作中,却是一对心心相映、互帮互助、无话不说、血浓于水的好朋友和好战友。
另外,梅干事与我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是枪械“发烧友”,而且我们两个又都特别酷爱手枪和手枪打靶。梅干事曾先后两次蝉联全团连以上军官手枪射击比赛冠军。他有一位一起入伍的同乡战友,在团后勤处仓库连担任枪械修理机师。他经常通过这位同乡战友,搞到一些验枪的手枪子弹,星期天或节假日,悄悄地带着我,到团部后面僻静无人的山谷里,练习手枪打靶。
如果认真追溯起来,可以说后来我过硬的“百步穿杨”、指哪打哪的手枪射击技术,最初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起步慢慢练出来的。梅干事是我最初练习手枪射击的教练和启蒙老师。
梅干事一米八五的个头,人长得伟岸英俊。他出身于军人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从小在军营里长大。他的军人情结格外地重,平时非常注重军人仪表和讲究军容风纪。你瞧吧,无论什么时候,他身上的军装永远是那样笔挺,裤缝永远是那样顺直,脚上的军官皮鞋永远擦得是那样锃亮照人。大家夸赞他说,蚂蚁在他的皮鞋上面跑,都会打滑摔跟头,把腿摔断、把腰闪坏的。
平时,梅干事十分珍惜爱护军人的“第二条生命”,怕手汗或灰尘污染弄脏手枪,总喜欢把自己配发的手枪,用红绸布包裹起来。由于保卫股工作性质特殊,经常执行任务,要随时随地做好拔枪射击的准备,他特别喜爱用快抢套。他今天佩戴手枪用的就是快抢套。手枪皮套外面镶嵌着的五颗黄晶晶的手枪子弹,在晨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威严。使他这位全团有名的帅哥,越加英俊挺拔和帅气逼人。
我下连队锻炼命令宣布的那天,一时找不到汽车。还是梅干事骑着他们保卫股配备的三轮军用摩托车,载着我,长驱五十多公里,从团部送到驻扎在深山里的连队报到的。
我们连队当时参加一条战备公路施工会战。由于所担负的工程任务工期紧,任务重,全连官兵抢晴天,战雨天,经常加班加点,很少有休息的时间。连队过星期天,一般都安排在不能施工的刮风天或下雨天补休。再加上连队住在大山里,交通极为不便,与团部机关相距又远。当时部队的通讯设施也是非常简陋,连队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一根上面串联着十多家用户、整天通讯繁忙的军用电话线。我和梅干事分别半年来,他忙我也忙,从没有见过面,只简短通过几次电话,而且都是他打过来的。他是军官,再加上工作性质的特殊,打电话相对要容易些。
这时,梅干事也看见了我。
老朋友、老战友,好久没有见面了,我急切地想上前与他打个招呼,却被他用严肃的目光和悄悄暗示的手势,坚决地阻止住了。
此刻,笼罩在我心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莫名其妙紧张而神秘的气氛,越加浓烈和凝重起来。
与此同时,我还看到,离马干事不远处,有一位我从没有见过的士兵,背着一支上了明晃晃刺刀的全自动步枪在站岗。在士兵的旁边,停着一辆涂着迷彩色、车顶顶部像手臂一般,伸着多根天线的野战通讯指挥车。
这种野战通讯指挥车,我曾上去过一次。我的一位一起入伍的同乡战友,在师部特务连当司机,开的就是这种车。因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局限,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孤陋寡闻,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离开家乡当兵后,来到外面广阔的世界,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感到很是新鲜和惊奇。我的这位同乡战友,因开这种特殊的军用车辆,感到自命不凡,很是自豪和骄傲。他在与一起入伍的同乡战友接触来往中,处处感到自己高人一头,盛气凌人,有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
一天,他开车执行任务,夜里在我们团部机关招待所住宿。那天,我所在的团业余文艺宣传队刚巧没有外出演出任务,在团机关我们自己的驻地修整和排练新节目。我这位开野战通讯指挥车的同乡战友为了嘚瑟和显摆,夜里悄悄地邀请我们几位在团部工作、一块入伍的同乡战友,登上他所驾驶的野战通讯指挥车参观。
“平时外人上车,”他神秘兮兮地说,“必须得师长的批准才行。今天,我让老乡战友们也开开眼界,大家可千万不要看在眼里,‘拔’不出来了。”他说这话时,很是洋洋得意,那腔调,那手势,仿佛他现在就是“临时师长”一样。
我们五六个刚入伍不到一年的小新兵,怀着受宠若惊和朝圣的心情,一个个小心翼翼,鱼贯走进野战通讯指挥车。
“啪”地一声,我那位开野战通讯车指挥车的同乡战友,打开车内的工作照明灯开关。车内立刻亮如白昼一般,要是一根针掉在地板上,都能看到。
“只允许用眼睛看,”他神气十足地站在一旁,边向我们介绍车内的设备,边对我们指手画脚地说,“不允许用手乱摸。我们连长说,这上面的设备和零配件,许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非常贵重和娇嫩。我们平时上班操作,一律要求必须是要戴手套的。你们那满是老茧粗糙的汗手,只要一摸,就会把车上的零配件弄脏和沾上汗水生锈的。”
当时的年月,在我们国内,汽车还是非常稀缺之物。对我们这群“井底之蛙”,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刚从玉米地和高粱地里钻出来,头发卷里玉米和高粱花粉还没有完全洗净,仅当了不到一年兵,连一个军用裤头都没穿破的新兵蛋子来说,能坐一次无顶棚的前苏联制造的嘎斯汽车或我国自己制造的老解放牌马槽汽车,都感到很是新鲜,能兴奋大半天,高兴的不得了。现在看到这样先进的野战通讯指挥车,我们可真是大开了眼界。
“这种野战通讯指挥车,”那位同乡司机战友介绍说,“里面安装的都是些无线电台,是打仗时远距离通讯联络用的。汽车外面有厚钢板装甲保护着,连车窗安得都是防弹玻璃,一般的普通枪弹打在它上面,只能是给它挠挠痒,根本奈何不了它。只有火箭弹和特制的穿甲弹,才能穿透它。”
当时在我们眼中,野战通讯指挥车,就如同古老神话中传说的能翻山越岭、跨江过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铁蜈蚣”或“金刚葫芦娃”。
更令我们惊奇的是,车内还设计配备有行军床、小厨房和卫生间。过去,我们只听说过火车、飞机上有这种设计,没想到,汽车里竟也有这样的装备。可以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屙到哪儿,睡到哪儿,简直是无所不能,神奇的不得了。
“啧啧,真是太了不起、太先进了。”我们这些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农村兵,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惊奇万分,有说不出的新鲜和感叹。大家对这位开野战通讯指挥车的同乡战友,更是从里到外,有说不出的羡慕。
有人问:“开这样高级的汽车美不美?”
“那真是美太太,简直是太美了。”那位开野战通讯指挥车的战友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活龙活现,振振有词地说,“开车就如同腾云驾雾一般,有说不出的惬意和舒服。”
接着,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在同类型的野战通讯指挥车中,这车还不是最先进的。我们连长说了,到年底或明年初,我们连队还要接一台技术更先进、设备更完善,能越野、能泅渡过河过江过海,还能像鸟一样飞翔的野战通讯指挥车。”他的话语间,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令人难以接受的傲气和神气。
“说你胖,你真的就喘起来了。”我们同去参观的人群中,有人对他这种盛气凌人、显摆嘚瑟的做派,渐渐有点看不顺眼了,故意捉他的话吧,掐他的话尖尖,反驳他说,“你竟在这里胡说,能把针说成是棒槌,瞎蒙和忽悠我们这些没有见过大世面的老实人。”
“是啊,”人群中有人附和着说,“汽车如果都能飞了,那还辛苦花大价钱造飞机干什么?”
“这——”那位开野战通讯指挥车的战友知道自己把话说得太冒了,有点走嘴了,把牛皮吹得是大了些。但他又抹不开面子,更不愿意改口认错,仍是硬着头皮说,“你们都懂得个屁,汽车是汽车,飞机是飞机,两个相互不搭界,各有各的用途。”
“就你懂得多。”刚才那个反驳他汽车不能飞的人说,“我们虽然懂得不多,但懂得汽车是在公路上跑的,没有翅膀,是不会在天上飞的。”
“你们都歇歇吧,”有人站出来调解打圆场说,“相互不要再争了。你也别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说不定将来真的能造出来会飞的汽车呢(还真让我这位老乡战友猜测对了。就在我动手写这部书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报道: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士与我们中国在内等世界上多个国家,已开始研制无人自动驾驶和能飞翔的汽车。不过,世界上立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一些人士感到忧虑和担心,害怕将来随着无人自动驾驶能飞翔的汽车上市销售使用,会使目前许多国家交通本来已经拥挤不堪、管理困难重重的局面,更是雪上加霜,引发更大的交通混乱和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第二种声音是:不能因噎废食。“牛大自有破牛法;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的后人肯定要比我们聪明多了。将来,等无人自动驾驶会飞翔的汽车上市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先进更科学的交通管理规则和法令出台,会管理好这一切的)。
“说得好。但那是将来的事,”有人想息事宁人、支持并附和说,“不要再分神,扯那些没边的事了。现在咱们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参观。”
“参观个屁,”这话并没有使那位开野战通讯指挥车的老乡战友领情。他反而彻底发火了,生气地大声说,“你们这些端不上桌的‘狗肉’。我看在老乡的面子上,好心让你们看个新鲜,开开眼界。你们不领情也就算了,反而好心换来驴肝肺,白白生了一肚子窝囊气。”
接着,他摆出一副逐客的架子,不耐烦地催促说:“本来通讯指挥车属于军事机密重地,车内是不让闲人进入的。我犯自由主义,看在老乡的面子上,私自让你们上来参观。现在你们看过了,都赶快走吧,从哪儿来再回到哪儿去。过一会儿我们连长来了,要是让他看到了,非刮我的鼻子不可。”
他越说越生气,毫不客气地把我们一个个赶下车。大家闹了个大红脸,不欢而散。
人的命运真是难以捉摸。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人生,后来竟与野战通讯指挥车,还发生了一段短暂的交集。我到特种兵集训队报到,近五百公里的崎岖山路,就是乘坐野战通讯指挥车去的。
三
现在,我跟随着连通信员小刘,来到了连部门口。
在连部门口,我又看到一位面孔陌生、从没有碰见过的士兵。他挎着一支当时我们只听说过,大多数部队还没有配发装备、式样新颖、短小精干、射速快火力强、难得一见的新型冲锋枪。
我所看到的这些,给我已经隐约感觉到的那种越来越近、慢慢袭来压抑而神秘的气氛,又增添了一份新的凝重。
这一切的迹象,都预示着今天将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发生。而且我更加坚定地感觉到,这一切所要发生的事,都与我有着某种说不清的关系。
对我来说,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重大事情呢?
我犹如坠入弥天的云雾之中,眼前是一片茫然,心里没有一点儿底,摸不着一点头绪。
没有允许我多想,转眼,我跟随着通信员小刘,可已经来到了连部门口。
我响亮地喊了一声:“报告!”
“请进。”我听出来了,屋里应答我的是指导员的声音。
连部房屋的布局比较简单,刚一进门,是一个多功能大厅,厅的两边是办公室和连首长与勤杂人员居住的宿舍。多功能大厅有三十多平米,中间支着一副乒乓球桌。平时,这里是召开班长、副班长和连务会的地方,那乒乓球桌铺上台布,就是最好的会议桌。星期天、节假日等闲暇休息时间,把乒乓球桌上的台布取掉,挂上乒乓网,这里又变成连队的乒乓球室。连里的官兵们常在这里打乒乓球,相互切磋球艺,娱乐和陶冶情操。
此刻,整个连部里一片安静。连长和指导员已经早早地端坐在乒乓球桌前等我了。我还特别注意到,在指导员和连长中间,端坐着一位年龄在四十上下的中年军官。他神情严肃庄重、目光坚毅犀利,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无法言状的威严神情。
“这就是李大亮,”连指导员起身向那位军官介绍我说。他又想把那位军官介绍给我,“这位是——”还没等指导员把后半句话说出来,只见那位军官没有起身,一脸严肃,连头都没有抬,急忙用有力的手势制止住了他。
那位军官坚毅严肃而犀利的目光,很快在我的脸上扫了一遍后,问道:“你就是李大亮?”
“报告首长,”我立正,敬礼,响亮地回答,“三十五团三营十一连五班班长李大亮,向你报到。”
那位军官迅速站起身,非常麻利简约地向我还了个礼,顺手指着我身旁的凳子说:“请坐下来谈。”
接着,他仔细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父母的名字,年龄,身体情况,政治面貌;家中的经济情况,主要收入来源;详细询问了我兄弟姐妹等家庭主要成员,问了我舅舅、姑姑、姨姨等主要社会关系,以及我自己目前在部队的工作、学习、身体健康状况。他还特别几次反复问到我,小时候是否患过肺结核、肝炎、肾炎、哮喘、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另外,他还专门仔细询问了我平时的个人业余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一些情况,每个问题,都问的很仔细,很详细。
他边向我提问各种问题,边不停地翻看自己的小本子,另外,还不断从旁边放着的一个牛皮纸袋里,取出各种材料,在上面仔细查对着什么。
我们之间虽隔着半个乒乓球台,但眼尖的我,还是看清了,那个牛皮纸袋里装的是我的档案。那里面的家庭成员登记表、社会关系表、入伍登记表、入团申请书等许多材料和表格,都是我亲笔填写的。上面有着我熟悉的字,隔好远,我都能辨别得出来。
“什么是一个合格的军人?”那军官边说边合上自己的小本子,把从我档案袋里取出来翻看的各种表格和材料按原来的顺序整理好,在铺着台布的乒乓球桌上认真整理对齐,重新放回档案袋,突然向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请谈谈你对军人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军人以保卫祖国、服从命令为天职。”从小在山野里长大,无拘无束,一贯说话声音粗喉咙高嗓门的我,不知这时哪来的勇气,慷慨激昂地回答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一名祖国的士兵,要有不怕艰苦,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平时要苦练军事技术,时刻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作为战士,要崇尚和平,维护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当战争袭来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祖国和人民奋勇杀敌,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尽一名士兵应尽的职责。”
“说得好。”也许我的回答和慷慨激昂的情绪,感染了这位军官,他本来是坐着的,这时也激动地站了起来,接过我的话说,“作为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不仅要勇于吃苦奉献,不怕流血牺牲,勇敢顽强,更重要的是对祖国对人民,一定要做到毫无保留的、无条件的、完全彻底的热爱和忠诚。”
这最后的一句话,他那锐利的目光,是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说出来的。多年来,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他这完全是对我的一种叮咛,一种鞭策,一种希望和要求。
“你们介绍的情况,”那位军官转身对指导员和连长点了点头,果断地说,“与我们掌握的资料,以及今天的初步面试基本一致。这个兵我们要了。我们的车已停在连队大门口,今天我就要把他接走。现在,我们就办理交接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