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实在之路:宇宙法则的完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2 复对数概念

现在,如图5.1(b)所示的两个复数的乘法的“相似三角形法则”可重新表述为如下事实:两个复数的相乘,相当于它们的幅角相加,模相乘。*〔5.4〕注意,这里就幅角运算规则来说,我们实际上已将乘法转换为加法,其原理是应用了对数运算法则(两数之积的对数等于该两数的对数之和:log ab=log a+log b),这也是计算尺(图5.6)的工作原理,在早年的计算实践中它具有根本的重要性。[2]现在我们都改用电子计算器来做乘法运算了,尽管这比计算尺或对数表快了很多,也要精确得多,但如果我们没能直接体验过对数运算的美和深刻的重要性,我们就会在理解上失去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将看到,对数在复数间的关系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在非常明确的意义上,复数的幅角实际上就是一个对数。我们试着来了解这是怎么回事儿。

图5.6 计算尺按对数定标关系来显示数,从而使乘法运算变成为尺上距离的加和运算,其依据的公式为logbp×q)=logbp+logbq。(图中显示的是乘以2的例子。)

从§4.2的命题可知,取复数根实质上就是个如何理解复对数的问题。我们将发现,复对数与三角学之间存在着值得注意的关系。这些我们在此也一并考虑进来。

先回顾一下通常的对数。对数是“数的自乘”或指数运算的一种逆运算。“自乘”是一种将加法转换成乘法的运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任取一个(非零)数b。于是有公式(将加法转换成乘法)

bm+n=bm×bn

如果mn都是正整数,这是很显然的,因为等号两边都表示有m+nb相乘。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一般化的法则,使其不仅适用于mn不是正整数的情形,而且可用于任意复数。为此,我们需要找出“使b自乘z次”的正确定义,这里z是复数。我们还需要使上述公式,即bw+z=bw×bz,对复指数wz成立。

实际上,一定意义上说,这个过程见证了§4.1所述的由毕达哥拉斯始,经由欧多克索斯、婆罗摩笈多,直到卡尔达诺和邦贝利(及此后)各个时期数的概念是如何一步步地从正整数发展到复数的历史。起先,人们将“bz”的概念(这里z是正整数)理解为zb的简单乘积b×b×…×b,特别是b1=b。随后(在婆罗摩笈多的引领下),我们懂得了z可以为0,认识到只需令b0=1就可以保持bw+z=bw×bz成立。再后来又将z扩展到负数,并基于同样的理由认识到,对于z=-1的情形,必须将b-1定义为b的倒数(即1/b),这样bnn是自然数)就可理解为b-1n次幂。这以后,我们再次将z一般化,容许z是一个分数,依然由z=1/n开始,这里n是个正整数。重复应用bw+z=bw×bz我们即可得出结论(bzn=bzn;由此,令z=1/n,我们即导出b1/nbn次根的事实。

我们可以在实数域里这么做,只要数b始终是正的即可。然后,我们可以将b1/n看成是b的唯一的正n次根(这里n是正整数),接着我们对任意有理数z=m/n,将bz定义为bn次根的m次幂;再(利用取极限过程)将z扩展到实数。但是,如果容许b是负数,那么我们需要在z=1/2处停一下,因为这时需要引入i,由此我们转向了复数。进入复数世界后,让我们喘口气,振作精神,接着走下去。

我们得这样来定义bp:对所有复数pqbb≠0),

bp+q=bp×bq

由此,我们希望将以b为底的对数(记为“logb”)定义为函数fz)=bz的逆运算,即

z=logbw,如果w=bz

然后我们期望

logbp×q)=logbp+logbq

因此,这种对数概念确实将乘法转换成了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