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成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把魔幻与热爱注入生活

上小学后,爸爸安排细致入微,把我的胃“笼络”得很好。我每天都能吃上美味佳肴,慢慢地对厨师小郑很羡慕,他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花一个来小时,就能变出一桌很好吃的菜。还记得一、二年级的周末,偶尔在闵庄路自在香山自己动手做汤圆、包饺子、炖汤、炒菜,每次都让我心情愉悦。

都说文化始于胃,自从有了人类,食物就在家庭的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听爸爸说,最早的希腊讨论会就是在家中举行的筵席,主人提供食物和话题,有时候还有舞蹈。随着文明的进步,吃已成为一种社会纽带。对我来说,做饭就是玩,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很快变成现实的小“魔法”,可以陶冶我的情操,带来些许启迪。

现在,很多家庭都不开火做饭,天天下馆子。有些人甚至把家庭或厨房看做是一种束缚。餐馆中,大多玩手机、打游戏,大胖子、小胖子并不少见,听说还出现“电子自闭症”、“注意力缺乏症”等疑难杂症。其实,做饭不仅仅只是食物和营养的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要。如果经常在家做饭、用餐,这些毛病或许就能很快改正。

三年级的早春,在老池阿姨的鼓动下,爸爸买了一个烤箱,老池又买蛋糕模具,又买饼干模具,在一个周末晚上,我们开始了制作饼干首秀。那天,我正好有个面对面访谈全国政协委员的任务,回到家已经晚上7点半了,剩余的作业不多,但也要费点时间。做作业时,我就听到老池她们在叽叽咕咕,可能是在称面粉、白糖这些原材料。我时不时往餐桌方向瞄几眼,心思早就不在作业本上了,等我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加入她们一起准备原材料。等我把清水、白糖、黄油、牛奶、低筋粉这些材料一一称好,时间就到八点半了,那是我固定的作息时间,只得无奈地去睡觉。但是,我和老池约好了,第二天放学回来一定得亲手做一回。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看见老池她们做的第一盘饼干,风干了一宿,变得很硬。等到我放学回来,只见好多面包,显然那都是她们的试验品。为了我的热爱,我们再次一一准备好原材料,开始和面、压模具,然后放进烤箱,半小时后,香喷喷的面包就新鲜出炉了,满屋子的香气里充满了爱心。

生活是具体的,不管做饭、做面包有多繁琐,只要用心准备、用时间投入,就能够收到胃的回报,就能体验生活,用热爱照亮生活。

(詹嘉会署名文章,摘自《巴南日报》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