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城市化中的小城镇作用机制与综合评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以空前之势兴起,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各类城市不断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同时,我国城市化面临着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及二元城市结构严重等问题,因而伴随快速城市化的是资源过于集中、规划不合理、公共设施跟不上而带来的交通拥堵、空气阴霾、垃圾成堆等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化进程正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可持续城市化将是我国城市化战略必须考虑的问题。

小城镇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是我国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可持续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城镇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小城镇在可持续城市化中的作用:从空间维度看,小城镇是人口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直接空间,是城市与农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基本单元;从时间维度看,小城镇是农村向城市的过渡形式,是农村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因而,小城镇的发展状态对其所在区域内的城市与乡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即使在城市与农村注重了可持续发展,但其周边大量小城镇的非持续发展也会掠夺或毁坏城市与农村资源,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和生活质量,使城市的和谐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农村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尽管我国小城镇的数量众多,面积广大,但由于对城市和农村两端的重视,小城镇对区域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往往被忽略,随着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化的速度也不断递增,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和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大中城市,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环境和社会问题,而城市化的发展又推动了乡镇企业的集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消费市场的扩展,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态势,若不坚持可持续城市化的道路,势必会加大城市社会经济与乡村资源环境的压力,而小城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起到缓解城市压力和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可持续城市化的关键。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看,小城镇在可持续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还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必要:一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的基本发展观,其丰富内涵要体现在具体的区域空间上,小城镇作为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直接空间,研究其对可持续城市化的影响与作用将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二是小城镇处在城市化的基础位置,处于城镇体系金字塔的最底层,数量最多,影响力也巨大,从小城镇的角度研究可持续城市化有利于持续发挥和强化城镇体系的作用与功能,提高小城镇对各类城市的支持、服务和促进的作用;三是小城镇作为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与纽带,与周围的村庄和城市存在着天然的难以割裂的相互作用,因而正确认识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能够缓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以保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为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应对小城镇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研究,探讨小城镇对可持续城市化的影响,进而对城市化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实现我国城市化持续、稳定、公平、和谐地发展,使我国城市化朝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人口学、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规划学、政治学等学科都将城市化作为热门课题之一,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具体方法和思路也日渐丰富,研究方法逐渐由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但这些研究中,专业、个案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从传统规划的角度理解城市化演变的动力机制、选择和控制城市化道路的研究较多,可操作性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较少;对城市化演化中出现的小城镇等过渡性地域类型的研究也较少,特别是小城镇在可持续城市化中作用与评价的研究还未系统化,仍有大量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城市化不仅仅是乡村到城市的转变过程,更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断协调的过程,可持续城市化的最终结果也必然是形成一个城市、小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的完整的城镇体系。虽然当前大多小城镇由于规模小、聚集力不强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小城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解决城市病以及带动乡村发展的特殊作用,同时,通过小城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明确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找出其空间演化规律,对城乡二元结构框架下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明确小城镇对可持续城市化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立足城乡关系的变化分析城市化的演化过程,对可持续城市化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在对国内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与小城镇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依据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利用系统思想对可持续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外城市化一般规律与进程,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城乡二元结构为背景,将城市化过程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沿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城乡协调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对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小城镇对可持续城市化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借鉴已有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评价思想与方法,提出了长期趋势评价思想,利用系统核与核度理论以及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可持续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调度、持续度与发展度,结合系统演化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可持续城市化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对武汉市与厦门市的城市化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化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