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武当武术是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具有内外兼修、拳道合一独特功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健身修性的体育项目,2006年5月,武当武术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研究武当武术发展现状与对策问题,对于发挥武当“名山、名拳”优势,推动武当武术的全面振兴,促进武当武术特有的健身价值的开发与运用,弘扬中国道教文化,提高地域知名度,振兴地方经济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武当武术现状考察与继承发展对策研究》是继1989年由武汉体育学院、郧阳地区体委、武当拳法研究会共同承担的《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的委管课题之后,又一个专项研究课题。于2006年5月立项,2007年5月结题,历时一年。为保证课题按时保质完成,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还专文颁发了《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课题单位和成员的基本任务和工作职责,精细地讨论并制订了工作计划;其间,召开了四次课题实施工作检查会和成果汇报会,先后组织了近五十余人到基层进行了调研和采访工作,搜集了近20万字的素材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由江百龙、胡容娇、方少茹等同志进行统稿,4月份讨论定稿,于2007年5月,在十堰市顺利通过评审;同年8月,通过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验收,同意结题。
该课题以武当山地区武当武术的发展情况为典型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网站媒体检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了武当山道教兴衰、道教气功、武当武术的缘起、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景,探讨了武当武术发展的依据,规划了战略目标和主要对策,提出了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案和措施,对武当武术的开拓性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课题结题后,十堰市政府以此为契机,于2007年10月召开了“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究会”,该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2008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十堰市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学术论坛中,“武当武术的相关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玉龙先生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不少学者、专家和武术爱好者要求将此内容刊印成书出版,以供武术爱好者研究和学习。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出于课题成果问世与宣传武当武术的需要,我们决定以成书形式进行最终结题,取名为《武当拳发展之研究》,也仅以此来告慰为课题付出艰辛劳动的各级领导和全体成员。
课题成书包括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体论文,共五章十八节,包括武当神祀与道教气功、武当武术历史回顾、武当武术发展现状、制定武当武术发展对策应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发展对策等;第二部分是调查材料,文中除综合了结题前调查的资料外,也补充了近几年来的活动信息,成书力图较全面地展示研究成果中有价值的相关内容,供研究者参考。
在课题成书问世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各市局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十堰市文体局、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云龙文武学校、《武当》杂志社、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十堰站为课题实施提供了许多优异条件;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武术研究院、武当山道教协会、湖北省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及评审专家欧阳柳青、郑勤、彭鹏、余水清、刘代荣等也给予了深切关注和指导;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支持学术研究,给予了科研成果出版之便;特别是十堰市武协主席兰继云先生,在课题实施中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武汉东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本书出版问世提供了经费资助,在此一并致谢。应该说,这次课题的完成是集体攻关的成果。
鉴于时间较短,研究人员分散和水平限制等多种原因,本课题研究尚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亟盼专家和学者不吝赐教。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