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会工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节 社会工作的概念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能够感觉到,社会工作其实就是帮助人的,尤其是帮助那些处于工作、学习、生活困境中难以自拔的人。这样理解,大致就对了。社会工作的确是一个帮助人的专业,这就和通常我们讲的“我除了搞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做了一些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工作”意义不同了。

1.社会工作的定义

我想你已经迫不及待地要问了: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你的问题可能还很多,但是不要急,你从这本书读下去,很多问题就会有答案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党的中央全会对社会工作以及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视,意味着社会工作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那么,什么是社会工作呢?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在社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活动。这个概念太长,不好理解,我们不妨分成以下几条来看。

(1)社会工作是一个职业活动。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所说的做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社会公益活动就是社会工作的理解是不对的。所谓一个职业活动,就是说这种活动在社会上有明确的工作领域、有一定的收入保障、有一些专门的人进行。

(2)社会工作主要是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或群体。也就是说,社会工作其实是一种社会福利事业,帮助的人群也主要是社会中的困难人群。这里的困难不仅仅是指物质贫穷,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困难,如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孤独的老人、由于失业打击而失去生活信心的成人、街头流浪人群等。因此,社会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其次还包括慈善捐款。因为它主要是一种将国家和政府的福利政策和福利服务送到遇到困难的个人或群体的一种方法。

(3)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助人自助就是说通过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群体,最终达到他们自己发展和成长起来,让他们自己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依赖于帮助他们的人。用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什么意思呢?给别人鱼吃不是好办法,他吃完了就没有了,最好是教他自己怎么去打鱼。社会工作者进行工作时的基本想法是:当人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并明白了问题的原因,大多数人自己就拥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力量。

(4)社会工作有特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一招鲜,吃遍天。”社会工作之所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就是因为它有一种独特的帮助人的理论和方法。所谓理论,就是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人究竟是什么困难,是他个人懒惰,还是家庭不和,还是社会关系不顺?所谓方法,就是指出问题出在哪里了,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光说不练不行。

(5)社会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就是从事社会工作的工作者要把各种可以帮助别人的资源组织起来,根据他的需要来工作。这些社会资源包括:党和政府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社区组织、村委会的力量、宗族宗教组织的力量、民间组织的力量、家庭的力量等。协调社会关系,就是说遇到困难中的人,往往阻碍其解决问题的障碍就是社会关系不顺畅,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他把关系搞顺。比如,陷入网瘾的青少年可能是因为家庭缺乏关心,或者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和同学嘲笑,或者缺乏可以进行其他娱乐活动的设施和机会等。了解成因之后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6)社会工作的最终成效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判断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或者一个地区社会工作开展情况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有同学可能就会说了:哦,社会工作还是挺高尚的事业啊,我也想做一个社会工作者,职业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多有成就感啊。那么,什么是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呢?

2.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社会工作者是指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培训,取得法定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在特定机构登记注册的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因此,我们想成为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那么简单,门槛看来还是比较高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要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必须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我们现在这门课程就是在进行这样一种工作。所以,经过学习之后,我们就为未来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打下了专业理论和知识基础。一般来说,我们必须经过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才能完整掌握这门知识。

(2)要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法定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我们知道,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把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职业,并制定了任职资格,民政部和人事部研究制定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为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打下了政策基础。今后,社会工作的从业者像医生要获得医师资格、教师要获得教师资格以及律师要获得律师资格一样,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才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获得了职业资格,就是获得了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门票。

(3)要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必须在特定社会工作管理机构登记注册。社会工作是一门严肃而高尚的科学和职业活动,从业者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就有可能利用帮助别人之机做出欺骗、伤害他人的事情,也有可能因为知识能力不足而帮不好他人。因此,要经过在特定的管理机构登记注册,确认和监管从业者的职业伦理和工作能力,从而保障社会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

(4)要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还得具体从事社会工作的相关工作。这一点不用多说,没有听说不打官司的也能叫律师、不教书的也叫先生,当然只有具体从事社会工作实际工作的人才能是社会工作者。

看来做一名社会工作者还真不是蛮容易的事情。的确,一般而言,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崇高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核心价值在于帮助人,作为一个以专业化方法帮助人的事业,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社会工作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否则,社会工作者就有可能不但帮不好他人,而且会让被帮助者受到伤害,并最终伤害到社会工作这项事业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2)扎实的知识基础。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该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3)系统的社会福利和社会环境知识。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人不是个人英雄行为,也不是我们传统的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充分掌握国家相关社会福利政策和设施,了解自己所服务地区的基本社会环境。例如,国家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政策和保障规定、社区里的青少年、老年公共活动设施等,这些都是有效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和保障。

(4)灵活有效的实践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联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3.社会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工作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和事业,那么,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发展社会工作呢?

(1)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我们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很多以前行之有效的老办法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了。社会工作最先出现在16世纪的西方发达国家英国,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在搞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个时候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家乡,盲目无序地流浪在城市里,造成了大量的贫困、失业以及流浪乞讨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英国政府就是在搞社会救济的同时,逐步发展起一套专门从事帮助贫困群体的社会工作制度。这个制度帮助英国政府解决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以后,其他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也都相继借鉴了这种做法,使得社会工作得到更大发展。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同律师、会计师一样,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是弱势人群的代言人,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我们知道,我国现在正在从一个封闭的、乡土的、传统的社会走向一个开放的、工业化的、现代的社会,而且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和“单位体制”,社会成员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主要由政府和单位来解决,出现政府包揽一切和单位办社会的情况,对专业社会工作的需求并不迫切。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传统的“单位体制”正在解体,大量的社会人正在出现。我国每年从农村流动到城里的人口超过1亿,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也面临很多困难。社会领域正涌现出复杂的社会问题,落实社会政策,预防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犯罪,提升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等,这是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尽的职责。

(2)化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是同时社会发展也进入“矛盾凸显期”: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使得社会就业的压力增大;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使失业人口增多;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贫富差距问题突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4亿,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越来越重;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挑战;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多,青少年教育和违法犯罪问题突出,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专门化、个性化的新特征,以专业方式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并不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而是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创建现代化城市的有效模式。社会工作通过帮助一个人面对并且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他们科学地帮助人、专业化地帮助人,不但“授之以鱼”,而且帮助受助者发展能力以达到“自助”。此外,社会工作以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拉近个人与政府的感情和个人与社会的距离,修复困难群体与社区和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让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对社会有些绝望的人重新找到自信与自尊。

(3)预防社会问题,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我们知道,亡羊补牢虽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能够在羊没有丢失之前就加固羊圈,岂不是可以更好地保护羊圈里的羊吗?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高发期,各方面的矛盾、纠纷和挑战非常多,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也很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些问题往往在没有爆发之前很难被关注到,比如不到民工爬吊车讨薪我们就难以注意到民工讨薪难的问题,不到一些农民上路堵塞交通我们就很难注意到损害他们权益的问题。这种有问题再来应对的方式是不健康的,而且成本很高。社会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从预防的角度开展工作,不但可以使得社会成员痛苦程度降低,而且将相关信息及时沟通,从而避免社会矛盾和问题积累起来,形成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自己经常和社会成员的专业接触与联系,以切实的方式将社会政策送到每个有困难的个人和群体手中,同时也能够迅速有效地发现现有社会政策的问题,推动政策的修订,促进社会和谐。